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趙風醒來,眾白波軍連忙下跪,齊聲高呼:


    “恭迎趙將軍,恭迎神使大人!”


    這一幕,不僅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心生敬畏,也讓旁觀的徐晃震撼不已,他怔怔地站在那裏,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震懾。


    趙風麵帶微笑,以謙和之姿回禮,隨後目光轉向徐晃,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大丈夫生於亂世,自當仗劍而行,立千秋功業。此乃英雄輩出的時代,吾心所願,你或已有所感知。公明,你是否願與我並肩,共圖這亂世中的一番偉業?”


    徐晃聞言,心中激蕩,眼中閃過一絲決絕,隨即跪倒在地,聲音鏗鏘有力:


    “末將徐晃,誓死追隨主公,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趙風輕輕點頭,心中滿是欣慰。此行河東,不僅得徐晃此等勇將,更兼收編了白波軍這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實乃天大之喜。


    隨後,趙風詳細了解起白波軍的現狀。


    白波軍中,以楊奉、郭太、韓暹、胡才、楊樂幾股勢力最大。


    其中郭太與胡才正趕來會合。


    數日等待後,白波軍終於齊聚楊縣,隊伍浩浩蕩蕩,綿延不絕,人數之多,令人咋舌,其中不乏老弱婦孺,大都是亂世中的無辜受害者。


    董卓自退守長安,擔心關東諸侯攻破函穀關,於郿鄔築高牆,積糧草,自詡固若金湯,百年無虞。


    然其大興土木,廣斂民財,更濫鑄錢幣,致使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這正是白波軍屢禁不絕,規模日盛的根本原因。


    無數百姓迫於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淪為流民,最終加入白波軍以求一線生機。


    麵對這龐大的隊伍,趙風心中卻難掩憂慮。


    南陽之路遙遠且艱,糧草供應成了頭等大事。


    “不知道董卓這貨說好的五十萬石糧草願不願意兌現,如若不然,就隻能一路搶回南陽了。”趙風心中暗道。


    另一邊,李傕的軍營內。


    一名衛兵神色匆匆,踏入李傕的營帳,喘息未定便急切稟報:


    “將軍,楊縣緊急戰報,白波賊眾投降了趙風,現在正朝安邑趕來。”


    “什麽!”李傕聞言大驚,“趙風這廝竟然如此好命?”


    他緊握著拳頭,在營帳內來回踱步,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心中的怒火之上。


    “這趙風,到底有何能耐,能讓那些桀驁不馴的白波賊俯首聽命?”李傕自言自語,語氣中滿是不甘與疑惑。


    他深知,白波軍的投降,不僅意味著自己原本設想的“一石二鳥”之計徹底落空,更可能讓董卓懷疑自己的能力。


    正當李傕陷入沉思,一旁的賈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開口:


    “將軍切勿自亂陣腳,趙風雖得白波之眾,卻非我涼州同袍,更兼其過往行徑,早已讓董公心存芥蒂。此番奇功。是禍非福啊。”


    李傕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急問:“哦?先生有何高見?”


    賈詡輕撫長須,計上心來:


    “將軍可修書一封,詳述趙風收編白波之壯舉,務必誇大其詞,強調其聲望日隆,甚至可添上幾句對趙風的由衷欽佩,如此一來,董公心中難免生疑,恐其聲望過高,難以駕馭。


    或許趙風之功,反成其歸途之絆,令其難以再返南陽矣。”


    李傕聽後,大喜過望,當即揮毫潑墨,依照賈詡之策,精心撰寫奏章,字裏行間都是對趙風的認可。


    ---


    長安城內,董卓聞聽趙風成功收服白波軍的捷報,大喜過望,正欲慷慨解囊,撥發五十萬石糧草以示嘉獎。


    然而,喜悅之情未及綻放,李傕的一紙急奏便如烏雲蔽日,令董卓的笑容瞬間凝固,眉頭緊鎖,憂色難掩。


    李儒見狀,輕聲詢問:“主公,莫非有何變故?”


    董卓不語,隻將李傕的密報遞於李儒手中。李儒匆匆一閱,眼神中閃過一抹凝重,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


    “趙風此行,白波賊眾聞風而降,百姓夾道相迎,甚至連李傕將軍亦被其風采所折服,此子之聲望與能力,實已超乎我等預料,確是低估了他。”


    董卓麵色嚴峻,目光如炬,轉向李儒,征詢道:“文憂,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此等局麵?”


    李儒沉吟片刻,分析道:


    “主公,趙風之威脅,的確不容小覷,其手握武關,地位特殊,直接殺之恐非上策。董公或許可以將趙風召來長安,將其圈禁起來。之後徐徐圖之。”


    董卓聞言,眉頭微展,但隨即又蹙起:


    “文憂之言甚合我意,隻是趙風奏章中表明要立即回南陽,貿然相召,恐其見疑。”


    李儒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主公勿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趙風不是一直渴望大將軍之位嗎?我們便以此為餌,誘其上鉤。大將軍之位,須由陛下親自冊封,如此則名正言順,無可挑剔。


    同時,可加封其麾下重臣郭嘉為南陽郡守,以安其心,並令其暫代趙風之位,穩住局勢。”


    董卓沉思片刻,微微頷首。


    另一邊,趙風帶著十幾萬白波軍,在安邑城外駐紮。


    本來借著統領河東郡各縣兵馬的名義,到處籌集糧草,也算勉強夠用。


    卻遭遇李傕橫加阻撓,趙風惱火,直接來安邑找到了李傕。


    趙風開門見山質問道:“李傕,你好大的膽子,我奉董公之命,統領河東各郡,你卻各種挑事,是想造反嗎?”


    李傕輕笑一聲:


    “趙將軍息怒,白波賊反複無常,本將擔心你被蒙蔽,故而幫你一把,不過你放心,我已上書董公,待董公下令必不會與你為難。”


    趙風嗬嗬一笑:“看來李將軍是在找死啊。”


    就在氣氛劍拔弩張之際,一衛士帶了一名手持聖旨宦官,宦官掃過眾人道:


    “趙風上前聽旨。


    應天順時,受茲受命。


    朕承祖宗之業,統馭天下,夙夜憂勤,以圖國家安寧、百姓樂業。今觀四海之內,雖有太平之景,然邊陲未靖,時有寇患侵擾。


    朕心甚憂,思得良將,以靖邊患,安我社稷。


    趙風將軍,英勇善戰,智勇雙全,自入軍伍以來,屢立戰功,威震四方。


    其治軍有方,士卒效命,實乃國之棟梁,軍中之英豪。


    朕今特賜趙風大將軍之職,總領天下兵馬,以安四方,扞我疆土。


    大將軍趙風,當恪盡職守,忠心報國,不負朕望,不負蒼生。


    當整肅軍紀,練就精兵,使軍威遠揚,令敵膽寒。


    更當廣開才路,不拘一格,選拔賢能,共謀國是。


    此詔既下,令趙風即刻前往長安,舉行受封大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爭霸,從何太後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文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文嚎並收藏三國爭霸,從何太後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