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立皇後的禮儀不比當年李聿安登基簡單,沈雲舒連著忙了好幾日,等所有的預備工作,才穩穩當當地來到了立後這天。
天色擦亮,先是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上親告大行皇帝幾筵。
日出,鳴鍾鼓,錦衣衛設鹵簿大駕。皇帝身著冕服,乘坐禦駕。禮官奏\"執事官行禮\",畢,奏請升殿。導駕官導上升座,文武百官具朝服入班,行叩頭禮,左右侍班。正、副使入就拜位,拜興\"。
傳製官奏\"傳製\",執事官舉節冊寶案,由殿左門出,用黃傘遮送至丹墀內,置彩輿中。傳製官由左門出,稱\"有製\",讚\"正、副使跪\",製曰:\"景元三年,冊沈氏為皇後,命卿等持節捧冊寶行禮。\"讚\"俯伏興四拜\",禮畢。
執事官手舉節冊寶輿,從左門出。大樂前導,設而不作。
奏\"禮畢\",駕興節冊寶輿至歸極門外,正、副使北向立,內官舉節冊寶輿由正門入,內樂設而不作。迎至昭元殿門外,皇後具禮服,宮人執扇擁護及擎執在後。引禮導引出迎於宮門外,內官捧節冊寶由正門入,皇後隨至拜位,內官以節冊寶各置於案內。讚\"四拜\",讚\"宣冊\",讚\"跪\"。
宣冊女官取冊,立宣於皇後之左,訖。讚\"措圭\",讚\"受冊\",宣冊女官以冊跪授於皇後,受訖,以冊授女官,女官跪受於皇後之右,立於西。讚\"宣寶\",宣寶女官取寶,立宣於皇後之左,訖。讚\"受寶\",宣寶女官以寶跪授於皇後,受訖,以寶授女官,女官跪受於皇後之右,立於西。讚\"出圭\",讚\"興\",讚\"四拜禮\",畢。內官持節由正門出,皇後送至宮門外。內官齎節出至歸極門外,以節授正、副使,報\"禮畢\"。正、副使持節複命。
是日,皇後受冊畢。上冕服、皇後禮服,上率皇後詣奉先殿行謁告禮,再詣大行皇帝幾筵前行謁告禮,俱如常儀。皇後於內殿俟上服皮弁服升座,讚引女官引皇後詣上前就拜位,行八拜謝恩禮。畢,還宮。
是日,皇後受冊畢,內官即於宮中設皇後座,南向。設儀仗,設內樂不作。設內讚二人、引禮二人。候皇後謝恩禮畢還宮。女官請皇後服燕居冠服,升座。引禮引在內親屬詣前,讚\"八拜禮\",次引六尚等女官入班,讚\"八拜禮\",次各監局內官內使,行八拜禮。
李聿安等待沈雲舒完禮,眉眼舒展,伸手握住了沈雲舒略帶涼意的手指,\"辛苦了。\"沈雲舒想過李聿安會弄的很宏大,隻是沒想到,辦的這般細致,身邊的女官嘴巴就沒停過,一直在提醒著她該做什麽了,連邁個門檻都是規矩。
\"我以為,你來京城是為了我。\"平陽公主走到喬澍身邊,她去南方看了喬澍,言語中有挽留喬澍的意思,喬澍當時沒有應答,後麵又突然趕回了京城,可她左等右等,硬是沒等到喬澍上門來。
喬澍已經沒有以前那般意氣風發,他的鬢邊多了白發,他對平陽公主也沒有了以前的恨意,平陽公主做事是過激了一些,但是那會,阿韞也沒別的火爐,平陽也不會為了他把阿韞送出來,能保住阿韞的命已經是大方的了。
\"臣,了無牽掛。\"喬澍說道。
平陽公主抬頭看向遠處的帝後,背脊挺直,\"其實我找過沈雲舒,我讓她不要出現在你麵前,我怕你失去理智。\"
喬澍也目不轉睛地看著,\"隻是有幾分相像罷了,阿韞就是阿韞。\"
\"幾分?\"平陽公主的話語帶著些笑意,\"我也不瞞你,我第一次見到她就以為她是沈知韞,我甚至試探過她好幾次,才勉強確定她不是沈知韞。\"
\"她不是。\"喬澍語氣平穩。
