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遠道被革職查辦的消息傳到我耳朵裏時,便覺得有些奇怪。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先前是甄嬛被查出有孕後,甄遠道才獲罪被發落的,如今怎麽提前了?


    難道是鄂敏又使了什麽旁的手段?可若鄂敏真的有什麽厲害的法子,也不至於想出憑一本莫須有的逆詩集陷害甄遠道這辦法了。


    錢明世那詩集我從前看過,明眼人一瞧便知那阿諛奉承的詞句不是什麽好的詩作,比起錢明世旁的詩集,那《古香亭》實在算不得什麽值得收藏的珍品。


    甄遠道也是正經科舉出身,又是漢人,能教出甄嬛這等文采出眾的女兒,自然是瞧不上錢明世的一身文采用來諂媚年羹堯。


    即便是收藏,甄遠道為官多年,也絕不可能在此時把這本滿是奉承逆臣的詩集放在自己家中,並且讓同僚知曉。


    何況,問罪年羹堯之事,甄遠道當居首功,又如何會同與年羹堯鄉試同期並交好的錢明世過從親密呢?


    想必鄂敏不過是做些假象引誘甄遠道入局,並傳到宮外探子的手眼之中罷了,待時機成熟,再拿著自己提前準備好的《古香亭詩集》到胤禛麵前,假裝發現了甄遠道的秘密。


    “娘娘,江福海回來了。”


    “啟稟娘娘,奴才問了禦前的人,昨日粘杆處的夏大人給皇上送了一封密折,皇上問罪甄遠道應當與這密折有關。”


    “這個夏邑是何時跟著皇上的你知道嗎?”


    這位夏大人,倒真是個適合辦髒事的人啊。提到夏邑,我整個人都有些憤怒難忍。


    “奴才不知,娘娘需要奴才派人去調查此人嗎?”


    “不必了,上密折的是何人可打聽到了?”


    這個夏邑,我遲早要動手的,不過不急於一時,倒是密折,這可是從前從不知道的事情。


    “禦前的人說,似乎是二等奉恩將軍杜勒。折子上說聽聞甄遠道私下感慨,犯謀逆大罪,皇上隻賜死了年羹堯及其長子,其餘親眷不過戍邊罷官;而汪景琪隻是年羹堯幕僚,寫了幾句逆詩便被斬首懸掛首級十年,妻子家屬均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皇上看了折子可說了什麽?”


    “禦前的人也隻能探出這些,據說皇上當時未作評價,隻臉色不大好看。”


    “好了,本宮知道了,你退下吧。”


    自我回來便開始著手在胤禛身邊安排幾個自己的人,登基後誰能在禦前伺候,誰又伺候的最久卻不引人矚目,誰家裏何情況都有什麽軟肋,我執掌後宮多年,自然十分清楚。


    都是些活不下去的窮苦家庭才會送家裏傳遞香火的兒子進宮作太監,出手大方又隻在伺候時帶個耳朵探聽消息不必做事,風險不大卻收入豐厚,自然有人願意幹。


    是以這些年,我的消息自是十分靈通。其實我並不需要多做什麽,隻胤禛的心思實在太深,禦前有自己人才能踏實些,也好在真的遇到事時,未雨綢繆。


    方才江福海說是杜勒密告了甄遠道,似乎如何這二人也扯不上什麽關係吧?


    杜勒再降等便是沒有品級的閑散宗室了,親眷平日裏連入宮覲見的機會都沒有,我實在記不起這其中的關聯,思考無果看向了剪秋。


    剪秋短暫的思考了一下,“娘娘,杜勒有一妹妹如今是世管佐領和薩的福晉。”


    和薩,赫舍裏·和薩,孝誠仁皇後幼弟常海的次子,允?福晉赫舍裏氏的兄長。


    怪不得,怪不得要在此時密告甄遠道!


    甄嬛當初遞給允?福晉這把軟刀子最終還是紮到了她自己身上!


    先前胤禛相較允?服軟認錯時,便是甄嬛鼓動胤禛叫赫舍裏氏之女入宮侍奉太後,雖說封了公主卻終究是母子分離。


    當時我還曾感慨,甄嬛當初失寵是赫舍裏氏還來探望,甄嬛誘其送女進宮實屬恩將仇報。


    果不其然允?獲罪後,連恭定公主都被一同貶為庶人,而今生不知為何胤禛還下旨叫恭定予淑慎為媵嫁入準噶爾。


    原本隻貶為庶人就罷了,好在是母女團聚,哪怕將來胤禛想起來自己還有這麽個侄女,送出去和親,至少也會恢複恭定和碩公主的身份,嫁給蒙古王公為正室。


    如今倒是生離,恐怕再無法相見。


    赫舍裏氏嫁給允?二十年隻得恭定一女,視若珍寶,疼惜逾命。原本是金尊玉貴的郡主,卻要以庶人之身跟著自己的堂姐,與人為妾。


    做額娘的如何會不恨呢?


    而這時,甄嬛向胤禛進言為表恩德封允?嫡子弘暄為貝子,也算是報允?福晉當初雪中送炭之恩。


    這話赫舍裏氏聽了怕是要直接出言不遜了,弘暄乃允?嫡福晉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所出,與她繼福晉赫舍裏氏無半點幹係!


    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生弘暄時難產而亡,弘暄才滿周歲,赫舍裏氏便被賜婚給了時為敦郡王的允?為繼福晉。


    其實赫舍裏氏作為一等公噶布喇的孫女,孝誠仁皇後的侄女,身份也算尊貴。


    而孝誠仁皇後早亡,叔祖父索額圖又因廢太子之事拘禁病死。到了赫舍裏氏阿瑪一代,嫡支並無頗具才幹的後嗣,也隻靠著世襲的爵位躋身貴族圈子。


    更何況,赫舍裏氏的阿瑪又是次子,也隻官拜四品,若非她後族嫡支出身,恐怕身份也不足以為郡王正室。


    自赫舍裏氏嫁入敦郡王府,弘暄便養在她名下,可二人卻算不上親近。


    甄嬛打著報恩的旗號請胤禛恩封弘暄,對赫舍裏氏來說實在可笑。


    最終,胤禛得了寬仁的名兒,熹嬪得了分憂的賢,弘暄得了貝子的爵,隻她們母女失去一切終生不得再見!


    如今看來,惠榮這般情景,隻怕是蒼天有眼,天道輪回。


    就好像華妃時時掛在嘴邊的兄長平定西北,卻也被西北進貢而來的雪山馬麝荼毒的終生不孕。


    就好像齊妃譏諷先帝良妃是辛者庫賤奴出身,她的兒子卻被胤禛送給了割去黃帶子的允禩為子。


    也好像,求了一輩子隻盼能讓胤禛多看自己一眼,最終卻隻得了句死生不複相見。


    真是,太嘲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宜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慢慢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慢慢張並收藏正宜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