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成本
皇帝寵臣?不,我一身反骨! 作者:倫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些事想通了也不急著去做。
有些事想不通就更不急著去運作什麽。
因為現在對季博常來說,最重要的是徹底平定戰亂帶來的後遺症。
戰爭,是有成本的。
哪怕他用盡所有手段,盡量把戰爭的時間縮短,把戰爭的規模無限縮小。
但對整個大雍來說,還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東南江南最為富庶,但這場大戰下來已經傷了兩道之地的根基。
這還是直觀上的損失。
戰後最大的問題還是維穩,但無論是江南人的本心還是暗中的那些老鼠們。
都不會允許這份平穩的存在。
想要穩,就要殺掉欲要禍亂之人。
所以他曾摸著啾啾的後腦勺搖頭,這天下平定啊,自己殺的人不會比左相更少。
所以他把藍海亦和李三山全部留在了江南,而吳狂瀾則是留在東南。
為何?
為殺,為穩。
無休止的殺一定是最愚蠢的,但一味的求穩求仁則更加的愚蠢。
當初二大爺的那封信已經說的極為明了。
江南人心無善,仁政無用。
東南的局勢相對江南來說要好上太多,平亂維穩的難度也要小上很多。
因為東南出現了高麗人,因為高麗人的出現,季博常麾下大軍成為了救世主。
但這其中還是出現了意外。
老八衝殺勇猛連奪數城,在他看來這是自己一統天下的最好時機。
然而就在李澤勳高麗大軍在南嶺城外,被吳狂瀾一舉覆滅之時。
老八怒極,因為那李澤勳是他給自己準備的功德。
隻要幹掉李澤勳,那自己就能一舉奪得東南民心從而掌控東南。
然後效仿臨覃覃,打東海取天下。
孩子的想法是沒錯的,而且相比其他皇子,老八也是吃苦耐勞的優秀典範。
噗!
就在老八意氣風發準備去幹吳狂瀾的時候,一柄長刀從背後刺入。
刀尖從胸口透出。
回頭,發現捅自己的竟是最信任的四舅姥爺。
“幹...幹啥呀....”
就在他問出自己心中疑問的時候,噗!
又一柄匕首從從胸前刺入,動手的也是他最信任的五舅老爺。
孩子想問點啥,但這一刀一匕首下的都是死手。
最後孩子帶著無盡疑問不解倒地氣絕。
“哎呀,這忙活一大通,本以為他能派上個大用場,結果大戰打完沒咱啥事,這不白忙活了嘛。”
四舅姥爺抽刀,在老八身上擦了擦刀上的血跡後,無奈的長歎一口氣。
五舅老爺也是在老八身上擦了擦匕首上的血。
“別整的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那騎兵大軍元帥的位子給你,你能指揮得了啊?”
將匕首重新放回袖子裏之後,五舅老爺對四舅姥爺揚了揚下巴。
“你就沒發現進入東南的都是什麽人?”
見四舅姥爺恍然大悟的模樣,五舅老爺也是嘿嘿一笑。
“這是公子給咱吳家人的功勞,再嘮嘮叨叨不幹活,公子不動你夫人也會剁了你。”
如今打進東南的都是什麽人?
吳家人。
水軍統帥吳狂瀾是吳家人他們兩個一直陪在老八身邊的也是吳家人 。
如今看一直養著老八沒什麽用,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沒有老八做陪襯,他們兩個怎麽可能去往西南拉起一支隊伍。
又怎麽可能從西南進入東南占據三城之地,又在東南大亂之時打進腹地奪取地盤。
如果沒有老八,他們就會一直留在東海。
留在東海又不屬水軍,那他們就會被編入戰兵序列,隨後被分配到李三山麾下。
會立功,但絕沒有現在的大。
因為領軍的是李三山,是藍海亦,甚至是金啟典季幼苓這些人。
但如今卻是截然不同。
李澤勳進了東南,吳狂瀾也打進東南滅了李澤勳。
但東南並未大定也未全部宣布效忠季博常,這就是機會。
也是季博常留給吳家人的功勞。
所以阿九常說,當老大的太累,什麽事都要想什麽事都要去來回衡量。
腦袋疼。
如果沒有老八這條線,吳家人除了水軍之外很難參與到其他戰場之中去。
江南用不到,西南用不到。
就連北境和西境也用不到,那樣的吳家人就會被禁錮在水軍一脈之內。
和季家以及其他將領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
這是季博常絕對不允許也不願意看到的。
老八被殺,吳老四和吳老吳兩個人開始瘋狂的....勸降。
那些東南境內各自為政的城池裏的遊俠小吏,已經成了城池裏東南百姓的主心骨。
而在吳老四兩人前來勸降的時候。
東南百姓才發現,哦,原來他們主心骨的口音和城外叫吳老四的那麽像。
吳老四很大方,你提什麽條件都答應。
而遊俠小吏們也很是幹脆,你既然大方那我也不是小氣的人。
來,開城門喝一杯咱們就是好朋友了。
好朋友越來越多,吳老四勸降的城池數量近乎和吳狂瀾一樣多。
就在東南百姓以為兩方要爆發大戰的時候。
吳老四咣當一聲對吳狂瀾雙膝跪地口中大呼。
用吾一命可停戰止戈換萬千百姓安穩,吾頭贈爾亦無妨!
