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都散完了,那金銀珠寶該怎麽處理,全部自己留著也不太好,因為數目太大了,也用不完,找機會還一部分給上麵吧。
時候差不多了,是該回去了,原本是三日時間,但這次花了四日,回到家一家子都擔心舒耀祖,圍著詢問情況,舒耀祖沒辦法隻能忽悠了。
還好家人都相信舒耀祖,就沒過多詢問。
“耀祖,來,二姑看看,不錯,一段時間不見長高了。”二姑拉著舒耀祖前前後後打量著。
“二姑。”
“誒,我來給你拿包袱,怎的出去這麽多日,你其他姑都回去了,我明日也得回了,不然家裏都不成樣了,老大、老二和他們媳婦回娘家可能還沒回,家裏隻有小妮和三蛋在家。”
“二姑,怎麽不讓他們一起過來呀。”
“哎,他們大了,不愛走動。”
“我姑父呢。”
“他在新房那裏幫忙。”
倆人說著進了堂屋,舒冬雨連忙端了一碗茶過來,“小弟,快喝碗茶水暖暖身子。”
“謝謝四姐。”
這幾日倒春寒確實有點冷,但舒耀祖沒怎麽感覺,不過姐姐的好意就不要推拒了。
聊了一會兒一起去了新屋那裏。
今日是初五工匠們如期歸來,看到多了許多幫手很是驚訝。
後麵才知道,除了本村的村民和一些難民,還有好幾個是隔壁村過來的,不過看著還不錯,也沒有誰公然的偷懶。
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新房很快竣工。
一部分難民在這裏做工得了一筆銀錢拿著回村了,而有些難民覺得這個村的村民純樸善良好相處,加上這裏的氣候好,便打算留下來。
很快到了該去書院的日子,繼續充實的過著。
時光飛逝,一晃幾個月就過去了,也到了縣試的時間,考試需要的筆墨紙硯都提前準備好了,舒耀祖還準備了一些炒麵和炒米放在明麵上的,到時候從空間拿些吃的出來就可以了。
考試當日一早提著考籃和同窗一起從書院出發。
書院到考場坐馬車才不到兩刻鍾,到了考場外就開始排隊進入考場。
考場外豎起告知牌:三十人一組拿取考場號碼,考生可以入場,入場須由衙役檢查有無夾帶,入座後三聲鑼聲為準開始答題。
兩刻鍾後,成功進入考場,舒耀祖找到對應的號碼進入考棚,放好考籃把筆墨紙硯都放在木板上。
剛整理好,監視考場的衙役就過來巡視了,衙役巡視三遍後,就輪到考官巡視一遍。
考官巡視完就開始發放考卷,衙役拿著廩生持點名冊點名,還要對照相貌確保無誤,以免出現有人代考,才會發試卷下來。
可想而知古代科考有多嚴格。
舒耀祖拿到考卷先閱覽了一下題,看完題後鬆了口氣,題對他來說並不算太難,首題出自於《孟子》,次題出自於《論語》,這些都能倒背如流。
從考籃裏拿出筆墨硯台,邊研墨邊在腦中構思答題,想著不能太過出彩,也不能太落後,中等就好,反正考到秀才就行了。
這場考試要持續五日,所以也不急著答題,拿出一旁的空白紙張把答題的思路寫在空白紙上方便修改。
舒耀祖蘸飽了墨汁,緩緩落筆,字跡工整卻並不鋒芒畢露。
每寫完一道題,他都會停頓片刻,像是在斟酌語句,實則是控製答題的速度和質量。
答到一半的時候,旁邊的考生不小心打翻了墨盒,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響,舒耀祖皺了皺眉將毛筆放下等安靜下來再接著寫。
隨著時間的推移,考場上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有的考生抓耳撓腮,有的則奮筆疾書。
舒耀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書寫著。
終於,寫到了最後一題,略微調整了下呼吸,平穩心緒之後,將最後的答案寫完,仔細查閱一遍後沒問題在抄寫在考卷上。
