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內,氣氛凝重而壓抑,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乾隆身著明黃色的龍袍,端坐在那雕刻著龍紋的威嚴龍椅之上,身姿挺拔卻難掩周身散發的冷峻氣息,雙眸深邃似幽潭,讓人難以窺探其內心的情緒波瀾。
不多時,小路子弓著身子,小心翼翼地領著純妃和永璋緩緩步入殿內。
二人剛踏入殿門,便徑直跪地,俯身叩首,“臣妾(兒臣)給皇上(皇阿瑪)請安!”
乾隆微微抬了抬眼皮,目光淡淡地從他們身上掃過,猶如冬日裏的一抹冷光,不帶絲毫溫度,片刻後,才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都起來吧,尋朕所為何事?”
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卻又似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讓人心生忐忑。
純妃身姿婀娜地優雅起身,蓮步輕移,身上的綾羅綢緞隨著她的動作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她朱唇輕啟,聲音輕柔婉轉,卻又好似暗藏著絲絲縷縷的機鋒:“皇上,臣妾近日瞧著永璋臉色蒼白,精神也不甚佳,想來是身子骨一向孱弱的緣故。
這冰嬉之會多在戶外,寒風凜冽如刀割一般,臣妾著實憂心忡忡,生怕他這一去,萬一被那寒風吹著,感染了風寒,臣妾可要心疼壞了。
故而鬥膽懇請皇上收回成命,莫要讓他去觀看冰嬉了,還望皇上垂憐。”
說著,她微微抬起眼眸,眼中淚光盈盈,似是飽含著無限的母愛與擔憂,可那眼神深處卻又隱約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執拗。
永璋靜靜地站在一旁,聽聞額娘這般言語,心中焦急萬分,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他那稚嫩的臉龐漲得通紅,雙手緊緊地攥成拳頭,指甲都幾乎嵌入掌心之中。
剛欲開口辯駁,卻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生生地將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隻是緊咬著下唇,以至於下唇都微微泛白,那被揪緊的衣角早已滿是褶皺,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安與掙紮。
乾隆靜靜地凝視著他們,心中洞若觀火,又怎會瞧不出純妃的那點小心思?
這些年永璋向來乖巧懂事,從不輕易向自己開口求什麽,一直安安靜靜地待在自己的角落裏,如同一顆無人問津的明珠。
如今難得他對這冰嬉有了興致,那眼中閃爍的渴望之光又怎能逃過乾隆的眼睛?
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又怎忍心不成全兒子這小小的願望?
況且這冰嬉乃是大清祖上傳下的傳統,八旗子弟皆應參與,這既是強身健體之道,更是銘記根本之舉,關乎著祖宗的顏麵與大清的傳承。
永璋身為朕的兒子,大清的兒郎,朕豈會相信他真就如此體弱不堪,連這點寒風都經受不住?
乾隆緩緩抬起頭,雙眸中閃過一絲堅定與威嚴,仿若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讓人不敢直視:“純妃,你莫要再說了,冰嬉乃我朝傳承已久的傳統,意義非凡,豈是能隨意推脫的?
朕知道永璋的身體狀況,所以這次他不需要下場,隻是在一旁觀看而已,你不要再以他身體不好為理由橫加阻攔!朕相信他定能經受得住這區區寒風的考驗。”話語擲地有聲,在大殿內久久回蕩,不容置疑。
純妃心中一凜,聰慧過人的她又豈會聽不出乾隆這言外之意:若想繼承大統,連這點寒風都經受不住,日後又如何能擔當起這天下的重任?
於是,她也不再堅持反對,乖巧地微微福身,輕聲應道:“既如此,那臣妾遵旨便是,一切但憑皇上做主。”
那聲音中雖仍帶著一絲不甘,卻也隻能無奈妥協。
永璋聞言,悄悄地在心底鬆了口氣,緊繃的肩膀也微微放鬆了下來。
他微微側目,偷偷地瞧了瞧乾隆,心中暗自讚歎:還是皇阿瑪厲害,寥寥數語便如撥雲見日一般,輕鬆地說服了額娘。
他哪裏敢跟額娘說實話,本想著今日趁著眾人不注意偷偷溜出去參觀冰嬉,好好感受一下那熱鬧非凡的場麵,誰料還未出門就被額娘逮了個正著。
無奈之下,隻得如實相告,搬出皇阿瑪來,這才讓額娘不再為難自己。
純妃見事情已然解決,卻並未打算就此罷休,離開這大殿。
她眼珠子輕輕一轉,計上心來,試圖再次邀寵道:“皇上,待這冰嬉結束之後,您和永璋一同來臣妾的鍾粹宮。
永璋這孩子時常在臣妾耳邊念叨著想您,臣妾瞧著都心疼不已。
您就賞臉一起用個晚膳,咱們一家人也能其樂融融,增進些情誼,皇上意下如何?”
