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意思是言而有信,承諾的事一言為定,絕不\"食言而肥\",不開空頭支票,不\"三反四覆\",因為\"一諾\"價值千金,份量很重。為此告誡世人:做人一定要守信用,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故\"一諾千金\"常作為衡量一個人人品是否過關的重要指標。那,該成語究竟典出何方,與哪位古人有關呢?


    一、語出《史記》


    在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史記》中,有一列傳,叫《季布.欒布列傳》,其中有這樣的評語: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意思是得到一百斤黃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答應的一個承諾。


    一百斤黃金已足夠貴重,然,季布的\"一諾\"更為貴重,不是黃金可以作比的。可見,季布答應的一句話有多難得,真正是價值連城。


    於是,便有\"季布一諾\"之說,由此傳達出一個人務必\"信守諾言、需講信用\"這一優良品德的重要內涵。


    二、季布的故事


    那,季布是何許人?何以如此得到好評?


    原來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地人,常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且非常講信用,隻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努力去做到。


    故季布深得人心,西楚霸王項羽很欣賞他,便招入軍中提拔為一名將軍,為他效力。


    季布也沒辜負項羽知遇之恩,多次領兵打敗劉邦,成為項羽手下與龍且、英布、鍾離眛、虞子期齊名的\"五虎將\"。劉邦對季布也是恨得咬牙切齒。


    後來,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後,就下令\"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賞黃金千兩;若私自藏匿,則滅門三族。\"


    即便有這樣嚴苛的通緝,季布一個姓周的好友也沒出賣他。這位周姓好友還是熱情地收留了因項羽被劉邦打敗隻得東躲西藏的季布,後來他見風聲太緊,便與季布商量後,季布便剃光頭發穿上粗布衣服裝成奴隸混在朋友的幾十個家僮中,一起到魯地的朱姓人家當勞工。


    這朱姓人家乃當地富豪,對季布也很敬重。季布來到朱家後,即便是負責田地耕作,亦得到極好的待遇:\"田間耕作的事,都要聽季布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樣的飯。\"


    因朱家與汝陰侯夏侯嬰要好,朱家還專程找到夏侯嬰,為季布說情,呈請漢高祖劉邦赦免季布。劉邦聽了夏侯嬰的說辭後,對季布有了全麵了解,也予以認可,不僅免去通緝,還授給他效力新朝的職位。


    季布的好消息傳開後,他的一個同鄉曹邱生,便寄信給他,希望與之交好。季布原本討厭這個勢利的同鄉,不想搭理他。


    但這個姓曹的同鄉還是找到季布,說,季兄啊,人們常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我也是宣傳者之一,您不能拒絕我的好意吧。


    季布便改變了之前的態度,將姓曹的同鄉留住了幾個月,待為上賓,離開時還給了豐厚的禮物。


    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由此更加流傳開來。


    三、後記


    季布本人亦\"種瓜得瓜\",晚年得到豐厚的回報。


    漢高祖劉邦拜他為郎中。到了漢惠帝時期,季布又得到加官進爵,授為中郎將,在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漢文帝時,高齡的季布還榮任河東郡守,取得治理河東的良好政績。


    最終季布老死河東任上,且受封魯王。季布是項羽原手下五大猛將中結局最好的一位。


    以講信用著稱的季布最終得到善果,可見:\"一諾千金\"確是為人之本,是值得牢記與遵守的勵誌之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天派流浪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天派流浪的貓並收藏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