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把人當人看
婚後初見:她的枕邊風初學者指南 作者:西街王二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歲小的時候,就連他們夫妻二人來見姑娘也要重新沐浴更衣,坐不得半炷香。
蔣姑娘大了些,有了交朋友的欲望。
蔣夫人第一次帶蔣姑娘出門本意是讓她和同齡人玩一玩,沒想到蔣姑娘才到主家院子,就哮症發作,急急忙忙的送回了家。
從此以後,蔣姑娘更閉塞了,不願意出門再惹麻煩。
蔣大人和蔣夫人無心別的,每日隻操勞蔣姑娘的事情。
府裏常年彌漫著散不了的藥味,和驅不盡的惆悵。
明明最愛自己的姑娘,卻享受不到天倫之樂。
現在舒妙住進來,也是好事。
就秦嬢嬢看來,舒妙在這裏待的兩三天裏,主院的笑聲比以往一年加起來還要多。
舒妙隻是恨這裏沒有手機。
她的分享欲空前的高漲,巴不得把這幾匹緞子拍成照片發給沈霄月和溫宴希。
蔣夫人身邊的兩個年輕媽媽都是有眼力的,立即叫上幾個婆子去庫房翻出兩個大紅木匣子,正好每箱裝六匹緞子,打發了兩撥小廝緊趕著送去溫家和沈府。
舒妙跟著去庫房親自指揮著東西擺放,忙完了這一天,才想起來有件事沒辦。
閻月朗既然會在年裏回來,就得留個報信的人。
舒妙思來想去,把露喜和悅喜叫到跟前:“我害怕那老虔婆搞事情,有沒有辦法找幾個人去盯著?”
露喜笑了笑:“您忘了,還有幾位媽媽在呢。”
關鍵是能及時送信來的人。
舒妙嘖了一聲:“那些媽媽們也不能及時跑來送信啊。”
露喜說:“這好辦,您陪嫁的宅子裏還有幾個外院的陪房管事,挑幾個年輕的輪流看著就行,若是有事,媽媽們隻管送信到宅子裏,再叫管事來送信。”
這圈子繞的,但舒妙又沒話說。
就她以一個資本家女兒的視角來看,都覺得張不開嘴。
人家好好過個年,還得輪流值班,攪合的一家不安寧。
要她說,這裏比資本家掌控的世界還可怕,根本不把人當人看。
露喜看舒妙不吭聲,想了想又說:“如果您還是不放心,咱們就從府裏調兩三個門子去,他們常年跑腿,手腳快,腦子也伶俐。”
“別別別,大過年的,再讓人家跑那麽遠,人生地不熟……”
露喜笑起來:“您放心,往年都是這麽過的,有些門子還得去鄉下莊子上送信,一來一回也不見得輕鬆,您這隻不過是讓他們在那邊住過幾日,還沒主子壓著,指不定他們更高興。”
門子上都是年輕人,小的十一二歲,大的也就十六七,幹的都是跑腿的活。
大多也都是買來的——家生子可不幹這麽累的事。
無處為家,其實在哪過年都一樣。
舒妙想了想,最後點了頭:“每人包個大紅包,再往那邊院子裏送些年貨,讓他們也好好過年。”
露喜笑著應下,抽著空的功夫就把事情辦妥帖了。
晚上臨睡覺的時候,角門上的婆子送過來兩份禮物,是沈霄月和溫宴希的回禮。
沈霄月的禮物向來直白的很,她知道舒妙無所依靠,所以總是送些真金白銀。
這次也不例外,一對赤金的手釧,沉甸甸的。
溫宴希骨子裏就帶著文人風雅,她依仗溫家世族,每月月錢並不多,但總會用巧心思,舒妙看的書都是她贈的。
這次也是一冊書,厚重的裝在匣子裏,放在桌子上時發出咚的一聲。
是一冊誌異故事。
舒妙大略翻了翻,覺得有些像《酉陽雜俎》,記錄的是大業前麵一個朝代發生的光怪陸離的故事,很有趣。
看著看著,就看到了半夜。
次日舒妙沒趕上吃早飯。
蔣夫人還是寵溺的留了飯給她,沒多責怪。
下午的時候,本家晚輩來拜訪,蔣府熱鬧非凡,隻有舒妙在後院裏看書躲清淨。
這種日子持續到除夕那天。
蔣姑娘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所以蔣大人和蔣夫人連本家也沒說,隻當自己女兒還活著,就是舒妙。
於是去本家拜年的時候,依照往年,夫妻兩個帶了舒妙的紅封去給晚輩派發。
隻是舒妙不知道這件事。
她隻知道兩位出去祭祖拜年,到晚上才能回家。
今年朝廷的節禮放的晚,舒妙溜達到廚房那裏的時候,下人們還在處理堆在院子裏的節禮。
有人埋怨的踢了踢地上竹竿似的一捆東西:“什麽東西,說是能吃,結果這麽硬邦邦的。”
另一個安撫:“嗐,南蠻那邊進貢來的,叫什麽諸柘,說是製糖用的,往年還少些,聖人不吃都送下來,誰知道今年這麽多!”
