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葵早已在廚房提前洗好了蔬菜,連盼對她的勤快很滿意,點頭道,“今天這一桌,我們倆對半來。”


    楊小葵頓時愣住了,“連小姐……”


    連盼笑了笑,“你跟著我也練了好幾個月了,你的手藝我嚐過的,還可以的。”


    今天安排給種樹小分隊的都是普通的農家菜,並原本也不算太複雜,除了有兩個大菜和一個湯連盼打算自己做之外,其餘的,她都希望能讓楊小葵練練手。


    其實上次楊小葵父母來找她這件事,連盼事後也想了很多。


    為什麽一個二十二歲的女孩子,已經完全獨立,但卻仍然沒有自保能力?


    最重要的是,她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楊小葵一旦離開了食園,她恐怕又會回到以前的那種生活,臉上有胎記,到處被人嘲笑和拒絕。她的父母當然可以隨意將其搓圓捏扁。


    連盼從前就在禦膳房打了五年的雜,呈給貴人們的禦膳,五年後師傅才讓她單獨來做。連盼原本是打算多磨練楊小葵一陣的,但是她現在發現——古代的那一套,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現在社會遍地都是x東方廚藝培訓學校這種,一個年輕人,隨便在網上報個班,三個月就可以出師,再考個廚師證,直接就可以出去找工作。


    連盼雖然努力想多教楊小葵一些東西,但是她發現……楊小葵可能根本等不及了。


    或許她能等,但是她的父母不一能等。


    她一日不能獨當一麵,一日就依然有再度被父母拿捏的危險。


    好在楊小葵悟性還算高,她這個人有個優點,很擅長鑽研,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


    就比如連盼之前炒那個宮保雞丁,她現在已經能模仿得八九不離十了。


    食園內就有菜園,食材豐富,連盼也從不限製楊小葵使用廚房,可以說,除了連盼正式開火的日子,她幾乎都在廚房裏練習,進步神速。


    “就做你最拿手那幾個吧!”


    大菜連盼還沒一一指點,但一些平常的小菜,譬如宮保雞丁,地三鮮,溜肉片,炒蝦仁這種,楊小葵的手藝已經頗為拿得出手了。


    種樹小分隊在完成了任務之後,浩浩蕩蕩地回到了食園。


    六月天氣熱得很,上山下山加種樹的,好些人都曬得臉頰發紅,渾身是汗。


    食園裏雖然沒有空調,但袁子晉在裏麵栽了很多樹,走在裏麵,到處都是樹蔭,要比外麵涼快很多。


    會客廳四麵通風,旁邊就是水榭,大家洗了手過來坐在廳裏,水麵上微風襲來,頓時將眾人心中的煩悶消去不少。


    一個頗為文藝的男生感歎道,“這裏何止是個吃飯的地方,這裏簡直就是個世外桃源啊!”


    食園位置偏僻,不過開車的話,交通卻也算得上是方便,依山傍水,少有人跡。


    一進入這個園子裏,仿佛連周遭都安靜了下來。不見平日裏車馬喧囂,隻有風吹動樹葉的沙沙聲和樹上偶爾的鳥鳴聲,令人心寧神靜。


    說實在的,好像一來這裏,大家連手機都不願意用了。


    就想好好在這裏坐一會兒,然後等著連盼上飯。


    不過最先上來的不是飯,而是西瓜。


    張媽用小車推來的,個大皮薄,都是提前摘好,冰鎮在井水裏,等大家都落座了才拿過來。


    直接在桌上現切,一排人盯著西瓜,突然覺得嗓子渴得不行。


    一刀下去,西瓜的清香味頓時溢滿整個會客廳裏,饞得人口水直流。


    張媽特意買了長柄的西瓜刀,刷刷幾下,就把幾個大西瓜都切成了整齊劃一的小片,人人有份,小孩子可以多得一塊。


    吃完西瓜,就可以上飯了。


    小孩子衣服上還沾著西瓜漬,張媽先是推了一桶飯上來,接著上的就是連盼的拿手好菜——醬牛肉。


    牛肉又嫩又軟,又辣又香,肉片上平淡無奇,不見一片辣椒,吃起來卻覺得嘴裏輕微有點燒,一口吞下去,整個肚子裏的饞蟲頓時就被勾起來了。


    首先上飯是相當明智的,這盤牛肉一上,一人起碼要吃掉一碗飯。


    飯桶放了三個,一邊桌上一個。


    那真是桶,不是平常飯店裏見得那種手提的小飯桶,是真大桶,原木桶裏麵裝的全是連盼拿柴火用大鐵鍋燒出來的飯,翻一翻裏頭還有鍋巴呢!


