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坐在家裏說說笑笑,嚴易提醒連盼道,“估計這姓陳的還要再來。”
陳豫章之前來踢館,雖然沒什麽惡意,但嚴易一貫小心眼,他這人特別記仇,惹了連盼就等同於是惹他,因此提起陳豫章一律以“姓陳的”來稱呼。
陳豫章的待遇在他這裏和汪令雪差不多,汪令雪前頭因為拍了《中華有味》,直接把食園送上了國民美食巔峰,嚴易心裏頭這才總算對他稍微有了幾分好臉色,不以“姓汪的”稱呼他,轉而直呼其名了。
但是對陳豫章,又變成了“姓陳的”。
連老太太聽了都忍不住搖頭。
陳豫章家裏從前可是有從龍之功,說起來都是開國功臣之後了,陳家子弟,各個人中龍鳳,也就是嚴易,居然不把這些放在眼裏。
嚴易說的話,連盼也沒放在心上,她原以為這事過去也就過去了,誰知沒過多久,部隊裏還真來人了。
章光熙領著一幫子人,直接帶兵把食園給圍了起來,連盼這才得知,過年前夕,米國總統要訪華,居然不是去b市,而是來j市!
j市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耕地和綠林,城市裏的綠化和環保也做得非常好,這一次是作為環保和經濟共同發展的典型,才被選中做代表城市的。
年前夕的一個國際經濟論壇峰會就在j市舉行,展館在市中心,各國匯集於此。
連盼原以為陳豫章之前來食園,隻是為了踢館,沒想到,他竟然是為這個來的!
陳家家世淵遠,和政要關係親密,恐怕就是因為他的推薦,上麵才將會餐的地點選在了食園。
當然了,這個消息目前還隻有連盼和嚴家人知道,園子裏的人都被刻意敲打過,消息不得外露。
這可是給國家長臉的事,大家激動得跟什麽似的,弟子們得知這個消息後,激動得連覺都睡不著了,不過人卻都很識時務,一個字都沒往外傳。
就連平常一貫大嘴巴的袁子晉,自從章光熙的人過來把守食園後,他成日裏便把嘴巴閉得緊緊的,一句多餘的話都不肯說,唯恐自己泄露了“秘密”。
嚴易這邊也得到了消息,不過他是作為j市的青年企業家代表,直接參加峰會的,和連盼這種在峰會結束後招待國家領導人的任務不同。
不管怎樣,一個家庭裏出了兩個有頭有臉的人物,老太太和連大爺都喜得跟什麽似的,老太太得知消息後還專門去佛堂裏給祖宗燒香,連大爺高興地晚上又多吃了兩碗飯。
誰能料到,他一個鄉野匹夫的孫女,也有接見國家領導人的時候呢?
如此一來,也算是對得起自己早逝的兒子和兒媳了!
若不是他堅持砸鍋賣鐵送連盼讀書,哪裏會有今天?他就說現代男女平等,一定要多學點東西才有出路,這不,出路就來了麽!
畢竟是國家領導人要來,連盼提前一周就閉園了,專門準備國宴。
既要中外聞名,又要大氣磅礴的菜式,連盼想來想去,也隻有滿漢全席了。
不過滿漢全席到底長什麽樣,說起來還真沒什麽人知道,而且關於這個滿漢全席的說法,其實也不太可考。
比較站得住腳的出處是在《揚州畫舫錄》裏,記載了滿漢席的菜譜,裏頭菜式一共108道,吃上三天三夜也吃不完。
也有人說這是揚州的官場菜,皇帝說不定壓根就不吃這個。
不過傳到後世裏,滿漢全席早已神乎其神了,成為了宮廷菜的象征。
其實稍微懂行的人略加分析,便能知道這滿漢全席實際上融合了各大菜係的名菜,尤其連盼還曾在禦膳房呆過,貴人們一般吃什麽菜,她心裏可是有數地很。
皇帝就算再奢靡,宮中也有禮法在,一人用膳,一頓菜不會超過十個,多了也吃不完,吃不完就是浪費,古人尊敬糧食,並不崇尚浪費,皇帝吃不完的禦膳往往還會賞下來,賜給宮人吃。
連盼已經預先知道了來訪的賓客數,一共隻有四位。
元首及夫人,還有米國總統以及第一夫人,故而連盼打算做一個“微複原”的滿漢全席。
其實到她這裏,滿漢全席已經不是指滿漢全席了,而是成了禦膳的代名詞。
畢竟連盼也沒見過滿漢全席什麽樣,她打算做的,隻是參考自己以往禦膳的經驗,結合現代曆史中廣為人知的滿漢全席,做一個小小的複原嚐試和創新。
連盼從前在宮中,早已不知多少次跟著師傅一起招待過外國使臣了,對於大場麵上的菜要怎麽做心裏頭還是很有數的。
不過那時候都是師傅主廚,她隻是幫忙,沒想到如今,竟然也輪到她來主廚,十個弟子給她打下手了。
對於這種帶有外交性質的國宴,要點隻有兩個——一是好看,二是好吃。
對,好看比好吃更重要。
雖然連盼並不推崇食不厭精的做法,但是必要時刻,尤其是食物代表國家臉麵的時候,那些個奇工巧技還是很有必要的,別的不說,拿出去震懾一下外國人也是很重要的。
峰會那天還沒到,連盼早已提前給眾弟子安排好了分工。
陳豫章之前來踢館,雖然沒什麽惡意,但嚴易一貫小心眼,他這人特別記仇,惹了連盼就等同於是惹他,因此提起陳豫章一律以“姓陳的”來稱呼。
陳豫章的待遇在他這裏和汪令雪差不多,汪令雪前頭因為拍了《中華有味》,直接把食園送上了國民美食巔峰,嚴易心裏頭這才總算對他稍微有了幾分好臉色,不以“姓汪的”稱呼他,轉而直呼其名了。
但是對陳豫章,又變成了“姓陳的”。
連老太太聽了都忍不住搖頭。
陳豫章家裏從前可是有從龍之功,說起來都是開國功臣之後了,陳家子弟,各個人中龍鳳,也就是嚴易,居然不把這些放在眼裏。
嚴易說的話,連盼也沒放在心上,她原以為這事過去也就過去了,誰知沒過多久,部隊裏還真來人了。
章光熙領著一幫子人,直接帶兵把食園給圍了起來,連盼這才得知,過年前夕,米國總統要訪華,居然不是去b市,而是來j市!
