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伯侄商談
特種兵穿越成古代文武奇才 作者:燕窩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衙役們押著三十一名強盜,全部關入了縣衙大牢。
武經緯見過陸孝原之後,對邱索豎起了大拇指,對陸孝原說道:“陸大人,恭喜恭喜啊!”
陸孝原一愣,還以為武經緯是在恭喜他即將接任知府一職,正要說現在為時尚早,就聽武經緯道:
“恭喜陸大人收下一個天縱之才為侄兒,之前有強人行刺陸大人,是邱公子奮力相救一事,下官亦有所耳聞。今天,下官更震驚於邱公子之謀事本事,下官自歎弗如啊!”
原來武經緯所恭喜之事是邱索幫他設計抓了這個賊人之事。
陸孝原哈哈笑道:
“哈哈哈,之前,邱索拜我為伯父,實為機緣巧合,我以前也隻知他武藝了得,又對我們父女都有救命之恩,就收他為侄兒了。”
“沒想到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竟敢為武大人出謀劃策。還好,還好,沒有好心辦成壞事。”
“不過,也是武大人知人善用,這才讓他風光了一把。這次武大人抓了李彪這夥賊人,當是大功一件。”
武經緯滿臉笑容,一點也不吝惜誇讚之言道:
“陸大人謙虛了,邱公子給下官出這個主意,也就兩個呼吸的時間,這等敏銳的頭腦,下官以為當世少有,假以時日,前程不可限量。”
陸孝原看了旁邊的邱索一眼,邱索立即會意,插話道:
“武大人過獎了,當時不過是急大人之所急,靈機一動而已,也是武大人不怪我這個鄉野之人胡言亂語,竟還真聽進去了。要說恭喜,當然更應該恭喜大人立下大功,為晉升之路添上了濃墨一筆。”
陸孝原此時也非常高興,但還是打斷了他們相互吹捧,說道:“好啦好啦!我們就不要在這裏相互吹捧了,武大人,本官今日前來,實有要事與你相商。”
邱索聞言,立即告辭。
書房裏,陸孝原便將巡撫要他配合桃花縣,查實前知縣李宜年貪腐一案,還有是大林村連死四人的案子。
並且,他將邱索的那個建議告知了武經緯。
武經緯一聽,說道:“這年頭,誰家不會死人,那邱佳義家死了人,當時又沒有人前來報案,等人陸續都死了,屍體也已經下葬了,現在卻說是有人謀殺,哪裏有這樣的道理?”
“行,這個案子倒是可以按大人的思路去調查一下,但是李宜年一案,既然人都已經被巡撫大人提走了,理應由巡撫親自調查,我們進行配合才是。”
陸孝原本來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了,那嚴巡撫將人和案卷都帶走了,卻要他配合桃花縣來查案,這明顯就是故意刁難。
於是說道:“武大人,我倆就先將大林村一案的調查結果和李彪這夥強盜被抓一案盡快審結,至於李宜年貪腐案暫時放在一邊。”
其實陸孝原還有一事頭痛,那就是李宜年反咬一口,說是他給陸孝原和祝立勳都行過賄的事。
從書房出來,陸孝原想到邱索之前說過他有辦法幫忙解決的,現在邱索果然幫他解決了一個大的問題,那就是將李彪這夥人都抓起來了。
想到這裏,他就想問問邱索,對於自己和祝大人被誣陷一事有沒有好的辦法。
於是,陸孝原又將邱索單獨喊到了一間房間裏,對邱索道:
“賢侄,抓捕李彪這夥強盜的事,你幫了伯父和武縣丞的大忙,也看得出來你是一個非常有頭腦之人。”
“現在伯父還有一個坎,那就是巡撫嚴大人下令,要本官調查李宜年貪腐一案。並且那李宜年反打一耙,故意誣陷說是給我和嚴大人行賄一事,你有沒有什麽好的主意?”
邱索思考了一小會,突然問道:“伯父,你能走到這個位置上,在朝中就真的沒有一點人脈?”