抄寫完最後一題,長舒了一口氣,抬起頭看了看周圍還在忙碌作答的考生們,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鬆。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吹起了他麵前答卷的一角。
突然,他發現卷麵不知何時沾上了一點墨跡,這墨跡雖小,但在潔白的卷麵上卻格外刺眼。
舒耀祖心中一驚,這種情況若是被考官判定為汙損考卷,可是會影響成績的,歎了一口氣,算了下次多注意一些。
隨著銅鑼聲響起,考試結束。
舒耀祖從容地收拾好考具離開了考場,剛出考場就聽見了舒子多的聲音。
“耀祖,耀祖這裏。”舒子多在眾多人群中一眼就看見了舒耀祖拚命的揮著手。
舒耀祖快步走向舒子多,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耀祖,怎麽樣,還好吧,考籃爹來拿。”舒子多興奮地問道。
舒耀祖微微搖頭,“有點小意外,不過無妨。”
兩人一邊說著來到不遠處的牛車旁,看牛車的舒冬雨連忙上前招呼道。
“小弟,怎麽樣還好吧,快上牛車休息一會兒,我們馬上回家。”
“好。”
兩人知道舒耀祖很疲憊,舒子多兩人都安靜地趕著牛車回村了。
參加縣試的學子考完後都有七日假期,舒耀祖也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回到家後,舒耀祖便癱在床上不想動彈,這幾日的考試確實耗費了他太多精力,雖然有靈泉水,但五日沒休息也是疲憊的不行。
三日後,村裏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原來是官府把此次縣試的初步結果通告公布了,正好村裏人經過看見了舒耀祖的名字過來報喜了。
“耀祖啊,真是給咱們村子爭光了。”村長捋著胡須,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
舒耀祖得知名次不是很前,就知道是受到了卷麵的影響才如此的。
拱手謙遜地回應著眾人的誇讚,心知通過初步篩選者,需於五日後前往府城參加複試,複試通過後才是真正的童生。
舒耀祖謝過眾人之後,轉身回屋準備複試之事,深知府城複試競爭更為激烈,絕不可掉以輕心。
接下來的幾日,將之前所學知識不斷溫習鞏固,靈泉水也給他提供了更多的精力,使他能夠長時間專注學習。
很快到了複試的前一日,這日舒子多趕著牛車送舒耀祖來到府城,兩人找了一家中等的客棧住下。
夜晚,舒耀祖悄悄拿出一點靈泉水混進熱水中,泡了個舒服的澡。
泡完後,感覺渾身舒暢,精神更是前所未有的飽滿。
第二日清晨,舒耀祖身著整潔的長衫前往考場。
舒子多則在客棧焦急等待。
當他到達複試場地時卻發現一張熟悉的麵孔——曾經在縣試中有些齟齬的一個富家子弟。
那富家子弟看到舒耀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屑與惡意。
舒耀祖翻了個白眼沒去理會,將頭轉到了另一邊,就在這時一個紙團飛進了舒耀祖的考籃子中,舒耀祖身子一頓,要不是自己謹慎都看不見那個富家子隱蔽的動作。
眼神一暗,這可別怪自己了,舒耀祖將紙團收進空間,利用空間放了一本《詩集》放進那個富家子的考籃中。
很快到了舒耀祖檢查,衙役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後讓他進去了。
富家子還奇怪怎麽沒查出什麽來,很快就到富家子,衙役接過考籃打開開始檢查,片刻後,衙役將考籃一摔,怒道:“好大的狗膽,庶子盡敢作弊,來人,拖下去上報上去。”
“啊……沒有沒有,我沒有……這不是我的。”富家子被拖走時還一臉懵逼,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衙役拖走。
舒耀祖聽著富家子的喊聲嘴角微微上翹: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必還之。