    小孩子們都特別愛吃鍋巴,幾位家長幾乎都要用搶的——不搶人家就夾走了呀!沒搶到鍋巴的小孩子當場就哭鼻子起來,哄都哄不好。


    還是張媽看不下去,嚴厲批評了一下那些“為老不尊,居然跟小孩子搶鍋巴”的幾個中年人……又許諾每個小孩子,飯後給他們單獨發食園特曬的豬肉幹吃,小孩子們才不哭了。


    她話音剛落,飯桌上剩餘的幾個規規矩矩吃飯沒吵鬧的小孩子,竟都異常默契地一邊扒飯,一邊硬生生從眼裏擠眼淚,劈裏啪啦掉在飯碗裏。


    連盼端著雞蛋羹來上菜,看見滿桌都是小孩子哭,嚇了一跳。


    有一抽一抽吸鼻子的,還有默默坐在那裏,什麽話也不說,隻是掉眼淚的。


    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幾塊豬肉幹惹的禍,連盼哭笑不得,當即大手一揮——“凡是來食園吃飯的小孩子,全都附贈小零食一份!”


    眼下園子裏還有曬的豬肉幹,零食自然就給豬肉幹,後麵要是天氣變了,還有別的,都隨著季節來。


    此語一出,滿座都是小孩子的歡呼聲,充分詮釋了收買人心要從娃娃抓起的硬道理。


    好幾個之前沒來食園吃過,這次終於在微博上約到了種樹活動的人都紛紛感慨,幸好自己手快,趁大家沒反應過來就預約了,幸好還把娃也給帶來了。


    那些個平時在家裏百般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的小祖宗,到了連盼這裏,完全都不挑了!


    綠油油的青菜,吃!


    毛茸茸的南瓜葉,吃!


    雞蛋,吃!


    鍋巴,吃!


    豆角土豆炒三鮮,都吃!


    等到大家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連盼又例行來賣酒了。


    六月夏至,南方天熱,除了大家最愛吃的消暑聖物西瓜之外,還有一樣東西,也早上市了。


    包裝還是之前那個包裝,半透明的毛玻璃小瓶,不過之前碧油油的青梅此刻卻換成了烏紫色的楊梅。


    楊梅汁是天然的染料,果酒都被泡成了粉紅色,紅盈盈盛在半透明的玻璃酒瓶裏,十分好看。


    酒一發上來,小孩子們就立刻接過來抱在了懷裏。


    孩子們一貫對美貌的東西沒什麽抵抗力。


    果酒度數雖然不高,但畢竟是酒,十幾度還是有的,連盼說明了情況,並不建議小孩子喝。


    大人們有了她的解釋,這回總算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從孩子手裏搶酒喝了。


    規矩還是老樣子,第一批免費,後麵要買,都要掏錢。


    不貴,一百一瓶,一人最多隻能帶兩瓶。


    大夥兒都是知道連盼從前賣過青梅酒的,有人嚐過,有人想買也沒買到。不過這個楊梅酒都還是第一次喝,甜甜的,入口微醺,味道非常好,酒箱子幾乎是才一拖上來,就立刻被搶光了。


    連盼手裏拿著一個二維碼小圖片,手機則是叮咚叮咚響個不停,全是轉賬提醒。


    因為酒瓶子很小,好些人隻嚐了兩口就寶貝地不行,立刻捂緊了蓋子,也不在食園喝了,似乎是打算帶回去珍藏。


    發完了酒,連盼這才向眾人介紹楊小葵。


    楊小葵梳著簡單的馬尾,帶著口罩,剛才一直站在連盼身邊沒有說話,大家都以為她和張媽一樣,是幫忙的工作人員,也沒留意她。


    連盼發完了酒,輕輕咳了一聲,“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二廚。”


    她微微笑了笑,“不知大家嚐出來沒有,今天桌上有一半的菜,都是我身邊的楊小姐做的。”


    她簡單介紹了一下楊小葵,楊小葵似乎十分羞澀,在眾人麵前隻簡單說了一句大家好便沒了下文。


    食園從前對外都隻有連盼一個窗口,預約也是在連小廚這個微博id裏預約的,因為每周隻營業三天,大家都以為隻有連盼一個廚師。


    事實上,以前也確實隻有連盼一個廚師,楊小葵今天還是第一次正式練手。


    不過從今天起,食園就有了第二位廚師了。


    在出來之前,連盼已經幫楊小葵重新注冊了一個微博號,並且用自己的id關注了她,發了一條微博。


    連小廚:向大家介紹一下,食園的另外一名廚師@楊小葵。


    轉眼之間,楊小葵的微博粉絲量就迅速破千了,好幾個美食大v也跟著關注了楊小葵。


    說實在的,普通人吃飯,其實基本隻能分辨出好吃和不好吃。介於好吃和巔峰之間的味道,如果不是專業的美食家或者專業的廚子,其實很難吃出分別來。


    至少今天來種樹的人,其實壓根就沒意識到桌子上有部分菜竟然不是連盼做的。


    當然了,大家上午進行了較為劇烈的體力勞動,又流了一身的汗,腹中饑餓,也是使得食物更為好吃的原因,一時之間,大家除了驚訝,便還是驚訝。


    沒想到食園裏竟然還有一個跟連盼一樣厲害的人!


