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打牌
重回年少:我的人生就是這麽牛 作者:花不盡的流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外婆聊了會天,鍾驍白說了句便打算去她口中的老吳家找打牌的李外公。
蓮塘鎮說起來因為靠國道,國家政策落實快,發展也不錯。
前兩年上麵給統一了房屋外觀,原本沒貼瓷磚還保留水泥外牆的房子統統刷成白牆,靠國道街口的房子甚至免費給窗戶外加了統一原木色的框架。
(當然鍾驍白後麵也發現那就是泡沫板做的,塗了一層原木色的漆而已)
還有一些國家補貼加蓋琉璃瓦房頂的,翻修門口路簷的,臨街店麵免費統一店麵招牌的……
一套鄉鎮改造下來,你開車路過蓮塘,白牆深藍色琉璃瓦頂的,加上門口承包衛生政策,確實是別有一番美感。
尤其是鍾驍白現在走的這一段,白牆瓦頂築起的圍牆,牆上是墨水染的山水畫,十來米間隔一個圓形拱門,門那頭看去,一眼鬱鬱蔥蔥,古色古香韻味十足。
圍牆那邊隔著的,其實是幾處池塘。以前一到夏天,鍾曉白他們這些附近的小孩就會跟著大點的孩子來網龍蝦釣魚玩,他甚至至今記得,前世小時候,有次蓮塘下暴雨,大雨過後,龍蝦都爬馬路上來了,天上掉餡餅似的,一群人拿著桶到路邊去抓。
可惜後麵圍了圍牆,大家也漸漸忘了這裏。
走過一段圍牆路便到了李外公打牌的老吳家,大堂擺在一張桌子,大號的車間風扇呼呼的吹著,四個打牌的,外加兩三個邊閑聊邊看牌的,都是大爺大媽。
“外公”
鍾驍白上前打招呼。
“哎,白白回來了,什麽時候到的”
“剛到沒一會”
李外公邊打牌邊回複,鍾驍白的到來也引起了其他大爺大媽的注意。
“李師傅,這是你家小女兒的那個兒子吧,都這麽大了,大小夥了”
“是我那個小外孫,這不剛高考回來了嗎”李師傅是大家對他的稱呼,李外公之前開電焊店,大家師傅師傅的稱呼了好些年,這會店交給兒子了,但稱呼還是習慣了,這會他淡定的點了點頭,然後很自然的引著話題。
下一刻,果然有人驚呼接話。
“李師傅,這不就是你那個保送北大的外孫!”
蓮塘說大也不大,待久了,熟人多了,哪家發生了什麽事,隻要你不瞞得死死的,大家多少都知道點。
(來源:大爺大媽的閑聊…)
(劇場:聽說了沒,誰誰誰家那個xx有出息了,巴拉巴拉…)
這不去年小外孫保送北大這樣的大事,李外公自然是沒有隱瞞的,這會自然很是享受大家羨慕的目光。
還是那句話,這些鄉鎮的大爺大媽沒什麽見識,知道的大學也就清北這兩個,你要其他大學他們聽了可能什麽感覺也沒有,哪怕是複旦這種,但要是清北,那在他們眼中就是牛逼的證明。
“李師傅,你這外孫就是會讀書有出息哈,這大小夥子過兩年不得談婚論嫁,我有個侄女…”
李外公左手邊大媽這會也不看牌,盯著鍾曉白是越看越滿意。
這男娃長的高大還好看,考上北大一看就是個聰明的,這麽好的苗子,以後結婚生的小孩肯定不差,要不是她家沒女兒還真想介紹試試,不過她弟家的侄女也不錯…
“”我有個xx”開頭,一看就是擔起了媒婆的活,好家夥,串個門還碰到這事。鍾曉白哭笑不得看向李外公。
李外公連忙打岔“這都太早了,我這外孫讀書早,高中又跳了一級,現在才十六,談婚論嫁還早呢”
咳,這句話重點其實還是那高中跳級一事,婉拒了旁邊大媽,又炫耀了一番,李外公心情十分不錯。出牌5個8炸大媽的4個2,又是拿獎賺錢的好牌。
“嘿,李師傅你這手氣不錯啊,又壓我一局”
大媽無奈放棄剛剛的話題。
說起來他們小鎮年輕人結婚早也不是什麽事,畢竟以前不怎麽重視教育,小孩沒考上高中就輟學了,出去學手藝工作個幾年,成熟了點便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畢竟某些地方認為你結婚了,才有一家之主的擔當,算得上家裏稱場麵的男人。
