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春光綺麗,美豔如瑰麗之畫作,皇太後興致大好,於禦花園中大開筵席,犒賞文武百官。
皇太後一身火紅的華麗氈衣,信步於花叢間,美豔驚人,親為眾臣把盞,笑如煙花般燦爛,親和持重。
皇帝端坐於禦座,春風滿麵,笑聲不斷,也不由的看了看左側空著的座位,皇後並未臨席,皇帝陛下不由的一聲歎息,那日涼亭之事過後,在他麵前,皇後的性子收斂了很多,隻是不經意間還會流露出過分的驕傲。“朕何時要等到懂朕的人,就像母後和相父那樣?”隆緒在心中輕輕問道。猛然間,天真的笑臉竄入腦海:“你還好嗎?小妹妹”隆緒自言自語的說。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熱烈,終於有人忍不住問道:“太後陛下,南院樞密使為何沒到席?”
蕭綽聞言緩緩走回禦座,暗笑不已:“終於來了。“
“韓卿今日遵從聖諭,勤於公事,又逢家事繁多,有些疲憊,所以朕特許其避席。“蕭綽口齒清晰,語氣柔和。
眾臣一片驚歎,蕭綽盈盈一笑:“韓卿忠於國事,體陛下和朕的愛民之心,遵聖諭之深意,嚴整惡吏,順百姓思治之心,陛下與朕甚是欣慰。”
“可是……”
“愛卿,韓氏三代忠心秉國,上至太祖皇帝,孝成先帝,下到黃口小兒無人不知,沒人不曉。雖為漢姓,然於國功高,理當嘉獎,何須懲戒。更何況,大契丹本不是契丹八部族人一族之國,曆代聖主均信用漢官,何來百姓難服?!”蕭綽的語氣依舊溫和。
群臣連連附和:“太後陛下所言極是。”
宴席在歡聲笑語中繼續著,蕭綽滿意的笑著,她絕不會停止改革的步伐,也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她深愛的人。
陽光明媚,靜靜照入小千金的臥室,她身上蓋著藍色的錦被,呼吸均勻,母親微笑著看著她紅潤的小臉,不由的笑了。
母親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肚子:“你要做姐姐了哦,要更聽話哦。(.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母親自言自語道。
“二公子慢走。”耳邊傳來侍女送客的聲音。
“二哥坐會兒再走吧!陪小妹聊聊吧。”清兒從床沿站了起來,走出屋外,攔在了韓德讓麵前。
“你這小丫頭,明猜準了是喜脈,還要為兄跑一趟,以後這種事去找你四哥德衝,他才是爹最得意的學生。”韓德讓埋怨道。
“二哥,好不容易把你請了來,就給我臉色看。”清兒頭一轉,氣呼呼的說。
“小妹,你也知道的,彈劾為兄的奏折最近是堆成山了,太後陛下今天禦花園設宴回旋此事,我避席是理當的,隻是如果被人知道,我去替人診脈,隻怕又惹人閑話。”
“二哥,在小妹麵前你倒是打起官腔了,你幾時怕過閑話,從那天開始,底下說你的閑話,比那堆成山的奏折還要多呢?你又在意過?”清兒眼珠左轉右轉:“你根本就是關心則亂,怕太後姐姐對那些貴戚們說了過重的話,弄巧成拙。”
“你這鬼丫頭……哈哈……”韓德讓被說穿了心事,無奈的投降了:“你真厲害。”韓德讓半是讚許,半是嘲弄。
“二哥,妹妹可是深得娘的真傳,你的心思啊!娘猜得最準了。”
“小丫頭,以後別犯在我手裏,否則……”韓德讓狠狠地說。
“好了,跟你說正事呢?太後姐姐是認真的嗎?”清兒看了眼女兒的臥室,輕聲問道。
“是的。”韓德讓點頭:“過幾年菩薩哥要真合適,為兄也讚成,畢竟真正的琴瑟和鳴是燕妹和緒兒一直期待的事情。而且以她的出生,本來就是後妃的料,常事而已。”
“我知道…..”清兒低下了頭:“隻是…..”
