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樓生一
皇帝寵臣?不,我一身反骨! 作者:倫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雁斡集口中執秤的,自然是皇帝。
送給自己的黃瓜四斤六兩的用意太明顯了。
他之前剛剛說過半斤八兩,也就是告訴自己,你連半斤都沒有 。
隻值四斤六兩,而且是你們父子相加的重量。
那秤能稱重十斤,便宜爹四斤,連秤杆一半都不到,自己六兩,距離半斤八兩還差的遠。
那秤盤上的四斤六兩黃瓜就是稱的自己父子。
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訴自己。
人,要知道自己的斤兩,更要知道在誰的秤盤上,是誰在執秤。
如此看來,太學是皇帝很早之前就埋下的伏筆,更是刻意冷淡太學,讓太學的地位一降再降。
降到了所有人一提到太學,想到的就是一群吟詩喝大酒隻會狂噴的酸儒。
這是麻痹,麻痹所有人的視線,也不讓任何人對太學有任何的警覺。
而為的 ,就是以最不引人矚目的方式出現。
季博常也是明白了,就連皇帝一直強調和重視的科舉都是幌子。
他不停的強調科舉的重要性 ,不停的針對科舉舞弊進行變革,也釋放出了對現在科舉被世家門閥霸占的不滿。
但實際上,他的真正用意根本就不在科舉。
因為他要用的人,他暗中培養的人,就在所有人都不屑一顧的太學院裏。
科舉就算花費再大氣力,也不能真正杜絕世家門閥子弟入仕,更無法選出心儀的人才 。
皇帝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太學院出世做的準備。
而現在,太學院的人不用經曆科考,更不用和世家門閥子弟爭的頭破血流直接入仕了 。
之前季博常以為皇帝接納了自己細鹽的計劃,底氣和真正的籌謀在黑龍甲以及兵部。
但實際上,他真正的底氣和最利的那把劍。
就是太學的這幫人。
在這一刻 ,季博常真的領教了什麽叫做帝王心術,也知道了什麽才叫真正的算計籌謀。
隱忍不發十數年,隻為等一個最佳時機。
雁斡集的矮桌上,放了四斤六兩好瓜,那是自己父子。
那些歪瓜,指的就是這次參加科考的舉子。
而季博常這個巡察使的職責,就是把這些歪瓜放上秤盤,變成銀子。
但卻不是皇帝的秤盤,而是太學院的秤盤 。
用意和之前的細鹽一樣,自己隻負責幹活,銀子和自己無關。
而怎麽把這些舉子變成銀子和太學院無關,因為太學院隻負責收銀子。
這就是自己和便宜爹,在皇帝心裏的地位和存在的價值。
想到這的季博常笑了。
笑容裏有如釋重負的暢快,也有一絲決絕 。
之前他還有一絲猶豫甚至是奢望,更是對老爹所做的事有一絲排斥。
但現在,他覺得老爹是對的。
掀開馬車的車簾看向皇宮的方向心中呢喃。
“爹啊,你就在那好好的吃點心逗弄老太監,我一定會想辦法把你弄出來,然後讓你 ,讓我們所有人不受任何人利用也不被任何人威脅的....活著。”
放下車簾後,季博常對趕車的寶蓋吩咐道。
“回家。”
季博常走後,雁斡集的茅草屋裏走出來一個年輕人,一身儒袍書生裝扮。
但卻帶著一股灑脫不羈之氣。
伸手摘下一根黃瓜之後,連擦洗的動作都沒有 ,直接大口開吃。
“你是皇子,這個樣子成何體統?”