陸孝原理解邱索的意思,他能走到這個位置,當然在朝中還是有點關係的,隻不過,由於路途遙遠,也隻有三年一次的進京述職才能與他們見上一麵。
加上陸孝原不喜歡搞那種送禮巴結人的事,原先的一些關係也漸漸疏遠了。
他下意識的又想到了十多年前,帶著隻有兩歲多的女兒一起赴京的那次,他的那位同年(同一年考中進士的人稱為同年),見女兒長得那麽可愛,還開過玩笑,說以後兩人要結成兒女親家的事。
現在,那人在朝中,有關係背景,能力也出眾,不斷升官,現在都已是二品大員了。
當時陸孝原也是滿口答應,但是後來幾次接觸,也沒有再談起過這事,也就權當開了一個玩笑罷了。
如今人家在朝廷中位高權重,估計人家都記不起來這事了。
不過,想到那人,陸孝原突然又認真地打量起邱索來,這邱索竟與那人年輕時長得一模一樣,說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也不為過。
不過陸孝原也沒有多想,他邱索來自大林村,怎麽著也不可能與那樣的大官大府有什麽關係。
“倒是認識一些人,但沒有十分可靠的。”陸孝原對邱索說道。
邱索又想了一下,這官場之上,本就離不開一個利字,沒有利益純粹講感情的事,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的話,也不那麽可靠了。
想到這裏,邱索問道:“伯父,你與那巡撫嚴大人莫不是有什麽過節?”
陸孝原點頭,就把嚴泰和任戶部侍郎時,來建陽府要求加征賦稅,卻遭到了他與祝大人反對的事情說了。
邱索又問道:“那嚴大人來湖廣省任巡撫,當時有沒有與他競爭之人?”
陸孝原一下子就理解了邱索的意思,也就是告訴他在京城沒有人脈,卻可以建立人脈關係。
想了想後點頭說道:“當然有,聽說當時朝廷原本是想讓吏部侍郎文大人接任的,但後來因為嚴大人在建陽府催收賦稅有功,結果文大人沒能爭得過嚴大人。”
邱索問道:“那伯父你認識那文大人嗎?”
陸孝原點頭:“倒是認識,不過也隻是點頭之交。”
邱索高興地說道:“隻要認識就成。”
陸孝原不理解邱索為何如此高興,疑惑地說道:
“阿索,別說我與文大人隻是認識,沒有深交,就算我們有深交,他願意幫我的忙,但是他人在朝廷,山高路遠的,我又沒辦法進京去麵見他,又如何能讓他幫我?”
邱索笑了笑,說道:“伯父,你是不是這陣子太忙,都忙得忘記一件大事了,小曼不是要去京城參加紅袖會嗎?”
“到時候由遠哥或者其他哥哥一起同行,你不如修書一封,先將李宜年被嚴大人提審,不願交給你,卻要你配合桃花縣查李宜年案不合理之事說清楚。”
“另外,你還可以問問祝大人,那嚴大人提走了李宜年,當時祝大人抓走李宜年時難道隻是因為李宜年貪腐,沒有其他犯法證據?”
陸孝原回憶了一下,突然記起來了,那祝大人隱約跟他提過,說他在桃花縣遇刺,是有人指使人幹的,這個案件應該很快會水落石出。
可時間過去這麽久了,卻又沒有了音訊,莫非是與李宜年被抓有關?
如果與李宜年有關,以前,他不願透露給自己,情有可原。
但現在,他們二人都被李宜年誣陷了,那他應該會跟自己說了。
想到這裏,陸孝原也高興地看向邱索道:
“實不相瞞,以前祝大人跟我提過一次,說我被人行刺一事,很快便有證據,但那夥行刺我的強人抓到了,供出來了是熊虎軍找的他們,而熊虎軍是熊旺鄉的人,可熊旺鄉一口咬定他不知情,而熊虎軍又不知去向。”
“對了,熊望鄉是嚴大人舉薦之人,莫非那證據被祝大人扣下來了?”
邱索心想,你總算想明白了,不過他隻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道:
“肯定是這樣的,伯父,現在那嚴大人是在給你找麻煩,就是不死心,還想讓熊旺鄉取代你成為建陽府的知府。我認為你要想贏下這一仗,就要想辦法將熊旺鄉拉下馬去。”
“若是能證實熊旺鄉勾結李宜年,想對你實施行刺,那你就徹底勝了。隻是,以後,你就算當上了知府,上頭還有一個嚴大人要與你不和,估計你的日子也會不好過啊!”
陸孝原神情凝重地點頭,苦笑道:“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邱索又神秘地笑了笑道:“伯父別著急,車到山前必有路,或許很快,你的這些事,又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陸孝原拉著邱索的手道:“阿索,謝謝你!你給我提供的這條思路非常好,我要馬上回建陽府,安排小曼與阿遠兄妹提前出發。”
邱索道:“行,伯父一路小心,我還有一點小事,不能與你一路同行了。”
武經緯見過陸孝原之後,對邱索豎起了大拇指,對陸孝原說道:“陸大人,恭喜恭喜啊!”
