長春宮滿是母子情深的氣氛,壽康宮卻全然不同,表麵上母慈子孝,實則太後與皇帝二人各有心思。
自年羹堯伏誅,處置了與其結黨營私的阿靈阿和揆敘,胤禛的視線便落在了也曾與年羹堯過從親密的隆科多身上。
但由於正值與沙俄談判的階段,而隆科多熟悉沙俄事務,便延遲了對他的懲治,從剛到了夏日時,胤禛便委任了隆科多到喀爾喀與沙俄進行會談。
此事在蒙古地界,雖說有上次策淩對邊境的騷擾,可到底大清還未曾與準噶爾撕破臉,故而策淩也代表喀爾喀蒙古躋身於會談的隊伍。
策淩心懷鬼胎自然與隆科多不對付,沙俄使節薩瓦看出大清談判人員不和,又不滿於隆科多態度強硬甚至要求撤換隆科多,策淩在奏折中也要求胤禛重派理藩院人員前來,而胤禛並未采納。
隆科多在薩瓦前往北京期間,按照先帝時期的《尼布楚條約》提出了一個邊界方案,也未得到沙俄方麵的認可。
和談無果又再次抓到了隆科多結黨營私,甚至私藏玉碟的罪證,胤禛也顧不得和談進度,直叫人遣返隆科多,細數了四十一條大罪,於暢春園附近外圍築屋三楹,永久圈禁。
隆科多在朝堂上根基廣,資曆深,便還是有人不知死活的頂著胤禛的怒火求情,然已經格殺了當初有從龍之功的年羹堯,終歸是不好再直接要了隆科多的姓名,可總這麽關著,到底在胤禛心裏也是一塊心病。
是以,胤禛想到了自己的皇額娘。
“兒臣給皇額娘請安。”
“坐吧,天兒涼了,皇帝也事務繁忙,還是該多注意身體。”
胤禛坐下,端起竹息送上的茶喝了一口,“這些日子沒來給皇額娘請安,還請皇額娘不要見怪。”
“前朝事兒多,皇帝自然也該顧著前朝要緊,哀家都能理解。”
“這些日子,前朝的事雖然多,但歸根結底隻有一件事,就是隆科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胤禛語速很慢,說話間,眼神卻一直落在太後的臉上。
“皇帝除了年羹堯,果然就輪到隆科多。哀家原以為隆科多晚年可以得個善終,原來皇帝還是容不下他。”太後其實已經料到胤禛忽然到壽康宮請安是為了隆科多一事。
“不是兒子容不下隆科多,而是他自己容不下他自己。年羹堯在的時候,二人勾結良多。”
“你早就知道年羹堯與隆科多不睦,為了讓他們暫保安寧維持表麵和氣,皇帝還主動提出將年羹堯的長子過繼給隆科多為義子,若說他二人勾結,皇帝自己可相信?”
“兒子也曾給過隆科多機會,年羹堯伏誅,朕曾詰問隆科多,可他均不以實對,毫不收斂悔過。”胤禛放下了手裏的茶盞,“朕對隆科多已經算是仁至義盡,當年除年羹堯的時候,皇額娘和為朕一起布置,怎麽今日到了隆科多就百般庇護,難道少年相識之情真是恩深義重嗎?”
胤禛說這句話時並未看向太後,隻是盯著方才放下的茶盞,語氣也算得上是十分平淡,卻叫太後心有戚戚。
“哀家當日就跟你說過,年羹堯與隆科多是扶持皇帝登基的重臣,既然年羹堯不可留,那隆科多便不能再殺,否則後人會說狡兔死走狗烹,怨皇帝過河拆橋,哀家所言不過都是為了皇帝的聲名啊。”
“別人都可以放過,隆科多非死不可。”
太後本想用維護胤禛聲名的理由勸他留隆科多一命,而胤禛態度如此堅決,太後隻好轉而打上了感情牌。
“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後的兄弟,你名義上的舅舅,你就是不顧著隆科多,也該顧忌孝懿仁皇後的顏麵啊!”
