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基調
皇帝寵臣?不,我一身反骨! 作者:倫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博常在,就算都城的城牆是稻草編織的,那也是世間最難攻破的天塹。
如果繼承國祚的後人昏聵無能。
就算為他澆築了銅牆鐵壁,也無法阻擋敵人前進的腳步。
所以季博常很早就說過。
這世間最牢固的牆,叫心牆。
如果已經被人打到國都之下,那說明這個國家早已腐朽不堪。
國家腐朽外敵內亂,這樣的國。
當滅。
他當時就知道這樣的想法,一定會遭到很多反對的聲音。
城牆在中原人的心裏太重要了。
因為中原人從祖上到現在都是典型的沒有安全感。
而爺爺和外公之所以會同意自己所想,原因並不全是因為居安思危。
而是季博常的牆,修外而非內。
因為季博常在拿出這幅畫卷之後,又拿出一幅卷軸。
這是邊關重鎮的推布置圖。
牆非不修,隻是從內部被轉到了邊關。
邊關不破外敵就進不來。
這就和人一樣,隻要你穿的足夠多就不會因為起風而感冒。
而內亂,則是身體內部出現了問題。
胃疼就吃止痛片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而那勞民傷財修建的無數城牆。
就是止痛片。
治標不治本 。
最主要的是,都城都不修牆那其他地方還會修嗎?
久而久之這所謂的城牆就會被慢慢取締,大家都沒了牆就算爆發內亂也是決戰平野。
此為其一。
都沒了安全感,就算朝堂內鬥的再狠奸臣再多,他們也不敢克扣邊關軍餉糧食。
牆,隻有邊關一道。
邊關破一切皆無。
此為其二。
帝都不建牆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但卻會讓帝都百姓自發的升起一股責任感。
保衛皇宮且時刻保持警惕。
他們不再是躲在城牆之後,一切全部交給軍隊的無知百姓。
不建牆這種不安全感和責任感,會傳染到整個國家的每個人。
其他地域的百姓進出都城會更加的方便,對於軍隊的調動和各地域間的動作都會極為敏感。
而水泥路已經開始鋪設。
屆時大興境內將再無山高皇帝遠一說,學堂開放心智已開。
這會倒逼為帝為官者更加的小心謹慎。
怕內亂就會提前預防就會不敢肆無忌憚,為帝者的思路也變得更加清晰。
聯民抑臣,內鬥仍有,但變成了帝民聯手對抗朝臣。
此為其三。
季博常知道,自己的這種做法並不全對利弊皆有。
但一個長久的太平盛世本就不是他一個人能打造完成的,這需要無數人用大量的時間去完成。
就如爺爺和外公取的國號,興。
天下共興,而非東海獨興。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把上層的隱患拔除,把所有的不安全感平均分配到每個人頭上。
黨派相爭依然會存在,但躲在城牆之後的酒池肉林將再無蹤影。
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不再是被關在牢籠裏的金絲雀。
那帝王所謂的昏庸,也不敢如史書上記載的那般肆無忌憚。
他能做的,隻有這麽多。
為天下,為未來,能做的就是打下一個足夠堅實的基調。
如果季家後人昏庸無道。
當滅。
爺爺和外公看出了他的決絕,也明白了他的真正用意。
所以兩個老頭嗬嗬一笑走了。
他們要在定遠好好逛逛,因為即便他們也找不出能比大孫更好的辦法。
笑,是因為大孫之法足夠霸氣。
縱觀史書,有哪個帝王敢不修城牆的?
天下是大孫打下來的,既然大孫不修牆那便不修。
論豪氣,兩個老頭不比任何人差上分毫。
而隨後這件事也被從季博常書房流傳出去,聽到這個消息的人第一反應都是瞬間愣住。
但最先反應過來的就是定遠人。
都城設在定遠,他們就成了第一批帝都子民。
而公子親言,不修牆,是因為我擁有比那笨重城磚修築起來的牆更堅固的堡壘。
我不設牆,這世間也無人能打進我的城池。
公子口中的堡壘是誰?