陸孝原一愣,還以為武經緯是在恭喜他即將接任知府一職,正要說現在為時尚早,就聽武經緯道:
“恭喜陸大人收下一個天縱之才為侄兒,之前有強人行刺陸大人,是邱公子奮力相救一事,下官亦有所耳聞。今天,下官更震驚於邱公子之謀事本事,下官自歎弗如啊!”
原來武經緯所恭喜之事是邱索幫他設計抓了這個賊人之事。
陸孝原哈哈笑道:
“哈哈哈,之前,邱索拜我為伯父,實為機緣巧合,我以前也隻知他武藝了得,又對我們父女都有救命之恩,就收他為侄兒了。”
“沒想到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竟敢為武大人出謀劃策。還好,還好,沒有好心辦成壞事。”
“不過,也是武大人知人善用,這才讓他風光了一把。這次武大人抓了李彪這夥賊人,當是大功一件。”
武經緯滿臉笑容,一點也不吝惜誇讚之言道:
“陸大人謙虛了,邱公子給下官出這個主意,也就兩個呼吸的時間,這等敏銳的頭腦,下官以為當世少有,假以時日,前程不可限量。”
陸孝原看了旁邊的邱索一眼,邱索立即會意,插話道:
“武大人過獎了,當時不過是急大人之所急,靈機一動而已,也是武大人不怪我這個鄉野之人胡言亂語,竟還真聽進去了。要說恭喜,當然更應該恭喜大人立下大功,為晉升之路添上了濃墨一筆。”
陸孝原此時也非常高興,但還是打斷了他們相互吹捧,說道:“好啦好啦!我們就不要在這裏相互吹捧了,武大人,本官今日前來,實有要事與你相商。”
邱索聞言,立即告辭。
書房裏,陸孝原便將巡撫要他配合桃花縣,查實前知縣李宜年貪腐一案,還有是大林村連死四人的案子。
並且,他將邱索的那個建議告知了武經緯。
武經緯一聽,說道:“這年頭,誰家不會死人,那邱佳義家死了人,當時又沒有人前來報案,等人陸續都死了,屍體也已經下葬了,現在卻說是有人謀殺,哪裏有這樣的道理?”
“行,這個案子倒是可以按大人的思路去調查一下,但是李宜年一案,既然人都已經被巡撫大人提走了,理應由巡撫親自調查,我們進行配合才是。”
陸孝原本來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了,那嚴巡撫將人和案卷都帶走了,卻要他配合桃花縣來查案,這明顯就是故意刁難。
於是說道:“武大人,我倆就先將大林村一案的調查結果和李彪這夥強盜被抓一案盡快審結,至於李宜年貪腐案暫時放在一邊。”
其實陸孝原還有一事頭痛,那就是李宜年反咬一口,說是他給陸孝原和祝立勳都行過賄的事。
從書房出來,陸孝原想到邱索之前說過他有辦法幫忙解決的,現在邱索果然幫他解決了一個大的問題,那就是將李彪這夥人都抓起來了。
想到這裏,他就想問問邱索,對於自己和祝大人被誣陷一事有沒有好的辦法。
於是,陸孝原又將邱索單獨喊到了一間房間裏,對邱索道:
“賢侄,抓捕李彪這夥強盜的事,你幫了伯父和武縣丞的大忙,也看得出來你是一個非常有頭腦之人。”
“現在伯父還有一個坎,那就是巡撫嚴大人下令,要本官調查李宜年貪腐一案。並且那李宜年反打一耙,故意誣陷說是給我和嚴大人行賄一事,你有沒有什麽好的主意?”
邱索思考了一小會,突然問道:“伯父,你能走到這個位置上,在朝中就真的沒有一點人脈?”