這點小插曲對舒耀祖毫無影響,考試期間,答題如流。
收取上次教訓答完題後,就將筆墨紙硯收起來了,以免發生意外。
終於,複試結束隻等數日後放榜了。
兩人在府城住了一晚,次日就在府城買了好些禮品回去。
幾日後,舒子多為了看榜提前了一日來到府城。
擠在人群前麵看榜,當看到舒耀祖的名字高高在上時,眼眶瞬間溢滿了淚水,喃喃道:中了中了,哈哈,中了,我兒中了。
周圍人投來羨慕的目光,要知道這可是鯉魚躍龍門。
舒子多趕忙擠出人群趕著牛車就回村了,心裏想著要趕緊把這個喜訊告訴家人。
回到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止不住的喜悅,武婆子吩咐道:“兒呀,你去鎮上多買些肉和糕點回來,明日去你幾個姐姐家走一趟,把這好消息告訴她們,也得讓你幾個姐姐的婆家知曉我們耀祖考取了童生,往後得對我家的姑娘好些。”
“好嘞,我這就去。”
“爹,我也去,正好繡了幾條帕子去成衣鋪子裏賣了。”
“行,一起去。”
在書院的舒耀祖也得知了這一消息,書院有十八個學子參加童生試,有十個通過,而且有幾個學子的名次還挺前,舒耀祖在第四名,正是舒耀祖心中的名次。
童生試通過了就可以參加下一次的院試了,院試每三年一次,明年正好是第三年,舒耀祖在努力努力也可以參加,他也想早點考完在家躺平或者外出遊曆。
書院規定考中秀才的學子,隻需在書院學習一年就可以不用去書院,自行學習即可,不過有需求的也可以繼續在書院進學。
舒耀祖在書院更加刻苦地讀書,想要穩穩地考上秀才,同窗們見他如此勤奮,既敬佩又有些壓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院試之時。
舒耀祖帶著自信踏入考場,答題行雲流水。
考試結束後,感覺頗為良好。
等待放榜的日子總是煎熬的,舒耀祖卻比上次淡定許多。
終於,榜單公布,他果然高中,這次名次在第五,不是算落後又不算出彩,剛剛好。
這次整個村子再次沸騰起來,舒家更是喜氣洋洋。
村長來到舒耀祖家中恭喜道:“子多,恭喜耀祖榜上有名,這次是不是該請村裏吃席。”
“哈哈,請請,三日後我家請全村吃席,大家記得來呀。”
“好好,我回去讓我家老婆子過來幫忙。”
“我也叫我家的來幫忙。”
“子多,我也來幫忙,桌椅都不夠吧,我去村裏借。”
你一句我一句的整個院子熱鬧極了。
“誒,子多,我們的秀才公還沒回來吧。”
“耀祖明日回來。”
“好好,明日帶我家狗娃過來蹭蹭書卷氣,希望他以後也像耀祖一樣考個秀才回來。”
家裏的熱鬧舒耀祖毫不知情,不過也能想象的出來是什麽樣子。
舒耀祖選擇再在書院學習一年,收拾好行李,去鎮上買了不少東西,還拿了一筐子蘋果出來,一筐羊角蜜筐子上麵都有蓋子,外人也看不看裏麵的是什麽,找了輛馬車回村了。
到家時也快天黑了,在家裏看熱鬧的村民也都回去了,武婆子見遠處駛來的馬車眯了眯眼想看清楚是什麽人。
“冬雨,你過來看看那是不是馬車。”
舒冬雨小跑過來一看“奶,是馬車,馬車裏的會是誰?”
不一會兒,舒立夏抱著胖兒子,舒半夏、舒秋水、舒子多、馬貴香都站了過來,馬車走到近前停了下來,舒耀祖掀開簾子嚇一跳,這整整齊齊地站了一排。
“奶、爹娘、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你們怎麽知道我要回來,還特意站在這裏等我。”
“哈哈,是小弟呀,我們還說是誰呢。”
“耀祖,你怎的今日就回來了,爹還說明日去書院接你呢。”
“大孫回來了,快快進屋。”
“耀祖快進屋,娘來付馬車錢。”
“等一下,馬車上還有東西。”
有什麽東西,我來拿。
舒子多掀開簾子驚呼出聲:“怎麽買了這麽多東西,半夏,秋水你們過來幫忙。”
小小的馬車放滿了東西,有十幾糕點,一筐子蘋果,一筐羊角蜜,幾匹布。
“這麽多?”