\"我知道。\"平陽公主說道,\"沈知韞為了你連家國性命、父母親人都是不要的,怎麽會跟了旁人。\"平陽公主算是喬澍和沈知韞的見證者了,見證喬澍從嫌棄沈知韞膽小怕事,到沉溺於沈知韞的溫聲軟語中無法自拔。
沈知韞,太柔了,被針紮了都隻會低頭落淚,從不述說自己的委屈,也不讓人陷入兩難之間,她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會讓旁人難受半分。
喬澍唇邊多了一抹溫柔的笑,\"我們遇到的時機不對。\"
平陽公主看向喬澍,雖然知道喬澍說的是他和沈知韞,但是她覺得這說的也是她和喬澍,\"當年,沈知韞為了不讓你父親為難你,毅然決然喝下那碗墮胎藥,我做不到。我有時候也很羨慕你。\"
喬澍微微低下頭,阿韞剛有身孕的時候,他們一家人都是很高興的,他、父親還有阿韞都在為那個新生命歡喜。
可那會,兩國摩擦日漸增多,他和父親都被人指指點點,阿韞的肚子剛剛隆起來一點,國君的密信就來了。
父親想用自己的性命換孫兒的性命,阿韞不肯,自己喝了墮胎藥。
事情不是平陽公主知道的那樣,不是父親不滿意那個孩子。
喬澍沒有解釋,忠孝怎麽可能兩全。
\"恭喜啊,沈國公,現在可是真正的國丈了。\"
\"沈國公好福氣啊!\"
沈澤文淺淺笑著,回應著這些人的祝福,\"大喜,大喜,是國家有喜。\"從前皇後身子不好,他就在算日子,算自己什麽時候能當上名正言順的國丈,什麽方家,什麽盧家,都比不過他的女兒。
平陽公主看過去,輕蔑地笑著,沈知韞的悲劇就是從這一雙父母開始的,可世道就是這麽不公,偏偏沈雲舒是沈知韞的胞妹。
沈澤文偶然瞥到喬澍,連忙就挪開了視線,旁人不知,他們沈家人可是都知道的,舒兒就是韞兒,不過這事,就算打死他,他都不會說出來的。這事就是他們沈家第一條家規,誰說出去誰就不是沈家人。家中的奴才他都換了一批,把以前見過韞兒的都發賣了出去。
天色擦亮,先是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上親告大行皇帝幾筵。
日出,鳴鍾鼓,錦衣衛設鹵簿大駕。皇帝身著冕服,乘坐禦駕。禮官奏\"執事官行禮\",畢,奏請升殿。導駕官導上升座,文武百官具朝服入班,行叩頭禮,左右侍班。正、副使入就拜位,拜興\"。
傳製官奏\"傳製\",執事官舉節冊寶案,由殿左門出,用黃傘遮送至丹墀內,置彩輿中。傳製官由左門出,稱\"有製\",讚\"正、副使跪\",製曰:\"景元三年,冊沈氏為皇後,命卿等持節捧冊寶行禮。\"讚\"俯伏興四拜\",禮畢。
執事官手舉節冊寶輿,從左門出。大樂前導,設而不作。
奏\"禮畢\",駕興節冊寶輿至歸極門外,正、副使北向立,內官舉節冊寶輿由正門入,內樂設而不作。迎至昭元殿門外,皇後具禮服,宮人執扇擁護及擎執在後。引禮導引出迎於宮門外,內官捧節冊寶由正門入,皇後隨至拜位,內官以節冊寶各置於案內。讚\"四拜\",讚\"宣冊\",讚\"跪\"。
宣冊女官取冊,立宣於皇後之左,訖。讚\"措圭\",讚\"受冊\",宣冊女官以冊跪授於皇後,受訖,以冊授女官,女官跪受於皇後之右,立於西。讚\"宣寶\",宣寶女官取寶,立宣於皇後之左,訖。讚\"受寶\",宣寶女官以寶跪授於皇後,受訖,以寶授女官,女官跪受於皇後之右,立於西。讚\"出圭\",讚\"興\",讚\"四拜禮\",畢。內官持節由正門出,皇後送至宮門外。內官齎節出至歸極門外,以節授正、副使,報\"禮畢\"。正、副使持節複命。
是日,皇後受冊畢。上冕服、皇後禮服,上率皇後詣奉先殿行謁告禮,再詣大行皇帝幾筵前行謁告禮,俱如常儀。皇後於內殿俟上服皮弁服升座,讚引女官引皇後詣上前就拜位,行八拜謝恩禮。畢,還宮。