    做廚師的帶著口罩也很正常,大家一時間並沒有想到楊小葵是因為相貌有疾才這樣做的。聽聞食園裏其實有兩名廚師,眾人的關注點立刻就跑偏了,不是在楊小葵身上,反而開始逼問起連盼來——


    “連老板,有兩名廚子了,食園是不是可以全天候營業了?”


    “之前最多四桌的限製可以取消了吧?”


    “我們明天可不可以直接開車來吃飯?”


    “這個楊梅酒實際上也可以多帶兩瓶吧?”


    ……


    然而期望是美好的,結果是殘酷的。


    食園還是隻有三天營業,全天候什麽的,壓根就不存在。


    種完了樹,大家酒足飯飽,就在食園裏小暑,微博上很快就出現了一個名為“楊梅酒”的熱門話題。


    清一色曬出來的都是朦朧的小毛玻璃酒瓶,裏麵圓滾滾兩顆烏色的大楊梅,還有粉澄澄充滿夢幻色彩的酒液。


    配上食物濾鏡,簡直饞死個人了。


    汪令雪一看到,立刻就不爽了,直接@連小廚。


    汪令雪v:@連小廚,我也要楊梅酒!


    他一開頭,所有跟連盼認識的人,全部排隊,都開始要起楊梅酒來了。


    連盼直接又發了一條微博。


    連小廚:新出的楊梅酒,來食園吃飯可免費獲贈。單獨購買一百一瓶,不包郵,上門自取。


    其中上門自取四個字,被她特意標了大的方括號,引發眾人怨念重重。


    他們要是約得到食園的排號,還用得著在連盼微博底下苦苦賣萌求酒嗎?


    不過事後連盼很快又給汪令雪的微信單獨發了一條消息。


    連盼:給您的酒都是單獨留的,等會就給您發順豐。


    同城快遞快得很,當天晚上,汪令雪就收到了連盼寄過來的酒。


    不是小瓶裝的,是大瓶裝的,瓶子和小瓶形狀一樣,底部落了一層的楊梅。


    老饕當天晚上就和夫人開啟了一段燭光晚餐,配酒——楊梅。


    普通的方棱玻璃杯裏倒著半透明的粉酒,裏頭滾著軟綿綿的楊梅,微博的配詞是很簡單且很不經意的。


    汪令雪v:老夫老妻了,偶爾也浪漫一下~


    一支簡單的燭台上點著三根小蠟燭,燭台連全貌都沒進去,菜也看不清楚,隻有幾個模糊的白瓷盤子邊緣,照片裏最清晰的就是兩杯酒。


    用普通玻璃杯裝著,一杯裏頭一顆楊梅。


    酒液澄淨,楊梅滾圓,仿佛從從照片裏都散發著果酒香味。


    汪令雪的粉絲比連盼還多,他很少發吃的,不過每回發吃,都是一擊必殺。


    上回已經發了一次青梅酒,這次又來了楊梅酒。


    稍微對他比較熟悉的人很容易就猜到他這酒絕對是從連盼那兒順來的,一時間,微博底下全部都是“嫉妒使我醜陋”的留言。


    連盼晚上回去,一打開微博,手機裏頓時就彈出了一大堆的@,全部是譴責她竟然給汪令雪送酒而不給自己送的,末了又撒潑打滾賣萌求賣酒的。


    連盼一條一條翻過去,看得好笑。


    老饕其實挺愛現的,她發覺。


    嚴易的動作很快,他本身就是做房地產的,食園所在的地皮是他早就拿下來的,建了一個別墅區後就一直沒規劃,現在蓋東西,也不需要什麽額外的申請,直接拉一幫人是直接幹就行。