他說的豪氣幹雲,吳狂瀾回答的也是極為痛快 。
好!
言罷抽出長劍便斬,而吳老四就地一滾對著吳狂瀾擺手。
且慢!
吾頭可取,但非眼下,萬一吾死爾不遵守承諾苦我百姓怎麽辦?
這樣,我先監督你三年,三年後確認你真的乃信守承諾之人,吾便將頭顱送你。
吳狂瀾狠狠的看了吳老四一眼,在將長劍收起的那一刻口中之言讓吳老四猛的一哆嗦。
你不錯,我會在月兒麵前好好誇讚你一番的。
至此,大雍皇子再死一人。
唯剩西境四皇子,帝都七皇子還留存世間。
而東南,則在吳老四和吳狂瀾的推動下,將臨家和秦劉二家留下的影響力一點點抹除。
而進入定遠為官的季家人,被抽調了一部分進入東南。
東南至此,已被徹底劃入季博常的勢力版圖。
江南之內的征戰,在季台之人慫恿難民組成的大軍如自殺般衝向藍海亦,衝向李三山的過程中被消耗殆盡。
落草為寇者無數,但想成氣候卻是再也不能。
至此,江南已被徹底劃入季博常的勢力版圖。
有些事想不通就更不急著去運作什麽。
因為現在對季博常來說,最重要的是徹底平定戰亂帶來的後遺症。
戰爭,是有成本的。
哪怕他用盡所有手段,盡量把戰爭的時間縮短,把戰爭的規模無限縮小。
但對整個大雍來說,還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東南江南最為富庶,但這場大戰下來已經傷了兩道之地的根基。
這還是直觀上的損失。
戰後最大的問題還是維穩,但無論是江南人的本心還是暗中的那些老鼠們。
都不會允許這份平穩的存在。
想要穩,就要殺掉欲要禍亂之人。
所以他曾摸著啾啾的後腦勺搖頭,這天下平定啊,自己殺的人不會比左相更少。
所以他把藍海亦和李三山全部留在了江南,而吳狂瀾則是留在東南。
為何?
為殺,為穩。
無休止的殺一定是最愚蠢的,但一味的求穩求仁則更加的愚蠢。
當初二大爺的那封信已經說的極為明了。
江南人心無善,仁政無用。
東南的局勢相對江南來說要好上太多,平亂維穩的難度也要小上很多。
因為東南出現了高麗人,因為高麗人的出現,季博常麾下大軍成為了救世主。
但這其中還是出現了意外。
老八衝殺勇猛連奪數城,在他看來這是自己一統天下的最好時機。
然而就在李澤勳高麗大軍在南嶺城外,被吳狂瀾一舉覆滅之時。
老八怒極,因為那李澤勳是他給自己準備的功德。
隻要幹掉李澤勳,那自己就能一舉奪得東南民心從而掌控東南。
然後效仿臨覃覃,打東海取天下。
孩子的想法是沒錯的,而且相比其他皇子,老八也是吃苦耐勞的優秀典範。
噗!
就在老八意氣風發準備去幹吳狂瀾的時候,一柄長刀從背後刺入。
刀尖從胸口透出。
回頭,發現捅自己的竟是最信任的四舅姥爺。
“幹...幹啥呀....”
就在他問出自己心中疑問的時候,噗!
