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際遇不同
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 作者:粵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您給通融通融,咱安平商行,會記得您的好的!”
聽到張叔安說,安平商行貨車上拉的是海東承宣布政使司那邊過來的銀錠子,那總隊長麵上總算是緩和了不少。
這海東承宣布政使司,便是倭國的原九州島,戚繼光這一年多來,一路攻伐,將九州島上的那些個倭國‘大名’,給屠戮了個遍不說,那些個倭國武士們,也都被戚繼光給殺的殺,綁的綁。
現在海東那邊,朝鮮國,遼東女真人,大明流民等,一窩蜂的湧上去,將原本屬於倭國百姓的田地,給占了個遍,那些原本世代居住耕作的倭國百姓,直接就被大明給轉頭拉到了朝鮮遼東。
朝廷的大換血,直接就改變了九州島的倭國島民人口比例,現在是大明百姓占絕大多數,倭國百姓反而是隻占據著一小部分村莊。
後麵慢慢的,可能這一小部分的倭國百姓,要麽完全被同化,操著漢語,寫著漢字,行漢禮,要麽就直接被拉到遼東或者奴兒幹都司去,又或者拉到呂宋去。
反正大明隻要打下一個地方,那麽就會進行一次大換血,填充大明的百姓進去,稀釋掉本地土著,讓他們想起來造反,都搖不到人。
而且內閣前些時日還在商議著,打算直接將朝鮮王給移封到海東去,朝鮮國直接藩轉省,至於海東的官員任命,一半朝鮮國士大夫,一半大明官員便可。
對於朝鮮士大夫來說,海東也不過是隔著個海峽而已,上任或者致仕,渡船一轉,輕輕鬆鬆就能回家,耽擱也不久。
至於這些朝鮮士大夫肯不肯,高拱高首輔完全就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咱宗主國大明的高首輔的辦事規則就是,我不管你想什麽,我的命令你就得執行!
不管你同不同意,接到命令,你就得去執行。
不執行,本元輔有的是辦法讓你執行!
“既然是安平商行的車,那便給你行個方便吧,”說到這,那總隊長指了指城門內的一個小崗亭道,“你去那頭,拿著你的那些個文書,直接讓他給開張通行證,就說是咱李重讓你去辦的。”
“行,多謝了!”
張叔安麵上一喜,將手中的那一盒香煙塞到那總隊長的手中,笑著道,“銀子您不收,那這盒煙,您就拿著抽!”
“這怎麽行,使不得,”總隊長推諉客氣了一番,這才收下了張叔安‘硬塞’過來的紅木盒子,笑著放入了自己的口袋內,指了指那崗亭道,“去吧!”
張叔安笑著點了點頭,就朝那崗亭而去,其他見張叔安走了門路的,也都圍了上去,想著小小賄賂一下麵前這個總隊長,看能不能也給自己開張條子,讓自己家的貨車,先行進去。
卻被那個總隊長啐了一口,“啥玩意你,人家是安平商行的車,你是啥商行,聽都沒聽過的,也敢來找咱開條子,趕緊給老子滾回去排好隊,敢插隊,老子今兒非晾你一天不可!”
被指著鼻子罵了的那些個人,也不敢還嘴硬氣幾句,都陪著笑轉身走開,嘴裏都嘟囔著,“狗才,門縫裏看人,安平商行就能先進,憑啥我們就不能進!”
開好票的張叔安拿著單子,臨走前還朝那總隊長客氣的問候了一聲,兩人互相客套了幾句,張叔安這才背著手回到自己商行的馬車隊前。
有了張叔安開具的單子,車隊直接從堵塞著的車流旁經過,那些還在堵著的車夫們,見安平商行的車隊從旁往上走,都大喊著,“這都排著隊呢,你們怎麽這麽不守規矩,硬插!”
安平商行的那些趕車的車夫沒有理會那些喊叫的人,自顧自的趕著車來到城門口處,張叔安再次下車,遞了根煙給麵前的士兵,再將才開好的單子遞給了他。
士兵看了一眼後,走出往後看了一眼車隊,詢問道,“一共是幾輛車?”
“二十八輛!”