自然是他們定遠人,有我們在任何敵人都別想踏進都城一步。
歸屬感和自豪感,從來都是由內而外的。
定遠人的腰杆挺得更直,相比較定都定遠的開心,他們身為堡壘的自豪感更濃。
而其他地界的百姓得知後,反應和定遠人並不相同。
他們不在公子身邊,但他們依然是公子口中的堡壘。
尤其在東海,他們對季博常那句就算無牆,也沒人能攻破我的城池有著更加透徹的理解。
千裏之外取敵首級。
未等敵人進攻禍亂之時,便已是先一步打了過去。
我是沒牆,但你連來我家作亂的機會都沒有。
李三山站立於蘇杭城牆之上,看完手裏的信件嘴角微微上揚。
這就是公子。
他熟知也最為崇拜的公子。
有我等在,無牆又何妨?
藍海亦看完信件把油乎乎的手在胸口上擦了擦。
兄弟們,看到了沒有。
有的是仗給我們打呢。
趕緊把江南境內的垃圾清理幹淨回去見公子,絕不能把打北夷的事全給了太霆那家夥。
打北夷,怎麽能少得了咱們呢。
金啟晟在看完信件後也是微微一笑。
他跟隨季博常的時間不是最長的,但論崇拜程度絲毫不亞於李三山藍海亦。
他聽到了質疑的聲音,雖然這樣的聲音並不響亮但卻真實存在。
公子不建牆,就等於拿走了某種心中極度沒有安全感之人的盾牌。
他們會恐慌,所以自然會發出質疑之音。
但金啟晟和李三山藍海亦最大的不同,就是崇拜但卻會去研究公子的深層次用意。
北夷有牆嗎?
沒有。
但沒牆的北夷,中原上千年時間都沒能打進去,更莫提滅了北夷。
為何?
要說起來原因很多很多,多到能寫滿一本書。
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就一個,夠強。
正因為北夷夠強,中原之內王朝更替卻沒有一個王朝的帝王,敢真正的出兵攻打北夷。
反而是沒有城牆的北夷,在上千年的曆史中一直扮演著進攻者的角色。
中原人整天擔憂北夷打過來,所以他們做的就是加固城牆加高城牆。
北夷人也擔心中原人打過來,搶他們的牛羊搶他們的女人。
但北夷人的擔憂轉化的是進攻。
原因就在於,中原人最擅內鬥。
隻要吃飽了就會想著法子和自己人鬥。
所以金啟晟敢肯定,公子一定會進攻北夷。
但也一定不會真正的覆滅了北夷。
留下一個隨時都會反撲的敵人,才不敢高枕無憂的呼呼大睡。
而極度的不安全感,就會轉化為犀利無比的進攻。
如果繼承國祚的後人昏聵無能。
就算為他澆築了銅牆鐵壁,也無法阻擋敵人前進的腳步。
所以季博常很早就說過。
這世間最牢固的牆,叫心牆。
如果已經被人打到國都之下,那說明這個國家早已腐朽不堪。
國家腐朽外敵內亂,這樣的國。
當滅。
他當時就知道這樣的想法,一定會遭到很多反對的聲音。
城牆在中原人的心裏太重要了。
因為中原人從祖上到現在都是典型的沒有安全感。
而爺爺和外公之所以會同意自己所想,原因並不全是因為居安思危。
而是季博常的牆,修外而非內。
因為季博常在拿出這幅畫卷之後,又拿出一幅卷軸。
這是邊關重鎮的推布置圖。
牆非不修,隻是從內部被轉到了邊關。
邊關不破外敵就進不來。
這就和人一樣,隻要你穿的足夠多就不會因為起風而感冒。
而內亂,則是身體內部出現了問題。
胃疼就吃止痛片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而那勞民傷財修建的無數城牆。
就是止痛片。
治標不治本 。
最主要的是,都城都不修牆那其他地方還會修嗎?
