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烽煙未息戎馬動(節4)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楊家將 作者:做夢小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有京城消息”白雕坐在書案後頭,向對麵的人詢問。
這裏是開封府陳留縣高陽鄉,陳大善人的宅邸。他不僅是宅子的主人,也是遼回圖務在開封府的副使,位於白雕之下。
“有消息了!”陳大善人恭敬地回答,他審視著眼前這位外表平平的回圖使,目光裏帶著些許奇異地打量著白雕:“從京中傳來的消息,劉記食肆之事原本隻是個意外。楊家正準備對馬翰定罪,出告人張氏遭到馬翰背後之人的威脅,因此楊家派出人手進行保護。”
“但是那幾家人都不敢隨意出手,因此安排那些衙內賭鬥,無意間撞破了咱們回圖務的檔口”
“真是這樣嗎?”白雕摸著臉上的虯髯,頗有幾分不適。
他曾在楊家人麵前露麵,為了不引起注意,不得不留下虯髯。想到鶻鷹為了任務自切一刀的狠勁,白雕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看,是這樣。不排除有內情,但暫時無法查到”
“京城的所有秘探暫時先停下吧。開封府還有什麽其他事務?”
陳大善人拿出一份卷宗,正要遞給白雕,卻被白雕揮手拒絕:“本使就不看了,你直接說吧。”
“是!鶻鷹大人留下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其一,篩選退出金花衛的那些女子,從中選擇合適的目標以獲取她們的武藝”
“其二,協助王長壽掌控‘長壽軍’,以便在大遼南下時,引發開封府的內亂”
“哦?”白雕眼中流露出幾分訝然:“來之前就聽聞楊家傳給金花衛的武藝乃是氣血運用之法,南院大王曾令宋國回圖務一定要拿到。細說!”
“是!楊家金花衛自宋雍熙年間成立,初次出戰便於雁門關外、宋大名府兩戰大勝,後又於君子館……”
“鶻鷹大人以此定為金花衛第一營,之後金花衛沒再出過手。據情報,其第一營金花衛剩餘四百人全部退出,現分布於楊家各處營生,無人流落民間”
“其後便是金花衛第二營五百人,於端拱年間成伍,至淳化年間退伍者三百餘人,流落民間者約三十餘人。金花衛第三、第四營共千人,皆於至道初進入,如今流落民間者約五十人”
“楊家招的金花衛,多為流民女子,本就是家破人亡之人,因此,少有離開楊家,這八十餘人,大多是出嫁從夫,還有一些則是出家為尼”
“吾等已經探聽到這武藝名為【金花八式】,在楊府嫡傳還有更高武學,其名未知,然而凡退出金花衛者,皆需立誓不可外傳”
“哦?那如何能拿到這金花八式?”
“吾等已經確定幾人,陳留縣的張柳氏,其夫嗜賭,已經欠下‘錢來賭坊’大筆債務;長垣縣的虞王氏,其子因失手致一孩童死亡,現已被告至縣衙;尉氏縣的包陳氏……”
“這些人都是被精心挑選的,最有可能背叛楊家之人。現在還缺些火候,待時機成熟……”
“好!既然如此,這幾人就交給我吧……”白雕打斷了他.
陳大善人看著白雕,心底湧起些許遲疑。找到這幾個人非常不易,一旦行動失敗,不僅會驚動楊家,還可能失去所有機會。
白雕等了幾息,察覺到陳大善人的遲疑,眼皮一抬,半帶威脅地盯著他,似笑非笑地問道:“怎麽?”
“是,謹遵回圖使之命。”陳大善人回答,順手將手上的卷宗遞了過去。
白雕接過卷宗,放好之後,又問道:“那王長壽又是什麽安排?”
陳大善人聽此,差點按捺不住心底的怒火。開封府地界內,絕大多數秘諜都在京城之內。多年來,京城外的回圖務任務寥寥,現在白雕剛來就搶走了一項,如今又想插手最後這一項,實在是欺人太甚。
“這王長壽之事乃是鶻鷹大人特別叮囑,由我親自扶持的一夥盜賊。隻待大遼南下,這開封府地界便會引發民亂。不知回圖使有何高見?”陳大善人試探性地問道。
白雕看著陳大善人,沉默片刻,室內氣氛逐漸凝重。然而陳大善人依然保持著恭敬的姿態,不再多言。
片刻之後,白雕微微一笑:“既是鶻鷹都叮囑過了,那你就小心應對吧”
此言一出,陳大善人心中鬆了一口氣,躬身道:“多謝回圖使!”
