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以身犯險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 作者:大貓艾瑞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州琅琊郡,開陽城。
臧霸正與孫觀密談,
對劉備起兵,
討伐昌豨一事,
兩人各有不同見解。
臧霸早年崛起於琅琊,
此人頗有義氣之舉,
更兼勇武不凡,
頗具統軍之能。
一時間周邊豪強賊寇,
爭相投靠,麾下部曲眾多。
可謂泰山群寇中的“老大”!
隻是近年昌豨不斷做大,
恩威並施,收服吳敦,尹禮,
此人行事又肆無忌憚,
臧霸與他多有爭執,
泰山群寇因此,
逐漸分為昌豨與臧霸,
兩大陣營!
孫觀素來佩服臧霸義氣勇武,
是其堅定支持者。
所以帶麾下六千兵馬,
並入臧霸勢力,
二人共同進退。
眼下琅琊這支泰山賊勢力,
軍力約為一萬八千人,
隻略遜色於東海昌豨。
“宣高大哥,那劉備之前招降我等未成。如今兵戎相見,先攻昌豨,我軍當真不去支援?”
孫觀雖厭惡昌豨,吳敦,尹禮等人,
但也知唇亡齒寒的道理,
畢竟世人眼中,
泰山群寇都是一丘之貉,
劉備滅了昌豨,
下一個恐怕就是自家了!
“昌豨此人,驕橫無比,剛愎自用,遲早遭此橫禍!那劉備,倒不是一味好殺之人,反有仁義之名。劉備軍先攻東海,不犯琅琊,或許是在向我等表明態度!”
臧霸歎息一聲,如此說道。
“我開陽,位於蘭陵北部,也有可能劉備打的,是各個擊破的主意!先滅昌豨,再攻我等!上次招降不歡而散,其未必會再誠心招攬!畢竟我等有賊寇之名,在那劉備眼中,恐怕與昌豨無異!”
孫觀頗為警惕地說道。
“仲台,你言之有理,劉備的確可能有此打算。但為兄不去援助昌豨,的確存了先與劉備示好的念頭,如今形勢尚未明朗,一旦開戰,兩敗俱傷。那招降之事,就當真難上加難了!”
臧霸坦誠答道。
當今天下,
已不是黃巾之亂的時代,
隻要嘯聚山林,拉起一票人馬,
就能橫行州郡,劫掠四方!
如今諸侯並立,官軍勢力強大,
自己這些泰山軍,滿打滿算,
不過數萬人馬,占地不到一郡,
遲早會被周邊曹操,劉備,袁紹這樣的大勢力剿滅,
與其被逼到山窮水盡之時,
不如待價而沽,
擇一明主投靠,
也讓自己麾下兄弟們,
有個安生去處,
不必再背負賊寇惡名!
“既然如此,宣高大哥,接下來如何打算?”
孫觀對臧霸十分信賴,
唯其馬首是瞻。
“先靜觀其變!劉備雖為仁德之主,不過其軍力,不及曹操,袁紹。我等雖有投靠之意,但要是此人連昌豨都無法擊敗,歸降於他,不過是淪為馬前卒罷了!”
臧霸認真說道。
“也好,那昌豨屢次輕視我等!若劉備能擊敗昌豨,倒也證明,其並非陶謙那等弱主,如此才值得我二人投效!”
孫觀對臧霸所說,頗為認同。
他二人出身泰山賊,
雖有浪子回頭之心,
但更信奉實力至上,弱肉強食,
如若劉備隻是一味濫好人,
在亂世之中並無自保手段,
又何必屈居其下,輔佐於他?
“昌豨並非易與之輩,更兼軍力強盛。劉備要勝他,也未必容易!我等先固守城池,等消息傳來,再做打算!不過,若劉備真想覆滅我等,我臧霸,也絕不會任人宰割!”
臧霸一錘定音。
沒想到,數日後,
昌豨麾下親衛,
竟從蘭陵突圍到開陽,
帶來了昌豨戰敗,
軍力折損過半的消息,
昌豨不得不放下麵子,
向臧霸,孫觀緊急求援!
