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鳩殺何太後
三國爭霸,從何太後開始 作者:大文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平六年。
漢靈帝駕崩,少帝劉辯繼位。
由於劉辯年幼,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勢力、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袁家為首的士大夫勢力,三方開始爭權奪利。
最終由士大夫勢力贏得勝利,但作為袁家小弟的董卓,手握軍權,開始野心膨脹,想擺脫袁家自立門戶。
於是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借擁立之功,躋身大世家行列。
執金吾的營地深處,趙風靜坐床榻,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穿越者的無奈與淡然。
多年時光荏苒,他既未得係統之助,又身陷孱弱之軀,唯有依靠原身與呂布的結拜之情,在亂世中求得一席之地,擔任主簿之職。
“或許,平淡亦是福。”趙風回味著昨晚百花樓的姑娘,揉了揉發軟的雙腿,喃喃自語。
正當思緒萬千之際,門外傳來呂布那熟悉的呼喚:“公義兄!公義兄!”
話音未落,門已經被暴力推開,呂布那魁梧的身影映入眼簾:
“公義兄,聽說百花樓新進了幾位佳人,咱們兄弟再去瀟灑一番如何?”
趙風聞言,麵色一正,凝視著呂布,緩緩道:
“奉先,你覺得人生的意義何在?”
呂布見趙風這副模樣,一時間有點摸不著頭腦。
隻見趙風繼續說道:
“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我們應當追求精神的升華,而非沉溺於肉體的歡愉。”
呂布狐疑的看著趙風:“你小子,昨晚是不是偷偷去了?”
趙風下意識的揉了揉發軟的雙腿,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呂布見狀,大笑起來:
“這有什麽不好意思的,我昨晚也去了,你看看我現在多精神。早就勸你跟我一起練武,看看你現在這身子骨。”
話題一轉,趙風試探性地問道:“宮中佳麗如雲,尤其是那何太後,據說傾國傾城,董卓在宮中夜夜笙歌,怎就沒給你分幾個?”
呂布神色一凜,正色道:
“公義兄此言差矣,君子好色,取之有道。我呂布雖粗獷,但對漢室心存敬畏,皇宮內的女子,我絕不會染指。
董公亦是如此,他不過是尋些普通宮女解悶,至於嬪妃,尤其是何太後,他豈敢輕舉妄動?”
趙風對此嗤之以鼻,略知曆史的他可知道,董卓現在不過是心虛而已,手上隻有三千兵馬,等他大部隊來了,看他碰不碰。
趙風也曾告訴呂布董卓隻有三千人馬,讓他殺了董卓,可惜呂布不信,又以董卓待他不薄來拒絕。
當下也不再多言,隻是笑笑不說話。
此時,營外傳來衛兵通報:“趙大人,李儒大人求見。”趙風與呂布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即起身相迎。
片刻之後,營帳之內,趙風、呂布、李儒三人圍坐,氣氛凝重而微妙。
李儒眼神看向呂布,遲疑了一瞬,隨後開口道:
“弘農王之母何氏,昔日逼死先帝之母董太後,乃逆姑婦之禮,無孝順之節也。今董公為太後族人,每念及此,無不痛心疾首啊。”
趙風一聽這話便明白了,這是到了毒殺何太後的情節,看這樣子,好像是想讓自己動手,他可是記得李儒毒殺何太後母子,最後官都沒得做。
李儒可是董卓的女婿,自己和董卓毛關係都沒有,要是動手了,哪裏還有命在。
索性也不接李儒的話茬:
“竟有此事,當真是氣煞我也,我等既奉董公為主,董公之憂,乃吾之所慮也。她既然逼死董公族中長輩,我也要殺了她族中長輩。”
說完便是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
李儒聽完不由一愣。
這趙風這麽忠心的麽,但看他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又不似作假。
本來還想讓趙風主動提出來殺何太後,但趙風好像有點氣憤過頭了。
隻能繼續稍加引導,畢竟他說出來和趙風自己提出來可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當今新帝初立,人心思變,何氏劣跡斑斑,正是立威的時候。”
說完目光灼灼的看著趙風。
趙風雖然知道裝傻充楞沒什麽用,但欺騙聰明人的方法,大概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一直裝實在人,給人留下刻板印象,方便以後行事。
所以趙風並不打算按他的話題上引。
於是道:“哦?董公莫非是想把何氏貶到邊陲之地,最後受盡折磨而死?桀桀桀,妙極,妙極。”
說到最後趙風甚至直接傻笑起來。
李儒見趙風這副憨樣,索性也不拐彎抹角了:
“倒也不必那麽麻煩,董公之意,乃令趙大人鳩殺何氏母子,事後定有重賞。”
未等趙風開口,呂布便把話題接了下來。
“此等小事,差一內侍足矣,何須我大哥動手?”