j市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耕地和綠林,城市裏的綠化和環保也做得非常好,這一次是作為環保和經濟共同發展的典型,才被選中做代表城市的。
年前夕的一個國際經濟論壇峰會就在j市舉行,展館在市中心,各國匯集於此。
連盼原以為陳豫章之前來食園,隻是為了踢館,沒想到,他竟然是為這個來的!
陳家家世淵遠,和政要關係親密,恐怕就是因為他的推薦,上麵才將會餐的地點選在了食園。
當然了,這個消息目前還隻有連盼和嚴家人知道,園子裏的人都被刻意敲打過,消息不得外露。
這可是給國家長臉的事,大家激動得跟什麽似的,弟子們得知這個消息後,激動得連覺都睡不著了,不過人卻都很識時務,一個字都沒往外傳。
就連平常一貫大嘴巴的袁子晉,自從章光熙的人過來把守食園後,他成日裏便把嘴巴閉得緊緊的,一句多餘的話都不肯說,唯恐自己泄露了“秘密”。
嚴易這邊也得到了消息,不過他是作為j市的青年企業家代表,直接參加峰會的,和連盼這種在峰會結束後招待國家領導人的任務不同。
不管怎樣,一個家庭裏出了兩個有頭有臉的人物,老太太和連大爺都喜得跟什麽似的,老太太得知消息後還專門去佛堂裏給祖宗燒香,連大爺高興地晚上又多吃了兩碗飯。
誰能料到,他一個鄉野匹夫的孫女,也有接見國家領導人的時候呢?
如此一來,也算是對得起自己早逝的兒子和兒媳了!
若不是他堅持砸鍋賣鐵送連盼讀書,哪裏會有今天?他就說現代男女平等,一定要多學點東西才有出路,這不,出路就來了麽!
畢竟是國家領導人要來,連盼提前一周就閉園了,專門準備國宴。
既要中外聞名,又要大氣磅礴的菜式,連盼想來想去,也隻有滿漢全席了。
不過滿漢全席到底長什麽樣,說起來還真沒什麽人知道,而且關於這個滿漢全席的說法,其實也不太可考。
比較站得住腳的出處是在《揚州畫舫錄》裏,記載了滿漢席的菜譜,裏頭菜式一共108道,吃上三天三夜也吃不完。
也有人說這是揚州的官場菜,皇帝說不定壓根就不吃這個。
不過傳到後世裏,滿漢全席早已神乎其神了,成為了宮廷菜的象征。
其實稍微懂行的人略加分析,便能知道這滿漢全席實際上融合了各大菜係的名菜,尤其連盼還曾在禦膳房呆過,貴人們一般吃什麽菜,她心裏可是有數地很。
皇帝就算再奢靡,宮中也有禮法在,一人用膳,一頓菜不會超過十個,多了也吃不完,吃不完就是浪費,古人尊敬糧食,並不崇尚浪費,皇帝吃不完的禦膳往往還會賞下來,賜給宮人吃。
連盼已經預先知道了來訪的賓客數,一共隻有四位。
元首及夫人,還有米國總統以及第一夫人,故而連盼打算做一個“微複原”的滿漢全席。
其實到她這裏,滿漢全席已經不是指滿漢全席了,而是成了禦膳的代名詞。
畢竟連盼也沒見過滿漢全席什麽樣,她打算做的,隻是參考自己以往禦膳的經驗,結合現代曆史中廣為人知的滿漢全席,做一個小小的複原嚐試和創新。
連盼從前在宮中,早已不知多少次跟著師傅一起招待過外國使臣了,對於大場麵上的菜要怎麽做心裏頭還是很有數的。
不過那時候都是師傅主廚,她隻是幫忙,沒想到如今,竟然也輪到她來主廚,十個弟子給她打下手了。
對於這種帶有外交性質的國宴,要點隻有兩個——一是好看,二是好吃。
對,好看比好吃更重要。
雖然連盼並不推崇食不厭精的做法,但是必要時刻,尤其是食物代表國家臉麵的時候,那些個奇工巧技還是很有必要的,別的不說,拿出去震懾一下外國人也是很重要的。
峰會那天還沒到,連盼早已提前給眾弟子安排好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