更不巧的是,
探子回報,開陽城外,
出現了一支千人騎軍,
打著巨大的“關”字戰旗!
臧霸與孫觀頗為驚訝,
他們並未想到,
劉備軍竟能一戰,
殲滅昌豨半數兵馬!
雖然二人理念不合,
但昌豨無論統軍,
還是個人武勇,
都毫不遜色於臧霸,
二人能力,
可謂伯仲之間!
而那打著“關”字戰旗的騎軍,
根據臧霸情報,
恐怕是劉備二弟,
關羽,關雲長!
聽聞此人勇猛無敵,
比肩溫侯呂布。
但這騎軍雖有千人,
自己手中軍力,
卻近乎兩萬!
對方想要攻下開陽城,
無異於癡人說夢!
聽聞昌豨,
就是被劉備軍引出城,
以數千精銳騎兵擊敗。
有鑒於此,
臧霸暗下決斷,
必須死守城池,
即使對麵僅有千餘騎,
自己也絕不出擊!
結果第二天,這支騎軍,
一路奔襲至開陽城下。
與城牆保持一定距離後,
這支騎軍繞城而走,
似在偵查敵情。
臧霸心中一稟,
連忙阻攔正要喝令弓箭手,
狙殺敵方騎軍的孫觀。
二人計議一番,
下令麾下弓箭手,
不得瞄準劉備騎軍,
隻將少量箭矢,
射到城外空地之上!
這支騎軍,
自然是關羽統領的幽州突騎。
此次,霍驍也身在其中!
原來數日前,
劉備軍大破昌豨泰山賊軍,
但昌豨隨即閉門不出,
死守蘭陵城,
劉備軍也並未強攻。
陳登與霍驍,關羽,張遼四人再次定計,
決定再次嚐試勸降臧霸,孫觀。
“那臧霸,孫觀,雖未前來參戰,但或許其存了坐山觀虎鬥之心,如今我軍與昌豨相持,還未能將其覆滅,臧霸,孫觀會誠心歸降嗎?”
關羽對這些賊寇勢力,並無甚好感,
認為他們不過一丘之貉。
“雲長將軍,所言甚是!此戰我軍雖已占據上風,但如若臧霸,孫觀前來,勝負當真難料!這二人,確已成此戰關鍵!但賊寇狡詐,我等更需防備詐降!”
張遼對臧霸,孫觀也頗有戒心。
“二位將軍,言之有理。但須知臧霸,孫觀不同於昌豨野心勃勃,此二人擁兵自重,多為自保,所以對糜之仲此前招降,頗為熱切!如今其按兵不動,或許對我軍有示好之意!既然我軍,對昌豨已成威壓之勢,我有意恩威並施,再與那臧霸,孫觀重啟招降之議!”
陳登這幾日,思慮再三,
還是覺得,對臧霸,孫觀勢力,
不必再戰,直接招降為上!
“陳治中,二位將軍。我有一個思量,不知可否?”
霍驍不假思索地說道。
“仲平但說無妨!”主將關羽說道。
“臧霸,孫觀若知我軍大勝,卻不知劉使君,還存有招降之意,心中必定更加舉棋不定,無所適從。故我讚同陳治中所言,當下已是招降良機!霍驍願出使琅琊,勸那臧霸孫觀歸降!”
“此事事關重大,你可有把握?”
張遼躊躇片刻,問道。
“文遠將軍,我二人乃客軍,出麵與臧霸商談招降,名不正言不順。但若能有雲長將軍一同前往,我料能說動臧霸!”
幾人見霍驍自信滿滿,都頗為意動。
霍驍早就想好這個預案!
曆史上的臧霸,孫觀,
能在曹老板威壓下歸降,
並對曹魏政權從一而終,
立下諸多功勳。
足以證明,
此二人倒也不是反複無常之輩。
如今,“劉皇叔”也恩威並施的話,
未必不能說動他們,倒戈來降!
