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我劍也未嚐不利
三國爭霸,從何太後開始 作者:大文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入董卓的府邸,奢華而不失威嚴的氣息撲麵而來,趙風與呂布並肩而行,每一步都顯得沉穩而有力。
董卓早已在廳堂中等候,見二人到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趙將軍,多日不見,風采更勝往昔啊!”董卓的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幾分對趙風的欣賞與重視。
趙風拱手行禮,言辭謙遜:“董卓大人謬讚了,趙某不過一介武夫,幸得大人提攜,方能有些許成就。”
董卓哈哈大笑,揮手示意二人入座,隨即轉入正題:
“趙將軍此番遠道而來,長安城中定有要事相商?”
趙風輕輕歎息,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開始訴苦:
“自趙某受命鎮守南陽以來,日夜兼程,誓守董公之南方疆土。
然時局動蕩,西有劉焉覬覦,南有劉表環伺,東有孔伷蠢蠢欲動,南陽猶如風雨飄搖中的一葉扁舟,苦苦支撐。
而今董公遷都長安,雖為大局計,卻也令南陽北大門洞開,局勢愈發嚴峻,此乃外患之緊迫。”
言畢,趙風目光微轉,偷偷觀察董卓的神色,繼續道:
“再者,內部也不安寧。朱儁將軍雖名義上為我部屬,但其位高權重,驃騎將軍之職淩駕於我鎮南將軍之上,偶有違逆,難以完全駕馭。
加之軍中雖有英才輩出,然有功而不得賞,難以使其用命,人心背離。加之南陽地狹人稠,糧草補給日益艱難,此內憂之重,實乃刻不容緩。”
“在此內憂外患之際,趙某不得不冒昧前來,懇請董公垂憐,施以援手,渡過難關。”
趙風言辭懇切,恨不能擠出幾滴淚來。
董卓隻是好整以暇的看著趙風表演,麵見趙風之前,他們就討論過趙風此行的目的,大概能猜到一些,於是開口問道:
“趙卿所求,確非小事,不知欲令吾如何相助?”
趙風眼前一亮,緩緩道:
“欲製衡驃騎將軍朱儁之威,非大將軍之位莫屬。若董公能賜此殊榮於趙某,定能製約朱儁。
再者,汝南郡守之位懸而未決,我手下猛將甘寧,文武雙全,實乃不二人選。
大將張遼,戰功赫赫,袁術之死,正是他所為,後將軍之位,他當之無愧。
荊州牧劉表,枉顧法紀,立江夏本地人黃祖為江夏太守,我麾下郭嘉,智計無雙,堪當此任。
此三人者,皆為抵禦諸侯聯軍之關鍵,若得董公恩準加封,必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此外,若董公能慷慨解囊,資助糧草五百萬石,更是雪中送炭,感激不盡。”
“人言否?”饒是董卓早有心理準備,也被趙風的獅子大開口震驚住了,忍不住脫口而出。
董卓自然不想趙風做大,以免難以掌控,平複了下心情,繼續道:
“官職之授,非吾一人所能定奪,需百官共議,再呈聖裁。趙卿可備書陳情,我自當暗中助力。至於糧草一事,趙卿可知我等為何遷都長安?”
趙風搖頭,表示不知。
董卓繼續道:
“關東諸侯雖眾,虎牢關尚可據守,然河東白波賊患猖獗,威脅糧道安全,故遷都以求安穩。
糧草供應,本已捉襟見肘,李傕將軍正在函穀關外奮力抵禦白波賊,然戰事膠著,消耗甚大。
不過,若趙卿能率南陽之眾,蕩平白波賊寇,吾即便節衣縮食,亦願助糧百萬,以示誠意。
待賊寇既平,趙卿與李傕將軍共複司隸,屆時籌集五百萬石糧草,自非難事。”
趙風算是聽出來了,這董卓根本不想幫忙,拉自己下水,還想要自己一個人頂,天下哪有這種好事,索性直接掀桌子:
“董公明鑒,為防諸侯聯軍侵擾,趙某已在武關增兵萬餘,誓守此關,保我疆土不失。
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糧草供應不繼,武關防線恐難持久,屆時諸侯聯軍若乘虛而入,長安亦難安枕。趙某所言,皆是肺腑之言,望董公三思。”
趙風的話很明顯,雒陽到長安,不止函穀關一條路,武關也可以,如果趙風放諸侯聯軍進來,董卓在長安也不安穩。
又特意強調自己給武關增兵了,董卓想自己去駐守也不容易,一番話,威脅之意很明顯。
果然董卓聽完後站起身,拔出寶劍,勃然大怒:
“竟敢以此威脅於我?爾要試試我的寶劍是否鋒利嗎?”