“現在就開始舍不得了,不會的,還早呢。”
“嗯,我知道,她快醒了,送二哥。”
“為兄告辭。”韓德讓一揮折扇,瀟灑的轉身而去,坐上轎子回府衙了。
夜,月色朦朧,燭光暗,人聲寂,蕭綽睡得正沉,雪兒走近床邊,不停的撩動床帳。
“怎麽了?”韓德讓先坐了起來。
“怎麽回事啊?”隔了好一會兒,蕭綽迷迷糊糊的坐了起來。
“太後,楚國公,剛才來報說,渤海妃娘娘病情危殆,怕是…..”
蕭綽一陣吃驚:“馬上派人接淑哥公主進宮,擺駕。“
雪兒下去準備了。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了然,該是迎接新人的時候了。
旭日東升的時候,渤海妃在女兒的陪伴下,安詳平和的閉上了雙眼。
不久,皇太妃即蕭綽的大姐接到了聖旨,請她在渤海望族中挑選淑女入宮。
渤海望族一直都有女子入宮以維係和契丹皇族的政治聯盟。
夏天的時候,這些佳人來到了上京,隨即分派各處從普通宮女做起,畢竟三年之約未滿,正式納妃還需等待。
與此同時,在皇太後的軟硬兼施下,各職部的官吏考核,人員調整在全國範圍內實施。
百姓一片歡呼,官衙的效率大幅提高,政令執行程度大為改善。
十月,秋捺缽如期在西京的焦山行宮進行。
此日,秋風甚好,皇帝和皇太後在行宮接見完部族官員後,依然興致很高,決定微服走訪農家。
“母後是想去親自看看情況吧!您一直在念叨要鼓勵農桑。”
“是的陛下,大契丹以武立國,但是行軍也需要人力,而百姓要活下去,吃飯是第一。民以食為天。”
“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相父也會來吧?”
“公子,在下要是不在,誰來保護您的安全。夫人她可不願意興師動眾。”韓德讓半開玩笑的說。
“要是讓很多人跟著,百姓還不嚇跑了,去也白去。有相父陪著就足夠了。”隆緒接口道。
三人哈哈大笑起來。
晌午過後,三人帶著可靠的侍從出發了。
一路走來,山清水秀,風景怡人。
信步走入村莊,抬眼看去,田裏的水稻長勢喜人,村莊的各家各戶還在休息中,並沒有多少人在田間勞作,三人看著如此情景,非常欣喜,滿麵笑容。
“看來情況還不錯吧。”蕭綽心裏尋思。
“真是太好了。”隆緒看著茂盛的農田,興奮的附和道:“那我們就早些回去吧!我還想…..”隆緒說到這,突然停了下來,向左邊的一間院子走去。
“有人在哭,進去看看吧。”蕭綽說道。
韓德讓搶在隆緒之前推開了門,走了進去。
院子不大,右邊放著米缸,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抱著一個大約兩歲的幼兒失聲痛哭。
蕭綽輕輕走近她,蹲下來,探了探懷中幼兒的呼吸,幼兒已經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了。
“小妹妹,他已經死了,你放開他吧。”蕭綽摸著女孩滿是淚水的臉,柔聲說。
女孩警覺的看著走進院子的一行人,過了好一會兒,才確定來人無意傷害自己,說:“我知道,可我舍不得,沒了他,我活不下去。“
