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誠指著那棵大榕樹說:“姐夫,這就是我跟你說的姻緣樹。”
周衍川嗯了一聲。他看著眼前這棵巨大而古老的榕樹,微微點了點頭,
這棵樹很顯眼,周衍川一過來就注意到了。
他又轉過頭來問傅書毓,“你真的在這求過姻緣嗎?”
傅書毓搖了搖頭,“你別聽謝一誠胡說,我真沒有。”
謝一誠一聽就不樂意了,“你上次過年的時候,不是也在這扔過一回祈福牌,還扔中了,你看,你這次來不就帶回來了一個未婚夫麽?就前幾月的事情,你還不承認。”
前幾個月?
傅書毓想了想,好像是有這麽一回事。
不過不是她求的。
傅書毓解釋道:“上次,是你姐姐要扔的,她扔了幾次扔中,把祈福牌給我了,我就隨手一扔,沒想到還真掛上去了。我剛掛上去了,你就過來了。”
謝一誠又說,“沒什麽區別啊,反正是你掛上去了。”
“怎麽就沒區別了,牌子上麵寫得又不是我的名。”
“差不多吧。”
傅書毓瞪了他一眼,“好了,我們去找二哥他們吧!”
……
漫步在古寺的庭院中,感受著古老與現代的交融。這裏的每一磚每一瓦,每一棵樹,每一處景觀,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在這裏,人們可以暫時忘卻喧囂的塵世,靜下心來,聆聽內心的聲音。在古寺的角落,還有一些文化古跡,如碑刻、古塔等,它們訴說著古寺的輝煌曆史,見證了朝代的興衰。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道路兩旁,幾棵參天蒼樹挺立著;羊腸小道間,陰涼襲人,參木深綠。
三人穿過幾條小道,終於在後院裏找到了沈宥賢和謝一檸。
烈日已經西斜,偶有一陣風吹來,寺中遮天蔽日的鬆柏輕輕抖動,巍峨的殿宇在一片柔軟中巋然不動。
寺廟中,撞鍾的和尚撞完了最後一次鍾。
謝一誠聽到鍾聲,開口說道:“這麽快就六點了。”
傅書毓在周衍川耳邊解釋道:“靈穀寺每天下午六點半就要關門了,六點敲最後一次鍾。”
天色漸晚,幾人隻好下了山。
在下山的路上,謝一誠還在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姐夫,南城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下回來,我帶你去。”
謝一檸說道:“還用得著你帶,不是有書毓在的嘛。”
傅書毓笑了笑,“我下次帶你去別的地方。”
周衍川應答道:“好!”
他以前其實不太喜歡出去,最多就是跟傅嘉良他們組個局,聚一聚。
他自幼在周老爺子身邊長大,老爺子對他抱有很大的期許,對他十分嚴厲。幼年的他甚至沒有一件玩具,也沒有看過什麽動畫片,也沒有和玩伴們出去玩過。
後來的那些朋友,大多數都是因為家裏存在商業合作才交的。
他跟傅書毓一樣卻又不一樣。
他們同樣家世顯赫,他的幼年是沒有色彩的,他不得父母喜愛,養在老爺子身邊,隻被當做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他的世界裏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繼承周家。
而傅書毓不一樣。
謝一誠一路上講了他們以前的事情。
提起這些過往的時候,傅書毓的眼睛總是閃閃發光,她的神情那麽燦爛,眼眸仿佛沾染了漫天星辰的光芒,璀璨而奪目。
那一定是很好的回憶,也是很好的時光。
她在父母的愛與期盼中長大,還有一群一起長大的小夥伴。
他見過十八的傅書毓,是那樣的意氣風發,溫潤明媚。
他忽然很想見一見小時候的傅書毓。
她小時候一定是個聰明伶俐,明媚耀眼的小姑娘。
如果他小時候遇到過傅書毓,他肯定記得,畢竟小姑娘一直那樣光彩照人,見過一麵,他就不會忘記。
華瑞集團的業務遍布全國各地,他從十幾歲起就開始接觸公司的業務,他以前也來過幾次南城。
可惜南城那麽大,他從未見過小時候的傅書毓。
周衍川覺得上蒼有意捉弄人。
周家與傅家是世交,他認識傅嘉良和傅嘉怡。
他跟傅書毓小時候還訂過婚約,可惜他那位素未謀麵的嶽父似乎看不上他。
十八年來,他總聽身邊的人提起過她,他知道她的名字,但他從未見過。
直到在草原上驚鴻一瞥,一眼萬年。
如果當年,他可以走上去前,問問她的名字,是不是他們早就可以認識了。
他覺得上蒼還是眷顧他的,命運再一次將他們綁在了一起。
……
到了山腳下。沈宥賢先送了謝家姐弟回去,隻剩下傅書毓和周衍川二人。周衍川去停車場開車了。傅書毓忽然覺得有些餓了,便跑去了旁邊的一家老鋪子。
周衍川把車開出來後,將車停在路邊,怕傅書毓等會兒找不到,他從駕駛位上下來,靠在車身上,將目光投向女孩的位置。隻見她正站在一家店鋪門口排隊,應該是在買吃的。
幾分鍾後,傅書毓手裏提著一個紙袋,小跑了過來。她跑到車旁,提了提手裏的袋子,對周衍川說:“你餓不餓?我買了一些糕點。”
周衍川看著她,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意。他伸手摸了摸她的頭,溫柔地說:“上車吃吧!”