久而久之這所謂的城牆就會被慢慢取締,大家都沒了牆就算爆發內亂也是決戰平野。
此為其一。
都沒了安全感,就算朝堂內鬥的再狠奸臣再多,他們也不敢克扣邊關軍餉糧食。
牆,隻有邊關一道。
邊關破一切皆無。
此為其二。
帝都不建牆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但卻會讓帝都百姓自發的升起一股責任感。
保衛皇宮且時刻保持警惕。
他們不再是躲在城牆之後,一切全部交給軍隊的無知百姓。
不建牆這種不安全感和責任感,會傳染到整個國家的每個人。
其他地域的百姓進出都城會更加的方便,對於軍隊的調動和各地域間的動作都會極為敏感。
而水泥路已經開始鋪設。
屆時大興境內將再無山高皇帝遠一說,學堂開放心智已開。
這會倒逼為帝為官者更加的小心謹慎。
怕內亂就會提前預防就會不敢肆無忌憚,為帝者的思路也變得更加清晰。
聯民抑臣,內鬥仍有,但變成了帝民聯手對抗朝臣。
此為其三。
季博常知道,自己的這種做法並不全對利弊皆有。
但一個長久的太平盛世本就不是他一個人能打造完成的,這需要無數人用大量的時間去完成。
就如爺爺和外公取的國號,興。
天下共興,而非東海獨興。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把上層的隱患拔除,把所有的不安全感平均分配到每個人頭上。
黨派相爭依然會存在,但躲在城牆之後的酒池肉林將再無蹤影。
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不再是被關在牢籠裏的金絲雀。
那帝王所謂的昏庸,也不敢如史書上記載的那般肆無忌憚。
他能做的,隻有這麽多。
為天下,為未來,能做的就是打下一個足夠堅實的基調。
如果季家後人昏庸無道。
當滅。
爺爺和外公看出了他的決絕,也明白了他的真正用意。
所以兩個老頭嗬嗬一笑走了。
他們要在定遠好好逛逛,因為即便他們也找不出能比大孫更好的辦法。
笑,是因為大孫之法足夠霸氣。
縱觀史書,有哪個帝王敢不修城牆的?
天下是大孫打下來的,既然大孫不修牆那便不修。
論豪氣,兩個老頭不比任何人差上分毫。
而隨後這件事也被從季博常書房流傳出去,聽到這個消息的人第一反應都是瞬間愣住。
但最先反應過來的就是定遠人。
都城設在定遠,他們就成了第一批帝都子民。
而公子親言,不修牆,是因為我擁有比那笨重城磚修築起來的牆更堅固的堡壘。
我不設牆,這世間也無人能打進我的城池。
公子口中的堡壘是誰?
自然是他們定遠人,有我們在任何敵人都別想踏進都城一步。
歸屬感和自豪感,從來都是由內而外的。
定遠人的腰杆挺得更直,相比較定都定遠的開心,他們身為堡壘的自豪感更濃。
而其他地界的百姓得知後,反應和定遠人並不相同。
他們不在公子身邊,但他們依然是公子口中的堡壘。
尤其在東海,他們對季博常那句就算無牆,也沒人能攻破我的城池有著更加透徹的理解。
千裏之外取敵首級。
未等敵人進攻禍亂之時,便已是先一步打了過去。
我是沒牆,但你連來我家作亂的機會都沒有。
李三山站立於蘇杭城牆之上,看完手裏的信件嘴角微微上揚。
這就是公子。
他熟知也最為崇拜的公子。
有我等在,無牆又何妨?
藍海亦看完信件把油乎乎的手在胸口上擦了擦。
兄弟們,看到了沒有。
有的是仗給我們打呢。
趕緊把江南境內的垃圾清理幹淨回去見公子,絕不能把打北夷的事全給了太霆那家夥。
打北夷,怎麽能少得了咱們呢。
金啟晟在看完信件後也是微微一笑。
他跟隨季博常的時間不是最長的,但論崇拜程度絲毫不亞於李三山藍海亦。
他聽到了質疑的聲音,雖然這樣的聲音並不響亮但卻真實存在。
公子不建牆,就等於拿走了某種心中極度沒有安全感之人的盾牌。
他們會恐慌,所以自然會發出質疑之音。
但金啟晟和李三山藍海亦最大的不同,就是崇拜但卻會去研究公子的深層次用意。
北夷有牆嗎?
沒有。
但沒牆的北夷,中原上千年時間都沒能打進去,更莫提滅了北夷。
為何?
要說起來原因很多很多,多到能寫滿一本書。
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就一個,夠強。
正因為北夷夠強,中原之內王朝更替卻沒有一個王朝的帝王,敢真正的出兵攻打北夷。
反而是沒有城牆的北夷,在上千年的曆史中一直扮演著進攻者的角色。
中原人整天擔憂北夷打過來,所以他們做的就是加固城牆加高城牆。
北夷人也擔心中原人打過來,搶他們的牛羊搶他們的女人。
但北夷人的擔憂轉化的是進攻。
原因就在於,中原人最擅內鬥。
隻要吃飽了就會想著法子和自己人鬥。
所以金啟晟敢肯定,公子一定會進攻北夷。
但也一定不會真正的覆滅了北夷。
留下一個隨時都會反撲的敵人,才不敢高枕無憂的呼呼大睡。
而極度的不安全感,就會轉化為犀利無比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