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所有人以人性本惡,人性自私一概而論,那一定是對善良者的巨大汙蔑。
人性,大概是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有在黑暗中更為明亮的光亮,有在黑暗中更為黑暗的黑暗。
……
福德祿其人,大概隻有名字沾了這份吉祥,他的人生,跟這個名字的寓意實在沾不了一點邊。
一九九一年,他的父母從西南不遠千裏來到g省打工,第二年他出生了,從此他們家就在這裏定居了下來。
這本應該是個美好幸福的家庭,但這份寧靜在他三歲時被打破了。
那是個小兒麻痹症橫行的年代,福德祿很不幸地成為了患者之一,窮人生病通常都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那珍貴的寶塔糖丸沒有惠及到福德祿,從此這個世界多了一個殘疾人,這個疾病讓他無法流利地開口說話,下半身也失去了行動能力。
堤壩能蓄水,隻是因為那脆弱的平衡約束住了洪水,可一旦出現一個小小缺口,這堤壩就會瞬間被洪水吞沒。
福德祿家也一樣,禍不單行,在他五歲那年,他父親染上了風寒,治療不及時,去世了。
這個世界,大部分家庭事實上都很脆弱,隻需要一些意外的不幸,這個家庭就會支離破碎。
福德祿的母親再也受不了打擊,扔下了殘疾的福德祿,改嫁了,從此再無音訊。
不知老天是否有眼,是否憐憫過這個孩子。
福德祿住進了福利院,然而在福利院的生活並不美好。
這裏充斥著底層人的暴力,弱者隻會欺負更弱者,以此,獲得那一點點可憐的強者自尊。
福德祿十三歲那年,他離開了福利院,選擇自力更生。可他又沒有技能,於是隻能去翻垃圾桶,撿些廢品。
他每天要爬很遠的路,累了,就找個角落睡上一覺。餓了,渴了,就用自己撿垃圾換來的錢買些吃的。
有人見他可憐,就給他送些衣服,塞些錢,又或者給他買些食物。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人,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壞人,他們總有一些相應的成長環境。最後,是好是壞,就看人的自我抉擇。
這些人的善心,溫暖了福德祿的心靈,這些小小的善行令他無比感動。
這些行為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做個對社會有意義的人。
隨著他漸漸長大,他慢慢有了些自己的存款,他開始做慈善,為災區捐款,資助留守兒童上學。
雖然他依舊在流浪,依舊在撿垃圾,可他一直在為這個世界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一份貢獻。
他的事跡漸漸為人所知,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他的身邊開始圍滿了人,每天拿著手機對他進行拍攝,以期求得網絡流量。
……
有的人生來殘疾,但他們的人性光輝卻比正常人明亮得多。
末世來臨後,市場漸漸崩潰,福德祿撿來的廢品賣不出去了,他失去了生活的來源,曾經圍繞著他拍攝的人,也失去了蹤影。
他的積蓄大多做了慈善,失去了收入來源,他陷入了生存的困頓,每天隻能去翻垃圾桶,撿些吃的,又或者有做著餐館營生的人,給他些施舍,福德祿隻能勉強生存著。
但漸漸的,連這種開餐館的人也越來越少,社會氛圍也變得越來越奇怪。
福德祿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為了生存,他隻得離開這座他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不知不覺中,他開始朝著h省方向乞討。
但環境越來越惡劣,人漸漸開始大麵積的死亡,越來越多的兒童父母雙亡,成了孤兒,流落於街頭。
福德祿不忍心看著這些孩子無助地死去,他一邊乞討,一邊收留著這些孤兒。
……
徐甫帶著戰士們一邊趕路一邊警惕著周圍的建築,就在剛剛,他們又碰到了一夥歹徒試圖強奸一個女性,那是個忍受不了饑餓,走出藏身之地覓食的女人。
徐甫事實上還從來沒殺過人,戰士們勸導他,應該積極適應環境,這樣的事情以後將會越來越多。
在失去了法律的約束後,人們隻會在混亂、無序中漸行漸遠。在秩序已事實上崩潰的當下,惡人的惡行並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想通了這些關竅,徐甫也就放下了內心的抵觸,他們說得對,亂世當用重典。
