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拾書本
女尊逆襲之諸君皆為絕色 作者:鵲上枝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了車內,將選好的書籍交予風眠,才坐直身子一門心思歸家。
風眠握著經書,似是沒想到宋湘還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麵,心裏熨帖的同時,生出了一抹被人認同的觀感…
他舔了舔唇,對著宋湘輕輕道謝,眉目柔和了些許。
宋湘微微頷首,兩人一路無話。
到了宋府後,宋湘領著風眠一路到了自己的院子,王氏早就在宋湘的院子收拾出了一間空房作為風眠的臥房,風眠帶著小廝燈竹直接搬了進去。
……
王尋拉過宋湘,帶著她去了正廳,邊走邊和她說去西城補交束修繼續讀書的事。
春寒料峭,時間緊迫,第二場儒生試設在府城,將會在四月份舉行,屆時由宣陽府的知府大人親自主持,連考三場,通過後才被稱為秀才,方可進入各府縣的官學進學。
宋湘之前就讀於梁公的西羅草堂,梁公家是以織造羅緞為生的,早年梁公的姐姐梁玉墜為了供妹妹梁公梁玉玨讀書,將生意做到了府城,後在府城安了家…
而梁公考了多年進士不中,就回到了故裏奉邊縣,在此創辦了西羅草堂,教書為生。
梁公還有一個弟弟,叫梁玉璧,聽說嫁給了東平府的一個舉人,那個舉人考學一去未歸,梁玉璧和兒子頻被懶婦癡女打擾,如今在府城靠大姐梁玉墜救濟過活。
翌日,宋湘提上十條臘肉,和一千文銅錢束修,去了西城的梁公家。
一路上順順利利,隻是到了西城時,卻遇上了一列拉著禮品的車隊,像是從外地過來探親的一樣。
宋湘禮貌的讓行,等車隊盡數通過後,才讓自己的馬夫啟程,到了梁公家門口,宋湘發現那運了無數禮品的車隊竟然是梁公家的親戚。
宋湘也沒多想,由下人通報後,帶著十條臘肉,揣著一千文銅錢去了主院。
梁公本就在見客,聽到宋湘前來,差自己的夫郎帶著風塵仆仆的外甥躲到了內室之中。
宋湘進到主廳後,對著梁公行了個大禮:“儒生宋湘拜見夫子!”
“年節已過,宋湘卻遲遲未來與夫子見禮,是宋湘的不是,宋湘在這裏給夫子叩首謝罪了…”話音剛落,宋湘就對著梁公叩了三個響頭。
“噗!”內室裏傳來一聲忍俊不禁的笑聲。
宋湘挑眉,感覺到火辣辣的視線黏在自己臉上,控製不住的暼向了內室…
嚇得內室那人立馬捂住嘴巴,隱藏了身形…
梁公微微扶額,抿了抿唇,才抬首對著宋湘說道:“起來吧,都多大的人了,還沒個正形!”
梁公見宋湘舉止之間變化甚大,收起了放任不管的心思,皺著眉說教:“宋湘,你先前已經虛度了二三載春秋,如今再來送束修,是想著洗心革麵、重頭再來嗎?”
“正是!”宋湘下意識頷首,執手行禮,“還望夫子不計前嫌,能重新教授宋湘,宋湘定不負夫子的栽培之恩。”
梁公不住的點頭,對宋湘的看法稍稍改觀了一些。
雖然先前宋湘屬實遊手好閑,過於放縱了自己的行為,但是她現在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立刻改正過來,就還有教育的餘地。
秉著有教無類的宗旨,梁公也不會放棄宋湘。
梁公麵上已然有了絲絲欣慰之色,“既然你還想繼續進學,那本夫子就要考考你了!”
宋湘嚴肅以對,等著梁公出題。
梁公略一忖度,問:“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其出處在哪?是第幾章的內容?整段話的釋意又做何解?道理又做何意?”