“行,”士兵上前將通行章一蓋,啪嗒一聲後交還給了張叔安後,這才大喊道,“抬杆,讓他們過去!”
安平商行的車隊共二十八輛,就這麽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插隊先行進了城去,那些排在前頭的,倒沒說什麽話,反倒是排在後頭的,都大喊著,“憑什麽,我們都排這麽久了,人家才剛來,就這麽直接進去了!”
“對啊!”
“憑什麽!”
“吵什麽吵,還想不想快點進城了!”
聽到吵鬧聲的那個李總隊長,叉著腰就走了過來,盯著這些個車夫道,“知道人家是誰嗎,安平商行的車!”
聽到是安平商行的,那些原本叫喚的厲害的,這會也收了聲,嘴裏暗自不忿道,“晦氣,安平商行有什麽了不起的!”
“人家還真就能了不起,這滿朝的勳貴大臣都入了股,你敢跟人家安平商行不對付,在這京師城就別想安穩的做買賣了!”
“一天光查你證件,就夠你消停的了!”
自古民不與官鬥,實在是玩不過人家,人家手裏有權有勢的,也不冤枉你,就按規章製度來,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整都能給你整倒閉了。
在這大明京師城,最不缺的就是達官顯貴,得罪了一個,他們這些原本身份就不如人的商賈,那可就要遭老罪了。
二十八輛車,連例行的掀開查看都沒有,就這麽直接穿過城門洞後,裏頭的小隊長就揮著手,讓車隊趕緊離開。
張叔安客氣的朝那個小隊長一拱手,車隊就行駛上了新鋪設的水泥道上,一路往內城而去。
通過與那個總隊長的幾句話,張叔安得知了許多消息,他在海東那邊,刺探了不少的情報,分析起事來,雖隻有寥寥數語,但已經足夠了。
隆慶帝被海外之物毒害,這種毒還是大明國內從未見識過的,還好太子殿下請來的大夫,曾經醫治過同樣的病情,立刻對症下藥,這才將隆慶帝保住。
“到底是什麽毒,竟然能直接被帶著進宮,還讓陛下服下,這可真夠荒唐的!”
聽到張叔安說,安平商行貨車上拉的是海東承宣布政使司那邊過來的銀錠子,那總隊長麵上總算是緩和了不少。
這海東承宣布政使司,便是倭國的原九州島,戚繼光這一年多來,一路攻伐,將九州島上的那些個倭國‘大名’,給屠戮了個遍不說,那些個倭國武士們,也都被戚繼光給殺的殺,綁的綁。
現在海東那邊,朝鮮國,遼東女真人,大明流民等,一窩蜂的湧上去,將原本屬於倭國百姓的田地,給占了個遍,那些原本世代居住耕作的倭國百姓,直接就被大明給轉頭拉到了朝鮮遼東。
朝廷的大換血,直接就改變了九州島的倭國島民人口比例,現在是大明百姓占絕大多數,倭國百姓反而是隻占據著一小部分村莊。
後麵慢慢的,可能這一小部分的倭國百姓,要麽完全被同化,操著漢語,寫著漢字,行漢禮,要麽就直接被拉到遼東或者奴兒幹都司去,又或者拉到呂宋去。
反正大明隻要打下一個地方,那麽就會進行一次大換血,填充大明的百姓進去,稀釋掉本地土著,讓他們想起來造反,都搖不到人。
而且內閣前些時日還在商議著,打算直接將朝鮮王給移封到海東去,朝鮮國直接藩轉省,至於海東的官員任命,一半朝鮮國士大夫,一半大明官員便可。
對於朝鮮士大夫來說,海東也不過是隔著個海峽而已,上任或者致仕,渡船一轉,輕輕鬆鬆就能回家,耽擱也不久。
至於這些朝鮮士大夫肯不肯,高拱高首輔完全就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咱宗主國大明的高首輔的辦事規則就是,我不管你想什麽,我的命令你就得執行!
不管你同不同意,接到命令,你就得去執行。
不執行,本元輔有的是辦法讓你執行!
