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邱索對於戰事的看法
特種兵穿越成古代文武奇才 作者:燕窩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決定仔細思考一下邱索的方案,並提出來想請邱索幫助寫一個開辦銀行的方案書。
邱索一聽,覺得這個新皇帝的思想相對還是比較開明,這所謂的方案書不就相當於後世的那種可行性計劃書嗎?
邱索不知道的是,薛康最近也想清楚了,這個邱索膽子是大了一點,對皇權也沒那些拍馬之人有敬畏心,但邱索的頭腦不是一般人可比,而且目前來說,對自己也並沒有任何二心。
與其對邱索猜來猜去,還不如先用好邱索,將來的事將來再去解決好了。
這樣一想,皇帝又重新全麵信任邱索了,現在這個方案是邱索提出來的,皇上就無條件覺得可行。
現在的新皇帝,對邱索已經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了。
這主要是與邱索接觸的時間雖然並不長,但邱索帶給他的震撼太多了。
首先是邱索殺了前太子薛舟的人,卻讓薛康心甘情願地替他背了鍋,而且他背鍋並未受到懲罰,反而是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其次是邱索武舉考試期間,他竟準確地料到了薛舟會針對他的一些手段。
再聯想到邱索的那套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理論,最後通過自己消失一個月的時間,給太子製造心理壓力,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心理戰,以至於讓薛舟徹底掉入了邱索所布置的陷阱中。
可以說,薛康要不是遇到了邱索,他是不可能當上皇帝的。
而當上了皇帝的薛康,接下來麵臨著更多複雜而又難以解決的局麵,但薛康相信,他隻要按照邱索建議的去做,什麽事情都能夠解決。
而邱索也想過了,他來到這個世界,也是要來改變這個世界的,他要對這個封建王朝進行重塑和改革。
他有一籃子的改革計劃,但他知道,要吸取曆史上那些變法失敗的教訓,不能一下子將所有的改革計劃都提出來,那樣的話,一定會死得很快。
因此,他決定了,有關的改革方案,隻能一步一步去做,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
現在,就借著朝廷沒有錢,先把銀行建起來了,有了銀行,國家就可以把資金聚到一起,再慢慢進行發展,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不過,邱索並沒有著急答應皇上現在就給他寫這份方案書,而是回答皇上道:
“皇上,這份方案書臣倒是可以寫,但也隻能先寫一些大體的方案,其中的細節完善則需要很多人一起思考改進,最重要的是,這要動了那些原本開辦錢莊之人的利益,如何平衡和處理好這一部分的人,這需要皇上有心理準備。”
聽邱索這樣一說,皇上想了想之後說道:“行,如此的話我們一步一步來,先不急於在朝堂之上與其他官員商討此事。”
“愛卿,現在朕最想知道的是,你的猛虎軍練成之後,如果要拿下金兵,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
邱索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回答皇上能在多久的時間拿下來,而是說道:“皇上,這個臣倒沒有絕對的把握,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前以為金兵總共是六萬人,現在卻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三萬。”
“但若是猛虎軍真的練成了,臣雖沒有必勝之把握,但相信也還是有希望的。”
皇帝聽到邱索這樣回答,心裏頓時涼了一截,不過轉念一想,邱索也說得對,猛虎軍總共也隻有三萬人,其中一萬人還是他的二隊。
三萬人能拿下六萬金兵都不一定能做到,現在是又臨時變以了九萬人。
但願等到邱索的猛虎軍開往前線之時,那五十萬人多少消滅掉了一些金兵,這樣,邱索也沒有借口好找了。
正想著,突然又聽邱索說道:“對了,皇上,既然我們的軍隊提前到達了北境,而北境又有金兵打前站的三萬軍隊,皇上有讓他們到達之後先用這些軍隊全殲那武州附近的三萬軍隊嗎?”
“倒是有人提出來了這個,但駐守武州的總兵朱譚升卻說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大盛軍隻宜守城,不宜出城迎敵,朕也不知前方之情況,故想必他們不會主動出擊。”皇上告訴邱索道。
邱索也不好說什麽了,五十萬軍隊去打一支三萬人的軍隊,卻還在以不能出城迎敵為借口,縮在城中不出城,這樣軍隊又如何能依靠他們呢?