年輕人正是六皇子,大雍讓人聞風喪膽黑龍甲的真正統領 。
對於雁斡集的話六皇子聳聳肩,隨後一屁股坐在矮桌前雁斡集的對麵。
“我總覺得,你們這樣對他不好。”
六皇子用手裏的半根黃瓜,對著季博常離去的方向指了指。
“他是個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哪怕您在太學院裏暗中培養的那些人,也找不出一個比他強的。”
雁斡集聞言搖頭。
“但他很有野心,雖然他掩飾的很好,但我在他眼底還是看到了不甘和野望。”
說完停頓了一下。
“這樣的人很難控製 ,太危險。”
六皇子轉了一下手裏的半根黃瓜,嘴角微微一勾的看向雁斡集。
“但聽話的人,卻做不到他能做的事。”
說完將那半根黃瓜扔到了矮桌上起身,轉頭看向坐在那裏的雁斡集。
“其實有野心的人,才更好控製。”
看著大步離去的六皇子,雁斡集也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大雍有十一位皇子,六位公主。
但最像陛下,也最得陛下喜歡的就是這位六皇子。
陛下將黑龍甲暗中交給六皇子,這就是最明顯的信號。
而這位六皇子的行事風格也和其他皇子截然不同,若是六皇子想,如五皇子之流頃刻間便會斃命消失。
但他在人前的時候卻極不起眼,甚至連記得這位裏六皇子的人都不多。
這樣的人很可怕,但卻是繼承大位的最佳人選 。
皇帝將黑龍甲交給他 ,就是要用來打磨他的心智 ,也意在培養他的殺氣 。
帝王,不能有太多的情緒,更不能被這種情緒所左右。
大雍千瘡百孔皇權落沒,這是雍盛帝絕不能允許更不會放任的,而想改變一個積弊已久的帝國,僅憑一任帝王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雍盛帝在用自己的一切手段改變大雍現狀的同時,也在打磨這位接班人。
他要把最難的事情辦完,然後將一個相對平穩的大雍,交給這位接班人 。
兩代帝王勵精圖治,大雍再回巔峰指日可待。
所有人都知道雍盛帝能夠坐上大位,靠的是帝都之外禁軍大營的二十萬兵甲。
但沒人知道,當初遠在北境和草原北夷狼騎作戰的雍盛帝,能夠得到禁軍效忠的關鍵。
就是這位太學院首 ,雁斡集。
正是他的存在,才讓本沒有一絲勝算的雍盛帝最後登臨大位,成為了大雍的帝王。
而在雍盛帝登基之後,這位太學院首退居幕後,開始暗中為雍盛帝培養所需治國人才。
他知道太多隱秘,甚至很多籌謀都是出自雁斡集之手。
把視線從六皇子離去的方向收回,雁斡集看向了和太學院相鄰的一片建築群。
那裏是大雍演武院 ,為大雍培養戰將的地方。
“樓生一,但願這次你別讓陛下失望。”
演武院長,樓生一。
送給自己的黃瓜四斤六兩的用意太明顯了。
他之前剛剛說過半斤八兩,也就是告訴自己,你連半斤都沒有 。
隻值四斤六兩,而且是你們父子相加的重量。
那秤能稱重十斤,便宜爹四斤,連秤杆一半都不到,自己六兩,距離半斤八兩還差的遠。
那秤盤上的四斤六兩黃瓜就是稱的自己父子。
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訴自己。
人,要知道自己的斤兩,更要知道在誰的秤盤上,是誰在執秤。
如此看來,太學是皇帝很早之前就埋下的伏筆,更是刻意冷淡太學,讓太學的地位一降再降。
降到了所有人一提到太學,想到的就是一群吟詩喝大酒隻會狂噴的酸儒。
這是麻痹,麻痹所有人的視線,也不讓任何人對太學有任何的警覺。
而為的 ,就是以最不引人矚目的方式出現。
季博常也是明白了,就連皇帝一直強調和重視的科舉都是幌子。
他不停的強調科舉的重要性 ,不停的針對科舉舞弊進行變革,也釋放出了對現在科舉被世家門閥霸占的不滿。
但實際上,他的真正用意根本就不在科舉。
因為他要用的人,他暗中培養的人,就在所有人都不屑一顧的太學院裏。
科舉就算花費再大氣力,也不能真正杜絕世家門閥子弟入仕,更無法選出心儀的人才 。
皇帝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太學院出世做的準備。
而現在,太學院的人不用經曆科考,更不用和世家門閥子弟爭的頭破血流直接入仕了 。