“既然是安平商行的車,那便給你行個方便吧,”說到這,那總隊長指了指城門內的一個小崗亭道,“你去那頭,拿著你的那些個文書,直接讓他給開張通行證,就說是咱李重讓你去辦的。”
“行,多謝了!”
張叔安麵上一喜,將手中的那一盒香煙塞到那總隊長的手中,笑著道,“銀子您不收,那這盒煙,您就拿著抽!”
“這怎麽行,使不得,”總隊長推諉客氣了一番,這才收下了張叔安‘硬塞’過來的紅木盒子,笑著放入了自己的口袋內,指了指那崗亭道,“去吧!”
張叔安笑著點了點頭,就朝那崗亭而去,其他見張叔安走了門路的,也都圍了上去,想著小小賄賂一下麵前這個總隊長,看能不能也給自己開張條子,讓自己家的貨車,先行進去。
卻被那個總隊長啐了一口,“啥玩意你,人家是安平商行的車,你是啥商行,聽都沒聽過的,也敢來找咱開條子,趕緊給老子滾回去排好隊,敢插隊,老子今兒非晾你一天不可!”
被指著鼻子罵了的那些個人,也不敢還嘴硬氣幾句,都陪著笑轉身走開,嘴裏都嘟囔著,“狗才,門縫裏看人,安平商行就能先進,憑啥我們就不能進!”
開好票的張叔安拿著單子,臨走前還朝那總隊長客氣的問候了一聲,兩人互相客套了幾句,張叔安這才背著手回到自己商行的馬車隊前。
有了張叔安開具的單子,車隊直接從堵塞著的車流旁經過,那些還在堵著的車夫們,見安平商行的車隊從旁往上走,都大喊著,“這都排著隊呢,你們怎麽這麽不守規矩,硬插!”
安平商行的那些趕車的車夫沒有理會那些喊叫的人,自顧自的趕著車來到城門口處,張叔安再次下車,遞了根煙給麵前的士兵,再將才開好的單子遞給了他。
士兵看了一眼後,走出往後看了一眼車隊,詢問道,“一共是幾輛車?”
“二十八輛!”
“行,”士兵上前將通行章一蓋,啪嗒一聲後交還給了張叔安後,這才大喊道,“抬杆,讓他們過去!”
安平商行的車隊共二十八輛,就這麽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插隊先行進了城去,那些排在前頭的,倒沒說什麽話,反倒是排在後頭的,都大喊著,“憑什麽,我們都排這麽久了,人家才剛來,就這麽直接進去了!”
“對啊!”
“憑什麽!”
“吵什麽吵,還想不想快點進城了!”
聽到吵鬧聲的那個李總隊長,叉著腰就走了過來,盯著這些個車夫道,“知道人家是誰嗎,安平商行的車!”
聽到是安平商行的,那些原本叫喚的厲害的,這會也收了聲,嘴裏暗自不忿道,“晦氣,安平商行有什麽了不起的!”
“人家還真就能了不起,這滿朝的勳貴大臣都入了股,你敢跟人家安平商行不對付,在這京師城就別想安穩的做買賣了!”
“一天光查你證件,就夠你消停的了!”
自古民不與官鬥,實在是玩不過人家,人家手裏有權有勢的,也不冤枉你,就按規章製度來,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整都能給你整倒閉了。
在這大明京師城,最不缺的就是達官顯貴,得罪了一個,他們這些原本身份就不如人的商賈,那可就要遭老罪了。
二十八輛車,連例行的掀開查看都沒有,就這麽直接穿過城門洞後,裏頭的小隊長就揮著手,讓車隊趕緊離開。
張叔安客氣的朝那個小隊長一拱手,車隊就行駛上了新鋪設的水泥道上,一路往內城而去。
通過與那個總隊長的幾句話,張叔安得知了許多消息,他在海東那邊,刺探了不少的情報,分析起事來,雖隻有寥寥數語,但已經足夠了。
隆慶帝被海外之物毒害,這種毒還是大明國內從未見識過的,還好太子殿下請來的大夫,曾經醫治過同樣的病情,立刻對症下藥,這才將隆慶帝保住。
“到底是什麽毒,竟然能直接被帶著進宮,還讓陛下服下,這可真夠荒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