……
……
鹹平元年三月初一。
楊府大書房內,佘太君麵帶笑意,注視著對麵的真宗皇帝和劉娥,語帶調侃:“官家今日怎麽來了?”
她親眼看著趙恒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自他登基以來,麵對的就是接連不斷的天災,川中叛亂,緊接著又有西北的李繼遷和遼國蕭太後的威脅。即使以她後世的眼光來看,眼前的局勢也是艱難重重。
李繼遷能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國家,顯然是個傑出的人物,而蕭太後更是注定名垂青史。
更何況,大宋的立國本就承襲了五代亂世的積弊,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想要革除這些根深蒂固的弊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大宋的人才眾多,可惜的是,這些人才的私心也同樣深重。
李繼隆,雖為太後的兄長,大宋的國舅,可那又如何?
太後一紙詔令,就想廢掉趙恒,形勢隨時可能逆轉。
想到這裏,佘太君心中不禁感到唏噓,眼下的局勢,何人可信,何時可信,實在難以預測。
“丈母,這次確有大事。”真宗皇帝麵帶愁容,長歎一聲。
大書房內,原本耿金花正在向佘太君匯報上月的情報。看到皇帝和劉娥到來,耿金花便停下手中的卷宗,恭敬奉上香茗,隨後安靜退下去,安排守衛。
真宗皇帝早已對楊府書房十分熟悉,坐下後說道:“緣邊安撫司傳來消息,遼人準備征召南院所屬十五至五十歲的男丁入伍,恐怕這是南侵的前兆。”
“哦?此事朝中諸公如何看?”
“此事還未告知朝臣,僅有幾位相公知曉,諸公以為,如今西北暫定,新稻種逐漸推廣,若是能緩上一些時日……”
“那官家以為如何?”
這裏是開封府陳留縣高陽鄉,陳大善人的宅邸。他不僅是宅子的主人,也是遼回圖務在開封府的副使,位於白雕之下。
“有消息了!”陳大善人恭敬地回答,他審視著眼前這位外表平平的回圖使,目光裏帶著些許奇異地打量著白雕:“從京中傳來的消息,劉記食肆之事原本隻是個意外。楊家正準備對馬翰定罪,出告人張氏遭到馬翰背後之人的威脅,因此楊家派出人手進行保護。”
“但是那幾家人都不敢隨意出手,因此安排那些衙內賭鬥,無意間撞破了咱們回圖務的檔口”
“真是這樣嗎?”白雕摸著臉上的虯髯,頗有幾分不適。
他曾在楊家人麵前露麵,為了不引起注意,不得不留下虯髯。想到鶻鷹為了任務自切一刀的狠勁,白雕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看,是這樣。不排除有內情,但暫時無法查到”
“京城的所有秘探暫時先停下吧。開封府還有什麽其他事務?”
陳大善人拿出一份卷宗,正要遞給白雕,卻被白雕揮手拒絕:“本使就不看了,你直接說吧。”
“是!鶻鷹大人留下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其一,篩選退出金花衛的那些女子,從中選擇合適的目標以獲取她們的武藝”
“其二,協助王長壽掌控‘長壽軍’,以便在大遼南下時,引發開封府的內亂”
“哦?”白雕眼中流露出幾分訝然:“來之前就聽聞楊家傳給金花衛的武藝乃是氣血運用之法,南院大王曾令宋國回圖務一定要拿到。細說!”