而見此局麵,
昌豨心理防線必定崩潰,
甚至喪失抵抗之心!
關二爺是“劉皇叔”二弟,
劉備勢力的二號人物,
唯有請他出馬,與自己同行,
才能彰顯招降誠意!
當下幾人計議已定,
關羽統領幽州突騎,
與霍驍前往琅琊郡,
尋機招降臧霸,孫觀。
陳登與張遼,
統帥麾下其他兵馬,
對昌豨圍而不攻,
防止其狗急跳牆!
這才有了,
關羽霍驍二人,
統領幽州突騎,
繞開陽城“傳遞信息”之舉。
畢竟雙方,目前敵友難辨,
都在各自試探!
臧霸察覺到劉備軍意圖,
這才假意射箭,以示其誠!
霍驍見臧霸舉動,
心中信心大增!
對方並未選擇死戰不休,
那是最好不過!
於是,第二日,
關羽命幽州突騎,
在開陽城外數裏駐紮警戒。
自己與霍驍兩人,
徑直來到開陽城下,叫開城門。
孫觀親自引關羽,霍驍進城,
麵見大哥臧霸。
霍驍倒也不是第一次,見識這種場麵,
上次曹呂濟陰之戰,
仗著郭嘉,曹仁等“人質”在手,
霍驍上演了一把單騎出使曹營,
說服曹老板退兵的好戲。
可惜這次與臧霸談招降,
就沒有那麽多籌碼了,
城中泰山賊寇凶神惡煞,
隻要對方一聲令下,
自己恐怕就要被剁成肉泥。
不過!
身旁有關二爺在側,
這可是日後“單刀赴會”,
震懾江東群臣的猛人!
即使明知此次以身犯險,
霍驍倒也並不慌張。
開陽城議事廳中,
臧霸見到關羽,霍驍兩人,
早知那器宇軒昂的紅臉大漢,
就是徐州新主劉備二弟關羽,
算得上劉備軍二號人物。
其肯以身犯險前來,
倒是很有誠意!
至於他身邊那員小將,
年輕英俊,頗有英武之氣
但似乎隻有二十出頭,
臧霸還當他是關羽親兵。
(霍驍:跟在關二爺身邊,被誤認為小兵,應該也正常......吧!?)
幾人分賓主坐定,
在霍驍眼裏,
臧霸也就三十出頭年紀,
身材高大魁梧,麵容冷峻,
雙眸深邃,不怒自威。
完全不是霍驍想象中,
那綠林草寇般的模樣。
隻見他不卑不亢地說道:
“二位不請自來,率軍到我開陽地界,即使是前來商談罷兵休戰,也未免咄咄逼人了吧!”
關羽聞言,並不搭話,
隻是神色倨傲端坐,
仿佛懶得看那臧霸孫觀一眼。
霍驍暗自苦笑,
關二爺高傲的老毛病又來了,
他一貫輕視賊寇,
如今又敵我未明,
自然不會拿出什麽好臉色。
看來這次出使,
隻能自己“代言”了。
“臧將軍,在下陷陣校尉霍驍。休要誤會,我軍並非前來罷兵休戰,而是來要求你方歸降的!”
霍驍這次,
出乎意料地有些“咄咄逼人”!
“唰”地一聲,
臧霸還未說話,
身旁孫觀已拔劍在手!
“宣高大哥,早說那劉備並無誠意,先拿下這二人,以他們為質,諒那劉備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關羽聞言,
一股熾烈戰意,
猛然升騰,
仿佛天神降臨,
讓場中諸人,
皆生出無力抵抗之感!
如真要動手,
關羽有把握,
數招之內,解決二人!
“關將軍,霍校尉,二位不過千騎兵臨城下!就想讓我軍投降,未免也太托大了!這開陽城內一萬八千兵馬!我臧霸,可不會任你等宰割!”
說罷,臧霸麵色驟變,
猛地一拍雙手,
刹那間,
數十刀斧手現身屋外,
其中還夾雜多名弓箭手,
個個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下章預告“倒戈相向”!