說起來也是這幾年,要孩子努力考大學、不行也要上個大專有個文憑的說法多了,這種情況才少了不少,畢竟讀完大學出來怎麽也二十出頭,在工作兩年,年紀也不小了。
李師傅家小外孫要上大學肯定是不急的,可惜了她那侄女,要等幾年奔三了就不小咯。
顛了顛腿上的大胖孫子,大媽繼續打牌。
額…你沒看錯,大媽腿上還抱著不過周歲的孫子。
鎮上雖比村裏好多了,還有不少年輕人在,但老人家帶孫子孫女也是時有的事,而這些大爺大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休閑打牌或打麻將帶上孫子孫女也就不意外了。
耳濡目染的,老家的小孩從小就對打牌這些挺擅長的,鍾驍白也不例外。
這不這把打完,李外公去上個廁所,正還讓鍾驍白接一局。
大爺大媽們打牌也沒玩太大,五毛錢一個子。牌局這玩意,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規矩。鍾曉白這邊,習慣的上一局率先出完牌的那個人做莊家。
莊家第一個摸牌,然後莊家攤牌根據同樣的牌招隊友,這裏又分明局和暗局,明局自然是招到誰,誰一隊就直接說出來,而暗局則是需要大家打牌過程中自己觀察誰和誰一隊。
兩幅牌,一副54張,每人就是27張牌。
這裏兩人一隊,一隊的兩人先後第一第二個出完牌這算賺兩個子,而若中間隔了一個人,則是算兩人壓回牌上的總分,5、10、k隻這三張牌分別代表5分、10分、10分,分多於100分的,賺一個子。
當然以上是團隊賺子的方法,個人上則根據你摸的牌的好壞來看。
單4個a、2、3算一個獎,單5個a、2、3算兩個獎以此類推,還有其他4、5、6…這些在五張及以上也有獎,對大王、對小王、三個王等等一套獎的規則,手上獎越多,牌越好,某種情況,運氣好會摸獎,不會打牌都不要緊。
畢竟最後算錢的時候,一個獎就可以算賺三個子,你會打牌和隊友頂天了也就一人多兩個子。當然你要牌好又會玩,賺得自然更多。
鍾驍白他舅,李小舅李書華就屬於不會打牌但運氣極好的那種,大爺大媽都不喜歡和他打,畢竟他不會打牌但手氣好會摸獎,一天下來他說不定還有得賺,但作為他隊友就要坑慘了。
外甥多像舅,鍾驍白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前世過年的棋牌活動是監測出來的,他打牌也就一般,隻摸牌手氣得李小舅幾分真傳。
這會接李外公打牌還是重生回來第一次。莊家在鍾驍白的下遊一個。首招紅心2,結果招同了,又招了黑桃4,鍾驍白看了下自己的牌,不是他。
27張牌,以鍾驍白現在的記憶一會就記得清清楚楚,整理了一下牌,他手氣果然不錯,4個3,5個8這兩個炸也是兩獎,這局已經穩了。
出牌第一輪,莊家出三帶二,上遊兩家自然接上,他們過的有點小,鍾驍白手上可以吃下的就3個a,在三帶裏算除3個2最大的了。鍾驍白不知道隊友是誰,自然想試探一波,然後幹脆直接3個a堵上。
莊家不知道招到的隊友是誰,讓鍾驍白過一腳。沒人要後,自然第二輪鍾曉白先出。
他手上有幾張單牌,又有大王接回來自然先出單牌。他出單6,10、k、a一圈,鍾驍白用2接了回來。下遊莊家不要,對麵竟直接5、10、k一個小炸壓過來。
好家夥,自己和誰一隊都還沒看清,對方就這麽肯定的打自己,這不明擺著和莊家一隊嗎,也隻有和莊家一隊的那個才能在一開始就知道另外兩個不是隊友。
這會鍾驍白也不忍著,桌上這一輪分已經到來五十分,值得壓回來,於是在上遊不要後,鍾驍白直接“四個三”
“吼!就來一個獎嘞”
幾人感歎了一下,莊家還是沒要,然後又輪到了鍾驍白對麵的大爺,顯然對方也不甘示弱的出炸“四個四!”