趙風淡定一笑,緩緩站起身,說出了袁紹最霸氣的那句話:“我劍也未嚐不利!”
趙風敢這麽說話當然也有他的底氣,現在明麵上肯支持董卓的諸侯隻有趙風,如果趙風能在關外將水攪渾,董卓出關收複雒陽就會很順利。
所以董卓現在應該是最不想自己死的諸侯了。
果然,眼見氣氛劍拔弩張,李儒連忙上來打圓場:
“董公且息雷霆之怒,趙將軍孤守南陽,抵禦諸侯聯軍,其中艱辛非外人所能盡知,有所訴求自是情理之中,還望董公體諒。”
言罷,他又將目光投向趙風,溫和而又不失分寸地說:
“趙將軍,您的要求有些過分,實非一朝一夕所能輕易應允。董公雖有心相助,卻也需顧全大局,還望將軍能夠體諒一二。”
董卓和趙風兩個人也不想鬧得太僵,見有台階,自然順坡下驢。
待二人重新落座,李儒麵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繼續言道:
“關於官職之事,我等定當竭誠為趙將軍奔走,雖結果或難完全契合將軍之願,但定當全力以赴。然而,趙將軍若能有所表示,以顯誠意,則此事或可更加順暢。”
趙風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疑惑,望向李儒。
李儒見狀,進一步解釋道:
“昔日將軍手中那頂綠帽,其妙用非凡,若能將此物贈予董公,必能彰顯將軍之誠意與決心。”
趙風聞言,不禁啞然失笑,答道:
“非是我不願,實則是此物與我有特殊關聯,離了我之手,便失卻了其神奇之處。不過……”
他話鋒一轉,似是想起了什麽,繼續說道:
“關於白波賊之事,我趙風自是義不容辭。隻是南陽與河東相隔千山萬水,且途中遍布諸侯聯軍之防線,我若孤身前往,無異於羊入虎口。
若董公能暫將河東兵馬之指揮權交予我,則攻打白波賊之任,我必全力以赴。”
董卓早已在廳堂中等候,見二人到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趙將軍,多日不見,風采更勝往昔啊!”董卓的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幾分對趙風的欣賞與重視。
趙風拱手行禮,言辭謙遜:“董卓大人謬讚了,趙某不過一介武夫,幸得大人提攜,方能有些許成就。”
董卓哈哈大笑,揮手示意二人入座,隨即轉入正題:
“趙將軍此番遠道而來,長安城中定有要事相商?”
趙風輕輕歎息,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開始訴苦:
“自趙某受命鎮守南陽以來,日夜兼程,誓守董公之南方疆土。
然時局動蕩,西有劉焉覬覦,南有劉表環伺,東有孔伷蠢蠢欲動,南陽猶如風雨飄搖中的一葉扁舟,苦苦支撐。
而今董公遷都長安,雖為大局計,卻也令南陽北大門洞開,局勢愈發嚴峻,此乃外患之緊迫。”
言畢,趙風目光微轉,偷偷觀察董卓的神色,繼續道:
“再者,內部也不安寧。朱儁將軍雖名義上為我部屬,但其位高權重,驃騎將軍之職淩駕於我鎮南將軍之上,偶有違逆,難以完全駕馭。
加之軍中雖有英才輩出,然有功而不得賞,難以使其用命,人心背離。加之南陽地狹人稠,糧草補給日益艱難,此內憂之重,實乃刻不容緩。”
“在此內憂外患之際,趙某不得不冒昧前來,懇請董公垂憐,施以援手,渡過難關。”
趙風言辭懇切,恨不能擠出幾滴淚來。
董卓隻是好整以暇的看著趙風表演,麵見趙風之前,他們就討論過趙風此行的目的,大概能猜到一些,於是開口問道:
“趙卿所求,確非小事,不知欲令吾如何相助?”
