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福海來的時候,剪秋正給我篦著頭發,昨日除夕,得償所願我便貪歡多吃了兩杯酒,看來是年紀見長,貪杯還是會頭痛。
“娘娘,皇上昨天沒歇在景仁宮,梅花卻留下了。聽小夏子講,皇後娘娘說耽於享樂是對佛祖的不敬,接了花便又閉了宮門,卻彈了半首《潯陽曲》。”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哪是這麽容易的,花留下便好,說明姐姐心裏還是念著皇上的。”
姐姐喜歡《潯陽曲》,卻獨獨怎麽也彈不好最後的欸乃歸舟,初入王府時,胤禛總是會幫姐姐續上,六藝五德四修八雅胤禛一樣都不曾落下。
如今不做皇後了卻還操著皇後的心,還得替皇後操心!宜修啊宜修,你可真是個勞碌的命兒。
有時我就在想,曾經胤禛記掛了姐姐三十餘年是不是隻因為她死在了最美、胤禛最愛她的時候,如今看來似乎不然。
其實我,華妃,甄嬛還有後宮的其他妃嬪沒或多或少都在胤禛得心裏留下過痕跡。隻不過有些消失了,有些始終還記得。有些慢慢減少,有些不斷增多。
但最讓胤禛所執念的,還是姐姐。或者說,還是已失去。
曾經生離死別,胤禛失去了純元皇後。後來外戚勢大,胤禛失去了年世蘭。接著莞莞類卿,胤禛又失去了甄嬛。
這麽一看,還是姐姐更厲害些。
現今這種得到過卻將要失去的若即若離,也始終讓胤禛念念不忘。
“宜修,如今這樣甚好。若你我二人都身居高位,即便沒有雄厚的外戚,皇上遲早會忌憚烏拉那拉氏一族。”
“我是皇後,但無大錯必不能廢,皇上念舊,我又無子嗣,總要犯些成本低的錯誤才好叫他放心。”
“富存不得用,但隻要弘暉安逸便可再保烏拉那拉氏三代富貴。”
“華妃不必理會,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你看,她其實通透得很,總是我擔心多餘了。
胤禛去看過姐姐,直到初六才翻了甄嬛的牌子。狡猾的男人,總不能做的太明顯不是?
新進宮的小主們侍寢總是架著鳳鸞春恩車送到養心殿,翻牌子後會由敬事房的人傳旨先準備著,隻等皇上快歇下了的時候再送到抬進來。
蘇培盛卻到碎玉軒傳了用膳的旨意,宮裏的消息就像正月裏凜冽的風,席卷每一個角落。
“娘娘,這不合規矩吧。”
“剪秋啊,你得明白,這宮裏的規矩,規束的是皇子公主,是各宮嬪妃,也是太後皇後。至於皇上,製定規矩的人,又怎麽會怕打破呢?”
今天又不知會有多少人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了,翊坤宮那邊,估計少不得要再換些茶具擺設。
用了膳,還下了棋讀了書才歇下,次日便傳來了旨意。
“碎玉軒常在甄氏,懷哲思賢,溫慧性成,著升為貴人。”
我朝一向沒有初侍寢即晉位的先例,滿軍旗的富察貴人和家世顯赫的沈貴人初次侍寢後也隻是給了多多少少的賞賜,甄嬛這也算是難得的殊榮了。
緊連著的兩次特殊對待一下子讓甄嬛成了後宮風口浪尖兒的人物,不過此番也還是侍寢後晉封的,也好過從前隻為餘鶯兒的一句冒犯之語直接就晉了貴人。
然而後宮的人卻不知道胤禛還可以為甄嬛做出更不合規矩的事,此舉已經引起六宮嘩然了。
“娘娘,初請安時,臣妾還被熹貴人這副容貌驚到了,緊接著就告了病,臣妾還以為她就此沉寂了,沒想到還真是一鳴驚人啊。”胤禛一般久不去長春宮,齊妃實在悶得無聊總來找我閑話。
“熹貴人美貌兼具文采,皇上會喜歡也是無可厚非。”
“娘娘您難道不覺得,熹貴人和皇後娘娘年輕時簡直一模一樣嗎?就連脾性仿佛都不差許多。您說皇上該不會...”