臧霸正與孫觀密談,
對劉備起兵,
討伐昌豨一事,
兩人各有不同見解。
臧霸早年崛起於琅琊,
此人頗有義氣之舉,
更兼勇武不凡,
頗具統軍之能。
一時間周邊豪強賊寇,
爭相投靠,麾下部曲眾多。
可謂泰山群寇中的“老大”!
隻是近年昌豨不斷做大,
恩威並施,收服吳敦,尹禮,
此人行事又肆無忌憚,
臧霸與他多有爭執,
泰山群寇因此,
逐漸分為昌豨與臧霸,
兩大陣營!
孫觀素來佩服臧霸義氣勇武,
是其堅定支持者。
所以帶麾下六千兵馬,
並入臧霸勢力,
二人共同進退。
眼下琅琊這支泰山賊勢力,
軍力約為一萬八千人,
隻略遜色於東海昌豨。
“宣高大哥,那劉備之前招降我等未成。如今兵戎相見,先攻昌豨,我軍當真不去支援?”
孫觀雖厭惡昌豨,吳敦,尹禮等人,
但也知唇亡齒寒的道理,
畢竟世人眼中,
泰山群寇都是一丘之貉,
劉備滅了昌豨,
下一個恐怕就是自家了!
“昌豨此人,驕橫無比,剛愎自用,遲早遭此橫禍!那劉備,倒不是一味好殺之人,反有仁義之名。劉備軍先攻東海,不犯琅琊,或許是在向我等表明態度!”
臧霸歎息一聲,如此說道。
“我開陽,位於蘭陵北部,也有可能劉備打的,是各個擊破的主意!先滅昌豨,再攻我等!上次招降不歡而散,其未必會再誠心招攬!畢竟我等有賊寇之名,在那劉備眼中,恐怕與昌豨無異!”
孫觀頗為警惕地說道。
“仲台,你言之有理,劉備的確可能有此打算。但為兄不去援助昌豨,的確存了先與劉備示好的念頭,如今形勢尚未明朗,一旦開戰,兩敗俱傷。那招降之事,就當真難上加難了!”
臧霸坦誠答道。
當今天下,
已不是黃巾之亂的時代,
隻要嘯聚山林,拉起一票人馬,
就能橫行州郡,劫掠四方!
如今諸侯並立,官軍勢力強大,
自己這些泰山軍,滿打滿算,
不過數萬人馬,占地不到一郡,
遲早會被周邊曹操,劉備,袁紹這樣的大勢力剿滅,
與其被逼到山窮水盡之時,
不如待價而沽,
擇一明主投靠,
也讓自己麾下兄弟們,
有個安生去處,
不必再背負賊寇惡名!
“既然如此,宣高大哥,接下來如何打算?”
孫觀對臧霸十分信賴,
唯其馬首是瞻。
“先靜觀其變!劉備雖為仁德之主,不過其軍力,不及曹操,袁紹。我等雖有投靠之意,但要是此人連昌豨都無法擊敗,歸降於他,不過是淪為馬前卒罷了!”
臧霸認真說道。
“也好,那昌豨屢次輕視我等!若劉備能擊敗昌豨,倒也證明,其並非陶謙那等弱主,如此才值得我二人投效!”
孫觀對臧霸所說,頗為認同。
他二人出身泰山賊,
雖有浪子回頭之心,
但更信奉實力至上,弱肉強食,
如若劉備隻是一味濫好人,
在亂世之中並無自保手段,
又何必屈居其下,輔佐於他?
“昌豨並非易與之輩,更兼軍力強盛。劉備要勝他,也未必容易!我等先固守城池,等消息傳來,再做打算!不過,若劉備真想覆滅我等,我臧霸,也絕不會任人宰割!”
臧霸一錘定音。
沒想到,數日後,
昌豨麾下親衛,
竟從蘭陵突圍到開陽,
帶來了昌豨戰敗,
軍力折損過半的消息,
昌豨不得不放下麵子,
向臧霸,孫觀緊急求援!