她邊說邊微微抬起頭,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渴望,那眼神仿佛一汪清泉,試圖融化乾隆那顆看似冰冷的心。
然而,純妃這手段在乾隆麵前實在是算不上高明,乾隆心中冷笑,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仿若一座巍峨的高山,讓人難以捉摸其心思。
他淡淡地開口拒絕道:“不必了,冰嬉之後,永璋若是願意便留在養心殿內用膳,朕也有些時日未曾好好與他相處了,正好趁著這個機會父子倆說說話,用完膳,再讓他回鍾粹宮不遲。”
語氣平淡卻透著不容拒絕的意味。
永璋聽聞,趕忙上前一步,再次跪地叩首,臉上洋溢著欣喜與感激之情,“兒臣多謝皇阿瑪!”
那聲音清脆響亮,在大殿內回蕩,滿是對乾隆的敬愛與孺慕之情。
純妃見此情形,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心中暗自懊惱:這皇上何等精明睿智,定是早已聽懂了自己的弦外之音,這是絲毫不給自己留一絲情麵,直接就將自己的心思給回絕了。
還好自己方才未曾直白地邀寵,不然隻怕又要淪為這宮中眾人茶餘飯後的笑柄了。
她輕咬銀牙,暗暗地攥緊了手帕,臉上卻仍要強撐著笑意,福身告退。
永璋也行禮,跟純妃一同離去!
大殿內又恢複了平靜,隻有乾隆那深邃的目光久久地凝視著純妃離去的方向,仿佛在思考著什麽,讓人難以捉摸其心思……
乾隆身著明黃色的龍袍,端坐在那雕刻著龍紋的威嚴龍椅之上,身姿挺拔卻難掩周身散發的冷峻氣息,雙眸深邃似幽潭,讓人難以窺探其內心的情緒波瀾。
不多時,小路子弓著身子,小心翼翼地領著純妃和永璋緩緩步入殿內。
二人剛踏入殿門,便徑直跪地,俯身叩首,“臣妾(兒臣)給皇上(皇阿瑪)請安!”
乾隆微微抬了抬眼皮,目光淡淡地從他們身上掃過,猶如冬日裏的一抹冷光,不帶絲毫溫度,片刻後,才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都起來吧,尋朕所為何事?”
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卻又似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讓人心生忐忑。
純妃身姿婀娜地優雅起身,蓮步輕移,身上的綾羅綢緞隨著她的動作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她朱唇輕啟,聲音輕柔婉轉,卻又好似暗藏著絲絲縷縷的機鋒:“皇上,臣妾近日瞧著永璋臉色蒼白,精神也不甚佳,想來是身子骨一向孱弱的緣故。
這冰嬉之會多在戶外,寒風凜冽如刀割一般,臣妾著實憂心忡忡,生怕他這一去,萬一被那寒風吹著,感染了風寒,臣妾可要心疼壞了。
故而鬥膽懇請皇上收回成命,莫要讓他去觀看冰嬉了,還望皇上垂憐。”
說著,她微微抬起眼眸,眼中淚光盈盈,似是飽含著無限的母愛與擔憂,可那眼神深處卻又隱約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執拗。
永璋靜靜地站在一旁,聽聞額娘這般言語,心中焦急萬分,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他那稚嫩的臉龐漲得通紅,雙手緊緊地攥成拳頭,指甲都幾乎嵌入掌心之中。
剛欲開口辯駁,卻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生生地將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隻是緊咬著下唇,以至於下唇都微微泛白,那被揪緊的衣角早已滿是褶皺,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安與掙紮。
乾隆靜靜地凝視著他們,心中洞若觀火,又怎會瞧不出純妃的那點小心思?