胤禛卻對此並未理會,“殺隆科多並不隻是為兒子,更是為了保皇額娘的聲名,隆科多是皇額娘青梅竹馬之交,有兩小無猜之情,皇阿瑪不知,不代表兒子也不知。”
太後聽了這話深吸了一口氣,正要開口反駁,胤禛繼續逼問道,“三月初三上巳節是什麽日子,皇額娘比兒子更清楚,皇額娘要保全的不隻是皇阿瑪的顏麵,更是兒子的顏麵,還有這大清的江山。皇額娘若是舍不得,便是舍得了兒子這千辛萬苦得來的皇位,和皇額娘的太後之尊。”
聽聞胤禛提到了上巳節,太後隻覺得如遭雷劈,那一日天色陰沉,隆科多到圓明園應差,還去探望了自己的姐姐孝懿仁皇後,臨走時卻悄悄地到了德妃那。
從時為皇貴妃的孝懿仁皇後處跑到德妃宮裏,想和額娘分享自己被皇阿瑪稱讚了的好消息的四阿哥胤禛發現整個院子裏都靜悄悄的。
透過帳帷,他瞧見自己額娘被隆科多舅舅牢牢的抱著,額娘掙紮了幾下最終也安靜了下來,許久二人又說了幾句悄悄話,隆科多才謹慎的觀望著離開了德妃宮裏。
從那時起隆科多舅舅在胤禛心目中偉岸的形象便已經崩塌了。
太後如何也沒想到,進宮之後隻就這麽一次偷偷地見了隆科多便被胤禛不慎瞧見,那時胤禛被養在皇貴妃處,皇七女早夭,胤祚雖說長到了六歲在頭一年也生病夭折,五公主養在仁憲太後膝下,她身邊隻餘七公主一個才滿周歲的孩子。
而這時,她已是德妃也剛被確認再度有孕。
德妃接連誕育子女,包衣出身入宮六年便封了妃,還再度有孕。隆科多擔心她會想要胤禛回自己身邊才到了她宮裏進行安撫。
太後實在沒想到這隻此一次的出格便讓自己的長子瞧了個滿眼。
胤禛看著太後的臉色變了又變,再次開口道,“皇額娘也說兒子不能再殺隆科多,那還需要皇額娘為了兒子的千古聲名,為了這大清江山,忍痛割愛。”
自年羹堯伏誅,處置了與其結黨營私的阿靈阿和揆敘,胤禛的視線便落在了也曾與年羹堯過從親密的隆科多身上。
但由於正值與沙俄談判的階段,而隆科多熟悉沙俄事務,便延遲了對他的懲治,從剛到了夏日時,胤禛便委任了隆科多到喀爾喀與沙俄進行會談。
此事在蒙古地界,雖說有上次策淩對邊境的騷擾,可到底大清還未曾與準噶爾撕破臉,故而策淩也代表喀爾喀蒙古躋身於會談的隊伍。
策淩心懷鬼胎自然與隆科多不對付,沙俄使節薩瓦看出大清談判人員不和,又不滿於隆科多態度強硬甚至要求撤換隆科多,策淩在奏折中也要求胤禛重派理藩院人員前來,而胤禛並未采納。
隆科多在薩瓦前往北京期間,按照先帝時期的《尼布楚條約》提出了一個邊界方案,也未得到沙俄方麵的認可。
和談無果又再次抓到了隆科多結黨營私,甚至私藏玉碟的罪證,胤禛也顧不得和談進度,直叫人遣返隆科多,細數了四十一條大罪,於暢春園附近外圍築屋三楹,永久圈禁。
隆科多在朝堂上根基廣,資曆深,便還是有人不知死活的頂著胤禛的怒火求情,然已經格殺了當初有從龍之功的年羹堯,終歸是不好再直接要了隆科多的姓名,可總這麽關著,到底在胤禛心裏也是一塊心病。
是以,胤禛想到了自己的皇額娘。
“兒臣給皇額娘請安。”
“坐吧,天兒涼了,皇帝也事務繁忙,還是該多注意身體。”
胤禛坐下,端起竹息送上的茶喝了一口,“這些日子沒來給皇額娘請安,還請皇額娘不要見怪。”
“前朝事兒多,皇帝自然也該顧著前朝要緊,哀家都能理解。”
“這些日子,前朝的事雖然多,但歸根結底隻有一件事,就是隆科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胤禛語速很慢,說話間,眼神卻一直落在太後的臉上。
“皇帝除了年羹堯,果然就輪到隆科多。哀家原以為隆科多晚年可以得個善終,原來皇帝還是容不下他。”太後其實已經料到胤禛忽然到壽康宮請安是為了隆科多一事。
“不是兒子容不下隆科多,而是他自己容不下他自己。年羹堯在的時候,二人勾結良多。”
“你早就知道年羹堯與隆科多不睦,為了讓他們暫保安寧維持表麵和氣,皇帝還主動提出將年羹堯的長子過繼給隆科多為義子,若說他二人勾結,皇帝自己可相信?”