舒妙領著悅喜進去一瞧,嘿,紫皮甘蔗。
長長的擋在院子中間,估計有十多根。
嘴裏的口腔潰瘍突然就疼了一下。
舌頭也突然分泌出口水。
——她想念家裏煲的甜湯了。
在澳門長大的好處之一,就是能隨時吃到各式各樣的美食和甜湯。
廚房的下人不都認識舒妙,但都認識悅喜。
“我煮甜湯給你喝喝看?”舒妙蠢蠢欲動。
悅喜哪敢應承:“您要喝什麽湯隻管告訴奴婢,奴婢叫廚房去做,要是嫌這邊做的不好,主院還有個小廚房能用呢。”
舒妙饞的嘴裏不停的流口水,哪還管那些。
這幾天吃飯又不是沒吃過這邊的甜湯,不就是粉芡兌糖水嘛,加了點醪糟和雞蛋碎就算是湯。
還不如芝麻糊好吃。
“我這湯可是滋補的。”
舒妙拉著悅喜進了廚房。
然後。
然後就犯了難。
廚娘哪敢跟大姑娘搶灶台,眼睜睜看著舒妙蹲在灶眼前,跟黑黢黢的灶眼大眼瞪小眼。
悅喜趕緊把人拉起來:“您想做什麽?這裏有廚娘,讓她們照您說的做就是了。”
這主意行,她在家的時候就這麽幹的。
於是那捆遭人嫌棄的甘蔗被人抬進來,照著舒妙說的削了皮,剁成幾段,和蓮藕枸杞丟進泥罐裏煮。
等她掐著時間回來,一罐子甜湯熬的剛剛好。
舒妙就在廚房找了碗,倒出來給悅喜喝。
悅喜小心翼翼的試了試,竟然意外的好喝。
蔣姑娘大了些,有了交朋友的欲望。
蔣夫人第一次帶蔣姑娘出門本意是讓她和同齡人玩一玩,沒想到蔣姑娘才到主家院子,就哮症發作,急急忙忙的送回了家。
從此以後,蔣姑娘更閉塞了,不願意出門再惹麻煩。
蔣大人和蔣夫人無心別的,每日隻操勞蔣姑娘的事情。
府裏常年彌漫著散不了的藥味,和驅不盡的惆悵。
明明最愛自己的姑娘,卻享受不到天倫之樂。
現在舒妙住進來,也是好事。
就秦嬢嬢看來,舒妙在這裏待的兩三天裏,主院的笑聲比以往一年加起來還要多。
舒妙隻是恨這裏沒有手機。
她的分享欲空前的高漲,巴不得把這幾匹緞子拍成照片發給沈霄月和溫宴希。
蔣夫人身邊的兩個年輕媽媽都是有眼力的,立即叫上幾個婆子去庫房翻出兩個大紅木匣子,正好每箱裝六匹緞子,打發了兩撥小廝緊趕著送去溫家和沈府。
舒妙跟著去庫房親自指揮著東西擺放,忙完了這一天,才想起來有件事沒辦。
閻月朗既然會在年裏回來,就得留個報信的人。
舒妙思來想去,把露喜和悅喜叫到跟前:“我害怕那老虔婆搞事情,有沒有辦法找幾個人去盯著?”