這炸一出,兩人都沉默了,而周圍圍觀的都笑出了聲,尤其莊家和上遊大媽。無他,這四個四裏沒有黑桃4,莊家招黑桃4,對方總不可能還留了個黑桃4廢了獎吧。所以對麵不是和莊家一隊,是友軍,鍾驍白打錯人了。
“咳…你那麽肯定炸我我還以為你是莊的隊友來著”
鍾驍白尷尬的咳了咳,大爺也反應過來,不滿的爭執道“你開頭就打3個a壓那麽大,我還以為你和莊一隊”
“我這不是能接上的牌就那一個嘛”
打牌這事,他們這大爺大媽最喜歡爭執,倒不是斤斤計較,他們管這叫複盤,可能從錯誤中長點記性,學著點。
看鍾驍白年紀小,也沒爭論太久,當然,這一切也是在邊打牌邊爭執的。
這下牌局也明了,上遊大媽和莊家一隊,他們兩這隊友也是不打不相識了。
牌局繼續,一輪輪下來,好在鍾驍白憑借不錯的記憶力,越到後麵幾乎可以推測出對方的牌,他推測出莊家手上的4個2,把自己的5個8留了一手,然後在一輪對方出4個2壓到不少分時,來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5個8壓上。
最後沒有比他大的,自然又是不少的分壓回,扳回一回。
他和對麵大爺剛開始搞錯隊友浪費了不少炸彈,好在最後兩人合力攔截莊家,最後大媽第一個出完牌,兩人也第二第三出完。
團隊的話,隻壓回總分超過一百分,賺一個子。
然後是個人,隻鍾驍白和莊家得了獎,鍾驍白兩個獎,莊家4個2一獎,其實還是有點可惜,要是莊家沒有獎,他的兩個獎就是霸王獎,是要翻一被算的。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兩個獎,一個獎代表賺三個子,現在賺六個子還要減去莊家的一個子。
最後再加上贏分賺的一個子,這局鍾驍白共賺六個子,大爺大媽玩的五毛一個子,所以最後鍾驍白隻賺了3元。
這錢剛好鎮上早餐店的一碗米粉,真不多,不過這打牌的過程就很有意思啊。一場下來不知不覺就是十來二十分鍾,也不怪大爺大媽選它作為消磨時間的一種活動。這玩意真容易上頭啊。
李外公早回來了,他在旁邊看了一會,也聽了說他外孫誤認隊友的事。
“第一次打牌還好,以後多練練就好”
“還是第一次打牌啊?看來李師傅你這外孫比小李師傅打牌厲害。”小李師傅是指李小舅李書華。
鍾驍白打了一局後也就換回李外公繼續上了。賺得錢他自然也沒拿,又看了一會後便回了家。
十一點半舅媽開始做飯,十二點過十來分鍾,表妹李玉溪和表弟李子豪陸續發現回來。
兩人看到鍾驍白回來也很驚訝。
“白白哥,你回來了!!”
“白白哥,你是不是剛高考完啊,高考怎麽樣…”
兄妹三人聊了一會,令鍾驍白有點驚訝的是,表弟李子豪今年六年級,他爸李書華竟然真有考慮把他轉縣城去,到底還是見到了鍾驍白的突出成績,想複刻一二。
“不過我爸其實還沒確定,他說再考慮考慮”李子豪補充道。但其實鍾驍白也猜到幾分,這和前世不一樣的蝴蝶效應,已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而那東風…大概就是鍾驍白今年的高考成績吧。
沒聊多久午飯開始,期間李外公也問了他在家待幾天的問題。
鍾驍白想得是今天中午吃完飯他就開電動三輪車回爺爺鍾家村那,陪爺爺奶奶幾天,他這麽想也這麽說了。
當即李外婆臉色就有點不好看。
“白白你去你爺家得多熱,他那又沒有空調,你受的了,不如在我們蓮塘待幾天…”
李外婆有點不開心,跟著李外公當大家長久了,她對這小外孫越長大越有幾分脫離感就不舒服。
鍾驍白並不會因為這些改變想法。
“沒事,這才六月初,天氣還不是太熱,我還沒暑假回爺奶那呢”
這話說的也是實話,爺爺奶奶並不想跟著孩子拖累他們,而為了方便孩子上學什麽,兩個兒子都沒留鍾家村,像鍾驍白這樣,以前蓮塘鎮讀書不錯,加上有熟人容易牽戶口,自然就來了這,他大伯家還在安陽縣呢。