“這孩子是你弟弟?怎麽死的?“蕭綽溫柔的問道。
女孩點點頭:“餓死的。“
蕭綽和隆緒的眼中露出驚訝的神色。
韓德讓搬過院子西角的一有些破爛的木椅,放到女孩麵前:“你起來,坐下說,告訴公子和夫人究竟怎麽回事,也許我們能幫你。”韓德讓溫和的說著。
女孩看了蕭綽和隆緒一會兒,緩緩站了起來,放下了懷裏的孩子,坐到椅子上。
“夫人不是本地人吧!其實很簡單,我的父母一年前先後病死了,隻留下我和弟弟,田裏的莊稼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收成了大半,我年紀小,也全靠大家幫忙才撐著,可是都上繳了官府,家裏所剩無幾。”女孩緩緩說著,想到艱辛往事又留下淚來。
“可是?我聽說朝廷一種在適當減輕稅賦啊。”蕭綽邊說邊想,表情嚴肅。
“是的,對那些壯丁充足的家庭來說,自然是大好事一件,可是對於鰥寡孤獨之家,還是太多了。”女孩又大哭起來,因為貧寒的家境,她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
蕭綽看著她的眼睛很久,透著難以忽略的純樸:“想在我身邊嗎?我會讓你平平安安過一生,而且我會盡力讓你家的悲劇不再重演。”
“夫人您是說真的嗎?”女孩驚喜的問道。
“當然,我從不騙人。”
這天傍晚,女孩被蕭綽帶進了行宮,賜名為音兒。
次日,皇太後向全國頒布聖旨,各州縣再減稅賦三成並著命各地根據具體情況再次減免。
聖旨一出,舉國歡騰。
十一月的一天,隆緒在禦書房和韓德讓討論音律,正談得興起,宮女進來報告說:“楚國公閣下,您請人打的長命金鎖已經好了,請您過目。”
“嗯,怎麽送到這裏?”韓德讓很是奇怪。
“這位匠工今天正好在宮裏還有別的活幹。”
“呈上來吧。也讓朕瞧瞧。”隆緒笑道。
金鎖做工精致,摸上去十分光滑,隆緒很是喜歡:“相父如此用心,為了誰呢?”隆緒笑問道。
“臣的外甥女,兩天後是她五歲的生日,她出生的時候,臣很忙,所以….”
“是菩薩哥吧。”
韓德讓點頭。
“機靈的妹妹。來人,傳話下去,取兩匹錦緞,賞賜給她。“隆緒傳令道。
“請相父不要推辭,朕很喜歡她。“
ps:根據《遼史》菩薩哥的生日應在十一月,前文係情節需要,請忽略。
皇太後一身火紅的華麗氈衣,信步於花叢間,美豔驚人,親為眾臣把盞,笑如煙花般燦爛,親和持重。
皇帝端坐於禦座,春風滿麵,笑聲不斷,也不由的看了看左側空著的座位,皇後並未臨席,皇帝陛下不由的一聲歎息,那日涼亭之事過後,在他麵前,皇後的性子收斂了很多,隻是不經意間還會流露出過分的驕傲。“朕何時要等到懂朕的人,就像母後和相父那樣?”隆緒在心中輕輕問道。猛然間,天真的笑臉竄入腦海:“你還好嗎?小妹妹”隆緒自言自語的說。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熱烈,終於有人忍不住問道:“太後陛下,南院樞密使為何沒到席?”
