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心結得解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 作者:大貓艾瑞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驍聽龐統語出驚人,竟欲投曹操,瞬間有點懵。
“這蝴蝶效應,難道真讓龐統轉性子了?”
霍驍著實有些“心慌”,不過他看諸葛亮神情,依舊氣定神閑,似乎對龐統所言,並不驚訝。
不知為何,霍驍腦海中,猛然閃過一句話語。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難道這龐士元,雖與孔明交情頗深,但卻暗中與孔明‘較勁’?”
霍驍心中謎團豁然開朗。
在其後世記憶中,龐統雖身負大才,智謀不輸於孔明,但二人性格,卻不盡相同。
龐統早年似乎因相貌問題,仕途屢屢受挫,恐怕爭強好勝之心亦日盛。
且此人性格疏狂,自信果敢,其謀略較之孔明,似乎更為大膽激進!
謀奪益州之時,龐統勸主公趁劉璋不備,以精兵日夜兼程,突襲成都,一舉平定益州,足見其眼光獨到,計策“狠辣”!
如今與他齊名的諸葛亮,投效劉皇叔,若其仿效而為,反倒墮了鳳雛名頭!
當年龐統力勸主公急襲益州,最終身隕落鳳坡。雖是其性格,定計使然,卻未必沒有那層與諸葛亮“競爭”的微妙關係!
思慮及此,霍驍決定“兵行險著”,對龐統出言道:
“人各有誌,若先生當真以為......那曹孟德,乃天下明主,欲往投之,霍驍自是無話可說!”
之後,霍驍又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繼續道:
“不過......若是士元先生,執著那鳳雛之名,欲負氣而行,投入敵對陣營,與孔明先生相爭,倒大可不必!”
此言一出,龐統,諸葛亮二人皆是“一愣”。
“哈哈,仲平將軍,倒真是一妙人!我正想如何激起士元好勝之心,一同投入劉皇叔麾下,他卻已‘捷足先登’!”
諸葛亮心中暗笑,對霍驍倒是頗為“欽佩”。
龐統聞言,卻是“氣得”滿麵通紅,似被霍驍說到了“痛處”。
尤其他見諸葛亮似笑非笑的神情,更是暴跳如雷:
“休要胡說八道!我與孔明二人,乃是至交好友。臥龍鳳雛,不過是士林好友戲言讚譽,我又豈會執著此等虛名,而欲與孔明為難!”
霍驍見龐統動怒,心知“計成”,連忙拱手“謝罪”道:
“倒是霍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那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又借衣帶密詔之事,清除異己,專橫跋扈,形同謀逆!此人托名漢相,實為漢賊!士元先生乃世之大才,又豈能不辨是非?”
龐統頓時啞口無言,他看諸葛亮亦是“忍俊不禁”之態,這才仰天長歎道:
“劉皇叔麾下,果真是人才濟濟!霍將軍伶牙俐齒,能言善辯,不為一說客,當真可惜啊!”
說罷,龐統也自嘲一般,大笑起來。
“方才霍驍不過戲言耳!士元先生不拘小節,實乃性情中人!請勿怪罪!”
霍驍再次拱手賠罪,卻已是麵帶笑意。
“士元先生,與孔明俱為當世大才,又何非彼此!皇叔如今以一州之地,欲逐鹿天下,西有曹操,北有袁紹,南有袁術,孫策,可謂四戰之地!此等局麵,非臥龍鳳雛攜手不可收拾!”
龐統一向恃才傲物,卻並非不明事理之人,其聽霍驍誠摯之言,心結得解,對其倒是頗有好感。
沉吟片刻,龐統這才說道:
“霍將軍盛情,士元銘記於心!不過......此時確非投效劉皇叔良機,孔明別有要務,‘命我’前往!”
諸葛亮目光炯炯,喜道:
“我信上所言,士元可是同意了?”
霍驍見龐統猶豫片刻,卻還是點頭應允。
頓時一頭霧水,問道:
“二位這是在打什麽啞謎?”
諸葛亮笑言道:
“仲平將軍,士元確實另有去處,此事......非鳳雛而不可為!”
龐統亦苦笑一聲,說道:
“我一向自負計策狠辣,沒想你孔明也不遑多讓!霍將軍,孔明信中與我相商,欲讓我前往壽春,投效偽帝袁術!”
“投效袁術!?”
霍驍驚道,隨即猛然醒悟。
“可是......暗間之計?”
