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年節的兩件大事
妃藥不可:璃王獨寵妻 作者:藥十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節終是來了,往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喜慶安樂,一桌年夜飯,兩壺暖心酒,三道家常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是同樣的年,喜卻非一樣的喜。
大官員愁容滿麵,毛焦火辣,小百姓歡喜沸騰,津津樂道,如此鮮明的對比,皆是因為年節當日,天幕京城發生了兩件大事!
清官不再廉,妙手心不仁,委實讓人心驚悚然,義憤填膺!
要說天幕官員中,誰最清正廉明,兩袖清風,為國為民,一清如水,百姓們十人九知,當屬官洲知縣徐清廉,說起這徐清廉,本名徐定金,原是天幕十一年考前進士,因懷才不遇,仕途無望,回家種田,後不知因何機遇,謀得一官半職,當了官洲父母官,傳言這徐縣令在位期間,體恤民情,一心為民請命,端的是鐵麵無私的好官,遂官洲百姓聯名兌銀,送了一副牌匾,刻了徐清廉三字,自此後,這徐縣令更是以此為名,鞭策自己,更加愛民如子。
然,年節當日,辰時三刻,一封告密折子突然出現在大理寺卿夏昌訓的案前,身為大理寺卿,為官十餘載,夏昌訓還是頭一次收到如此薄輕的賄賂‘髒銀’,用一文錢壓著的告密信?
一文錢!嗬,夏昌訓本不予搭理,可好奇心使然,他倒要看看什麽告密信就值一文錢,帶著諷刺隨手一翻,卻幾欲驚掉了下巴,一封薄薄的信件隻字片語,卻關乎一個四品官員的一生前程,甚至生命,驚訝之餘,又尚且毫無證據,遂夏昌訓將信隨手一丟,打算滯後處理。
然,令夏昌訓沒想到的事,他辰時三刻收到的信件,巳時一刻便被召進了宮,頂著滿腹的疑惑換了官服,見了皇上,方醍醐灌頂,大驚失色,信件的內容竟在他用早膳的功夫傳遍京城的大街小巷,人盡皆知,百姓們沸沸揚揚,情緒高漲,如此,終是驚動了皇上。
坐在去大理寺的馬車上,夏昌訓心煩意亂,如坐針氈,大過年的,便攜了立即處理,速速查訪,安撫民心的聖意,任誰也高興不起來,焦頭爛額間,夏昌訓翻開手中被慕容天大怒之下摔下來的一封封信件,心中忍不住的納悶,這徐清廉到底是得罪誰了,竟被人如此報複,白紙黑字,比他書房中的告密信有過之而無不及。
徐清廉者,蠅營狗苟,貪贓枉法,任人唯親,不擇手段,利欲熏心,草菅人命,辱之清廉,實之定金;忍無可忍,告知於民,證據奉上,大理寺尋之!
夏昌訓坐著馬車匆匆趕往大理寺,一腦門的證據奉上,大理寺尋之,進門腳下不停,直奔大廳而去,依他看來,送信之人既將告密信弄得滿城皆知,定是想大白於天下,如此算來,這證據也肯定在顯眼之處,若是大理寺,那必是大廳無疑。
果真,進了大廳,便見三兩個衙役正驚疑不定的翻著兩三個厚厚的冊子,夏昌訓搶過冊子,屁股還未坐熱,便再次被召進了宮!
馬不停蹄,渾身冒汗,顫顫巍巍的跑進禦書房,抬眼瞧見慕容天比早前更甚的陰沉黑臉,夏昌訓暗自抹了把冷汗,心中哀嚎,這個年,是過不好了!
要說宮中太醫裏,誰的醫術最高明,那當屬兩朝元老級的太醫院院使房禦醫,因著醫術高明,身世清白,博學多識,而立之年,被先皇欽點為太醫院院使,到如今幕帝當政,已四十載有餘,端的是德高望重,高居廟堂,如此人物,手下自是有一兩個高徒,而房禦醫此人,孤僻嚴厲,傲氣使然,大半輩子隻收了一個徒弟,而今日,出事的便是這三生有幸的高徒,李一草。
夏昌訓頹廢的坐在大理寺門沿,聳拉著腦袋,唉聲歎氣,這個年,過不好嘍,過不好嘍!
李一草事件,同先前的徐清廉差不多,隻不過這次夏昌訓在大理寺案台拿起的是六文錢,煩心了一早上,此時倒是一樂,這李一草比徐清廉還貴了五文!
瞪眼將剛從禦書房撿起的信件看了又看,夏昌訓一時頭大,這徐清廉和李一草有共同的仇人?不然,這送信人怎都是同一人,連筆記內容都如此相似!
李一草者,師門敗類,損人利己,以人試藥,其心可誅,變賣假藥,毒害百姓,師出高門,不思進取,假仁假義;忍無可忍,告知於民,證據奉上,大理寺尋之!
唯一不同之處是,李一草的信件後,注了一行字:李一草所犯任何事,房禦醫皆不知情!