那些人被製服後,徐甫挑了那個領頭的首惡,來作為他第一次殺人的祭刀者。
看著跪在麵前,涕泗橫流,不斷求饒的惡首,徐甫麵無表情。
他的刀,猶如切豆腐般輕輕掠過那人的脖子,又看著那人的頭顱如皮球般滾落在地上,鮮血撒了一地,他竟然沒有任何想象中的不適。
他就那樣擦了擦刀,再將它歸鞘,看得一眾戰士嘖嘖稱奇。
另外兩個歹徒,也被戰士們擊斃了。
與那女人約定好,回來時接上她一同離開,便又重新踏上了尋人旅途。
這一路注定不平靜。
……
這個世道確實變了,思想單純的福德祿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人類開始變得危險。
他曾眼睜睜地看著一群人肆無忌憚地虐殺了另外兩個人。強奸,殺人,成了家常便飯,暴力似乎充斥著幸存的人類心中。
他帶著一群幼兒,小心翼翼地穿梭於各處廢墟之間,尋些吃的,尋些穿的,累了,則找一些相對完好的建築貓上一晚。
還好,城市在死了無數人之後,吃的穿的剩了不少,仔細找找總能尋到一些。
這群孩子有大有小,大的七八歲,小的隻有兩三歲,大的孩子充當著搜尋主力,也充當著放哨的哨兵。
離開了優渥的生長環境,這群孩子成長了不少,連兩三歲的幼兒也知道不能哭鬧。
孩子們小小的身影借助著建築廢墟的掩護,靈活地穿梭著。有個負責放哨的孩子突然睜大眼睛,有些緊張地看著外麵布滿建築垃圾的公路。
有人,很多人,他連忙叫來福德祿,福德祿慢慢爬過去,從廢墟縫隙往外看去。
那是一群內衛軍人,荷槍實彈的戰士,福德祿有些驚喜,這些日子他從未遇到官方人員,警察局他也去過,可那裏空無一人。
但他不敢貿然接觸他們,他不是自己孤身一人,他身邊還有一群孩子。
想了想,他決定讓孩子們躲起來,自己則從另一邊爬出去。
他揮著手,向著那群人大喊,他們注意到了他,並向他圍攏過來。福德祿這一刻有些後悔,他以為這夥人是喬裝的歹徒。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幸運的是,這一次命運眷顧了他。
“你好,我們是落葉鎮搜救隊,你是要我們做什麽嗎?”
領頭的那個,隔著老遠就向他開口問到。
“落葉鎮是什麽地方?官方呢,你們是官方的人嗎?”
福德祿有些口齒不清,笨拙地問到。
那個領頭的年輕人,仔細地打量著他,這才發現他是個殘疾人,年輕人的神情開始緩和。
“我叫徐甫,是這支隊伍的隊長,可以讓我為你檢查一下身體狀況嗎?”
福德祿有些莫名其妙,但他還是點點頭同意了。
徐甫快速地摸索了他身上厚厚的衣服,確認沒有武器,這才開始檢查他的身體。
下肢肌體萎縮,也許是他常年爬行的緣故,福德祿的身體健康狀況比正常人卻要好得多。
於是,徐甫邊檢查邊回答福德祿的問題。
“落葉鎮是h省省會下轄的一個小鎮,那裏有讓人活下去的辦法。至於官方,我們現在就是去搜救官方人員的,現在大概是沒有官方了。”
“我們可能會耽擱幾天時間,你自己一個人能行嗎?等我們回來,再帶著你一同離開。”
福德祿有些支支吾吾,他不知道這些人走了以後,還會不會記得他這個小人物。
索性,把心一橫,賭一把,那些孩子跟著自己活不了多久,這些他是明白的。
於是,他向著廢墟招了招手。過了一會兒,隻見廢墟中露出了一個小腦袋,那個小腦袋對著徐甫等人警惕地觀察著,猶豫著要不要出來,但他看了看福德祿,選擇相信他。
這個孩子出來以後,廢墟中又陸陸續續走出許多孩子,他們中最大的僅僅七八歲,最小的那個,連路都還走不穩,隻能由更大些的孩子牽著。
徐甫撓了撓頭,得了,走不了了,眾人隻得在附近尋了一處保存還算完好的建築,打算過上一夜。
一些戰士打開行軍背包,拿出行軍鍋以及帶著的糧食,開始做飯,這些孩子風餐露宿久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正經吃過一頓飽飯。他們盯著正在冒著熱氣的鍋,吞咽著口水。
福德祿已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護這些孩子,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對他們來說簡直是種奢望。
這裏離營地不是太遠,隻有七八公裏的直線距離,走路,大概半天路程就能回到營地,但徐甫等人還另有任務,耽擱不得,因此隻能依靠黑風將人運回去。
將孩子們暫時安頓下,徐甫又帶著人往回走,將附近約定好的一些幸存者聚集起來,順便一道運回營地。
第二天,黑風來來回回跑了幾趟終於將人全部帶走。