邱索越想越覺得這個朱譚升不是個好的將領,又問道:“皇上,這個朱譚升以前帶兵打過仗嗎?”
“當然打過,以前倒是打過些勝仗,但自他當上總兵之後,就敗給金兵多次了。”
邱索疑惑了,又問道:“就因為他以前打過些勝仗就當上總兵了對嗎?”
皇上卻搖了搖頭道:“也不全是,主要是朱譚升的父親以前也一員猛將,曾經多次帶兵打敗過金兵,而朱譚升也是武舉進士出身,有其父親的言傳身教,加上在一些抗金過程中也立過一些軍功,在朝中一些官員的舉薦之下,一步一步升上來當上了總兵。”
邱索心裏猜想,這個朱譚升連這麽重要的戰機都不知道抓住,隻怕以前打的那樣勝仗也不一定真是他指揮了,這年頭,仗著自己的後台強硬,冒領軍功之事並不少見。
這樣重要的戰爭,竟然用的是一個躺在其父親功勞簿上升上來的官員。
於是邱索又問道:“皇上,那朱譚升就是這次對陣金兵的主帥嗎?”
皇上點頭道:“暫時是的。”
邱索表情嚴肅起來了,難怪大盛麵對金兵老是吃敗仗,連總兵都是這樣的角色,能打贏仗還真的是不可能了。
邱索想到了如果他現在就帶著這三萬人前往北境,或許都能直接將那些三萬金兵打敗。
但他要打敗的是所有金兵,因此,他也還是隻能繼續將他的猛虎軍練好之後才能出發。
“皇上,臣有些心裏話想與您說,不知當說不當說?”邱索想了想後又說道。
皇上連連點頭道:“愛卿但說無妨。”
“皇上,臣以為,如今之大盛,不是以往之大盛,一旦抗金失敗,大盛危矣。”
皇上凝重地點頭,示意邱索繼續說下去。
邱索接著說道:“對金兵的這一戰,皇上應該慎之又慎,恕臣直言,這個朱譚升臣雖不認識他,也不熟悉他,但如此重大戰機,他都看不到,臣以為此人隻怕不適合為主帥,不知北境那邊, 可有更適合為帥之人?”
皇上說道:“之前倒是有三位人選,其一是此次前往支援的山西參將項勇,另外一人便是陝西參將陸堯,亦是前往支援之人。”
“然兵部認為一者此二人官位比朱譚升低一級,二者,此二人對於北境之情況沒有朱譚升熟悉。故而選了朱譚升為主帥,此二人為副帥。”
邱索問道:“此二人就沒有提議要得在金兵援兵沒有到來之前出城迎敵?”
倒是有項勇提議過了,但是朱譚升堅持不能出城,隻能守城。
邱索心想,看來還是有明白事理之人,這個項勇,如果有機會,他以後要會會此人,但是那個朱譚升嘛,先看看再說吧。
“皇上,恕臣直言,臣以為此次北境抗金,大盛的勝算不大,除非他們敢於在金兵的六萬大軍沒過來之前幹掉完顏阿胄……”說到這裏邱索停頓了下來。
皇上立即示意邱索說下去。
“皇上,臣以為那朱大帥是被金兵打怕了,不敢出城迎敵,但那個項勇如果堅持要出城攻打金兵,估計朱大帥隻能讓項勇自己領兵前去。而且,如果項勇指揮不錯,還是有很大可能獲勝的,如果朱大帥能全力支持項勇,幹掉整個完顏阿胄的三萬軍隊也不是不可能,但要是朱大帥不願出力,那就很難說了。”
皇上沉思起來,又問道:“愛卿的意思是項勇有可能單獨出戰?”