“是!楊家金花衛自宋雍熙年間成立,初次出戰便於雁門關外、宋大名府兩戰大勝,後又於君子館……”
“鶻鷹大人以此定為金花衛第一營,之後金花衛沒再出過手。據情報,其第一營金花衛剩餘四百人全部退出,現分布於楊家各處營生,無人流落民間”
“其後便是金花衛第二營五百人,於端拱年間成伍,至淳化年間退伍者三百餘人,流落民間者約三十餘人。金花衛第三、第四營共千人,皆於至道初進入,如今流落民間者約五十人”
“楊家招的金花衛,多為流民女子,本就是家破人亡之人,因此,少有離開楊家,這八十餘人,大多是出嫁從夫,還有一些則是出家為尼”
“吾等已經探聽到這武藝名為【金花八式】,在楊府嫡傳還有更高武學,其名未知,然而凡退出金花衛者,皆需立誓不可外傳”
“哦?那如何能拿到這金花八式?”
“吾等已經確定幾人,陳留縣的張柳氏,其夫嗜賭,已經欠下‘錢來賭坊’大筆債務;長垣縣的虞王氏,其子因失手致一孩童死亡,現已被告至縣衙;尉氏縣的包陳氏……”
“這些人都是被精心挑選的,最有可能背叛楊家之人。現在還缺些火候,待時機成熟……”
“好!既然如此,這幾人就交給我吧……”白雕打斷了他.
陳大善人看著白雕,心底湧起些許遲疑。找到這幾個人非常不易,一旦行動失敗,不僅會驚動楊家,還可能失去所有機會。
白雕等了幾息,察覺到陳大善人的遲疑,眼皮一抬,半帶威脅地盯著他,似笑非笑地問道:“怎麽?”
“是,謹遵回圖使之命。”陳大善人回答,順手將手上的卷宗遞了過去。
白雕接過卷宗,放好之後,又問道:“那王長壽又是什麽安排?”
陳大善人聽此,差點按捺不住心底的怒火。開封府地界內,絕大多數秘諜都在京城之內。多年來,京城外的回圖務任務寥寥,現在白雕剛來就搶走了一項,如今又想插手最後這一項,實在是欺人太甚。
“這王長壽之事乃是鶻鷹大人特別叮囑,由我親自扶持的一夥盜賊。隻待大遼南下,這開封府地界便會引發民亂。不知回圖使有何高見?”陳大善人試探性地問道。
白雕看著陳大善人,沉默片刻,室內氣氛逐漸凝重。然而陳大善人依然保持著恭敬的姿態,不再多言。
片刻之後,白雕微微一笑:“既是鶻鷹都叮囑過了,那你就小心應對吧”
此言一出,陳大善人心中鬆了一口氣,躬身道:“多謝回圖使!”
……
……
鹹平元年三月初一。
楊府大書房內,佘太君麵帶笑意,注視著對麵的真宗皇帝和劉娥,語帶調侃:“官家今日怎麽來了?”
她親眼看著趙恒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自他登基以來,麵對的就是接連不斷的天災,川中叛亂,緊接著又有西北的李繼遷和遼國蕭太後的威脅。即使以她後世的眼光來看,眼前的局勢也是艱難重重。
李繼遷能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國家,顯然是個傑出的人物,而蕭太後更是注定名垂青史。
更何況,大宋的立國本就承襲了五代亂世的積弊,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想要革除這些根深蒂固的弊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大宋的人才眾多,可惜的是,這些人才的私心也同樣深重。
李繼隆,雖為太後的兄長,大宋的國舅,可那又如何?
太後一紙詔令,就想廢掉趙恒,形勢隨時可能逆轉。
想到這裏,佘太君心中不禁感到唏噓,眼下的局勢,何人可信,何時可信,實在難以預測。
“丈母,這次確有大事。”真宗皇帝麵帶愁容,長歎一聲。
大書房內,原本耿金花正在向佘太君匯報上月的情報。看到皇帝和劉娥到來,耿金花便停下手中的卷宗,恭敬奉上香茗,隨後安靜退下去,安排守衛。
真宗皇帝早已對楊府書房十分熟悉,坐下後說道:“緣邊安撫司傳來消息,遼人準備征召南院所屬十五至五十歲的男丁入伍,恐怕這是南侵的前兆。”
“哦?此事朝中諸公如何看?”
“此事還未告知朝臣,僅有幾位相公知曉,諸公以為,如今西北暫定,新稻種逐漸推廣,若是能緩上一些時日……”
“那官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