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李儒獻計劉璋
魂穿漢末:朕要讓何皇後生二胎 作者:浪滔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內,賈詡向劉宏行了一禮道:“回陛下,確實收到消息,劉焉在稱王之日口吐鮮血昏厥了過去,於當日晚間暴斃身亡。”
“是不是劉焉的第四子劉璋繼承了劉焉的爵位?”
“陛下真是神機妙算,確實是劉璋上位。”
劉宏聞言點了點頭沉思片刻道:“按照張魯之言,劉焉還有不到一年的壽命,怎麽在年節稱王之時暴斃,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
聞聽此言,賈詡歎息一聲單膝跪地行禮道:“還請陛下恕罪。”
“咦,文和,何出此言,難道劉焉暴斃之事,與你有關?”
“回陛下,雖臣起初不知曉,但是卻是與錦衣衛有關。”
劉宏一臉的疑惑之色道:“難道是錦衣衛毒害了劉焉?”
賈詡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此舉令劉宏更加疑惑。
曹操不滿道:“賈文和,直言便是,怎得吞吞吐吐?”
“回陛下,是劉焉第四子劉璋夥同李儒幹的。”
此言一出,禦書房內眾人盡是一臉的疑惑之色。
“文和,為何李儒與劉璋混跡在了一起?”
“啟稟陛下,年前李儒訓練完一批錦衣衛之後,便支身前往了益州成都,在李儒的謀劃下,結識了劉璋,後來的事情,就成這樣了。”
荀彧起身向劉宏行了一禮道:“陛下,請降罪李儒,此人竟敢妄自行動,無視陛下存在,此人實屬膽大妄為。”
曹操也起身行禮附和道:“陛下,文若之言有理,請陛下降罪。”
賈詡聞言急忙行禮道:“陛下,李儒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本身就有權處理此事,隻是因為益州封鎖,所以消息送來的遲了,還請陛下看在李儒為陛下鏟除了逆賊劉焉的份上,饒恕李儒之罪。”
劉宏輕笑點頭道:“李儒沒有罪,反倒有功,賈詡傳信李儒,令其蟄伏在劉璋身邊,等待命令。”
“諾,臣代李儒多謝陛下。”
眾人見劉宏如此說,便不再開口。
劉宏看向眾人道:“劉表與劉繇不是要在上元節稱王封爵嗎,有劉焉的表率,不知道兩人是否還有膽量稱王,哈哈哈。”
曹操輕笑開口道:“陛下,劉表、劉繇已經宣告天下在上元節當天稱王,想必此事不會罷休,不如派出錦衣衛,在稱王之日將兩人斬殺?”
劉宏搖頭輕笑道:“如此一來,著實無趣了,不過該做些什麽祝賀他們稱王了。”
“陛下,難道是想要先陳兵布局?”
郭嘉言罷,眾人皆是好奇的看向劉宏。
“不錯,傳朕旨意,令豫州韓世忠率軍十萬陳兵在汝南與南陽邊界,令青州羅藝率軍十萬陳兵在廣陵郡與九江郡邊界,令涼州楊再興率軍十萬陳兵在漢中郡邊界。”
“臣等遵旨。”
“待開春之後,三路大軍同時向三州進軍,朕要讓天下人看看,大漢還是朕的大漢。”
“諾。”
劉宏的聖旨很快便傳到了涼州、豫州、徐州,三州都督楊再興、羅藝、韓世忠各自率領十萬大軍陳兵在了三州邊界處。
益州治所成都城,蜀王府議事廳內。
劉璋收到消息後,便召見了文武。
“諸卿,洛陽的那位皇帝陛下,令涼州都督楊再興,率領十萬大軍陳兵在了漢中郡邊境,如之奈何啊?”