邱索點了點頭說道:“臣要是在那裏,臣就算別人不配合,也會想辦法去打那三萬金兵,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戰機,不過臣認為項勇若想戰,一定會想說服陸堯和朱帥一起出兵,陸堯隻要不傻,必然知道在金兵六萬援軍到來之前幹掉完顏阿胄的三萬軍隊有多麽重要。”
邱索一聽,覺得這個新皇帝的思想相對還是比較開明,這所謂的方案書不就相當於後世的那種可行性計劃書嗎?
邱索不知道的是,薛康最近也想清楚了,這個邱索膽子是大了一點,對皇權也沒那些拍馬之人有敬畏心,但邱索的頭腦不是一般人可比,而且目前來說,對自己也並沒有任何二心。
與其對邱索猜來猜去,還不如先用好邱索,將來的事將來再去解決好了。
這樣一想,皇帝又重新全麵信任邱索了,現在這個方案是邱索提出來的,皇上就無條件覺得可行。
現在的新皇帝,對邱索已經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了。
這主要是與邱索接觸的時間雖然並不長,但邱索帶給他的震撼太多了。
首先是邱索殺了前太子薛舟的人,卻讓薛康心甘情願地替他背了鍋,而且他背鍋並未受到懲罰,反而是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其次是邱索武舉考試期間,他竟準確地料到了薛舟會針對他的一些手段。
再聯想到邱索的那套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理論,最後通過自己消失一個月的時間,給太子製造心理壓力,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心理戰,以至於讓薛舟徹底掉入了邱索所布置的陷阱中。
可以說,薛康要不是遇到了邱索,他是不可能當上皇帝的。
而當上了皇帝的薛康,接下來麵臨著更多複雜而又難以解決的局麵,但薛康相信,他隻要按照邱索建議的去做,什麽事情都能夠解決。
而邱索也想過了,他來到這個世界,也是要來改變這個世界的,他要對這個封建王朝進行重塑和改革。
他有一籃子的改革計劃,但他知道,要吸取曆史上那些變法失敗的教訓,不能一下子將所有的改革計劃都提出來,那樣的話,一定會死得很快。
因此,他決定了,有關的改革方案,隻能一步一步去做,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
現在,就借著朝廷沒有錢,先把銀行建起來了,有了銀行,國家就可以把資金聚到一起,再慢慢進行發展,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不過,邱索並沒有著急答應皇上現在就給他寫這份方案書,而是回答皇上道:
“皇上,這份方案書臣倒是可以寫,但也隻能先寫一些大體的方案,其中的細節完善則需要很多人一起思考改進,最重要的是,這要動了那些原本開辦錢莊之人的利益,如何平衡和處理好這一部分的人,這需要皇上有心理準備。”
聽邱索這樣一說,皇上想了想之後說道:“行,如此的話我們一步一步來,先不急於在朝堂之上與其他官員商討此事。”
“愛卿,現在朕最想知道的是,你的猛虎軍練成之後,如果要拿下金兵,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
邱索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回答皇上能在多久的時間拿下來,而是說道:“皇上,這個臣倒沒有絕對的把握,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前以為金兵總共是六萬人,現在卻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三萬。”
“但若是猛虎軍真的練成了,臣雖沒有必勝之把握,但相信也還是有希望的。”
皇帝聽到邱索這樣回答,心裏頓時涼了一截,不過轉念一想,邱索也說得對,猛虎軍總共也隻有三萬人,其中一萬人還是他的二隊。
三萬人能拿下六萬金兵都不一定能做到,現在是又臨時變以了九萬人。
但願等到邱索的猛虎軍開往前線之時,那五十萬人多少消滅掉了一些金兵,這樣,邱索也沒有借口好找了。
正想著,突然又聽邱索說道:“對了,皇上,既然我們的軍隊提前到達了北境,而北境又有金兵打前站的三萬軍隊,皇上有讓他們到達之後先用這些軍隊全殲那武州附近的三萬軍隊嗎?”
“倒是有人提出來了這個,但駐守武州的總兵朱譚升卻說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大盛軍隻宜守城,不宜出城迎敵,朕也不知前方之情況,故想必他們不會主動出擊。”皇上告訴邱索道。
邱索也不好說什麽了,五十萬軍隊去打一支三萬人的軍隊,卻還在以不能出城迎敵為借口,縮在城中不出城,這樣軍隊又如何能依靠他們呢?
