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驍這數年來屢立奇功,如今已官至威南將軍。


    若不算身份地位超然的後將軍呂布,單以軍職而論,霍驍的威南將軍在劉備陣營中,已僅次於關二爺的平東將軍,以及張三爺的平南將軍。


    而霍驍的“恩師”高順官拜威東將軍,負責鎮守小沛門戶,“老大哥”張遼官拜威北將軍,為驍騎軍統領,二人軍職目前也隻與霍驍平級。


    因此,這次正式議事,霍驍在武將隊列之中,僅立於張飛,張遼之後。


    霍驍數日前,得雪筠提點,意欲提前延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己方。


    在他想來,若“諸葛丞相”能出仕主公劉備,想必與其相厚的鳳雛龐統,以及石韜,孟建,崔州平等水鏡高足,說不定也能前來徐州,共聚大業!


    待其與徐庶說明此事,二人倒是一拍即合。


    徐庶為主公劉備一心推行徐州新政,卻深感徐州世家大族勢力根深蒂固。


    雖有糜竺代表的糜家,陳登,陳珪父子代表的陳家,以及彭城曹家,對新政大力支持,其餘世家目前都大多還在觀望狀態。


    若要推行新政,則需要更多“新鮮血液”,寒門士子加入己方陣營,製衡世家大族勢力,與其分權鼎立。


    當然,釜底抽薪,將世家大族“趕盡殺絕”,不給他們任何做官入仕的機會,徐庶這等智者,斷不會倒行逆施,自取滅亡。


    與糜家,陳家這樣通力合作,安定徐州,一致對外,或許已是目前階段的最好選擇!


    而作為穿越者的霍驍,對此也是深以為然。


    在後世曆史中,魏蜀吳三國一直都在平衡各方勢力,力爭不讓世家大族徹底做大。


    曹操畢生壓製北方世家,曹魏卻終究還是被司馬懿奪權。而司馬氏在各大世家的擁立下,終於成就了“晉”這個世家王朝,其內鬥不休,後來“八王之亂”造就的“五胡亂華”慘劇,險些導致神州陸沉,抱憾千古!


    而蜀漢這邊,皇叔前期“發育”太慢,後期又崛起太快!元老派,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矛盾不斷,難以平衡。元老派的糜芳,荊州派的潘濬,乃至東州派的孟達,都是在蜀漢政權失衡的情況下背叛,逐步毀掉了季漢再興的希望!


    至於東吳孫權,其善於隱忍,操弄權術。東吳一方,世家大族被其不斷削弱打壓,反倒是三家之中,受世家所害最少的一家。但東吳長期“內耗”,更加無力北上一統天下,徹底淪為割據一隅的偏安勢力,走向滅亡也是必然的結果。


    霍驍雖對原本曆史時空之事,大致有所了解。但身處當下,他竟然也沒有什麽好方法!


    他曾想過仿隋唐科舉之事,以科舉取代征辟,察舉孝廉,茂才等製度。不過他很快醒悟,自己主公乃大漢皇叔,意欲再興漢室,而大多世家,至少目前還算心係漢室!


    若自家真在割據一方之時,便貿然推行科舉,斷世家根本,當真是要與天下世家為敵!


    休說一匡天下,興複漢室,恐怕隻會飽受口誅筆伐,在天下士人眼中,淪為袁術,王莽之流。


    一念及此,霍驍滿頭大汗,暫時放棄了這個“不靠譜”的想法。


    徐庶,陳宮,乃至糜竺,陳珪,陳群等大佬,皆是漢末三國第一等的謀士文臣,霍驍還是決定先聽聽這幾位,對徐州新政,以及製衡世家有何見解?


    作為主公劉備的重要支持者,“大管家”糜竺出列說道:


    “主公,如今徐州新政,業已初見成效!主公以鹽鐵,造船諸業經營之權,與各世家協作,連我糜家,陳公(陳珪)陳家亦受益匪淺,徐州各大世家有目共睹。那下邳圍獵之後,蘭陵蕭家公子蕭綽,廣戚薑家公子薑銘,皆派人前來拜謁,顯是已有投效之意!若再得此兩大世家襄助,投身徐州新政,必可立為表率!”


    “主公,子仲所言甚是!主公將鹽鐵諸業開放,以官民合辦,替代官府專營。更命元直軍師,借機清理官府之中不少屍位素餐,貪贓枉法之徒!如今徐州諸業待興,已有事半功倍之態。想必不出半年,我徐州新政必收奇效,如此廣開財源,富國強兵,主公大業可成!”


    陳珪的廣陵陳家,一向世居徐州,對徐州內情自是了若指掌,頓了頓,他又說道:


    “徐州世家大族之中,雖尚有搖擺不定者,但隨著新政推行,不單世家大族,平民百姓亦能從中獲益!土地乃民之根本,主公以軍屯,民屯結合,安撫流民百姓,使其安居樂業。又與世家約定,不得隨意侵占百姓耕地。如此隻要燎原之勢一成,諸多世家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反對新政!”