“齊妃,妄議皇上皇後乃是大不敬。”
“臣妾這不是在您宮裏嘛,旁人臣妾怎麽會說這些話。”齊妃聽我斥責有些委屈。
唉,都已經這般年歲了,怎麽還是毫無長進口無遮攔的。
“本宮知道,但畢竟隔牆有耳,禍從口出,你總要為三阿哥多考慮。”
“說起三阿哥,娘娘,弘時下個月就滿二十了,臣妾想著,是不是也該為弘時娶個福晉了,這孩子整日就是書畫閑遊,至今也沒當個差事,臣妾平日又見不到皇上,隻能求到您這了。”
弘時確實愚鈍了些,從前那些年跟在我身邊,雖然偶有陽奉陰違之時,卻也還是個孝順的孩子,卻實在不是個可教之才,如今還是讓他好好地守著自己生母吧。
“確實也不小了,弘暉這麽大時永璨都會講話了,本宮會想著提醒皇上的。”
“臣妾多謝娘娘!”齊妃一輩子也沒什麽指望,生了四個孩子如今隻剩下弘時,可惜也不太成器。
“如今姐姐不理後宮瑣事,皇上既然托本宮管理六宮,這都是分內之事。”
“娘娘賢德,臣妾感激不盡。”
“隻一點,齊妃,你是三阿哥的生母,必得盡到教導之責,三阿哥如今也不小了,需懂得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臣妾…臣妾不明,請娘娘明示。”
“三阿哥如今最重要的事,還是跟著師傅好好讀書。”
“是,臣妾知道了。”
其實我是想讓齊妃提醒弘時莫要過分親近廉親王。
從前弘時就因為圈禁的允禩求情被削了宗籍,更是被胤禛放言“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廷。”不到一年就鬱鬱而終。
先前也曾被斥責“年少放縱,行為不檢。”。
從胤禛尚未登基,和廉親王的矛盾未曾流於表麵之時,弘時就十分仰慕這位德才兼備的八叔。更是和允禩長子弘旺親如兄弟。
登基一年來,胤禛早就對廉親王及其黨羽屢次悖逆行為心生不滿,如前世般削爵囚禁想來也不會太久。
弘時親近八爺黨,才會如今年紀連個爵位都被冊封。
齊妃的眼界隻局限於後宮,甚至宮鬥都玩不明白,又怎麽會曉得讓自己的兒子趨利避害呢。
可我又實在不便提醒太多,隻盼著弘時能得個聰慧敏銳的福晉,好教他免於從前的滅頂之災吧。
“娘娘,皇上昨天沒歇在景仁宮,梅花卻留下了。聽小夏子講,皇後娘娘說耽於享樂是對佛祖的不敬,接了花便又閉了宮門,卻彈了半首《潯陽曲》。”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哪是這麽容易的,花留下便好,說明姐姐心裏還是念著皇上的。”
姐姐喜歡《潯陽曲》,卻獨獨怎麽也彈不好最後的欸乃歸舟,初入王府時,胤禛總是會幫姐姐續上,六藝五德四修八雅胤禛一樣都不曾落下。
如今不做皇後了卻還操著皇後的心,還得替皇後操心!宜修啊宜修,你可真是個勞碌的命兒。
有時我就在想,曾經胤禛記掛了姐姐三十餘年是不是隻因為她死在了最美、胤禛最愛她的時候,如今看來似乎不然。
其實我,華妃,甄嬛還有後宮的其他妃嬪沒或多或少都在胤禛得心裏留下過痕跡。隻不過有些消失了,有些始終還記得。有些慢慢減少,有些不斷增多。
但最讓胤禛所執念的,還是姐姐。或者說,還是已失去。
曾經生離死別,胤禛失去了純元皇後。後來外戚勢大,胤禛失去了年世蘭。接著莞莞類卿,胤禛又失去了甄嬛。
這麽一看,還是姐姐更厲害些。
現今這種得到過卻將要失去的若即若離,也始終讓胤禛念念不忘。
“宜修,如今這樣甚好。若你我二人都身居高位,即便沒有雄厚的外戚,皇上遲早會忌憚烏拉那拉氏一族。”
“我是皇後,但無大錯必不能廢,皇上念舊,我又無子嗣,總要犯些成本低的錯誤才好叫他放心。”
“富存不得用,但隻要弘暉安逸便可再保烏拉那拉氏三代富貴。”
“華妃不必理會,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你看,她其實通透得很,總是我擔心多餘了。
胤禛去看過姐姐,直到初六才翻了甄嬛的牌子。狡猾的男人,總不能做的太明顯不是?