陸孝原理解邱索的意思,他能走到這個位置,當然在朝中還是有點關係的,隻不過,由於路途遙遠,也隻有三年一次的進京述職才能與他們見上一麵。
加上陸孝原不喜歡搞那種送禮巴結人的事,原先的一些關係也漸漸疏遠了。
他下意識的又想到了十多年前,帶著隻有兩歲多的女兒一起赴京的那次,他的那位同年(同一年考中進士的人稱為同年),見女兒長得那麽可愛,還開過玩笑,說以後兩人要結成兒女親家的事。
現在,那人在朝中,有關係背景,能力也出眾,不斷升官,現在都已是二品大員了。
當時陸孝原也是滿口答應,但是後來幾次接觸,也沒有再談起過這事,也就權當開了一個玩笑罷了。
如今人家在朝廷中位高權重,估計人家都記不起來這事了。
不過,想到那人,陸孝原突然又認真地打量起邱索來,這邱索竟與那人年輕時長得一模一樣,說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也不為過。
不過陸孝原也沒有多想,他邱索來自大林村,怎麽著也不可能與那樣的大官大府有什麽關係。
“倒是認識一些人,但沒有十分可靠的。”陸孝原對邱索說道。
邱索又想了一下,這官場之上,本就離不開一個利字,沒有利益純粹講感情的事,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的話,也不那麽可靠了。
想到這裏,邱索問道:“伯父,你與那巡撫嚴大人莫不是有什麽過節?”
陸孝原點頭,就把嚴泰和任戶部侍郎時,來建陽府要求加征賦稅,卻遭到了他與祝大人反對的事情說了。
邱索又問道:“那嚴大人來湖廣省任巡撫,當時有沒有與他競爭之人?”
陸孝原一下子就理解了邱索的意思,也就是告訴他在京城沒有人脈,卻可以建立人脈關係。
想了想後點頭說道:“當然有,聽說當時朝廷原本是想讓吏部侍郎文大人接任的,但後來因為嚴大人在建陽府催收賦稅有功,結果文大人沒能爭得過嚴大人。”
邱索問道:“那伯父你認識那文大人嗎?”
陸孝原點頭:“倒是認識,不過也隻是點頭之交。”
邱索高興地說道:“隻要認識就成。”
陸孝原不理解邱索為何如此高興,疑惑地說道:
“阿索,別說我與文大人隻是認識,沒有深交,就算我們有深交,他願意幫我的忙,但是他人在朝廷,山高路遠的,我又沒辦法進京去麵見他,又如何能讓他幫我?”
邱索笑了笑,說道:“伯父,你是不是這陣子太忙,都忙得忘記一件大事了,小曼不是要去京城參加紅袖會嗎?”
“到時候由遠哥或者其他哥哥一起同行,你不如修書一封,先將李宜年被嚴大人提審,不願交給你,卻要你配合桃花縣查李宜年案不合理之事說清楚。”
“另外,你還可以問問祝大人,那嚴大人提走了李宜年,當時祝大人抓走李宜年時難道隻是因為李宜年貪腐,沒有其他犯法證據?”
陸孝原回憶了一下,突然記起來了,那祝大人隱約跟他提過,說他在桃花縣遇刺,是有人指使人幹的,這個案件應該很快會水落石出。
可時間過去這麽久了,卻又沒有了音訊,莫非是與李宜年被抓有關?
如果與李宜年有關,以前,他不願透露給自己,情有可原。
但現在,他們二人都被李宜年誣陷了,那他應該會跟自己說了。
想到這裏,陸孝原也高興地看向邱索道:
“實不相瞞,以前祝大人跟我提過一次,說我被人行刺一事,很快便有證據,但那夥行刺我的強人抓到了,供出來了是熊虎軍找的他們,而熊虎軍是熊旺鄉的人,可熊旺鄉一口咬定他不知情,而熊虎軍又不知去向。”
“對了,熊望鄉是嚴大人舉薦之人,莫非那證據被祝大人扣下來了?”
邱索心想,你總算想明白了,不過他隻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道:
“肯定是這樣的,伯父,現在那嚴大人是在給你找麻煩,就是不死心,還想讓熊旺鄉取代你成為建陽府的知府。我認為你要想贏下這一仗,就要想辦法將熊旺鄉拉下馬去。”
“若是能證實熊旺鄉勾結李宜年,想對你實施行刺,那你就徹底勝了。隻是,以後,你就算當上了知府,上頭還有一個嚴大人要與你不和,估計你的日子也會不好過啊!”
陸孝原神情凝重地點頭,苦笑道:“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邱索又神秘地笑了笑道:“伯父別著急,車到山前必有路,或許很快,你的這些事,又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陸孝原拉著邱索的手道:“阿索,謝謝你!你給我提供的這條思路非常好,我要馬上回建陽府,安排小曼與阿遠兄妹提前出發。”
邱索道:“行,伯父一路小心,我還有一點小事,不能與你一路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