以前家裏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照顧孩子,又沒個車什麽的,孩子跟著跑回去不方便,所以也隻有過年或者國慶鍾爸回來,才一起回鍾家村的。
聽他這麽說,李外公打斷李外婆想說的話,“你想回去就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他這小外孫越來越有主見,你不能把他當小孩子了,沒道理攔著人家看親爺爺奶奶。
蓮塘鎮說起來因為靠國道,國家政策落實快,發展也不錯。
前兩年上麵給統一了房屋外觀,原本沒貼瓷磚還保留水泥外牆的房子統統刷成白牆,靠國道街口的房子甚至免費給窗戶外加了統一原木色的框架。
(當然鍾驍白後麵也發現那就是泡沫板做的,塗了一層原木色的漆而已)
還有一些國家補貼加蓋琉璃瓦房頂的,翻修門口路簷的,臨街店麵免費統一店麵招牌的……
一套鄉鎮改造下來,你開車路過蓮塘,白牆深藍色琉璃瓦頂的,加上門口承包衛生政策,確實是別有一番美感。
尤其是鍾驍白現在走的這一段,白牆瓦頂築起的圍牆,牆上是墨水染的山水畫,十來米間隔一個圓形拱門,門那頭看去,一眼鬱鬱蔥蔥,古色古香韻味十足。
圍牆那邊隔著的,其實是幾處池塘。以前一到夏天,鍾曉白他們這些附近的小孩就會跟著大點的孩子來網龍蝦釣魚玩,他甚至至今記得,前世小時候,有次蓮塘下暴雨,大雨過後,龍蝦都爬馬路上來了,天上掉餡餅似的,一群人拿著桶到路邊去抓。
可惜後麵圍了圍牆,大家也漸漸忘了這裏。
走過一段圍牆路便到了李外公打牌的老吳家,大堂擺在一張桌子,大號的車間風扇呼呼的吹著,四個打牌的,外加兩三個邊閑聊邊看牌的,都是大爺大媽。
“外公”
鍾驍白上前打招呼。
“哎,白白回來了,什麽時候到的”
“剛到沒一會”
李外公邊打牌邊回複,鍾驍白的到來也引起了其他大爺大媽的注意。
“李師傅,這是你家小女兒的那個兒子吧,都這麽大了,大小夥了”
“是我那個小外孫,這不剛高考回來了嗎”李師傅是大家對他的稱呼,李外公之前開電焊店,大家師傅師傅的稱呼了好些年,這會店交給兒子了,但稱呼還是習慣了,這會他淡定的點了點頭,然後很自然的引著話題。
下一刻,果然有人驚呼接話。
“李師傅,這不就是你那個保送北大的外孫!”
蓮塘說大也不大,待久了,熟人多了,哪家發生了什麽事,隻要你不瞞得死死的,大家多少都知道點。
(來源:大爺大媽的閑聊…)
(劇場:聽說了沒,誰誰誰家那個xx有出息了,巴拉巴拉…)
這不去年小外孫保送北大這樣的大事,李外公自然是沒有隱瞞的,這會自然很是享受大家羨慕的目光。
還是那句話,這些鄉鎮的大爺大媽沒什麽見識,知道的大學也就清北這兩個,你要其他大學他們聽了可能什麽感覺也沒有,哪怕是複旦這種,但要是清北,那在他們眼中就是牛逼的證明。
“李師傅,你這外孫就是會讀書有出息哈,這大小夥子過兩年不得談婚論嫁,我有個侄女…”
李外公左手邊大媽這會也不看牌,盯著鍾曉白是越看越滿意。
這男娃長的高大還好看,考上北大一看就是個聰明的,這麽好的苗子,以後結婚生的小孩肯定不差,要不是她家沒女兒還真想介紹試試,不過她弟家的侄女也不錯…
“”我有個xx”開頭,一看就是擔起了媒婆的活,好家夥,串個門還碰到這事。鍾曉白哭笑不得看向李外公。
李外公連忙打岔“這都太早了,我這外孫讀書早,高中又跳了一級,現在才十六,談婚論嫁還早呢”
咳,這句話重點其實還是那高中跳級一事,婉拒了旁邊大媽,又炫耀了一番,李外公心情十分不錯。出牌5個8炸大媽的4個2,又是拿獎賺錢的好牌。
“嘿,李師傅你這手氣不錯啊,又壓我一局”
大媽無奈放棄剛剛的話題。
說起來他們小鎮年輕人結婚早也不是什麽事,畢竟以前不怎麽重視教育,小孩沒考上高中就輟學了,出去學手藝工作個幾年,成熟了點便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畢竟某些地方認為你結婚了,才有一家之主的擔當,算得上家裏稱場麵的男人。