“兒子也曾給過隆科多機會,年羹堯伏誅,朕曾詰問隆科多,可他均不以實對,毫不收斂悔過。”胤禛放下了手裏的茶盞,“朕對隆科多已經算是仁至義盡,當年除年羹堯的時候,皇額娘和為朕一起布置,怎麽今日到了隆科多就百般庇護,難道少年相識之情真是恩深義重嗎?”
胤禛說這句話時並未看向太後,隻是盯著方才放下的茶盞,語氣也算得上是十分平淡,卻叫太後心有戚戚。
“哀家當日就跟你說過,年羹堯與隆科多是扶持皇帝登基的重臣,既然年羹堯不可留,那隆科多便不能再殺,否則後人會說狡兔死走狗烹,怨皇帝過河拆橋,哀家所言不過都是為了皇帝的聲名啊。”
“別人都可以放過,隆科多非死不可。”
太後本想用維護胤禛聲名的理由勸他留隆科多一命,而胤禛態度如此堅決,太後隻好轉而打上了感情牌。
“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後的兄弟,你名義上的舅舅,你就是不顧著隆科多,也該顧忌孝懿仁皇後的顏麵啊!”
胤禛卻對此並未理會,“殺隆科多並不隻是為兒子,更是為了保皇額娘的聲名,隆科多是皇額娘青梅竹馬之交,有兩小無猜之情,皇阿瑪不知,不代表兒子也不知。”
太後聽了這話深吸了一口氣,正要開口反駁,胤禛繼續逼問道,“三月初三上巳節是什麽日子,皇額娘比兒子更清楚,皇額娘要保全的不隻是皇阿瑪的顏麵,更是兒子的顏麵,還有這大清的江山。皇額娘若是舍不得,便是舍得了兒子這千辛萬苦得來的皇位,和皇額娘的太後之尊。”
聽聞胤禛提到了上巳節,太後隻覺得如遭雷劈,那一日天色陰沉,隆科多到圓明園應差,還去探望了自己的姐姐孝懿仁皇後,臨走時卻悄悄地到了德妃那。
從時為皇貴妃的孝懿仁皇後處跑到德妃宮裏,想和額娘分享自己被皇阿瑪稱讚了的好消息的四阿哥胤禛發現整個院子裏都靜悄悄的。
透過帳帷,他瞧見自己額娘被隆科多舅舅牢牢的抱著,額娘掙紮了幾下最終也安靜了下來,許久二人又說了幾句悄悄話,隆科多才謹慎的觀望著離開了德妃宮裏。
從那時起隆科多舅舅在胤禛心目中偉岸的形象便已經崩塌了。
太後如何也沒想到,進宮之後隻就這麽一次偷偷地見了隆科多便被胤禛不慎瞧見,那時胤禛被養在皇貴妃處,皇七女早夭,胤祚雖說長到了六歲在頭一年也生病夭折,五公主養在仁憲太後膝下,她身邊隻餘七公主一個才滿周歲的孩子。
而這時,她已是德妃也剛被確認再度有孕。
德妃接連誕育子女,包衣出身入宮六年便封了妃,還再度有孕。隆科多擔心她會想要胤禛回自己身邊才到了她宮裏進行安撫。
太後實在沒想到這隻此一次的出格便讓自己的長子瞧了個滿眼。
胤禛看著太後的臉色變了又變,再次開口道,“皇額娘也說兒子不能再殺隆科多,那還需要皇額娘為了兒子的千古聲名,為了這大清江山,忍痛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