趙風眼前一亮,緩緩道:
“欲製衡驃騎將軍朱儁之威,非大將軍之位莫屬。若董公能賜此殊榮於趙某,定能製約朱儁。
再者,汝南郡守之位懸而未決,我手下猛將甘寧,文武雙全,實乃不二人選。
大將張遼,戰功赫赫,袁術之死,正是他所為,後將軍之位,他當之無愧。
荊州牧劉表,枉顧法紀,立江夏本地人黃祖為江夏太守,我麾下郭嘉,智計無雙,堪當此任。
此三人者,皆為抵禦諸侯聯軍之關鍵,若得董公恩準加封,必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此外,若董公能慷慨解囊,資助糧草五百萬石,更是雪中送炭,感激不盡。”
“人言否?”饒是董卓早有心理準備,也被趙風的獅子大開口震驚住了,忍不住脫口而出。
董卓自然不想趙風做大,以免難以掌控,平複了下心情,繼續道:
“官職之授,非吾一人所能定奪,需百官共議,再呈聖裁。趙卿可備書陳情,我自當暗中助力。至於糧草一事,趙卿可知我等為何遷都長安?”
趙風搖頭,表示不知。
董卓繼續道:
“關東諸侯雖眾,虎牢關尚可據守,然河東白波賊患猖獗,威脅糧道安全,故遷都以求安穩。
糧草供應,本已捉襟見肘,李傕將軍正在函穀關外奮力抵禦白波賊,然戰事膠著,消耗甚大。
不過,若趙卿能率南陽之眾,蕩平白波賊寇,吾即便節衣縮食,亦願助糧百萬,以示誠意。
待賊寇既平,趙卿與李傕將軍共複司隸,屆時籌集五百萬石糧草,自非難事。”
趙風算是聽出來了,這董卓根本不想幫忙,拉自己下水,還想要自己一個人頂,天下哪有這種好事,索性直接掀桌子:
“董公明鑒,為防諸侯聯軍侵擾,趙某已在武關增兵萬餘,誓守此關,保我疆土不失。
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糧草供應不繼,武關防線恐難持久,屆時諸侯聯軍若乘虛而入,長安亦難安枕。趙某所言,皆是肺腑之言,望董公三思。”
趙風的話很明顯,雒陽到長安,不止函穀關一條路,武關也可以,如果趙風放諸侯聯軍進來,董卓在長安也不安穩。
又特意強調自己給武關增兵了,董卓想自己去駐守也不容易,一番話,威脅之意很明顯。
果然董卓聽完後站起身,拔出寶劍,勃然大怒:
“竟敢以此威脅於我?爾要試試我的寶劍是否鋒利嗎?”
趙風淡定一笑,緩緩站起身,說出了袁紹最霸氣的那句話:“我劍也未嚐不利!”
趙風敢這麽說話當然也有他的底氣,現在明麵上肯支持董卓的諸侯隻有趙風,如果趙風能在關外將水攪渾,董卓出關收複雒陽就會很順利。
所以董卓現在應該是最不想自己死的諸侯了。
果然,眼見氣氛劍拔弩張,李儒連忙上來打圓場:
“董公且息雷霆之怒,趙將軍孤守南陽,抵禦諸侯聯軍,其中艱辛非外人所能盡知,有所訴求自是情理之中,還望董公體諒。”
言罷,他又將目光投向趙風,溫和而又不失分寸地說:
“趙將軍,您的要求有些過分,實非一朝一夕所能輕易應允。董公雖有心相助,卻也需顧全大局,還望將軍能夠體諒一二。”
董卓和趙風兩個人也不想鬧得太僵,見有台階,自然順坡下驢。
待二人重新落座,李儒麵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繼續言道:
“關於官職之事,我等定當竭誠為趙將軍奔走,雖結果或難完全契合將軍之願,但定當全力以赴。然而,趙將軍若能有所表示,以顯誠意,則此事或可更加順暢。”
趙風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疑惑,望向李儒。
李儒見狀,進一步解釋道:
“昔日將軍手中那頂綠帽,其妙用非凡,若能將此物贈予董公,必能彰顯將軍之誠意與決心。”
趙風聞言,不禁啞然失笑,答道:
“非是我不願,實則是此物與我有特殊關聯,離了我之手,便失卻了其神奇之處。不過……”
他話鋒一轉,似是想起了什麽,繼續說道:
“關於白波賊之事,我趙風自是義不容辭。隻是南陽與河東相隔千山萬水,且途中遍布諸侯聯軍之防線,我若孤身前往,無異於羊入虎口。
若董公能暫將河東兵馬之指揮權交予我,則攻打白波賊之任,我必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