說完,周衍川替她打開了車門,傅書毓見狀,迅速鑽進了副駕駛座。傅書毓一上車,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袋子裏的糕點,拆開包裝,放了一塊在嘴巴裏。
周衍川一坐進車裏,就聽到旁邊的女孩含糊不清地說,“你吃不吃?很好吃的。”
女孩一邊一隻手拿著糕點在吃,另一隻手又拿了一塊糕點在他麵前晃。
周衍川將頭往前一伸,咬了一口。
傅書毓立馬縮回了手,她碰到了周衍川的嘴唇。
周衍川嚐了一口,還不錯。
他輕聲說道:“好吃!”
傅書毓點了點頭,“這是定勝糕,我最喜歡吃的糕點。”
定勝糕是南城的一個特色糕點,她小時候常吃。
這家老鋪子,她買過好幾次。
味道沒有變,隻是傅書毓覺得少了一些什麽。
她忽然想起一句詩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周衍川嗯了一聲。他看著眼前這棵巨大而古老的榕樹,微微點了點頭,
這棵樹很顯眼,周衍川一過來就注意到了。
他又轉過頭來問傅書毓,“你真的在這求過姻緣嗎?”
傅書毓搖了搖頭,“你別聽謝一誠胡說,我真沒有。”
謝一誠一聽就不樂意了,“你上次過年的時候,不是也在這扔過一回祈福牌,還扔中了,你看,你這次來不就帶回來了一個未婚夫麽?就前幾月的事情,你還不承認。”
前幾個月?
傅書毓想了想,好像是有這麽一回事。
不過不是她求的。
傅書毓解釋道:“上次,是你姐姐要扔的,她扔了幾次扔中,把祈福牌給我了,我就隨手一扔,沒想到還真掛上去了。我剛掛上去了,你就過來了。”
謝一誠又說,“沒什麽區別啊,反正是你掛上去了。”
“怎麽就沒區別了,牌子上麵寫得又不是我的名。”
“差不多吧。”
傅書毓瞪了他一眼,“好了,我們去找二哥他們吧!”
……
漫步在古寺的庭院中,感受著古老與現代的交融。這裏的每一磚每一瓦,每一棵樹,每一處景觀,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在這裏,人們可以暫時忘卻喧囂的塵世,靜下心來,聆聽內心的聲音。在古寺的角落,還有一些文化古跡,如碑刻、古塔等,它們訴說著古寺的輝煌曆史,見證了朝代的興衰。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道路兩旁,幾棵參天蒼樹挺立著;羊腸小道間,陰涼襲人,參木深綠。
三人穿過幾條小道,終於在後院裏找到了沈宥賢和謝一檸。
烈日已經西斜,偶有一陣風吹來,寺中遮天蔽日的鬆柏輕輕抖動,巍峨的殿宇在一片柔軟中巋然不動。
寺廟中,撞鍾的和尚撞完了最後一次鍾。
謝一誠聽到鍾聲,開口說道:“這麽快就六點了。”
傅書毓在周衍川耳邊解釋道:“靈穀寺每天下午六點半就要關門了,六點敲最後一次鍾。”
天色漸晚,幾人隻好下了山。
在下山的路上,謝一誠還在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姐夫,南城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下回來,我帶你去。”
謝一檸說道:“還用得著你帶,不是有書毓在的嘛。”
傅書毓笑了笑,“我下次帶你去別的地方。”
周衍川應答道:“好!”