年節終是來了,往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喜慶安樂,一桌年夜飯,兩壺暖心酒,三道家常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是同樣的年,喜卻非一樣的喜。
大官員愁容滿麵,毛焦火辣,小百姓歡喜沸騰,津津樂道,如此鮮明的對比,皆是因為年節當日,天幕京城發生了兩件大事!
清官不再廉,妙手心不仁,委實讓人心驚悚然,義憤填膺!
要說天幕官員中,誰最清正廉明,兩袖清風,為國為民,一清如水,百姓們十人九知,當屬官洲知縣徐清廉,說起這徐清廉,本名徐定金,原是天幕十一年考前進士,因懷才不遇,仕途無望,回家種田,後不知因何機遇,謀得一官半職,當了官洲父母官,傳言這徐縣令在位期間,體恤民情,一心為民請命,端的是鐵麵無私的好官,遂官洲百姓聯名兌銀,送了一副牌匾,刻了徐清廉三字,自此後,這徐縣令更是以此為名,鞭策自己,更加愛民如子。
然,年節當日,辰時三刻,一封告密折子突然出現在大理寺卿夏昌訓的案前,身為大理寺卿,為官十餘載,夏昌訓還是頭一次收到如此薄輕的賄賂‘髒銀’,用一文錢壓著的告密信?
一文錢!嗬,夏昌訓本不予搭理,可好奇心使然,他倒要看看什麽告密信就值一文錢,帶著諷刺隨手一翻,卻幾欲驚掉了下巴,一封薄薄的信件隻字片語,卻關乎一個四品官員的一生前程,甚至生命,驚訝之餘,又尚且毫無證據,遂夏昌訓將信隨手一丟,打算滯後處理。
然,令夏昌訓沒想到的事,他辰時三刻收到的信件,巳時一刻便被召進了宮,頂著滿腹的疑惑換了官服,見了皇上,方醍醐灌頂,大驚失色,信件的內容竟在他用早膳的功夫傳遍京城的大街小巷,人盡皆知,百姓們沸沸揚揚,情緒高漲,如此,終是驚動了皇上。
坐在去大理寺的馬車上,夏昌訓心煩意亂,如坐針氈,大過年的,便攜了立即處理,速速查訪,安撫民心的聖意,任誰也高興不起來,焦頭爛額間,夏昌訓翻開手中被慕容天大怒之下摔下來的一封封信件,心中忍不住的納悶,這徐清廉到底是得罪誰了,竟被人如此報複,白紙黑字,比他書房中的告密信有過之而無不及。
徐清廉者,蠅營狗苟,貪贓枉法,任人唯親,不擇手段,利欲熏心,草菅人命,辱之清廉,實之定金;忍無可忍,告知於民,證據奉上,大理寺尋之!
夏昌訓坐著馬車匆匆趕往大理寺,一腦門的證據奉上,大理寺尋之,進門腳下不停,直奔大廳而去,依他看來,送信之人既將告密信弄得滿城皆知,定是想大白於天下,如此算來,這證據也肯定在顯眼之處,若是大理寺,那必是大廳無疑。
果真,進了大廳,便見三兩個衙役正驚疑不定的翻著兩三個厚厚的冊子,夏昌訓搶過冊子,屁股還未坐熱,便再次被召進了宮!
馬不停蹄,渾身冒汗,顫顫巍巍的跑進禦書房,抬眼瞧見慕容天比早前更甚的陰沉黑臉,夏昌訓暗自抹了把冷汗,心中哀嚎,這個年,是過不好了!
要說宮中太醫裏,誰的醫術最高明,那當屬兩朝元老級的太醫院院使房禦醫,因著醫術高明,身世清白,博學多識,而立之年,被先皇欽點為太醫院院使,到如今幕帝當政,已四十載有餘,端的是德高望重,高居廟堂,如此人物,手下自是有一兩個高徒,而房禦醫此人,孤僻嚴厲,傲氣使然,大半輩子隻收了一個徒弟,而今日,出事的便是這三生有幸的高徒,李一草。
夏昌訓頹廢的坐在大理寺門沿,聳拉著腦袋,唉聲歎氣,這個年,過不好嘍,過不好嘍!
李一草事件,同先前的徐清廉差不多,隻不過這次夏昌訓在大理寺案台拿起的是六文錢,煩心了一早上,此時倒是一樂,這李一草比徐清廉還貴了五文!
瞪眼將剛從禦書房撿起的信件看了又看,夏昌訓一時頭大,這徐清廉和李一草有共同的仇人?不然,這送信人怎都是同一人,連筆記內容都如此相似!
李一草者,師門敗類,損人利己,以人試藥,其心可誅,變賣假藥,毒害百姓,師出高門,不思進取,假仁假義;忍無可忍,告知於民,證據奉上,大理寺尋之!
唯一不同之處是,李一草的信件後,注了一行字:李一草所犯任何事,房禦醫皆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