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虎衛八軍 上
抗戰先鋒!同學們一起穿越吧! 作者:芮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441 虎衛八軍 上
自從虎衛軍戰時下達了超編的命令以來,虎衛軍所有作戰部隊的超編就沒停止過,也就是說一邊打仗,一邊收編流民潰兵,充實自己的隊伍。
上官雲沒有下令停止超編,是有他的目的的。
首先虎衛軍幾個重點部隊,全部都有兩套儀器,負能量檢測儀和綜合素質檢測儀。
無論在哪招兵都不擔心招收到濫竽充數的兵員,隻要通過這兩項檢測的,那必定都是各項指標都合格的。
其次,上官雲需要部隊啊,很需要的那種。
為什麽啊,因為隨著虎衛軍的崛起,他的存在會越來越收到全世界的關注,如果自己不迅速強大起來,那恐怕就會被有心人惦記上。
在自己沒崛起之前,過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隻要部隊拉起來,練出來了,再有誰來搗亂就都不怕了。
如今趁著大戰拉起來的隊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戰鬥經驗,然後隻需要少量時間的培訓,就可以變成老兵,這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下一步上官雲就要整編部隊了,這樣才能凝聚軍魂和提高虎衛軍的整體戰鬥力,從而為後麵集團軍作戰打好基礎。
三天後,虎衛軍指揮部下達最新整編命令,這次主要是針對步兵師的。
這一次熱遼戰役,成果豐碩,各部隊在戰鬥中成長變化都比較大。
如今時局不穩,不適合做太大的變動,但是最基本的整編還是需要的,避免部隊編製混亂和上下不通的情況。
其實,虎衛軍軍隊編製本身並不複雜,主要是成軍時間較短,很多細致的兵種劃分並沒有完成。
不過隨著龍南山軍校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虎衛軍也開始將比較細微的軍種,逐漸形成編製。
步兵是陸戰的基本構成兵種,現代化機械化陸軍師的建設,虎衛軍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但由於虎衛軍眼下後勤壓力太大,所以很多武器裝備還不能一下到位,不過建製已經形成,後續會逐漸完善起來。
4月25日,虎衛軍指揮部下令整編部隊,以現有的八個主力步兵師為基礎,擴編為八個主力步兵軍。
以第一師為例,因為之前的超編,現在全師上下兵力超過四萬人,指揮起來就已經很費勁了,所以要擴大編製,才能更方便指揮。
擴編後的第一軍,軍長趙鵬,下轄兩個主力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團,一個裝甲團,一個軍直屬炮兵旅,一個勤務營合計人左右。
其中騎兵團按照標準主力騎兵團裝備,編製為3000人。
裝甲團為標準編製(後邊要更新編製,後邊說)。
炮兵旅則是配備了更大口徑的火炮,包含軍直屬炮兵旅一個155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團,配備48門火炮。
一個130毫米履帶式自行加農炮團48門火炮。
一個防空團包含三個防空營:
一個48門履帶式88自行高炮營。
一個防空車營48輛旋風防空車。
一個裝備120挺最新生產的mg45高射機槍營。
兩個步兵師編製基本不變,各自有自己的一個炮團。
包括一個155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營24門火炮,一個105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營24門火炮(數量有變化縮減,相當於軍級的一半)。
師屬防空團,其中一個24輛旋風防空車營(數量縮減為軍級的一半),一個24門自行88高炮營和一個60挺mg45高射機槍營。
每個師人數還是人。
不過眼下很多部隊都是新兵,沒有受過正規的軍校訓練,所以也隻是暫時完成編製,至於兵員填充和訓練,還需要一段時間。
很多部隊都要打散重新調配,大量新兵也要分批在軍校和教導師統一集訓,否則極有可能拉低整個隊伍的戰鬥力,這樣不符合上官雲的強軍宗旨。
每個軍所需要的技術兵種,以及炮兵和裝甲部隊,後期指揮部會從重炮旅和裝甲團抽調組建。
這是第一師擴編為第一軍後的編製,為了方便統一管理,其他七個主力師和第一師編製相同。
但是由於現在武器更新無法到位,所以每個師的士兵的步槍和機槍隻有一半是新式的,另一半日式武器將會盡快更新換代。
虎衛軍的部隊構成和日軍國\/軍都有很大區別,最重要的就是後勤供應的不同。
虎衛軍如今已經是機械化部隊,無論行軍打仗物資給養供應都十分充分和快捷。
所有步兵都能乘坐卡車快速行軍,所有武器彈藥和糧草輜重都是卡車運輸,而日軍和國\/軍則是遠遠達不到。
如果按照日軍的編製,虎衛軍一個師所裝備的這些武器彈藥,沒有三萬人是抗不走的,騾馬也好,人力也罷,運輸物資無疑是最耗費精力的。
要是讓國軍來,虎衛軍一個主力步兵師的物資武器裝備,國軍至少可以武裝一個主力軍,四五萬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虎衛軍才能做到裝備遠超敵人,但是人員編製卻非常節省。