他以前其實不太喜歡出去,最多就是跟傅嘉良他們組個局,聚一聚。
他自幼在周老爺子身邊長大,老爺子對他抱有很大的期許,對他十分嚴厲。幼年的他甚至沒有一件玩具,也沒有看過什麽動畫片,也沒有和玩伴們出去玩過。
後來的那些朋友,大多數都是因為家裏存在商業合作才交的。
他跟傅書毓一樣卻又不一樣。
他們同樣家世顯赫,他的幼年是沒有色彩的,他不得父母喜愛,養在老爺子身邊,隻被當做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他的世界裏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繼承周家。
而傅書毓不一樣。
謝一誠一路上講了他們以前的事情。
提起這些過往的時候,傅書毓的眼睛總是閃閃發光,她的神情那麽燦爛,眼眸仿佛沾染了漫天星辰的光芒,璀璨而奪目。
那一定是很好的回憶,也是很好的時光。
她在父母的愛與期盼中長大,還有一群一起長大的小夥伴。
他見過十八的傅書毓,是那樣的意氣風發,溫潤明媚。
他忽然很想見一見小時候的傅書毓。
她小時候一定是個聰明伶俐,明媚耀眼的小姑娘。
如果他小時候遇到過傅書毓,他肯定記得,畢竟小姑娘一直那樣光彩照人,見過一麵,他就不會忘記。
華瑞集團的業務遍布全國各地,他從十幾歲起就開始接觸公司的業務,他以前也來過幾次南城。
可惜南城那麽大,他從未見過小時候的傅書毓。
周衍川覺得上蒼有意捉弄人。
周家與傅家是世交,他認識傅嘉良和傅嘉怡。
他跟傅書毓小時候還訂過婚約,可惜他那位素未謀麵的嶽父似乎看不上他。
十八年來,他總聽身邊的人提起過她,他知道她的名字,但他從未見過。
直到在草原上驚鴻一瞥,一眼萬年。
如果當年,他可以走上去前,問問她的名字,是不是他們早就可以認識了。
他覺得上蒼還是眷顧他的,命運再一次將他們綁在了一起。
……
到了山腳下。沈宥賢先送了謝家姐弟回去,隻剩下傅書毓和周衍川二人。周衍川去停車場開車了。傅書毓忽然覺得有些餓了,便跑去了旁邊的一家老鋪子。
周衍川把車開出來後,將車停在路邊,怕傅書毓等會兒找不到,他從駕駛位上下來,靠在車身上,將目光投向女孩的位置。隻見她正站在一家店鋪門口排隊,應該是在買吃的。
幾分鍾後,傅書毓手裏提著一個紙袋,小跑了過來。她跑到車旁,提了提手裏的袋子,對周衍川說:“你餓不餓?我買了一些糕點。”
周衍川看著她,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意。他伸手摸了摸她的頭,溫柔地說:“上車吃吧!”
說完,周衍川替她打開了車門,傅書毓見狀,迅速鑽進了副駕駛座。傅書毓一上車,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袋子裏的糕點,拆開包裝,放了一塊在嘴巴裏。
周衍川一坐進車裏,就聽到旁邊的女孩含糊不清地說,“你吃不吃?很好吃的。”
女孩一邊一隻手拿著糕點在吃,另一隻手又拿了一塊糕點在他麵前晃。
周衍川將頭往前一伸,咬了一口。
傅書毓立馬縮回了手,她碰到了周衍川的嘴唇。
周衍川嚐了一口,還不錯。
他輕聲說道:“好吃!”
傅書毓點了點頭,“這是定勝糕,我最喜歡吃的糕點。”
定勝糕是南城的一個特色糕點,她小時候常吃。
這家老鋪子,她買過好幾次。
味道沒有變,隻是傅書毓覺得少了一些什麽。
她忽然想起一句詩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