新進宮的小主們侍寢總是架著鳳鸞春恩車送到養心殿,翻牌子後會由敬事房的人傳旨先準備著,隻等皇上快歇下了的時候再送到抬進來。
蘇培盛卻到碎玉軒傳了用膳的旨意,宮裏的消息就像正月裏凜冽的風,席卷每一個角落。
“娘娘,這不合規矩吧。”
“剪秋啊,你得明白,這宮裏的規矩,規束的是皇子公主,是各宮嬪妃,也是太後皇後。至於皇上,製定規矩的人,又怎麽會怕打破呢?”
今天又不知會有多少人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了,翊坤宮那邊,估計少不得要再換些茶具擺設。
用了膳,還下了棋讀了書才歇下,次日便傳來了旨意。
“碎玉軒常在甄氏,懷哲思賢,溫慧性成,著升為貴人。”
我朝一向沒有初侍寢即晉位的先例,滿軍旗的富察貴人和家世顯赫的沈貴人初次侍寢後也隻是給了多多少少的賞賜,甄嬛這也算是難得的殊榮了。
緊連著的兩次特殊對待一下子讓甄嬛成了後宮風口浪尖兒的人物,不過此番也還是侍寢後晉封的,也好過從前隻為餘鶯兒的一句冒犯之語直接就晉了貴人。
然而後宮的人卻不知道胤禛還可以為甄嬛做出更不合規矩的事,此舉已經引起六宮嘩然了。
“娘娘,初請安時,臣妾還被熹貴人這副容貌驚到了,緊接著就告了病,臣妾還以為她就此沉寂了,沒想到還真是一鳴驚人啊。”胤禛一般久不去長春宮,齊妃實在悶得無聊總來找我閑話。
“熹貴人美貌兼具文采,皇上會喜歡也是無可厚非。”
“娘娘您難道不覺得,熹貴人和皇後娘娘年輕時簡直一模一樣嗎?就連脾性仿佛都不差許多。您說皇上該不會...”
“齊妃,妄議皇上皇後乃是大不敬。”
“臣妾這不是在您宮裏嘛,旁人臣妾怎麽會說這些話。”齊妃聽我斥責有些委屈。
唉,都已經這般年歲了,怎麽還是毫無長進口無遮攔的。
“本宮知道,但畢竟隔牆有耳,禍從口出,你總要為三阿哥多考慮。”
“說起三阿哥,娘娘,弘時下個月就滿二十了,臣妾想著,是不是也該為弘時娶個福晉了,這孩子整日就是書畫閑遊,至今也沒當個差事,臣妾平日又見不到皇上,隻能求到您這了。”
弘時確實愚鈍了些,從前那些年跟在我身邊,雖然偶有陽奉陰違之時,卻也還是個孝順的孩子,卻實在不是個可教之才,如今還是讓他好好地守著自己生母吧。
“確實也不小了,弘暉這麽大時永璨都會講話了,本宮會想著提醒皇上的。”
“臣妾多謝娘娘!”齊妃一輩子也沒什麽指望,生了四個孩子如今隻剩下弘時,可惜也不太成器。
“如今姐姐不理後宮瑣事,皇上既然托本宮管理六宮,這都是分內之事。”
“娘娘賢德,臣妾感激不盡。”
“隻一點,齊妃,你是三阿哥的生母,必得盡到教導之責,三阿哥如今也不小了,需懂得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臣妾…臣妾不明,請娘娘明示。”
“三阿哥如今最重要的事,還是跟著師傅好好讀書。”
“是,臣妾知道了。”
其實我是想讓齊妃提醒弘時莫要過分親近廉親王。
從前弘時就因為圈禁的允禩求情被削了宗籍,更是被胤禛放言“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廷。”不到一年就鬱鬱而終。
先前也曾被斥責“年少放縱,行為不檢。”。
從胤禛尚未登基,和廉親王的矛盾未曾流於表麵之時,弘時就十分仰慕這位德才兼備的八叔。更是和允禩長子弘旺親如兄弟。
登基一年來,胤禛早就對廉親王及其黨羽屢次悖逆行為心生不滿,如前世般削爵囚禁想來也不會太久。
弘時親近八爺黨,才會如今年紀連個爵位都被冊封。
齊妃的眼界隻局限於後宮,甚至宮鬥都玩不明白,又怎麽會曉得讓自己的兒子趨利避害呢。
可我又實在不便提醒太多,隻盼著弘時能得個聰慧敏銳的福晉,好教他免於從前的滅頂之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