所以說虎衛軍如此精裝整編的高效率現代化部隊,以及簡潔的指揮係統,才是虎衛軍此次勝利的關鍵。
一句話,裝備和後勤太重要。
自從虎衛軍戰時下達了超編的命令以來,虎衛軍所有作戰部隊的超編就沒停止過,也就是說一邊打仗,一邊收編流民潰兵,充實自己的隊伍。
上官雲沒有下令停止超編,是有他的目的的。
首先虎衛軍幾個重點部隊,全部都有兩套儀器,負能量檢測儀和綜合素質檢測儀。
無論在哪招兵都不擔心招收到濫竽充數的兵員,隻要通過這兩項檢測的,那必定都是各項指標都合格的。
其次,上官雲需要部隊啊,很需要的那種。
為什麽啊,因為隨著虎衛軍的崛起,他的存在會越來越收到全世界的關注,如果自己不迅速強大起來,那恐怕就會被有心人惦記上。
在自己沒崛起之前,過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隻要部隊拉起來,練出來了,再有誰來搗亂就都不怕了。
如今趁著大戰拉起來的隊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戰鬥經驗,然後隻需要少量時間的培訓,就可以變成老兵,這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下一步上官雲就要整編部隊了,這樣才能凝聚軍魂和提高虎衛軍的整體戰鬥力,從而為後麵集團軍作戰打好基礎。
三天後,虎衛軍指揮部下達最新整編命令,這次主要是針對步兵師的。
這一次熱遼戰役,成果豐碩,各部隊在戰鬥中成長變化都比較大。
如今時局不穩,不適合做太大的變動,但是最基本的整編還是需要的,避免部隊編製混亂和上下不通的情況。
其實,虎衛軍軍隊編製本身並不複雜,主要是成軍時間較短,很多細致的兵種劃分並沒有完成。
不過隨著龍南山軍校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虎衛軍也開始將比較細微的軍種,逐漸形成編製。
步兵是陸戰的基本構成兵種,現代化機械化陸軍師的建設,虎衛軍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但由於虎衛軍眼下後勤壓力太大,所以很多武器裝備還不能一下到位,不過建製已經形成,後續會逐漸完善起來。
4月25日,虎衛軍指揮部下令整編部隊,以現有的八個主力步兵師為基礎,擴編為八個主力步兵軍。
以第一師為例,因為之前的超編,現在全師上下兵力超過四萬人,指揮起來就已經很費勁了,所以要擴大編製,才能更方便指揮。
擴編後的第一軍,軍長趙鵬,下轄兩個主力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團,一個裝甲團,一個軍直屬炮兵旅,一個勤務營合計人左右。
其中騎兵團按照標準主力騎兵團裝備,編製為3000人。
裝甲團為標準編製(後邊要更新編製,後邊說)。
炮兵旅則是配備了更大口徑的火炮,包含軍直屬炮兵旅一個155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團,配備48門火炮。
一個130毫米履帶式自行加農炮團48門火炮。
一個防空團包含三個防空營:
一個48門履帶式88自行高炮營。
一個防空車營48輛旋風防空車。
一個裝備120挺最新生產的mg45高射機槍營。
兩個步兵師編製基本不變,各自有自己的一個炮團。
包括一個155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營24門火炮,一個105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營24門火炮(數量有變化縮減,相當於軍級的一半)。
師屬防空團,其中一個24輛旋風防空車營(數量縮減為軍級的一半),一個24門自行88高炮營和一個60挺mg45高射機槍營。
每個師人數還是人。
不過眼下很多部隊都是新兵,沒有受過正規的軍校訓練,所以也隻是暫時完成編製,至於兵員填充和訓練,還需要一段時間。
很多部隊都要打散重新調配,大量新兵也要分批在軍校和教導師統一集訓,否則極有可能拉低整個隊伍的戰鬥力,這樣不符合上官雲的強軍宗旨。
每個軍所需要的技術兵種,以及炮兵和裝甲部隊,後期指揮部會從重炮旅和裝甲團抽調組建。
這是第一師擴編為第一軍後的編製,為了方便統一管理,其他七個主力師和第一師編製相同。
但是由於現在武器更新無法到位,所以每個師的士兵的步槍和機槍隻有一半是新式的,另一半日式武器將會盡快更新換代。
虎衛軍的部隊構成和日軍國\/軍都有很大區別,最重要的就是後勤供應的不同。
虎衛軍如今已經是機械化部隊,無論行軍打仗物資給養供應都十分充分和快捷。
所有步兵都能乘坐卡車快速行軍,所有武器彈藥和糧草輜重都是卡車運輸,而日軍和國\/軍則是遠遠達不到。
如果按照日軍的編製,虎衛軍一個師所裝備的這些武器彈藥,沒有三萬人是抗不走的,騾馬也好,人力也罷,運輸物資無疑是最耗費精力的。
要是讓國軍來,虎衛軍一個主力步兵師的物資武器裝備,國軍至少可以武裝一個主力軍,四五萬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虎衛軍才能做到裝備遠超敵人,但是人員編製卻非常節省。
所以說虎衛軍如此精裝整編的高效率現代化部隊,以及簡潔的指揮係統,才是虎衛軍此次勝利的關鍵。
一句話,裝備和後勤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