武婆子正想說幾句,想到大孫已經是秀才了,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大孫這麽懂事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吧,老婆子好好享受大孫的孝敬就好了。
時候差不多了,是該回去了,原本是三日時間,但這次花了四日,回到家一家子都擔心舒耀祖,圍著詢問情況,舒耀祖沒辦法隻能忽悠了。
還好家人都相信舒耀祖,就沒過多詢問。
“耀祖,來,二姑看看,不錯,一段時間不見長高了。”二姑拉著舒耀祖前前後後打量著。
“二姑。”
“誒,我來給你拿包袱,怎的出去這麽多日,你其他姑都回去了,我明日也得回了,不然家裏都不成樣了,老大、老二和他們媳婦回娘家可能還沒回,家裏隻有小妮和三蛋在家。”
“二姑,怎麽不讓他們一起過來呀。”
“哎,他們大了,不愛走動。”
“我姑父呢。”
“他在新房那裏幫忙。”
倆人說著進了堂屋,舒冬雨連忙端了一碗茶過來,“小弟,快喝碗茶水暖暖身子。”
“謝謝四姐。”
這幾日倒春寒確實有點冷,但舒耀祖沒怎麽感覺,不過姐姐的好意就不要推拒了。
聊了一會兒一起去了新屋那裏。
今日是初五工匠們如期歸來,看到多了許多幫手很是驚訝。
後麵才知道,除了本村的村民和一些難民,還有好幾個是隔壁村過來的,不過看著還不錯,也沒有誰公然的偷懶。
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新房很快竣工。
一部分難民在這裏做工得了一筆銀錢拿著回村了,而有些難民覺得這個村的村民純樸善良好相處,加上這裏的氣候好,便打算留下來。
很快到了該去書院的日子,繼續充實的過著。
時光飛逝,一晃幾個月就過去了,也到了縣試的時間,考試需要的筆墨紙硯都提前準備好了,舒耀祖還準備了一些炒麵和炒米放在明麵上的,到時候從空間拿些吃的出來就可以了。
考試當日一早提著考籃和同窗一起從書院出發。
書院到考場坐馬車才不到兩刻鍾,到了考場外就開始排隊進入考場。
考場外豎起告知牌:三十人一組拿取考場號碼,考生可以入場,入場須由衙役檢查有無夾帶,入座後三聲鑼聲為準開始答題。
兩刻鍾後,成功進入考場,舒耀祖找到對應的號碼進入考棚,放好考籃把筆墨紙硯都放在木板上。
剛整理好,監視考場的衙役就過來巡視了,衙役巡視三遍後,就輪到考官巡視一遍。
考官巡視完就開始發放考卷,衙役拿著廩生持點名冊點名,還要對照相貌確保無誤,以免出現有人代考,才會發試卷下來。
可想而知古代科考有多嚴格。
舒耀祖拿到考卷先閱覽了一下題,看完題後鬆了口氣,題對他來說並不算太難,首題出自於《孟子》,次題出自於《論語》,這些都能倒背如流。
從考籃裏拿出筆墨硯台,邊研墨邊在腦中構思答題,想著不能太過出彩,也不能太落後,中等就好,反正考到秀才就行了。
這場考試要持續五日,所以也不急著答題,拿出一旁的空白紙張把答題的思路寫在空白紙上方便修改。
舒耀祖蘸飽了墨汁,緩緩落筆,字跡工整卻並不鋒芒畢露。
每寫完一道題,他都會停頓片刻,像是在斟酌語句,實則是控製答題的速度和質量。
答到一半的時候,旁邊的考生不小心打翻了墨盒,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響,舒耀祖皺了皺眉將毛筆放下等安靜下來再接著寫。
隨著時間的推移,考場上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有的考生抓耳撓腮,有的則奮筆疾書。
舒耀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書寫著。
終於,寫到了最後一題,略微調整了下呼吸,平穩心緒之後,將最後的答案寫完,仔細查閱一遍後沒問題在抄寫在考卷上。
抄寫完最後一題,長舒了一口氣,抬起頭看了看周圍還在忙碌作答的考生們,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鬆。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吹起了他麵前答卷的一角。