這些年永璋向來乖巧懂事,從不輕易向自己開口求什麽,一直安安靜靜地待在自己的角落裏,如同一顆無人問津的明珠。
如今難得他對這冰嬉有了興致,那眼中閃爍的渴望之光又怎能逃過乾隆的眼睛?
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又怎忍心不成全兒子這小小的願望?
況且這冰嬉乃是大清祖上傳下的傳統,八旗子弟皆應參與,這既是強身健體之道,更是銘記根本之舉,關乎著祖宗的顏麵與大清的傳承。
永璋身為朕的兒子,大清的兒郎,朕豈會相信他真就如此體弱不堪,連這點寒風都經受不住?
乾隆緩緩抬起頭,雙眸中閃過一絲堅定與威嚴,仿若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讓人不敢直視:“純妃,你莫要再說了,冰嬉乃我朝傳承已久的傳統,意義非凡,豈是能隨意推脫的?
朕知道永璋的身體狀況,所以這次他不需要下場,隻是在一旁觀看而已,你不要再以他身體不好為理由橫加阻攔!朕相信他定能經受得住這區區寒風的考驗。”話語擲地有聲,在大殿內久久回蕩,不容置疑。
純妃心中一凜,聰慧過人的她又豈會聽不出乾隆這言外之意:若想繼承大統,連這點寒風都經受不住,日後又如何能擔當起這天下的重任?
於是,她也不再堅持反對,乖巧地微微福身,輕聲應道:“既如此,那臣妾遵旨便是,一切但憑皇上做主。”
那聲音中雖仍帶著一絲不甘,卻也隻能無奈妥協。
永璋聞言,悄悄地在心底鬆了口氣,緊繃的肩膀也微微放鬆了下來。
他微微側目,偷偷地瞧了瞧乾隆,心中暗自讚歎:還是皇阿瑪厲害,寥寥數語便如撥雲見日一般,輕鬆地說服了額娘。
他哪裏敢跟額娘說實話,本想著今日趁著眾人不注意偷偷溜出去參觀冰嬉,好好感受一下那熱鬧非凡的場麵,誰料還未出門就被額娘逮了個正著。
無奈之下,隻得如實相告,搬出皇阿瑪來,這才讓額娘不再為難自己。
純妃見事情已然解決,卻並未打算就此罷休,離開這大殿。
她眼珠子輕輕一轉,計上心來,試圖再次邀寵道:“皇上,待這冰嬉結束之後,您和永璋一同來臣妾的鍾粹宮。
永璋這孩子時常在臣妾耳邊念叨著想您,臣妾瞧著都心疼不已。
您就賞臉一起用個晚膳,咱們一家人也能其樂融融,增進些情誼,皇上意下如何?”
她邊說邊微微抬起頭,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渴望,那眼神仿佛一汪清泉,試圖融化乾隆那顆看似冰冷的心。
然而,純妃這手段在乾隆麵前實在是算不上高明,乾隆心中冷笑,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仿若一座巍峨的高山,讓人難以捉摸其心思。
他淡淡地開口拒絕道:“不必了,冰嬉之後,永璋若是願意便留在養心殿內用膳,朕也有些時日未曾好好與他相處了,正好趁著這個機會父子倆說說話,用完膳,再讓他回鍾粹宮不遲。”
語氣平淡卻透著不容拒絕的意味。
永璋聽聞,趕忙上前一步,再次跪地叩首,臉上洋溢著欣喜與感激之情,“兒臣多謝皇阿瑪!”
那聲音清脆響亮,在大殿內回蕩,滿是對乾隆的敬愛與孺慕之情。
純妃見此情形,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心中暗自懊惱:這皇上何等精明睿智,定是早已聽懂了自己的弦外之音,這是絲毫不給自己留一絲情麵,直接就將自己的心思給回絕了。
還好自己方才未曾直白地邀寵,不然隻怕又要淪為這宮中眾人茶餘飯後的笑柄了。
她輕咬銀牙,暗暗地攥緊了手帕,臉上卻仍要強撐著笑意,福身告退。
永璋也行禮,跟純妃一同離去!
大殿內又恢複了平靜,隻有乾隆那深邃的目光久久地凝視著純妃離去的方向,仿佛在思考著什麽,讓人難以捉摸其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