又一柄匕首從從胸前刺入,動手的也是他最信任的五舅老爺。
孩子想問點啥,但這一刀一匕首下的都是死手。
最後孩子帶著無盡疑問不解倒地氣絕。
“哎呀,這忙活一大通,本以為他能派上個大用場,結果大戰打完沒咱啥事,這不白忙活了嘛。”
四舅姥爺抽刀,在老八身上擦了擦刀上的血跡後,無奈的長歎一口氣。
五舅老爺也是在老八身上擦了擦匕首上的血。
“別整的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那騎兵大軍元帥的位子給你,你能指揮得了啊?”
將匕首重新放回袖子裏之後,五舅老爺對四舅姥爺揚了揚下巴。
“你就沒發現進入東南的都是什麽人?”
見四舅姥爺恍然大悟的模樣,五舅老爺也是嘿嘿一笑。
“這是公子給咱吳家人的功勞,再嘮嘮叨叨不幹活,公子不動你夫人也會剁了你。”
如今打進東南的都是什麽人?
吳家人。
水軍統帥吳狂瀾是吳家人他們兩個一直陪在老八身邊的也是吳家人 。
如今看一直養著老八沒什麽用,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沒有老八做陪襯,他們兩個怎麽可能去往西南拉起一支隊伍。
又怎麽可能從西南進入東南占據三城之地,又在東南大亂之時打進腹地奪取地盤。
如果沒有老八,他們就會一直留在東海。
留在東海又不屬水軍,那他們就會被編入戰兵序列,隨後被分配到李三山麾下。
會立功,但絕沒有現在的大。
因為領軍的是李三山,是藍海亦,甚至是金啟典季幼苓這些人。
但如今卻是截然不同。
李澤勳進了東南,吳狂瀾也打進東南滅了李澤勳。
但東南並未大定也未全部宣布效忠季博常,這就是機會。
也是季博常留給吳家人的功勞。
所以阿九常說,當老大的太累,什麽事都要想什麽事都要去來回衡量。
腦袋疼。
如果沒有老八這條線,吳家人除了水軍之外很難參與到其他戰場之中去。
江南用不到,西南用不到。
就連北境和西境也用不到,那樣的吳家人就會被禁錮在水軍一脈之內。
和季家以及其他將領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
這是季博常絕對不允許也不願意看到的。
老八被殺,吳老四和吳老吳兩個人開始瘋狂的....勸降。
那些東南境內各自為政的城池裏的遊俠小吏,已經成了城池裏東南百姓的主心骨。
而在吳老四兩人前來勸降的時候。
東南百姓才發現,哦,原來他們主心骨的口音和城外叫吳老四的那麽像。
吳老四很大方,你提什麽條件都答應。
而遊俠小吏們也很是幹脆,你既然大方那我也不是小氣的人。
來,開城門喝一杯咱們就是好朋友了。
好朋友越來越多,吳老四勸降的城池數量近乎和吳狂瀾一樣多。
就在東南百姓以為兩方要爆發大戰的時候。
吳老四咣當一聲對吳狂瀾雙膝跪地口中大呼。
用吾一命可停戰止戈換萬千百姓安穩,吾頭贈爾亦無妨!
他說的豪氣幹雲,吳狂瀾回答的也是極為痛快 。
好!
言罷抽出長劍便斬,而吳老四就地一滾對著吳狂瀾擺手。
且慢!
吾頭可取,但非眼下,萬一吾死爾不遵守承諾苦我百姓怎麽辦?
這樣,我先監督你三年,三年後確認你真的乃信守承諾之人,吾便將頭顱送你。
吳狂瀾狠狠的看了吳老四一眼,在將長劍收起的那一刻口中之言讓吳老四猛的一哆嗦。
你不錯,我會在月兒麵前好好誇讚你一番的。
至此,大雍皇子再死一人。
唯剩西境四皇子,帝都七皇子還留存世間。
而東南,則在吳老四和吳狂瀾的推動下,將臨家和秦劉二家留下的影響力一點點抹除。
而進入定遠為官的季家人,被抽調了一部分進入東南。
東南至此,已被徹底劃入季博常的勢力版圖。
江南之內的征戰,在季台之人慫恿難民組成的大軍如自殺般衝向藍海亦,衝向李三山的過程中被消耗殆盡。
落草為寇者無數,但想成氣候卻是再也不能。
至此,江南已被徹底劃入季博常的勢力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