突然,他發現卷麵不知何時沾上了一點墨跡,這墨跡雖小,但在潔白的卷麵上卻格外刺眼。
舒耀祖心中一驚,這種情況若是被考官判定為汙損考卷,可是會影響成績的,歎了一口氣,算了下次多注意一些。
隨著銅鑼聲響起,考試結束。
舒耀祖從容地收拾好考具離開了考場,剛出考場就聽見了舒子多的聲音。
“耀祖,耀祖這裏。”舒子多在眾多人群中一眼就看見了舒耀祖拚命的揮著手。
舒耀祖快步走向舒子多,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耀祖,怎麽樣,還好吧,考籃爹來拿。”舒子多興奮地問道。
舒耀祖微微搖頭,“有點小意外,不過無妨。”
兩人一邊說著來到不遠處的牛車旁,看牛車的舒冬雨連忙上前招呼道。
“小弟,怎麽樣還好吧,快上牛車休息一會兒,我們馬上回家。”
“好。”
兩人知道舒耀祖很疲憊,舒子多兩人都安靜地趕著牛車回村了。
參加縣試的學子考完後都有七日假期,舒耀祖也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回到家後,舒耀祖便癱在床上不想動彈,這幾日的考試確實耗費了他太多精力,雖然有靈泉水,但五日沒休息也是疲憊的不行。
三日後,村裏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原來是官府把此次縣試的初步結果通告公布了,正好村裏人經過看見了舒耀祖的名字過來報喜了。
“耀祖啊,真是給咱們村子爭光了。”村長捋著胡須,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
舒耀祖得知名次不是很前,就知道是受到了卷麵的影響才如此的。
拱手謙遜地回應著眾人的誇讚,心知通過初步篩選者,需於五日後前往府城參加複試,複試通過後才是真正的童生。
舒耀祖謝過眾人之後,轉身回屋準備複試之事,深知府城複試競爭更為激烈,絕不可掉以輕心。
接下來的幾日,將之前所學知識不斷溫習鞏固,靈泉水也給他提供了更多的精力,使他能夠長時間專注學習。
很快到了複試的前一日,這日舒子多趕著牛車送舒耀祖來到府城,兩人找了一家中等的客棧住下。
夜晚,舒耀祖悄悄拿出一點靈泉水混進熱水中,泡了個舒服的澡。
泡完後,感覺渾身舒暢,精神更是前所未有的飽滿。
第二日清晨,舒耀祖身著整潔的長衫前往考場。
舒子多則在客棧焦急等待。
當他到達複試場地時卻發現一張熟悉的麵孔——曾經在縣試中有些齟齬的一個富家子弟。
那富家子弟看到舒耀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屑與惡意。
舒耀祖翻了個白眼沒去理會,將頭轉到了另一邊,就在這時一個紙團飛進了舒耀祖的考籃子中,舒耀祖身子一頓,要不是自己謹慎都看不見那個富家子隱蔽的動作。
眼神一暗,這可別怪自己了,舒耀祖將紙團收進空間,利用空間放了一本《詩集》放進那個富家子的考籃中。
很快到了舒耀祖檢查,衙役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後讓他進去了。
富家子還奇怪怎麽沒查出什麽來,很快就到富家子,衙役接過考籃打開開始檢查,片刻後,衙役將考籃一摔,怒道:“好大的狗膽,庶子盡敢作弊,來人,拖下去上報上去。”
“啊……沒有沒有,我沒有……這不是我的。”富家子被拖走時還一臉懵逼,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衙役拖走。
舒耀祖聽著富家子的喊聲嘴角微微上翹: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必還之。
這點小插曲對舒耀祖毫無影響,考試期間,答題如流。
收取上次教訓答完題後,就將筆墨紙硯收起來了,以免發生意外。
終於,複試結束隻等數日後放榜了。
兩人在府城住了一晚,次日就在府城買了好些禮品回去。