    劉備聞二人之言,笑道:


    “子仲,漢瑜,此次徐州新政,二位皆出力甚大!糜,陳兩家以身表率,鼎力支持新政,貢獻良多,我自是銘記在心!”


    糜竺,陳珪二人連忙拱手,連道不敢。劉備示意二人免禮,接著說道:


    “我徐州毗鄰東海,陸運水運可謂四通八達。鹽鐵,造船不過諸業之一,我與元直,公台(陳宮歸附之後,官拜後軍師)二位軍師相商,徐州經曆諸多戰事,可謂百廢待興,我意再以征南大將軍府名義,設立官營機構,經營茶葉,絲綢,釀酒等諸多產業,仿效鹽鐵合營之事,引世家大族協作,分潤利益。隻要徐州各大世家,以我漢室為念,助我劉玄德匡扶漢室,共討國賊,日後必不相負!”


    隨即劉備話鋒一轉,語氣卻變得嚴厲起來:


    “不過!我亦有言在先,徐州新政,廣開財源,自是皆大歡喜。但如漢瑜所言,土地乃民之根本,無論軍屯,民屯,皆係我徐州軍民衣食,更關乎我軍匡扶漢室大業!若有敢與軍民爭利,貪贓枉法者,一律嚴懲不貸,休怪我法不容情!”


    霍驍看了一眼主公身旁的徐庶,陳宮二人,心中已是明了。


    今日之議,必是主公與二位軍師早有準備!


    “好一招恩威並施,世家大族本就廣置莊園田產,世代相傳。而主公開放諸多行業,以官民合辦,分享利益的方式,拉攏世家大族,卻不準其再對屯田土地伸手!如此可保民屯百姓衣食,亦能保軍屯不會名存實亡,被貪腐官員,世家大族勾結侵占!”


    “隻是......雖有糜家,陳家作為世家表率,徐州其餘世家大族,真會束手無策嗎?”


    霍驍心中也暗自擔心。


    而參與此議的徐州各地方官吏,有不少已如芒刺在背。


    這些官員,平日大多遠離徐州“政治中心”下邳,不少都是陶謙舊臣,與徐州各大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其中不少官吏便是世家族人,暗地裏沒少幹以權謀私,剝民自肥之事。


    如今聽聞劉備所言,這諸多官吏難免忐忑不安起來。


    主公劉備似乎早有準備,眼中精光一閃,緩緩道:


    “徐州新政實施,有賴諸公,為我分憂!隻要日後,諸公奉公守法,恪行新政,不行那營私舞弊,奪利於民之事!我以征南大將軍名義擔保,此前之事,一筆勾銷,絕不追究!”


    此話一出,霍驍明顯感到身後群臣之中,不少人輕舒了一口氣,似是如釋重負一般。


    隨即,主公劉備下令,命後軍師陳宮,與功曹陳珪二人,一齊執掌徐州刑律,並負責對徐州各地官吏進行升遷獎懲,監督考核。


    陳宮素來剛正不阿,性情耿直,其又是新近歸附的呂布舊臣,與徐州當地世家,並無過多交集,正是秉公執法的最佳人選!


    而陳珪的陳家,乃廣陵第一世家,在徐州世家之中素有威望。又人老成精,對徐州內外洞若觀火,正可助陳宮一臂之力。


    “主公如此人事安排,倒是一招妙棋!”霍驍心中暗自思忖。


    隨後,卻見征南大將軍主簿簡雍出列,拱手道:


    “啟稟主公,徐州新政,千頭萬緒,屬下人手緊缺。征南大將軍府公文、徐州各地戶籍、田賦、支出賬目等日常政務,諸事繁雜!屬下有個不情之請,請主公加派人手,確保新政實施!”


    征南大將軍兵曹孫乾,亦出列言道:


    “主公!憲和所言甚是!徐州之地殷富,戶口近百萬之眾!如今新政實施,事涉各方。屬下負責軍備管理,武器督造,士卒招募,亦是人員匱乏,難以為繼。請主公增派人手,擇賢明官吏,助我等一臂之力!”


    近來,主公劉備一麵實施徐州新政,廣開財源,籠絡世家。另一麵則下令組建驍騎軍,更在徐州各地招兵買馬,擴充軍力,積蓄錢糧,意在等待時機成熟,便再次討伐袁術,徹底攻下淮南,廬江等地!


    而簡雍,孫乾二位手下屬官不堪大用,一時人手不足,亦是實情。


    隻不過......這兩位劉備軍“老臣”,在此等場合“發難”,恐怕必有深意!霍驍心中暗道。


    果然,主公劉備不假思索,問道:


    “憲和,公佑,二位言之有理!徐州新政,歸根結底乃是人治之道!我有意選拔更多賢能之士,參與徐州新政。諸公,可有良策!?”


    下章預告“徐州官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貓艾瑞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貓艾瑞克並收藏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