這就問的多了,沒想到拜訪夫子的第一天,就給自己出了這樣一道考察記誦的題目…
宋湘幾乎是不做思考,脫口而出道:“這個段落出自四書,是《中庸》第20章的內容,這段話的釋意是…”
“在下位的人不能獲得上位者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獲得上位者的認可和對待朋友是一樣的道理,如果連朋友都不信任自己,那麽就更可不能得到上位者的信任了,獲得上位者的信任,和真誠的孝順父母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不能使自己真誠,反之就不能很好的孝順父母,使自己待人真誠,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待人顯示不出自己善良本性來,那麽就不能使自己真誠。”
“從中我們學到的道理是:做人一定要善良誠實,與人為善,才能待人以誠,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梁公聽後,眼裏大放異彩,對宋湘的見解頗為欣賞,遂真心實意的囑咐宋湘道:“回去後,好好熟讀四書五經,不可懈怠自己,等過幾天開課了,就要學習策論了,本夫子可是對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喏,謝夫子賞識!”
第一輪縣試已經考了八股文﹑試帖詩﹑經論﹑律賦等;第二輪府試會增加策論題,孝經論,分帖經、雜文、策論三場,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等。
在東陵國,所有蒙生學習四書的次序,由淺顯到深奧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五經其後。
原主天資聰穎,對四書五經早就記得滾瓜爛熟,宋湘隻需稍稍複習,就能鞏固已學到的知識,難的是接下來的內容。
古人並不像現代人已知的那樣愚昧,相反,他們是非常聰明的,想要從科考大軍裏脫穎而出是特別艱難的,宋湘肯定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才行。
宋湘拜別了梁公出了院門…
…
此時,梁家主院裏,氛圍一派和諧。
“殊行,沒想到你和你阿父過的如此艱難,好在有你大姑母護著,不然,那些個怨婦愚女時時將你們父子騷擾,哪還有什麽安生日子可言!”
想起弟弟梁玉璧,梁公就一陣長籲短歎,自個的這個弟弟,打小就生得麵如冠玉,光彩照人,長大了更是勾得無數舉人為之瘋狂,最後竟便宜了姓千的一個舉人。
如今生了千殊行這個兒子後,本以為可以安穩度日,沒想到兒子比老子桃花更甚。
為了躲避女子的追求,竟然收拾行李,跑到奉邊外祖家來了,梁公看著眼前麵容絕色的外甥,就一陣陣頭疼,全奉邊縣估計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風度翩翩的絕世少年郎了吧。
哦,風家那位鬧得要死要活非要出家的小子除外。
風眠握著經書,似是沒想到宋湘還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麵,心裏熨帖的同時,生出了一抹被人認同的觀感…
他舔了舔唇,對著宋湘輕輕道謝,眉目柔和了些許。
宋湘微微頷首,兩人一路無話。
到了宋府後,宋湘領著風眠一路到了自己的院子,王氏早就在宋湘的院子收拾出了一間空房作為風眠的臥房,風眠帶著小廝燈竹直接搬了進去。
……
王尋拉過宋湘,帶著她去了正廳,邊走邊和她說去西城補交束修繼續讀書的事。
春寒料峭,時間緊迫,第二場儒生試設在府城,將會在四月份舉行,屆時由宣陽府的知府大人親自主持,連考三場,通過後才被稱為秀才,方可進入各府縣的官學進學。
宋湘之前就讀於梁公的西羅草堂,梁公家是以織造羅緞為生的,早年梁公的姐姐梁玉墜為了供妹妹梁公梁玉玨讀書,將生意做到了府城,後在府城安了家…
而梁公考了多年進士不中,就回到了故裏奉邊縣,在此創辦了西羅草堂,教書為生。
梁公還有一個弟弟,叫梁玉璧,聽說嫁給了東平府的一個舉人,那個舉人考學一去未歸,梁玉璧和兒子頻被懶婦癡女打擾,如今在府城靠大姐梁玉墜救濟過活。
翌日,宋湘提上十條臘肉,和一千文銅錢束修,去了西城的梁公家。
一路上順順利利,隻是到了西城時,卻遇上了一列拉著禮品的車隊,像是從外地過來探親的一樣。
宋湘禮貌的讓行,等車隊盡數通過後,才讓自己的馬夫啟程,到了梁公家門口,宋湘發現那運了無數禮品的車隊竟然是梁公家的親戚。
宋湘也沒多想,由下人通報後,帶著十條臘肉,揣著一千文銅錢去了主院。
梁公本就在見客,聽到宋湘前來,差自己的夫郎帶著風塵仆仆的外甥躲到了內室之中。
宋湘進到主廳後,對著梁公行了個大禮:“儒生宋湘拜見夫子!”