更不巧的是,
探子回報,開陽城外,
出現了一支千人騎軍,
打著巨大的“關”字戰旗!
臧霸與孫觀頗為驚訝,
他們並未想到,
劉備軍竟能一戰,
殲滅昌豨半數兵馬!
雖然二人理念不合,
但昌豨無論統軍,
還是個人武勇,
都毫不遜色於臧霸,
二人能力,
可謂伯仲之間!
而那打著“關”字戰旗的騎軍,
根據臧霸情報,
恐怕是劉備二弟,
關羽,關雲長!
聽聞此人勇猛無敵,
比肩溫侯呂布。
但這騎軍雖有千人,
自己手中軍力,
卻近乎兩萬!
對方想要攻下開陽城,
無異於癡人說夢!
聽聞昌豨,
就是被劉備軍引出城,
以數千精銳騎兵擊敗。
有鑒於此,
臧霸暗下決斷,
必須死守城池,
即使對麵僅有千餘騎,
自己也絕不出擊!
結果第二天,這支騎軍,
一路奔襲至開陽城下。
與城牆保持一定距離後,
這支騎軍繞城而走,
似在偵查敵情。
臧霸心中一稟,
連忙阻攔正要喝令弓箭手,
狙殺敵方騎軍的孫觀。
二人計議一番,
下令麾下弓箭手,
不得瞄準劉備騎軍,
隻將少量箭矢,
射到城外空地之上!
這支騎軍,
自然是關羽統領的幽州突騎。
此次,霍驍也身在其中!
原來數日前,
劉備軍大破昌豨泰山賊軍,
但昌豨隨即閉門不出,
死守蘭陵城,
劉備軍也並未強攻。
陳登與霍驍,關羽,張遼四人再次定計,
決定再次嚐試勸降臧霸,孫觀。
“那臧霸,孫觀,雖未前來參戰,但或許其存了坐山觀虎鬥之心,如今我軍與昌豨相持,還未能將其覆滅,臧霸,孫觀會誠心歸降嗎?”
關羽對這些賊寇勢力,並無甚好感,
認為他們不過一丘之貉。
“雲長將軍,所言甚是!此戰我軍雖已占據上風,但如若臧霸,孫觀前來,勝負當真難料!這二人,確已成此戰關鍵!但賊寇狡詐,我等更需防備詐降!”
張遼對臧霸,孫觀也頗有戒心。
“二位將軍,言之有理。但須知臧霸,孫觀不同於昌豨野心勃勃,此二人擁兵自重,多為自保,所以對糜之仲此前招降,頗為熱切!如今其按兵不動,或許對我軍有示好之意!既然我軍,對昌豨已成威壓之勢,我有意恩威並施,再與那臧霸,孫觀重啟招降之議!”
陳登這幾日,思慮再三,
還是覺得,對臧霸,孫觀勢力,
不必再戰,直接招降為上!
“陳治中,二位將軍。我有一個思量,不知可否?”
霍驍不假思索地說道。
“仲平但說無妨!”主將關羽說道。
“臧霸,孫觀若知我軍大勝,卻不知劉使君,還存有招降之意,心中必定更加舉棋不定,無所適從。故我讚同陳治中所言,當下已是招降良機!霍驍願出使琅琊,勸那臧霸孫觀歸降!”
“此事事關重大,你可有把握?”
張遼躊躇片刻,問道。
“文遠將軍,我二人乃客軍,出麵與臧霸商談招降,名不正言不順。但若能有雲長將軍一同前往,我料能說動臧霸!”
幾人見霍驍自信滿滿,都頗為意動。
霍驍早就想好這個預案!
曆史上的臧霸,孫觀,
能在曹老板威壓下歸降,
並對曹魏政權從一而終,
立下諸多功勳。
足以證明,
此二人倒也不是反複無常之輩。
如今,“劉皇叔”也恩威並施的話,
未必不能說動他們,倒戈來降!