蕭綽聞言緩緩走回禦座,暗笑不已:“終於來了。“
“韓卿今日遵從聖諭,勤於公事,又逢家事繁多,有些疲憊,所以朕特許其避席。“蕭綽口齒清晰,語氣柔和。
眾臣一片驚歎,蕭綽盈盈一笑:“韓卿忠於國事,體陛下和朕的愛民之心,遵聖諭之深意,嚴整惡吏,順百姓思治之心,陛下與朕甚是欣慰。”
“可是……”
“愛卿,韓氏三代忠心秉國,上至太祖皇帝,孝成先帝,下到黃口小兒無人不知,沒人不曉。雖為漢姓,然於國功高,理當嘉獎,何須懲戒。更何況,大契丹本不是契丹八部族人一族之國,曆代聖主均信用漢官,何來百姓難服?!”蕭綽的語氣依舊溫和。
群臣連連附和:“太後陛下所言極是。”
宴席在歡聲笑語中繼續著,蕭綽滿意的笑著,她絕不會停止改革的步伐,也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她深愛的人。
陽光明媚,靜靜照入小千金的臥室,她身上蓋著藍色的錦被,呼吸均勻,母親微笑著看著她紅潤的小臉,不由的笑了。
母親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肚子:“你要做姐姐了哦,要更聽話哦。(.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母親自言自語道。
“二公子慢走。”耳邊傳來侍女送客的聲音。
“二哥坐會兒再走吧!陪小妹聊聊吧。”清兒從床沿站了起來,走出屋外,攔在了韓德讓麵前。
“你這小丫頭,明猜準了是喜脈,還要為兄跑一趟,以後這種事去找你四哥德衝,他才是爹最得意的學生。”韓德讓埋怨道。
“二哥,好不容易把你請了來,就給我臉色看。”清兒頭一轉,氣呼呼的說。
“小妹,你也知道的,彈劾為兄的奏折最近是堆成山了,太後陛下今天禦花園設宴回旋此事,我避席是理當的,隻是如果被人知道,我去替人診脈,隻怕又惹人閑話。”
“二哥,在小妹麵前你倒是打起官腔了,你幾時怕過閑話,從那天開始,底下說你的閑話,比那堆成山的奏折還要多呢?你又在意過?”清兒眼珠左轉右轉:“你根本就是關心則亂,怕太後姐姐對那些貴戚們說了過重的話,弄巧成拙。”
“你這鬼丫頭……哈哈……”韓德讓被說穿了心事,無奈的投降了:“你真厲害。”韓德讓半是讚許,半是嘲弄。
“二哥,妹妹可是深得娘的真傳,你的心思啊!娘猜得最準了。”
“小丫頭,以後別犯在我手裏,否則……”韓德讓狠狠地說。
“好了,跟你說正事呢?太後姐姐是認真的嗎?”清兒看了眼女兒的臥室,輕聲問道。
“是的。”韓德讓點頭:“過幾年菩薩哥要真合適,為兄也讚成,畢竟真正的琴瑟和鳴是燕妹和緒兒一直期待的事情。而且以她的出生,本來就是後妃的料,常事而已。”
“我知道…..”清兒低下了頭:“隻是…..”
“現在就開始舍不得了,不會的,還早呢。”
“嗯,我知道,她快醒了,送二哥。”
“為兄告辭。”韓德讓一揮折扇,瀟灑的轉身而去,坐上轎子回府衙了。
夜,月色朦朧,燭光暗,人聲寂,蕭綽睡得正沉,雪兒走近床邊,不停的撩動床帳。
“怎麽了?”韓德讓先坐了起來。
“怎麽回事啊?”隔了好一會兒,蕭綽迷迷糊糊的坐了起來。
“太後,楚國公,剛才來報說,渤海妃娘娘病情危殆,怕是…..”
蕭綽一陣吃驚:“馬上派人接淑哥公主進宮,擺駕。“
雪兒下去準備了。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了然,該是迎接新人的時候了。
旭日東升的時候,渤海妃在女兒的陪伴下,安詳平和的閉上了雙眼。
不久,皇太妃即蕭綽的大姐接到了聖旨,請她在渤海望族中挑選淑女入宮。
渤海望族一直都有女子入宮以維係和契丹皇族的政治聯盟。
夏天的時候,這些佳人來到了上京,隨即分派各處從普通宮女做起,畢竟三年之約未滿,正式納妃還需等待。
與此同時,在皇太後的軟硬兼施下,各職部的官吏考核,人員調整在全國範圍內實施。
百姓一片歡呼,官衙的效率大幅提高,政令執行程度大為改善。
十月,秋捺缽如期在西京的焦山行宮進行。
此日,秋風甚好,皇帝和皇太後在行宮接見完部族官員後,依然興致很高,決定微服走訪農家。
“母後是想去親自看看情況吧!您一直在念叨要鼓勵農桑。”
“是的陛下,大契丹以武立國,但是行軍也需要人力,而百姓要活下去,吃飯是第一。民以食為天。”
“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相父也會來吧?”