露喜笑了笑:“您忘了,還有幾位媽媽在呢。”
關鍵是能及時送信來的人。
舒妙嘖了一聲:“那些媽媽們也不能及時跑來送信啊。”
露喜說:“這好辦,您陪嫁的宅子裏還有幾個外院的陪房管事,挑幾個年輕的輪流看著就行,若是有事,媽媽們隻管送信到宅子裏,再叫管事來送信。”
這圈子繞的,但舒妙又沒話說。
就她以一個資本家女兒的視角來看,都覺得張不開嘴。
人家好好過個年,還得輪流值班,攪合的一家不安寧。
要她說,這裏比資本家掌控的世界還可怕,根本不把人當人看。
露喜看舒妙不吭聲,想了想又說:“如果您還是不放心,咱們就從府裏調兩三個門子去,他們常年跑腿,手腳快,腦子也伶俐。”
“別別別,大過年的,再讓人家跑那麽遠,人生地不熟……”
露喜笑起來:“您放心,往年都是這麽過的,有些門子還得去鄉下莊子上送信,一來一回也不見得輕鬆,您這隻不過是讓他們在那邊住過幾日,還沒主子壓著,指不定他們更高興。”
門子上都是年輕人,小的十一二歲,大的也就十六七,幹的都是跑腿的活。
大多也都是買來的——家生子可不幹這麽累的事。
無處為家,其實在哪過年都一樣。
舒妙想了想,最後點了頭:“每人包個大紅包,再往那邊院子裏送些年貨,讓他們也好好過年。”
露喜笑著應下,抽著空的功夫就把事情辦妥帖了。
晚上臨睡覺的時候,角門上的婆子送過來兩份禮物,是沈霄月和溫宴希的回禮。
沈霄月的禮物向來直白的很,她知道舒妙無所依靠,所以總是送些真金白銀。
這次也不例外,一對赤金的手釧,沉甸甸的。
溫宴希骨子裏就帶著文人風雅,她依仗溫家世族,每月月錢並不多,但總會用巧心思,舒妙看的書都是她贈的。
這次也是一冊書,厚重的裝在匣子裏,放在桌子上時發出咚的一聲。
是一冊誌異故事。
舒妙大略翻了翻,覺得有些像《酉陽雜俎》,記錄的是大業前麵一個朝代發生的光怪陸離的故事,很有趣。
看著看著,就看到了半夜。
次日舒妙沒趕上吃早飯。
蔣夫人還是寵溺的留了飯給她,沒多責怪。
下午的時候,本家晚輩來拜訪,蔣府熱鬧非凡,隻有舒妙在後院裏看書躲清淨。
這種日子持續到除夕那天。
蔣姑娘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所以蔣大人和蔣夫人連本家也沒說,隻當自己女兒還活著,就是舒妙。
於是去本家拜年的時候,依照往年,夫妻兩個帶了舒妙的紅封去給晚輩派發。
隻是舒妙不知道這件事。
她隻知道兩位出去祭祖拜年,到晚上才能回家。
今年朝廷的節禮放的晚,舒妙溜達到廚房那裏的時候,下人們還在處理堆在院子裏的節禮。
有人埋怨的踢了踢地上竹竿似的一捆東西:“什麽東西,說是能吃,結果這麽硬邦邦的。”
另一個安撫:“嗐,南蠻那邊進貢來的,叫什麽諸柘,說是製糖用的,往年還少些,聖人不吃都送下來,誰知道今年這麽多!”
舒妙領著悅喜進去一瞧,嘿,紫皮甘蔗。
長長的擋在院子中間,估計有十多根。
嘴裏的口腔潰瘍突然就疼了一下。
舌頭也突然分泌出口水。
——她想念家裏煲的甜湯了。
在澳門長大的好處之一,就是能隨時吃到各式各樣的美食和甜湯。
廚房的下人不都認識舒妙,但都認識悅喜。
“我煮甜湯給你喝喝看?”舒妙蠢蠢欲動。
悅喜哪敢應承:“您要喝什麽湯隻管告訴奴婢,奴婢叫廚房去做,要是嫌這邊做的不好,主院還有個小廚房能用呢。”
舒妙饞的嘴裏不停的流口水,哪還管那些。
這幾天吃飯又不是沒吃過這邊的甜湯,不就是粉芡兌糖水嘛,加了點醪糟和雞蛋碎就算是湯。
還不如芝麻糊好吃。
“我這湯可是滋補的。”
舒妙拉著悅喜進了廚房。
然後。
然後就犯了難。
廚娘哪敢跟大姑娘搶灶台,眼睜睜看著舒妙蹲在灶眼前,跟黑黢黢的灶眼大眼瞪小眼。
悅喜趕緊把人拉起來:“您想做什麽?這裏有廚娘,讓她們照您說的做就是了。”
這主意行,她在家的時候就這麽幹的。
於是那捆遭人嫌棄的甘蔗被人抬進來,照著舒妙說的削了皮,剁成幾段,和蓮藕枸杞丟進泥罐裏煮。
等她掐著時間回來,一罐子甜湯熬的剛剛好。
舒妙就在廚房找了碗,倒出來給悅喜喝。
悅喜小心翼翼的試了試,竟然意外的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