而見此局麵,
昌豨心理防線必定崩潰,
甚至喪失抵抗之心!
關二爺是“劉皇叔”二弟,
劉備勢力的二號人物,
唯有請他出馬,與自己同行,
才能彰顯招降誠意!
當下幾人計議已定,
關羽統領幽州突騎,
與霍驍前往琅琊郡,
尋機招降臧霸,孫觀。
陳登與張遼,
統帥麾下其他兵馬,
對昌豨圍而不攻,
防止其狗急跳牆!
這才有了,
關羽霍驍二人,
統領幽州突騎,
繞開陽城“傳遞信息”之舉。
畢竟雙方,目前敵友難辨,
都在各自試探!
臧霸察覺到劉備軍意圖,
這才假意射箭,以示其誠!
霍驍見臧霸舉動,
心中信心大增!
對方並未選擇死戰不休,
那是最好不過!
於是,第二日,
關羽命幽州突騎,
在開陽城外數裏駐紮警戒。
自己與霍驍兩人,
徑直來到開陽城下,叫開城門。
孫觀親自引關羽,霍驍進城,
麵見大哥臧霸。
霍驍倒也不是第一次,見識這種場麵,
上次曹呂濟陰之戰,
仗著郭嘉,曹仁等“人質”在手,
霍驍上演了一把單騎出使曹營,
說服曹老板退兵的好戲。
可惜這次與臧霸談招降,
就沒有那麽多籌碼了,
城中泰山賊寇凶神惡煞,
隻要對方一聲令下,
自己恐怕就要被剁成肉泥。
不過!
身旁有關二爺在側,
這可是日後“單刀赴會”,
震懾江東群臣的猛人!
即使明知此次以身犯險,
霍驍倒也並不慌張。
開陽城議事廳中,
臧霸見到關羽,霍驍兩人,
早知那器宇軒昂的紅臉大漢,
就是徐州新主劉備二弟關羽,
算得上劉備軍二號人物。
其肯以身犯險前來,
倒是很有誠意!
至於他身邊那員小將,
年輕英俊,頗有英武之氣
但似乎隻有二十出頭,
臧霸還當他是關羽親兵。
(霍驍:跟在關二爺身邊,被誤認為小兵,應該也正常......吧!?)
幾人分賓主坐定,
在霍驍眼裏,
臧霸也就三十出頭年紀,
身材高大魁梧,麵容冷峻,
雙眸深邃,不怒自威。
完全不是霍驍想象中,
那綠林草寇般的模樣。
隻見他不卑不亢地說道:
“二位不請自來,率軍到我開陽地界,即使是前來商談罷兵休戰,也未免咄咄逼人了吧!”
關羽聞言,並不搭話,
隻是神色倨傲端坐,
仿佛懶得看那臧霸孫觀一眼。
霍驍暗自苦笑,
關二爺高傲的老毛病又來了,
他一貫輕視賊寇,
如今又敵我未明,
自然不會拿出什麽好臉色。
看來這次出使,
隻能自己“代言”了。
“臧將軍,在下陷陣校尉霍驍。休要誤會,我軍並非前來罷兵休戰,而是來要求你方歸降的!”
霍驍這次,
出乎意料地有些“咄咄逼人”!
“唰”地一聲,
臧霸還未說話,
身旁孫觀已拔劍在手!
“宣高大哥,早說那劉備並無誠意,先拿下這二人,以他們為質,諒那劉備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關羽聞言,
一股熾烈戰意,
猛然升騰,
仿佛天神降臨,
讓場中諸人,
皆生出無力抵抗之感!
如真要動手,
關羽有把握,
數招之內,解決二人!
“關將軍,霍校尉,二位不過千騎兵臨城下!就想讓我軍投降,未免也太托大了!這開陽城內一萬八千兵馬!我臧霸,可不會任你等宰割!”
說罷,臧霸麵色驟變,
猛地一拍雙手,
刹那間,
數十刀斧手現身屋外,
其中還夾雜多名弓箭手,
個個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下章預告“倒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