是日,皇後受冊畢,內官即於宮中設皇後座,南向。設儀仗,設內樂不作。設內讚二人、引禮二人。候皇後謝恩禮畢還宮。女官請皇後服燕居冠服,升座。引禮引在內親屬詣前,讚\"八拜禮\",次引六尚等女官入班,讚\"八拜禮\",次各監局內官內使,行八拜禮。
李聿安等待沈雲舒完禮,眉眼舒展,伸手握住了沈雲舒略帶涼意的手指,\"辛苦了。\"沈雲舒想過李聿安會弄的很宏大,隻是沒想到,辦的這般細致,身邊的女官嘴巴就沒停過,一直在提醒著她該做什麽了,連邁個門檻都是規矩。
\"我以為,你來京城是為了我。\"平陽公主走到喬澍身邊,她去南方看了喬澍,言語中有挽留喬澍的意思,喬澍當時沒有應答,後麵又突然趕回了京城,可她左等右等,硬是沒等到喬澍上門來。
喬澍已經沒有以前那般意氣風發,他的鬢邊多了白發,他對平陽公主也沒有了以前的恨意,平陽公主做事是過激了一些,但是那會,阿韞也沒別的火爐,平陽也不會為了他把阿韞送出來,能保住阿韞的命已經是大方的了。
\"臣,了無牽掛。\"喬澍說道。
平陽公主抬頭看向遠處的帝後,背脊挺直,\"其實我找過沈雲舒,我讓她不要出現在你麵前,我怕你失去理智。\"
喬澍也目不轉睛地看著,\"隻是有幾分相像罷了,阿韞就是阿韞。\"
\"幾分?\"平陽公主的話語帶著些笑意,\"我也不瞞你,我第一次見到她就以為她是沈知韞,我甚至試探過她好幾次,才勉強確定她不是沈知韞。\"
\"她不是。\"喬澍語氣平穩。
\"我知道。\"平陽公主說道,\"沈知韞為了你連家國性命、父母親人都是不要的,怎麽會跟了旁人。\"平陽公主算是喬澍和沈知韞的見證者了,見證喬澍從嫌棄沈知韞膽小怕事,到沉溺於沈知韞的溫聲軟語中無法自拔。
沈知韞,太柔了,被針紮了都隻會低頭落淚,從不述說自己的委屈,也不讓人陷入兩難之間,她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會讓旁人難受半分。
喬澍唇邊多了一抹溫柔的笑,\"我們遇到的時機不對。\"
平陽公主看向喬澍,雖然知道喬澍說的是他和沈知韞,但是她覺得這說的也是她和喬澍,\"當年,沈知韞為了不讓你父親為難你,毅然決然喝下那碗墮胎藥,我做不到。我有時候也很羨慕你。\"
喬澍微微低下頭,阿韞剛有身孕的時候,他們一家人都是很高興的,他、父親還有阿韞都在為那個新生命歡喜。
可那會,兩國摩擦日漸增多,他和父親都被人指指點點,阿韞的肚子剛剛隆起來一點,國君的密信就來了。
父親想用自己的性命換孫兒的性命,阿韞不肯,自己喝了墮胎藥。
事情不是平陽公主知道的那樣,不是父親不滿意那個孩子。
喬澍沒有解釋,忠孝怎麽可能兩全。
\"恭喜啊,沈國公,現在可是真正的國丈了。\"
\"沈國公好福氣啊!\"
沈澤文淺淺笑著,回應著這些人的祝福,\"大喜,大喜,是國家有喜。\"從前皇後身子不好,他就在算日子,算自己什麽時候能當上名正言順的國丈,什麽方家,什麽盧家,都比不過他的女兒。
平陽公主看過去,輕蔑地笑著,沈知韞的悲劇就是從這一雙父母開始的,可世道就是這麽不公,偏偏沈雲舒是沈知韞的胞妹。
沈澤文偶然瞥到喬澍,連忙就挪開了視線,旁人不知,他們沈家人可是都知道的,舒兒就是韞兒,不過這事,就算打死他,他都不會說出來的。這事就是他們沈家第一條家規,誰說出去誰就不是沈家人。家中的奴才他都換了一批,把以前見過韞兒的都發賣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