諸葛亮此刻收斂笑意,凝重道:
“仲平將軍所料不差,確是暗間之計!我曾聽將軍所言,當下皇叔正於徐州備戰,欲三伐袁術!須知那袁術,雖數次大敗,元氣大傷,但其盤踞淮南多年,依舊樹大根深。皇叔若強攻淮南,即便傾徐州之力,恐亦難速勝!屆時,淮南生靈塗炭,皇叔便得其地而無用!”
龐統看向諸葛亮,點頭道:
“孔明言之有理!徐州四戰之地,曹操乃劉皇叔死敵,若皇叔征伐淮南,曠日持久,更恐生變化!孔明之意,便是由我以白身‘假意’投效袁術,惑其戰略布局,再裏應外合,助皇叔速勝!”
龍鳳“合謀”!好一招釜底抽薪!
霍驍心中暗歎,思索片刻,拜謝道:
“士元先生深明大義,若肯委曲求全,投入逆賊麾下,暗助我家主公,實乃淮南百姓之幸!他日先生功成,我家主公絕不相負!”
龐統見霍驍神情,卻是坦然受其一拜,這才笑道:
“士元雖不才,卻也明辨是非,袁術謀逆,人人得而誅之。皇叔既欲伸大義於天下,便先拿這袁術開刀吧!霍將軍,暗間之事,龐士元願一力承擔。”
諸葛亮笑道:
“好極!士元若肯相助,破袁術不遠矣!我等當盡快北上徐州,麵見皇叔,以定平定淮南之策。”
龐統亦笑道:
“若如此,孔明,今夜你我二人,便以兵棋推演,商討策略如何?”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
“求之不得!”
霍驍聞言,連忙命甘寧為二人收拾一間僻靜船艙,供二人徹夜長談。
霍驍親自率白毦兵,於艙外把守,直至東方魚肚發白,天明時分,諸葛亮才與龐統二人走出船艙。二人一臉疲憊,卻又皆有興奮喜悅之色。
待二人用膳,休整半日之後,霍驍與二人再度計議,命甘寧收拾出一條走舸,再派數名心腹錦帆兵,隨行護衛龐統,將其經水路,送往袁術治下淮南。
龐統性情灑脫,對諸葛亮,霍驍二人略一拱手,便登船而去。
霍驍看著龐統遠去的身影,對諸葛亮道:
“此行凶險,僅憑士元先生一人......當真能完成這般重任嗎?”
諸葛亮手執羽扇,輕笑道:
“仲平將軍勿憂,士元......最擅連環之計!”
下章預告“天作之合”!
“這蝴蝶效應,難道真讓龐統轉性子了?”
霍驍著實有些“心慌”,不過他看諸葛亮神情,依舊氣定神閑,似乎對龐統所言,並不驚訝。
不知為何,霍驍腦海中,猛然閃過一句話語。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難道這龐士元,雖與孔明交情頗深,但卻暗中與孔明‘較勁’?”
霍驍心中謎團豁然開朗。
在其後世記憶中,龐統雖身負大才,智謀不輸於孔明,但二人性格,卻不盡相同。
龐統早年似乎因相貌問題,仕途屢屢受挫,恐怕爭強好勝之心亦日盛。
且此人性格疏狂,自信果敢,其謀略較之孔明,似乎更為大膽激進!
謀奪益州之時,龐統勸主公趁劉璋不備,以精兵日夜兼程,突襲成都,一舉平定益州,足見其眼光獨到,計策“狠辣”!
如今與他齊名的諸葛亮,投效劉皇叔,若其仿效而為,反倒墮了鳳雛名頭!
當年龐統力勸主公急襲益州,最終身隕落鳳坡。雖是其性格,定計使然,卻未必沒有那層與諸葛亮“競爭”的微妙關係!
思慮及此,霍驍決定“兵行險著”,對龐統出言道:
“人各有誌,若先生當真以為......那曹孟德,乃天下明主,欲往投之,霍驍自是無話可說!”
之後,霍驍又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繼續道:
“不過......若是士元先生,執著那鳳雛之名,欲負氣而行,投入敵對陣營,與孔明先生相爭,倒大可不必!”
此言一出,龐統,諸葛亮二人皆是“一愣”。
“哈哈,仲平將軍,倒真是一妙人!我正想如何激起士元好勝之心,一同投入劉皇叔麾下,他卻已‘捷足先登’!”
諸葛亮心中暗笑,對霍驍倒是頗為“欽佩”。
龐統聞言,卻是“氣得”滿麵通紅,似被霍驍說到了“痛處”。
尤其他見諸葛亮似笑非笑的神情,更是暴跳如雷:
“休要胡說八道!我與孔明二人,乃是至交好友。臥龍鳳雛,不過是士林好友戲言讚譽,我又豈會執著此等虛名,而欲與孔明為難!”