“公子,在下要是不在,誰來保護您的安全。夫人她可不願意興師動眾。”韓德讓半開玩笑的說。
“要是讓很多人跟著,百姓還不嚇跑了,去也白去。有相父陪著就足夠了。”隆緒接口道。
三人哈哈大笑起來。
晌午過後,三人帶著可靠的侍從出發了。
一路走來,山清水秀,風景怡人。
信步走入村莊,抬眼看去,田裏的水稻長勢喜人,村莊的各家各戶還在休息中,並沒有多少人在田間勞作,三人看著如此情景,非常欣喜,滿麵笑容。
“看來情況還不錯吧。”蕭綽心裏尋思。
“真是太好了。”隆緒看著茂盛的農田,興奮的附和道:“那我們就早些回去吧!我還想…..”隆緒說到這,突然停了下來,向左邊的一間院子走去。
“有人在哭,進去看看吧。”蕭綽說道。
韓德讓搶在隆緒之前推開了門,走了進去。
院子不大,右邊放著米缸,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抱著一個大約兩歲的幼兒失聲痛哭。
蕭綽輕輕走近她,蹲下來,探了探懷中幼兒的呼吸,幼兒已經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了。
“小妹妹,他已經死了,你放開他吧。”蕭綽摸著女孩滿是淚水的臉,柔聲說。
女孩警覺的看著走進院子的一行人,過了好一會兒,才確定來人無意傷害自己,說:“我知道,可我舍不得,沒了他,我活不下去。“
“這孩子是你弟弟?怎麽死的?“蕭綽溫柔的問道。
女孩點點頭:“餓死的。“
蕭綽和隆緒的眼中露出驚訝的神色。
韓德讓搬過院子西角的一有些破爛的木椅,放到女孩麵前:“你起來,坐下說,告訴公子和夫人究竟怎麽回事,也許我們能幫你。”韓德讓溫和的說著。
女孩看了蕭綽和隆緒一會兒,緩緩站了起來,放下了懷裏的孩子,坐到椅子上。
“夫人不是本地人吧!其實很簡單,我的父母一年前先後病死了,隻留下我和弟弟,田裏的莊稼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收成了大半,我年紀小,也全靠大家幫忙才撐著,可是都上繳了官府,家裏所剩無幾。”女孩緩緩說著,想到艱辛往事又留下淚來。
“可是?我聽說朝廷一種在適當減輕稅賦啊。”蕭綽邊說邊想,表情嚴肅。
“是的,對那些壯丁充足的家庭來說,自然是大好事一件,可是對於鰥寡孤獨之家,還是太多了。”女孩又大哭起來,因為貧寒的家境,她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
蕭綽看著她的眼睛很久,透著難以忽略的純樸:“想在我身邊嗎?我會讓你平平安安過一生,而且我會盡力讓你家的悲劇不再重演。”
“夫人您是說真的嗎?”女孩驚喜的問道。
“當然,我從不騙人。”
這天傍晚,女孩被蕭綽帶進了行宮,賜名為音兒。
次日,皇太後向全國頒布聖旨,各州縣再減稅賦三成並著命各地根據具體情況再次減免。
聖旨一出,舉國歡騰。
十一月的一天,隆緒在禦書房和韓德讓討論音律,正談得興起,宮女進來報告說:“楚國公閣下,您請人打的長命金鎖已經好了,請您過目。”
“嗯,怎麽送到這裏?”韓德讓很是奇怪。
“這位匠工今天正好在宮裏還有別的活幹。”
“呈上來吧。也讓朕瞧瞧。”隆緒笑道。
金鎖做工精致,摸上去十分光滑,隆緒很是喜歡:“相父如此用心,為了誰呢?”隆緒笑問道。
“臣的外甥女,兩天後是她五歲的生日,她出生的時候,臣很忙,所以….”
“是菩薩哥吧。”
韓德讓點頭。
“機靈的妹妹。來人,傳話下去,取兩匹錦緞,賞賜給她。“隆緒傳令道。
“請相父不要推辭,朕很喜歡她。“
ps:根據《遼史》菩薩哥的生日應在十一月,前文係情節需要,請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