邱索越想越覺得這個朱譚升不是個好的將領,又問道:“皇上,這個朱譚升以前帶兵打過仗嗎?”
“當然打過,以前倒是打過些勝仗,但自他當上總兵之後,就敗給金兵多次了。”
邱索疑惑了,又問道:“就因為他以前打過些勝仗就當上總兵了對嗎?”
皇上卻搖了搖頭道:“也不全是,主要是朱譚升的父親以前也一員猛將,曾經多次帶兵打敗過金兵,而朱譚升也是武舉進士出身,有其父親的言傳身教,加上在一些抗金過程中也立過一些軍功,在朝中一些官員的舉薦之下,一步一步升上來當上了總兵。”
邱索心裏猜想,這個朱譚升連這麽重要的戰機都不知道抓住,隻怕以前打的那樣勝仗也不一定真是他指揮了,這年頭,仗著自己的後台強硬,冒領軍功之事並不少見。
這樣重要的戰爭,竟然用的是一個躺在其父親功勞簿上升上來的官員。
於是邱索又問道:“皇上,那朱譚升就是這次對陣金兵的主帥嗎?”
皇上點頭道:“暫時是的。”
邱索表情嚴肅起來了,難怪大盛麵對金兵老是吃敗仗,連總兵都是這樣的角色,能打贏仗還真的是不可能了。
邱索想到了如果他現在就帶著這三萬人前往北境,或許都能直接將那些三萬金兵打敗。
但他要打敗的是所有金兵,因此,他也還是隻能繼續將他的猛虎軍練好之後才能出發。
“皇上,臣有些心裏話想與您說,不知當說不當說?”邱索想了想後又說道。
皇上連連點頭道:“愛卿但說無妨。”
“皇上,臣以為,如今之大盛,不是以往之大盛,一旦抗金失敗,大盛危矣。”
皇上凝重地點頭,示意邱索繼續說下去。
邱索接著說道:“對金兵的這一戰,皇上應該慎之又慎,恕臣直言,這個朱譚升臣雖不認識他,也不熟悉他,但如此重大戰機,他都看不到,臣以為此人隻怕不適合為主帥,不知北境那邊, 可有更適合為帥之人?”
皇上說道:“之前倒是有三位人選,其一是此次前往支援的山西參將項勇,另外一人便是陝西參將陸堯,亦是前往支援之人。”
“然兵部認為一者此二人官位比朱譚升低一級,二者,此二人對於北境之情況沒有朱譚升熟悉。故而選了朱譚升為主帥,此二人為副帥。”
邱索問道:“此二人就沒有提議要得在金兵援兵沒有到來之前出城迎敵?”
倒是有項勇提議過了,但是朱譚升堅持不能出城,隻能守城。
邱索心想,看來還是有明白事理之人,這個項勇,如果有機會,他以後要會會此人,但是那個朱譚升嘛,先看看再說吧。
“皇上,恕臣直言,臣以為此次北境抗金,大盛的勝算不大,除非他們敢於在金兵的六萬大軍沒過來之前幹掉完顏阿胄……”說到這裏邱索停頓了下來。
皇上立即示意邱索說下去。
“皇上,臣以為那朱大帥是被金兵打怕了,不敢出城迎敵,但那個項勇如果堅持要出城攻打金兵,估計朱大帥隻能讓項勇自己領兵前去。而且,如果項勇指揮不錯,還是有很大可能獲勝的,如果朱大帥能全力支持項勇,幹掉整個完顏阿胄的三萬軍隊也不是不可能,但要是朱大帥不願出力,那就很難說了。”
皇上沉思起來,又問道:“愛卿的意思是項勇有可能單獨出戰?”
邱索點了點頭說道:“臣要是在那裏,臣就算別人不配合,也會想辦法去打那三萬金兵,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戰機,不過臣認為項勇若想戰,一定會想說服陸堯和朱帥一起出兵,陸堯隻要不傻,必然知道在金兵六萬援軍到來之前幹掉完顏阿胄的三萬軍隊有多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