霍驍見龐統動怒,心知“計成”,連忙拱手“謝罪”道:
“倒是霍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那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又借衣帶密詔之事,清除異己,專橫跋扈,形同謀逆!此人托名漢相,實為漢賊!士元先生乃世之大才,又豈能不辨是非?”
龐統頓時啞口無言,他看諸葛亮亦是“忍俊不禁”之態,這才仰天長歎道:
“劉皇叔麾下,果真是人才濟濟!霍將軍伶牙俐齒,能言善辯,不為一說客,當真可惜啊!”
說罷,龐統也自嘲一般,大笑起來。
“方才霍驍不過戲言耳!士元先生不拘小節,實乃性情中人!請勿怪罪!”
霍驍再次拱手賠罪,卻已是麵帶笑意。
“士元先生,與孔明俱為當世大才,又何非彼此!皇叔如今以一州之地,欲逐鹿天下,西有曹操,北有袁紹,南有袁術,孫策,可謂四戰之地!此等局麵,非臥龍鳳雛攜手不可收拾!”
龐統一向恃才傲物,卻並非不明事理之人,其聽霍驍誠摯之言,心結得解,對其倒是頗有好感。
沉吟片刻,龐統這才說道:
“霍將軍盛情,士元銘記於心!不過......此時確非投效劉皇叔良機,孔明別有要務,‘命我’前往!”
諸葛亮目光炯炯,喜道:
“我信上所言,士元可是同意了?”
霍驍見龐統猶豫片刻,卻還是點頭應允。
頓時一頭霧水,問道:
“二位這是在打什麽啞謎?”
諸葛亮笑言道:
“仲平將軍,士元確實另有去處,此事......非鳳雛而不可為!”
龐統亦苦笑一聲,說道:
“我一向自負計策狠辣,沒想你孔明也不遑多讓!霍將軍,孔明信中與我相商,欲讓我前往壽春,投效偽帝袁術!”
“投效袁術!?”
霍驍驚道,隨即猛然醒悟。
“可是......暗間之計?”
諸葛亮此刻收斂笑意,凝重道:
“仲平將軍所料不差,確是暗間之計!我曾聽將軍所言,當下皇叔正於徐州備戰,欲三伐袁術!須知那袁術,雖數次大敗,元氣大傷,但其盤踞淮南多年,依舊樹大根深。皇叔若強攻淮南,即便傾徐州之力,恐亦難速勝!屆時,淮南生靈塗炭,皇叔便得其地而無用!”
龐統看向諸葛亮,點頭道:
“孔明言之有理!徐州四戰之地,曹操乃劉皇叔死敵,若皇叔征伐淮南,曠日持久,更恐生變化!孔明之意,便是由我以白身‘假意’投效袁術,惑其戰略布局,再裏應外合,助皇叔速勝!”
龍鳳“合謀”!好一招釜底抽薪!
霍驍心中暗歎,思索片刻,拜謝道:
“士元先生深明大義,若肯委曲求全,投入逆賊麾下,暗助我家主公,實乃淮南百姓之幸!他日先生功成,我家主公絕不相負!”
龐統見霍驍神情,卻是坦然受其一拜,這才笑道:
“士元雖不才,卻也明辨是非,袁術謀逆,人人得而誅之。皇叔既欲伸大義於天下,便先拿這袁術開刀吧!霍將軍,暗間之事,龐士元願一力承擔。”
諸葛亮笑道:
“好極!士元若肯相助,破袁術不遠矣!我等當盡快北上徐州,麵見皇叔,以定平定淮南之策。”
龐統亦笑道:
“若如此,孔明,今夜你我二人,便以兵棋推演,商討策略如何?”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
“求之不得!”
霍驍聞言,連忙命甘寧為二人收拾一間僻靜船艙,供二人徹夜長談。
霍驍親自率白毦兵,於艙外把守,直至東方魚肚發白,天明時分,諸葛亮才與龐統二人走出船艙。二人一臉疲憊,卻又皆有興奮喜悅之色。
待二人用膳,休整半日之後,霍驍與二人再度計議,命甘寧收拾出一條走舸,再派數名心腹錦帆兵,隨行護衛龐統,將其經水路,送往袁術治下淮南。
龐統性情灑脫,對諸葛亮,霍驍二人略一拱手,便登船而去。
霍驍看著龐統遠去的身影,對諸葛亮道:
“此行凶險,僅憑士元先生一人......當真能完成這般重任嗎?”
諸葛亮手執羽扇,輕笑道:
“仲平將軍勿憂,士元......最擅連環之計!”
下章預告“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