說起來也是這幾年,要孩子努力考大學、不行也要上個大專有個文憑的說法多了,這種情況才少了不少,畢竟讀完大學出來怎麽也二十出頭,在工作兩年,年紀也不小了。
李師傅家小外孫要上大學肯定是不急的,可惜了她那侄女,要等幾年奔三了就不小咯。
顛了顛腿上的大胖孫子,大媽繼續打牌。
額…你沒看錯,大媽腿上還抱著不過周歲的孫子。
鎮上雖比村裏好多了,還有不少年輕人在,但老人家帶孫子孫女也是時有的事,而這些大爺大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休閑打牌或打麻將帶上孫子孫女也就不意外了。
耳濡目染的,老家的小孩從小就對打牌這些挺擅長的,鍾驍白也不例外。
這不這把打完,李外公去上個廁所,正還讓鍾驍白接一局。
大爺大媽們打牌也沒玩太大,五毛錢一個子。牌局這玩意,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規矩。鍾曉白這邊,習慣的上一局率先出完牌的那個人做莊家。
莊家第一個摸牌,然後莊家攤牌根據同樣的牌招隊友,這裏又分明局和暗局,明局自然是招到誰,誰一隊就直接說出來,而暗局則是需要大家打牌過程中自己觀察誰和誰一隊。
兩幅牌,一副54張,每人就是27張牌。
這裏兩人一隊,一隊的兩人先後第一第二個出完牌這算賺兩個子,而若中間隔了一個人,則是算兩人壓回牌上的總分,5、10、k隻這三張牌分別代表5分、10分、10分,分多於100分的,賺一個子。
當然以上是團隊賺子的方法,個人上則根據你摸的牌的好壞來看。
單4個a、2、3算一個獎,單5個a、2、3算兩個獎以此類推,還有其他4、5、6…這些在五張及以上也有獎,對大王、對小王、三個王等等一套獎的規則,手上獎越多,牌越好,某種情況,運氣好會摸獎,不會打牌都不要緊。
畢竟最後算錢的時候,一個獎就可以算賺三個子,你會打牌和隊友頂天了也就一人多兩個子。當然你要牌好又會玩,賺得自然更多。
鍾驍白他舅,李小舅李書華就屬於不會打牌但運氣極好的那種,大爺大媽都不喜歡和他打,畢竟他不會打牌但手氣好會摸獎,一天下來他說不定還有得賺,但作為他隊友就要坑慘了。
外甥多像舅,鍾驍白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前世過年的棋牌活動是監測出來的,他打牌也就一般,隻摸牌手氣得李小舅幾分真傳。
這會接李外公打牌還是重生回來第一次。莊家在鍾驍白的下遊一個。首招紅心2,結果招同了,又招了黑桃4,鍾驍白看了下自己的牌,不是他。
27張牌,以鍾驍白現在的記憶一會就記得清清楚楚,整理了一下牌,他手氣果然不錯,4個3,5個8這兩個炸也是兩獎,這局已經穩了。
出牌第一輪,莊家出三帶二,上遊兩家自然接上,他們過的有點小,鍾驍白手上可以吃下的就3個a,在三帶裏算除3個2最大的了。鍾驍白不知道隊友是誰,自然想試探一波,然後幹脆直接3個a堵上。
莊家不知道招到的隊友是誰,讓鍾驍白過一腳。沒人要後,自然第二輪鍾曉白先出。
他手上有幾張單牌,又有大王接回來自然先出單牌。他出單6,10、k、a一圈,鍾驍白用2接了回來。下遊莊家不要,對麵竟直接5、10、k一個小炸壓過來。
好家夥,自己和誰一隊都還沒看清,對方就這麽肯定的打自己,這不明擺著和莊家一隊嗎,也隻有和莊家一隊的那個才能在一開始就知道另外兩個不是隊友。
這會鍾驍白也不忍著,桌上這一輪分已經到來五十分,值得壓回來,於是在上遊不要後,鍾驍白直接“四個三”
“吼!就來一個獎嘞”
幾人感歎了一下,莊家還是沒要,然後又輪到了鍾驍白對麵的大爺,顯然對方也不甘示弱的出炸“四個四!”