    速度特別快。


    幾個月下來,酒廠已經蓋好了。


    距離食園不到兩公裏,步行即可到達。


    食園旁邊的小山也沒有名字,這座山就是一個分水嶺,左邊是空曠靜謐的現代化高級別墅區,右邊則都是沒開發的荒林。


    不過自從食園開張後,附近的設施就都一一建設起來了。


    先是山腳的路通了,然後是山上的盤山公路和棧道,接著是食園周圍大片大片的農田,都被嚴大總裁,大手一揮,直接給包了。


    工業用地非常便宜,廠房不差地,全部是按平房建的,跟壘積木似的,快得很,連盼每次騎輛自行車去看,就能發現酒廠和上回不一樣了。


    不過廠房雖然建得簡單,裏頭的設施可不簡單,全部都是采購的最先進的釀酒設備,力求還原連盼的宮廷果酒秘方。


    跟嚴易久了,連盼現在漸漸也有了不少版權保護意識,知道酒的秘方都是不能外泄的,和工人們都簽訂了保密合同。


    再者,步驟全部都是規範好的,工人們一人隻在一個崗位上工作,看不到全貌,其實也猜不到酒的配方。


    就算知道了酒的配方,酒廠裏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必須由連盼來試酒。


    一種酒正式投入生產之前,都要由連盼試很多次,即使是相同的配方,稍有差異,釀出來的酒味道也不同。


    但到底什麽味道最好,還是要由連盼說了算。


    她說對就對,她說不對,那就不對,最關鍵的地方,不在配方,反而是在連盼這張嘴。


    楊梅當季,酒廠裏已經在大規模采摘楊梅試產了,連大股東嚴易有時候都會專門去酒廠裏轉轉,他也很關心食園的第一個產品。


    這是決定口碑的關鍵。


    連盼回家的時候,也提了好幾瓶酒回來,給他嚐。


    “有區別嗎?”


    一瓶是她自己親手釀的,還有一瓶是酒廠試產的,已經十分接近了。


    嚴易嚐了一口,點了點頭,“可以了,這個差異,消費者根本喝不出來。”


    不過要是口味刁的人,還是能分辨出裏麵細微的差異。


    “廠裏出來的要甜一點,估計是發酵過度了。”


    連盼得出了結論,決定明天再去廠裏轉轉。


    一周後,本學期最後一門課的考試就結束了。


    要放暑假了。


    考完這一門,連盼就已經修滿了學分。


    按照j大的規定,隻要修滿150個學分,再完成了畢業論文就可以拿畢業證。也就是說,連盼整個大四都不用再上課了,隻需要完成將來的畢業論文即可。


    無論如何,這都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一來,食園就可以全天候營業了。


    不過,在嚴易的強行幹預下,連小廚的對外發布微博還是改了這樣——


    連小廚v:即日起,食園周一至周六營業,周日休息,預約程序不變。


    微博一出,底下一片歡呼之聲。


    連盼一忙,嚴易的地位就直線下降。


    她又是個做事分外較真的性子,恨不得事事親為,食園的事排第一,其他的,反倒都排到了後麵。


    兩個人每回坐在床邊,不是在談食園,就是在談食園,仿佛很久都沒有談情說愛了。


    嚴易幽怨地瞥了瞥低頭做事的連盼,歎了口氣,“連總真是貴人多事。”


    是的,每回看見連盼跟個陀螺似的這邊轉,那邊轉,這也算,那也算的時候,他就故意叫她連總。


    意思很明顯,他身家百億,房產無數,手底下幾萬名員工,掌管著這麽大一家公司,也沒見忙成連盼這樣。


    其實連盼也有點無奈,廣元曆經幾代,從嚴老爺子那一代創業,發展到今天,早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正規大企業,流程製度都極其規範,嚴易名義上是董事長,實際上下麵還有個董事會。


    一幫子拿高薪和分紅的高管又不是吃素的,嚴易其實不用做太多事,在重要決策上護航掌舵一下即可。


    而食園——現在充其量就是個小作坊罷了。


    而且食物和酒這個東西,實在是不太好複製,很多時候,都必須要連盼親自出馬,為了節約時間,搬進食園住是最好的辦法。


    嚴易原本喜滋滋在計劃的完美暑假遊,瞬間就泡湯了。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駱明遠跟嚴青兩個——在秦睿一放暑假,直接就帶著婚紗出去狼去了。


    兩人朋友圈裏每天發的都是各色美食和自拍,每天至少三次,直接刷屏。


    秦睿小朋友在新媽媽嚴青的訓練下,迅速成長為新一代攝影師,熟練掌握了如何將女性拍得膚白貌美腿長等複雜技巧。


    嚴易每天一打開朋友圈,滿屏就是兩位中年人在朋友圈裏你儂我儂的照片。


    反而是連盼,坐在床邊不是在算賬,就是在對比各種酒的味道,完全把他當做了透明人。


    這還不是最差的,酒廠量產的時候,連盼居然直接把他給拋棄了,搬入了食園居住。


    園子裏房子很多,袁子晉老先生就一直是住在園子裏,他喜歡讀書,住的地方靠近聽書閣,讀書聽雨,好不自在。


    楊小葵和張媽就近住在廚房附近的廂房裏,幾個保安人員也都是住在小廂房裏。


    大地主連盼,直接住到了食園最大的院子——南風院中,留嚴易孤家寡人一個在嚴宅。


    嚴大總裁,徹底失寵了。


    ------題外話------


    今天事比較多,下班遲,二更來遲了,>_<


    嚴總的心,很幽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專寵禦廚小嬌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半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半西瓜並收藏專寵禦廚小嬌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