之前季博常以為皇帝接納了自己細鹽的計劃,底氣和真正的籌謀在黑龍甲以及兵部。
但實際上,他真正的底氣和最利的那把劍。
就是太學的這幫人。
在這一刻 ,季博常真的領教了什麽叫做帝王心術,也知道了什麽才叫真正的算計籌謀。
隱忍不發十數年,隻為等一個最佳時機。
雁斡集的矮桌上,放了四斤六兩好瓜,那是自己父子。
那些歪瓜,指的就是這次參加科考的舉子。
而季博常這個巡察使的職責,就是把這些歪瓜放上秤盤,變成銀子。
但卻不是皇帝的秤盤,而是太學院的秤盤 。
用意和之前的細鹽一樣,自己隻負責幹活,銀子和自己無關。
而怎麽把這些舉子變成銀子和太學院無關,因為太學院隻負責收銀子。
這就是自己和便宜爹,在皇帝心裏的地位和存在的價值。
想到這的季博常笑了。
笑容裏有如釋重負的暢快,也有一絲決絕 。
之前他還有一絲猶豫甚至是奢望,更是對老爹所做的事有一絲排斥。
但現在,他覺得老爹是對的。
掀開馬車的車簾看向皇宮的方向心中呢喃。
“爹啊,你就在那好好的吃點心逗弄老太監,我一定會想辦法把你弄出來,然後讓你 ,讓我們所有人不受任何人利用也不被任何人威脅的....活著。”
放下車簾後,季博常對趕車的寶蓋吩咐道。
“回家。”
季博常走後,雁斡集的茅草屋裏走出來一個年輕人,一身儒袍書生裝扮。
但卻帶著一股灑脫不羈之氣。
伸手摘下一根黃瓜之後,連擦洗的動作都沒有 ,直接大口開吃。
“你是皇子,這個樣子成何體統?”
年輕人正是六皇子,大雍讓人聞風喪膽黑龍甲的真正統領 。
對於雁斡集的話六皇子聳聳肩,隨後一屁股坐在矮桌前雁斡集的對麵。
“我總覺得,你們這樣對他不好。”
六皇子用手裏的半根黃瓜,對著季博常離去的方向指了指。
“他是個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哪怕您在太學院裏暗中培養的那些人,也找不出一個比他強的。”
雁斡集聞言搖頭。
“但他很有野心,雖然他掩飾的很好,但我在他眼底還是看到了不甘和野望。”
說完停頓了一下。
“這樣的人很難控製 ,太危險。”
六皇子轉了一下手裏的半根黃瓜,嘴角微微一勾的看向雁斡集。
“但聽話的人,卻做不到他能做的事。”
說完將那半根黃瓜扔到了矮桌上起身,轉頭看向坐在那裏的雁斡集。
“其實有野心的人,才更好控製。”
看著大步離去的六皇子,雁斡集也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大雍有十一位皇子,六位公主。
但最像陛下,也最得陛下喜歡的就是這位六皇子。
陛下將黑龍甲暗中交給六皇子,這就是最明顯的信號。
而這位六皇子的行事風格也和其他皇子截然不同,若是六皇子想,如五皇子之流頃刻間便會斃命消失。
但他在人前的時候卻極不起眼,甚至連記得這位裏六皇子的人都不多。
這樣的人很可怕,但卻是繼承大位的最佳人選 。
皇帝將黑龍甲交給他 ,就是要用來打磨他的心智 ,也意在培養他的殺氣 。
帝王,不能有太多的情緒,更不能被這種情緒所左右。
大雍千瘡百孔皇權落沒,這是雍盛帝絕不能允許更不會放任的,而想改變一個積弊已久的帝國,僅憑一任帝王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雍盛帝在用自己的一切手段改變大雍現狀的同時,也在打磨這位接班人。
他要把最難的事情辦完,然後將一個相對平穩的大雍,交給這位接班人 。
兩代帝王勵精圖治,大雍再回巔峰指日可待。
所有人都知道雍盛帝能夠坐上大位,靠的是帝都之外禁軍大營的二十萬兵甲。
但沒人知道,當初遠在北境和草原北夷狼騎作戰的雍盛帝,能夠得到禁軍效忠的關鍵。
就是這位太學院首 ,雁斡集。
正是他的存在,才讓本沒有一絲勝算的雍盛帝最後登臨大位,成為了大雍的帝王。
而在雍盛帝登基之後,這位太學院首退居幕後,開始暗中為雍盛帝培養所需治國人才。
他知道太多隱秘,甚至很多籌謀都是出自雁斡集之手。
把視線從六皇子離去的方向收回,雁斡集看向了和太學院相鄰的一片建築群。
那裏是大雍演武院 ,為大雍培養戰將的地方。
“樓生一,但願這次你別讓陛下失望。”
演武院長,樓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