“年節已過,宋湘卻遲遲未來與夫子見禮,是宋湘的不是,宋湘在這裏給夫子叩首謝罪了…”話音剛落,宋湘就對著梁公叩了三個響頭。
“噗!”內室裏傳來一聲忍俊不禁的笑聲。
宋湘挑眉,感覺到火辣辣的視線黏在自己臉上,控製不住的暼向了內室…
嚇得內室那人立馬捂住嘴巴,隱藏了身形…
梁公微微扶額,抿了抿唇,才抬首對著宋湘說道:“起來吧,都多大的人了,還沒個正形!”
梁公見宋湘舉止之間變化甚大,收起了放任不管的心思,皺著眉說教:“宋湘,你先前已經虛度了二三載春秋,如今再來送束修,是想著洗心革麵、重頭再來嗎?”
“正是!”宋湘下意識頷首,執手行禮,“還望夫子不計前嫌,能重新教授宋湘,宋湘定不負夫子的栽培之恩。”
梁公不住的點頭,對宋湘的看法稍稍改觀了一些。
雖然先前宋湘屬實遊手好閑,過於放縱了自己的行為,但是她現在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立刻改正過來,就還有教育的餘地。
秉著有教無類的宗旨,梁公也不會放棄宋湘。
梁公麵上已然有了絲絲欣慰之色,“既然你還想繼續進學,那本夫子就要考考你了!”
宋湘嚴肅以對,等著梁公出題。
梁公略一忖度,問:“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其出處在哪?是第幾章的內容?整段話的釋意又做何解?道理又做何意?”
這就問的多了,沒想到拜訪夫子的第一天,就給自己出了這樣一道考察記誦的題目…
宋湘幾乎是不做思考,脫口而出道:“這個段落出自四書,是《中庸》第20章的內容,這段話的釋意是…”
“在下位的人不能獲得上位者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獲得上位者的認可和對待朋友是一樣的道理,如果連朋友都不信任自己,那麽就更可不能得到上位者的信任了,獲得上位者的信任,和真誠的孝順父母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不能使自己真誠,反之就不能很好的孝順父母,使自己待人真誠,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待人顯示不出自己善良本性來,那麽就不能使自己真誠。”
“從中我們學到的道理是:做人一定要善良誠實,與人為善,才能待人以誠,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梁公聽後,眼裏大放異彩,對宋湘的見解頗為欣賞,遂真心實意的囑咐宋湘道:“回去後,好好熟讀四書五經,不可懈怠自己,等過幾天開課了,就要學習策論了,本夫子可是對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喏,謝夫子賞識!”
第一輪縣試已經考了八股文﹑試帖詩﹑經論﹑律賦等;第二輪府試會增加策論題,孝經論,分帖經、雜文、策論三場,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等。
在東陵國,所有蒙生學習四書的次序,由淺顯到深奧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五經其後。
原主天資聰穎,對四書五經早就記得滾瓜爛熟,宋湘隻需稍稍複習,就能鞏固已學到的知識,難的是接下來的內容。
古人並不像現代人已知的那樣愚昧,相反,他們是非常聰明的,想要從科考大軍裏脫穎而出是特別艱難的,宋湘肯定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才行。
宋湘拜別了梁公出了院門…
…
此時,梁家主院裏,氛圍一派和諧。
“殊行,沒想到你和你阿父過的如此艱難,好在有你大姑母護著,不然,那些個怨婦愚女時時將你們父子騷擾,哪還有什麽安生日子可言!”
想起弟弟梁玉璧,梁公就一陣長籲短歎,自個的這個弟弟,打小就生得麵如冠玉,光彩照人,長大了更是勾得無數舉人為之瘋狂,最後竟便宜了姓千的一個舉人。
如今生了千殊行這個兒子後,本以為可以安穩度日,沒想到兒子比老子桃花更甚。
為了躲避女子的追求,竟然收拾行李,跑到奉邊外祖家來了,梁公看著眼前麵容絕色的外甥,就一陣陣頭疼,全奉邊縣估計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風度翩翩的絕世少年郎了吧。
哦,風家那位鬧得要死要活非要出家的小子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