李嚴起身行禮道:“王上勿憂,雖然天子派兵十萬,但是蜀道艱難,涼州兵馬想要自漢中進入益州,乃是癡心妄想,不過臣擔心漢中郡守張魯會有異心。”
劉璋聞言點頭沉思良久。
劉璋本就不喜張魯,畢竟劉焉對張魯的母親極為看重,此事令劉璋極為不悅,而劉璋自上位以來便將張魯的母親盧氏給圈禁了起來,如果張魯得知此事,必定會有二心。
“李嚴說的不錯,那就傳本王令,宣召張魯前來成都,待其返回成都之後,本王再派遣人前往漢中接手漢中郡。”
“王上聖明。”
劉璋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下首位的李儒道:“文優先生,你曾是董仲穎麾下第一謀士,隻可惜呂布反叛才致使兵敗,但是本王這裏可沒有三姓家奴呂布這等小人,不知先生對此戰有何看法,還望不吝賜教。”
李儒聞言輕咳一聲,環顧一圈益州文武之後,向劉璋行了一禮道:“王上,某並不讚同李嚴大人的提議,張魯雖無甚才華,但是其創立的五鬥米教以及其祖父的天師道,在益州教徒眾多,如果沒有任何名義便將張魯撤職,唯恐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劉璋聞言點了點頭道:“那以先生之見?”
“不如派遣一員大將率軍鎮守漢中,隻要嚴守子午道以及陳倉山便可護益州無憂。”
此言一出,法正與張鬆相視一眼,眼中皆是疑惑。
劉璋點了點頭道:“文優先生此言並無道理,嚴顏老將軍,便由你率領五萬大軍前往漢中如何?”
嚴顏躬身行禮道:“末將遵令。”
散議之後,張鬆隨法正來到了其書房之中。
張鬆疑惑道:“孝直(法正字)為何那李儒會獻計劉璋,令嚴顏率軍前往漢中?”
法正亦是一臉的疑惑之色道:“某也不知,不過這李儒自董卓身死之後消失匿跡,此時卻出現在了益州,其中定有隱情,而且區區益州,豈可與整個大漢為敵,哪怕加上荊州與揚州也是無用,我等還是早些謀劃生路才是。”
“唉,誰說不是呢,如今天子早已不是當初的天子。
滅董卓,除袁家,就連匈奴也被天子親自率軍打的差點亡族滅種。
聽說鮮卑三十萬大軍馳援匈奴,也全被殲滅了。
如今荊、揚兩州有著長江天險,或可苟活一些時日。
但是益州隻要失了漢中郡,那麽便無險可守,而劉璋如今又如此對待張魯的母親盧氏,如果能將張魯調回成都,換人鎮守漢中,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沒有想到李儒竟然獻計令張魯繼續坐鎮漢中,如果李儒來益州有其他心思,那又為何獻計令嚴顏率軍鎮守子午穀以及陳倉山?真是令人費解。”
“是不是劉焉的第四子劉璋繼承了劉焉的爵位?”
“陛下真是神機妙算,確實是劉璋上位。”
劉宏聞言點了點頭沉思片刻道:“按照張魯之言,劉焉還有不到一年的壽命,怎麽在年節稱王之時暴斃,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
聞聽此言,賈詡歎息一聲單膝跪地行禮道:“還請陛下恕罪。”
“咦,文和,何出此言,難道劉焉暴斃之事,與你有關?”
“回陛下,雖臣起初不知曉,但是卻是與錦衣衛有關。”
劉宏一臉的疑惑之色道:“難道是錦衣衛毒害了劉焉?”
賈詡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此舉令劉宏更加疑惑。
曹操不滿道:“賈文和,直言便是,怎得吞吞吐吐?”
“回陛下,是劉焉第四子劉璋夥同李儒幹的。”
此言一出,禦書房內眾人盡是一臉的疑惑之色。
“文和,為何李儒與劉璋混跡在了一起?”
“啟稟陛下,年前李儒訓練完一批錦衣衛之後,便支身前往了益州成都,在李儒的謀劃下,結識了劉璋,後來的事情,就成這樣了。”
荀彧起身向劉宏行了一禮道:“陛下,請降罪李儒,此人竟敢妄自行動,無視陛下存在,此人實屬膽大妄為。”
曹操也起身行禮附和道:“陛下,文若之言有理,請陛下降罪。”
賈詡聞言急忙行禮道:“陛下,李儒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本身就有權處理此事,隻是因為益州封鎖,所以消息送來的遲了,還請陛下看在李儒為陛下鏟除了逆賊劉焉的份上,饒恕李儒之罪。”
劉宏輕笑點頭道:“李儒沒有罪,反倒有功,賈詡傳信李儒,令其蟄伏在劉璋身邊,等待命令。”
“諾,臣代李儒多謝陛下。”
眾人見劉宏如此說,便不再開口。
劉宏看向眾人道:“劉表與劉繇不是要在上元節稱王封爵嗎,有劉焉的表率,不知道兩人是否還有膽量稱王,哈哈哈。”
曹操輕笑開口道:“陛下,劉表、劉繇已經宣告天下在上元節當天稱王,想必此事不會罷休,不如派出錦衣衛,在稱王之日將兩人斬殺?”