這炸一出,兩人都沉默了,而周圍圍觀的都笑出了聲,尤其莊家和上遊大媽。無他,這四個四裏沒有黑桃4,莊家招黑桃4,對方總不可能還留了個黑桃4廢了獎吧。所以對麵不是和莊家一隊,是友軍,鍾驍白打錯人了。
“咳…你那麽肯定炸我我還以為你是莊的隊友來著”
鍾驍白尷尬的咳了咳,大爺也反應過來,不滿的爭執道“你開頭就打3個a壓那麽大,我還以為你和莊一隊”
“我這不是能接上的牌就那一個嘛”
打牌這事,他們這大爺大媽最喜歡爭執,倒不是斤斤計較,他們管這叫複盤,可能從錯誤中長點記性,學著點。
看鍾驍白年紀小,也沒爭論太久,當然,這一切也是在邊打牌邊爭執的。
這下牌局也明了,上遊大媽和莊家一隊,他們兩這隊友也是不打不相識了。
牌局繼續,一輪輪下來,好在鍾驍白憑借不錯的記憶力,越到後麵幾乎可以推測出對方的牌,他推測出莊家手上的4個2,把自己的5個8留了一手,然後在一輪對方出4個2壓到不少分時,來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5個8壓上。
最後沒有比他大的,自然又是不少的分壓回,扳回一回。
他和對麵大爺剛開始搞錯隊友浪費了不少炸彈,好在最後兩人合力攔截莊家,最後大媽第一個出完牌,兩人也第二第三出完。
團隊的話,隻壓回總分超過一百分,賺一個子。
然後是個人,隻鍾驍白和莊家得了獎,鍾驍白兩個獎,莊家4個2一獎,其實還是有點可惜,要是莊家沒有獎,他的兩個獎就是霸王獎,是要翻一被算的。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兩個獎,一個獎代表賺三個子,現在賺六個子還要減去莊家的一個子。
最後再加上贏分賺的一個子,這局鍾驍白共賺六個子,大爺大媽玩的五毛一個子,所以最後鍾驍白隻賺了3元。
這錢剛好鎮上早餐店的一碗米粉,真不多,不過這打牌的過程就很有意思啊。一場下來不知不覺就是十來二十分鍾,也不怪大爺大媽選它作為消磨時間的一種活動。這玩意真容易上頭啊。
李外公早回來了,他在旁邊看了一會,也聽了說他外孫誤認隊友的事。
“第一次打牌還好,以後多練練就好”
“還是第一次打牌啊?看來李師傅你這外孫比小李師傅打牌厲害。”小李師傅是指李小舅李書華。
鍾驍白打了一局後也就換回李外公繼續上了。賺得錢他自然也沒拿,又看了一會後便回了家。
十一點半舅媽開始做飯,十二點過十來分鍾,表妹李玉溪和表弟李子豪陸續發現回來。
兩人看到鍾驍白回來也很驚訝。
“白白哥,你回來了!!”
“白白哥,你是不是剛高考完啊,高考怎麽樣…”
兄妹三人聊了一會,令鍾驍白有點驚訝的是,表弟李子豪今年六年級,他爸李書華竟然真有考慮把他轉縣城去,到底還是見到了鍾驍白的突出成績,想複刻一二。
“不過我爸其實還沒確定,他說再考慮考慮”李子豪補充道。但其實鍾驍白也猜到幾分,這和前世不一樣的蝴蝶效應,已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而那東風…大概就是鍾驍白今年的高考成績吧。
沒聊多久午飯開始,期間李外公也問了他在家待幾天的問題。
鍾驍白想得是今天中午吃完飯他就開電動三輪車回爺爺鍾家村那,陪爺爺奶奶幾天,他這麽想也這麽說了。
當即李外婆臉色就有點不好看。
“白白你去你爺家得多熱,他那又沒有空調,你受的了,不如在我們蓮塘待幾天…”
李外婆有點不開心,跟著李外公當大家長久了,她對這小外孫越長大越有幾分脫離感就不舒服。
鍾驍白並不會因為這些改變想法。
“沒事,這才六月初,天氣還不是太熱,我還沒暑假回爺奶那呢”
這話說的也是實話,爺爺奶奶並不想跟著孩子拖累他們,而為了方便孩子上學什麽,兩個兒子都沒留鍾家村,像鍾驍白這樣,以前蓮塘鎮讀書不錯,加上有熟人容易牽戶口,自然就來了這,他大伯家還在安陽縣呢。
以前家裏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照顧孩子,又沒個車什麽的,孩子跟著跑回去不方便,所以也隻有過年或者國慶鍾爸回來,才一起回鍾家村的。
聽他這麽說,李外公打斷李外婆想說的話,“你想回去就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他這小外孫越來越有主見,你不能把他當小孩子了,沒道理攔著人家看親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