徐甫等人又再次啟程,踏上了尋人之旅。
人性,大概是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有在黑暗中更為明亮的光亮,有在黑暗中更為黑暗的黑暗。
……
福德祿其人,大概隻有名字沾了這份吉祥,他的人生,跟這個名字的寓意實在沾不了一點邊。
一九九一年,他的父母從西南不遠千裏來到g省打工,第二年他出生了,從此他們家就在這裏定居了下來。
這本應該是個美好幸福的家庭,但這份寧靜在他三歲時被打破了。
那是個小兒麻痹症橫行的年代,福德祿很不幸地成為了患者之一,窮人生病通常都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那珍貴的寶塔糖丸沒有惠及到福德祿,從此這個世界多了一個殘疾人,這個疾病讓他無法流利地開口說話,下半身也失去了行動能力。
堤壩能蓄水,隻是因為那脆弱的平衡約束住了洪水,可一旦出現一個小小缺口,這堤壩就會瞬間被洪水吞沒。
福德祿家也一樣,禍不單行,在他五歲那年,他父親染上了風寒,治療不及時,去世了。
這個世界,大部分家庭事實上都很脆弱,隻需要一些意外的不幸,這個家庭就會支離破碎。
福德祿的母親再也受不了打擊,扔下了殘疾的福德祿,改嫁了,從此再無音訊。
不知老天是否有眼,是否憐憫過這個孩子。
福德祿住進了福利院,然而在福利院的生活並不美好。
這裏充斥著底層人的暴力,弱者隻會欺負更弱者,以此,獲得那一點點可憐的強者自尊。
福德祿十三歲那年,他離開了福利院,選擇自力更生。可他又沒有技能,於是隻能去翻垃圾桶,撿些廢品。
他每天要爬很遠的路,累了,就找個角落睡上一覺。餓了,渴了,就用自己撿垃圾換來的錢買些吃的。
有人見他可憐,就給他送些衣服,塞些錢,又或者給他買些食物。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人,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壞人,他們總有一些相應的成長環境。最後,是好是壞,就看人的自我抉擇。
這些人的善心,溫暖了福德祿的心靈,這些小小的善行令他無比感動。
這些行為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做個對社會有意義的人。
隨著他漸漸長大,他慢慢有了些自己的存款,他開始做慈善,為災區捐款,資助留守兒童上學。
雖然他依舊在流浪,依舊在撿垃圾,可他一直在為這個世界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一份貢獻。
他的事跡漸漸為人所知,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他的身邊開始圍滿了人,每天拿著手機對他進行拍攝,以期求得網絡流量。
……
有的人生來殘疾,但他們的人性光輝卻比正常人明亮得多。
末世來臨後,市場漸漸崩潰,福德祿撿來的廢品賣不出去了,他失去了生活的來源,曾經圍繞著他拍攝的人,也失去了蹤影。
他的積蓄大多做了慈善,失去了收入來源,他陷入了生存的困頓,每天隻能去翻垃圾桶,撿些吃的,又或者有做著餐館營生的人,給他些施舍,福德祿隻能勉強生存著。
但漸漸的,連這種開餐館的人也越來越少,社會氛圍也變得越來越奇怪。
福德祿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為了生存,他隻得離開這座他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不知不覺中,他開始朝著h省方向乞討。
但環境越來越惡劣,人漸漸開始大麵積的死亡,越來越多的兒童父母雙亡,成了孤兒,流落於街頭。
福德祿不忍心看著這些孩子無助地死去,他一邊乞討,一邊收留著這些孤兒。
……
徐甫帶著戰士們一邊趕路一邊警惕著周圍的建築,就在剛剛,他們又碰到了一夥歹徒試圖強奸一個女性,那是個忍受不了饑餓,走出藏身之地覓食的女人。
徐甫事實上還從來沒殺過人,戰士們勸導他,應該積極適應環境,這樣的事情以後將會越來越多。
在失去了法律的約束後,人們隻會在混亂、無序中漸行漸遠。在秩序已事實上崩潰的當下,惡人的惡行並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想通了這些關竅,徐甫也就放下了內心的抵觸,他們說得對,亂世當用重典。
那些人被製服後,徐甫挑了那個領頭的首惡,來作為他第一次殺人的祭刀者。