劉宏搖頭輕笑道:“如此一來,著實無趣了,不過該做些什麽祝賀他們稱王了。”
“陛下,難道是想要先陳兵布局?”
郭嘉言罷,眾人皆是好奇的看向劉宏。
“不錯,傳朕旨意,令豫州韓世忠率軍十萬陳兵在汝南與南陽邊界,令青州羅藝率軍十萬陳兵在廣陵郡與九江郡邊界,令涼州楊再興率軍十萬陳兵在漢中郡邊界。”
“臣等遵旨。”
“待開春之後,三路大軍同時向三州進軍,朕要讓天下人看看,大漢還是朕的大漢。”
“諾。”
劉宏的聖旨很快便傳到了涼州、豫州、徐州,三州都督楊再興、羅藝、韓世忠各自率領十萬大軍陳兵在了三州邊界處。
益州治所成都城,蜀王府議事廳內。
劉璋收到消息後,便召見了文武。
“諸卿,洛陽的那位皇帝陛下,令涼州都督楊再興,率領十萬大軍陳兵在了漢中郡邊境,如之奈何啊?”
李嚴起身行禮道:“王上勿憂,雖然天子派兵十萬,但是蜀道艱難,涼州兵馬想要自漢中進入益州,乃是癡心妄想,不過臣擔心漢中郡守張魯會有異心。”
劉璋聞言點頭沉思良久。
劉璋本就不喜張魯,畢竟劉焉對張魯的母親極為看重,此事令劉璋極為不悅,而劉璋自上位以來便將張魯的母親盧氏給圈禁了起來,如果張魯得知此事,必定會有二心。
“李嚴說的不錯,那就傳本王令,宣召張魯前來成都,待其返回成都之後,本王再派遣人前往漢中接手漢中郡。”
“王上聖明。”
劉璋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下首位的李儒道:“文優先生,你曾是董仲穎麾下第一謀士,隻可惜呂布反叛才致使兵敗,但是本王這裏可沒有三姓家奴呂布這等小人,不知先生對此戰有何看法,還望不吝賜教。”
李儒聞言輕咳一聲,環顧一圈益州文武之後,向劉璋行了一禮道:“王上,某並不讚同李嚴大人的提議,張魯雖無甚才華,但是其創立的五鬥米教以及其祖父的天師道,在益州教徒眾多,如果沒有任何名義便將張魯撤職,唯恐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劉璋聞言點了點頭道:“那以先生之見?”
“不如派遣一員大將率軍鎮守漢中,隻要嚴守子午道以及陳倉山便可護益州無憂。”
此言一出,法正與張鬆相視一眼,眼中皆是疑惑。
劉璋點了點頭道:“文優先生此言並無道理,嚴顏老將軍,便由你率領五萬大軍前往漢中如何?”
嚴顏躬身行禮道:“末將遵令。”
散議之後,張鬆隨法正來到了其書房之中。
張鬆疑惑道:“孝直(法正字)為何那李儒會獻計劉璋,令嚴顏率軍前往漢中?”
法正亦是一臉的疑惑之色道:“某也不知,不過這李儒自董卓身死之後消失匿跡,此時卻出現在了益州,其中定有隱情,而且區區益州,豈可與整個大漢為敵,哪怕加上荊州與揚州也是無用,我等還是早些謀劃生路才是。”
“唉,誰說不是呢,如今天子早已不是當初的天子。
滅董卓,除袁家,就連匈奴也被天子親自率軍打的差點亡族滅種。
聽說鮮卑三十萬大軍馳援匈奴,也全被殲滅了。
如今荊、揚兩州有著長江天險,或可苟活一些時日。
但是益州隻要失了漢中郡,那麽便無險可守,而劉璋如今又如此對待張魯的母親盧氏,如果能將張魯調回成都,換人鎮守漢中,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沒有想到李儒竟然獻計令張魯繼續坐鎮漢中,如果李儒來益州有其他心思,那又為何獻計令嚴顏率軍鎮守子午穀以及陳倉山?真是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