幾日後,舒子多為了看榜提前了一日來到府城。
擠在人群前麵看榜,當看到舒耀祖的名字高高在上時,眼眶瞬間溢滿了淚水,喃喃道:中了中了,哈哈,中了,我兒中了。
周圍人投來羨慕的目光,要知道這可是鯉魚躍龍門。
舒子多趕忙擠出人群趕著牛車就回村了,心裏想著要趕緊把這個喜訊告訴家人。
回到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止不住的喜悅,武婆子吩咐道:“兒呀,你去鎮上多買些肉和糕點回來,明日去你幾個姐姐家走一趟,把這好消息告訴她們,也得讓你幾個姐姐的婆家知曉我們耀祖考取了童生,往後得對我家的姑娘好些。”
“好嘞,我這就去。”
“爹,我也去,正好繡了幾條帕子去成衣鋪子裏賣了。”
“行,一起去。”
在書院的舒耀祖也得知了這一消息,書院有十八個學子參加童生試,有十個通過,而且有幾個學子的名次還挺前,舒耀祖在第四名,正是舒耀祖心中的名次。
童生試通過了就可以參加下一次的院試了,院試每三年一次,明年正好是第三年,舒耀祖在努力努力也可以參加,他也想早點考完在家躺平或者外出遊曆。
書院規定考中秀才的學子,隻需在書院學習一年就可以不用去書院,自行學習即可,不過有需求的也可以繼續在書院進學。
舒耀祖在書院更加刻苦地讀書,想要穩穩地考上秀才,同窗們見他如此勤奮,既敬佩又有些壓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院試之時。
舒耀祖帶著自信踏入考場,答題行雲流水。
考試結束後,感覺頗為良好。
等待放榜的日子總是煎熬的,舒耀祖卻比上次淡定許多。
終於,榜單公布,他果然高中,這次名次在第五,不是算落後又不算出彩,剛剛好。
這次整個村子再次沸騰起來,舒家更是喜氣洋洋。
村長來到舒耀祖家中恭喜道:“子多,恭喜耀祖榜上有名,這次是不是該請村裏吃席。”
“哈哈,請請,三日後我家請全村吃席,大家記得來呀。”
“好好,我回去讓我家老婆子過來幫忙。”
“我也叫我家的來幫忙。”
“子多,我也來幫忙,桌椅都不夠吧,我去村裏借。”
你一句我一句的整個院子熱鬧極了。
“誒,子多,我們的秀才公還沒回來吧。”
“耀祖明日回來。”
“好好,明日帶我家狗娃過來蹭蹭書卷氣,希望他以後也像耀祖一樣考個秀才回來。”
家裏的熱鬧舒耀祖毫不知情,不過也能想象的出來是什麽樣子。
舒耀祖選擇再在書院學習一年,收拾好行李,去鎮上買了不少東西,還拿了一筐子蘋果出來,一筐羊角蜜筐子上麵都有蓋子,外人也看不看裏麵的是什麽,找了輛馬車回村了。
到家時也快天黑了,在家裏看熱鬧的村民也都回去了,武婆子見遠處駛來的馬車眯了眯眼想看清楚是什麽人。
“冬雨,你過來看看那是不是馬車。”
舒冬雨小跑過來一看“奶,是馬車,馬車裏的會是誰?”
不一會兒,舒立夏抱著胖兒子,舒半夏、舒秋水、舒子多、馬貴香都站了過來,馬車走到近前停了下來,舒耀祖掀開簾子嚇一跳,這整整齊齊地站了一排。
“奶、爹娘、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你們怎麽知道我要回來,還特意站在這裏等我。”
“哈哈,是小弟呀,我們還說是誰呢。”
“耀祖,你怎的今日就回來了,爹還說明日去書院接你呢。”
“大孫回來了,快快進屋。”
“耀祖快進屋,娘來付馬車錢。”
“等一下,馬車上還有東西。”
有什麽東西,我來拿。
舒子多掀開簾子驚呼出聲:“怎麽買了這麽多東西,半夏,秋水你們過來幫忙。”
小小的馬車放滿了東西,有十幾糕點,一筐子蘋果,一筐羊角蜜,幾匹布。
“這麽多?”
武婆子正想說幾句,想到大孫已經是秀才了,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大孫這麽懂事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吧,老婆子好好享受大孫的孝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