看著跪在麵前,涕泗橫流,不斷求饒的惡首,徐甫麵無表情。
他的刀,猶如切豆腐般輕輕掠過那人的脖子,又看著那人的頭顱如皮球般滾落在地上,鮮血撒了一地,他竟然沒有任何想象中的不適。
他就那樣擦了擦刀,再將它歸鞘,看得一眾戰士嘖嘖稱奇。
另外兩個歹徒,也被戰士們擊斃了。
與那女人約定好,回來時接上她一同離開,便又重新踏上了尋人旅途。
這一路注定不平靜。
……
這個世道確實變了,思想單純的福德祿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人類開始變得危險。
他曾眼睜睜地看著一群人肆無忌憚地虐殺了另外兩個人。強奸,殺人,成了家常便飯,暴力似乎充斥著幸存的人類心中。
他帶著一群幼兒,小心翼翼地穿梭於各處廢墟之間,尋些吃的,尋些穿的,累了,則找一些相對完好的建築貓上一晚。
還好,城市在死了無數人之後,吃的穿的剩了不少,仔細找找總能尋到一些。
這群孩子有大有小,大的七八歲,小的隻有兩三歲,大的孩子充當著搜尋主力,也充當著放哨的哨兵。
離開了優渥的生長環境,這群孩子成長了不少,連兩三歲的幼兒也知道不能哭鬧。
孩子們小小的身影借助著建築廢墟的掩護,靈活地穿梭著。有個負責放哨的孩子突然睜大眼睛,有些緊張地看著外麵布滿建築垃圾的公路。
有人,很多人,他連忙叫來福德祿,福德祿慢慢爬過去,從廢墟縫隙往外看去。
那是一群內衛軍人,荷槍實彈的戰士,福德祿有些驚喜,這些日子他從未遇到官方人員,警察局他也去過,可那裏空無一人。
但他不敢貿然接觸他們,他不是自己孤身一人,他身邊還有一群孩子。
想了想,他決定讓孩子們躲起來,自己則從另一邊爬出去。
他揮著手,向著那群人大喊,他們注意到了他,並向他圍攏過來。福德祿這一刻有些後悔,他以為這夥人是喬裝的歹徒。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幸運的是,這一次命運眷顧了他。
“你好,我們是落葉鎮搜救隊,你是要我們做什麽嗎?”
領頭的那個,隔著老遠就向他開口問到。
“落葉鎮是什麽地方?官方呢,你們是官方的人嗎?”
福德祿有些口齒不清,笨拙地問到。
那個領頭的年輕人,仔細地打量著他,這才發現他是個殘疾人,年輕人的神情開始緩和。
“我叫徐甫,是這支隊伍的隊長,可以讓我為你檢查一下身體狀況嗎?”
福德祿有些莫名其妙,但他還是點點頭同意了。
徐甫快速地摸索了他身上厚厚的衣服,確認沒有武器,這才開始檢查他的身體。
下肢肌體萎縮,也許是他常年爬行的緣故,福德祿的身體健康狀況比正常人卻要好得多。
於是,徐甫邊檢查邊回答福德祿的問題。
“落葉鎮是h省省會下轄的一個小鎮,那裏有讓人活下去的辦法。至於官方,我們現在就是去搜救官方人員的,現在大概是沒有官方了。”
“我們可能會耽擱幾天時間,你自己一個人能行嗎?等我們回來,再帶著你一同離開。”
福德祿有些支支吾吾,他不知道這些人走了以後,還會不會記得他這個小人物。
索性,把心一橫,賭一把,那些孩子跟著自己活不了多久,這些他是明白的。
於是,他向著廢墟招了招手。過了一會兒,隻見廢墟中露出了一個小腦袋,那個小腦袋對著徐甫等人警惕地觀察著,猶豫著要不要出來,但他看了看福德祿,選擇相信他。
這個孩子出來以後,廢墟中又陸陸續續走出許多孩子,他們中最大的僅僅七八歲,最小的那個,連路都還走不穩,隻能由更大些的孩子牽著。
徐甫撓了撓頭,得了,走不了了,眾人隻得在附近尋了一處保存還算完好的建築,打算過上一夜。
一些戰士打開行軍背包,拿出行軍鍋以及帶著的糧食,開始做飯,這些孩子風餐露宿久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正經吃過一頓飽飯。他們盯著正在冒著熱氣的鍋,吞咽著口水。
福德祿已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護這些孩子,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對他們來說簡直是種奢望。
這裏離營地不是太遠,隻有七八公裏的直線距離,走路,大概半天路程就能回到營地,但徐甫等人還另有任務,耽擱不得,因此隻能依靠黑風將人運回去。
將孩子們暫時安頓下,徐甫又帶著人往回走,將附近約定好的一些幸存者聚集起來,順便一道運回營地。
第二天,黑風來來回回跑了幾趟終於將人全部帶走。
徐甫等人又再次啟程,踏上了尋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