李儒道:“此事機密,須經信任之人之手。”
頓了頓又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趙風道:“趙大人,董公很看好你啊。”
說完也不等趙風回話便徑直離去。
趙風目送李儒遠去,心中五味雜陳,轉而向呂布低語:
“奉先,你素來敬畏漢室,今董卓如此行事,何不與我共謀反計?實則他麾下不過三千精兵,皆是夜間出城,晨間複歸,以此虛張聲勢。”
呂布聞言,沉思片刻:
“許是穩固新帝皇位而已,如此倒也情有可原,公義兄若是不願對婦孺下手,拒絕了便是。”
趙風急道:“你看李儒的樣子,我拒絕得了嗎?拒絕了此事,他還有其他方法來搞我,應當是我勸說你反董卓,被他知道了,借刀殺人呢。”
呂布笑慰道:“公義兄過慮了,若真有不測,我自會向董公陳情。”
見呂布態度堅決,趙風心知難以說服,遂不再多言。
與此同時,李儒回到董卓府邸,董卓急問:“他應下了?”
李儒點頭:“雖未明言應允,但亦未拒絕。”
董卓冷笑:“哼,狗東西,算他識相。若敢不從,待我大軍一到,定叫他好看。此人屢次挑唆呂布,我豈會不知?若非顧及他與呂布交情,早已除之而後快。”
漢靈帝駕崩,少帝劉辯繼位。
由於劉辯年幼,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勢力、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袁家為首的士大夫勢力,三方開始爭權奪利。
最終由士大夫勢力贏得勝利,但作為袁家小弟的董卓,手握軍權,開始野心膨脹,想擺脫袁家自立門戶。
於是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借擁立之功,躋身大世家行列。
執金吾的營地深處,趙風靜坐床榻,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穿越者的無奈與淡然。
多年時光荏苒,他既未得係統之助,又身陷孱弱之軀,唯有依靠原身與呂布的結拜之情,在亂世中求得一席之地,擔任主簿之職。
“或許,平淡亦是福。”趙風回味著昨晚百花樓的姑娘,揉了揉發軟的雙腿,喃喃自語。
正當思緒萬千之際,門外傳來呂布那熟悉的呼喚:“公義兄!公義兄!”
話音未落,門已經被暴力推開,呂布那魁梧的身影映入眼簾:
“公義兄,聽說百花樓新進了幾位佳人,咱們兄弟再去瀟灑一番如何?”
趙風聞言,麵色一正,凝視著呂布,緩緩道:
“奉先,你覺得人生的意義何在?”
呂布見趙風這副模樣,一時間有點摸不著頭腦。
隻見趙風繼續說道:
“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我們應當追求精神的升華,而非沉溺於肉體的歡愉。”
呂布狐疑的看著趙風:“你小子,昨晚是不是偷偷去了?”
趙風下意識的揉了揉發軟的雙腿,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呂布見狀,大笑起來:
“這有什麽不好意思的,我昨晚也去了,你看看我現在多精神。早就勸你跟我一起練武,看看你現在這身子骨。”
話題一轉,趙風試探性地問道:“宮中佳麗如雲,尤其是那何太後,據說傾國傾城,董卓在宮中夜夜笙歌,怎就沒給你分幾個?”
呂布神色一凜,正色道:
“公義兄此言差矣,君子好色,取之有道。我呂布雖粗獷,但對漢室心存敬畏,皇宮內的女子,我絕不會染指。
董公亦是如此,他不過是尋些普通宮女解悶,至於嬪妃,尤其是何太後,他豈敢輕舉妄動?”
趙風對此嗤之以鼻,略知曆史的他可知道,董卓現在不過是心虛而已,手上隻有三千兵馬,等他大部隊來了,看他碰不碰。
趙風也曾告訴呂布董卓隻有三千人馬,讓他殺了董卓,可惜呂布不信,又以董卓待他不薄來拒絕。
當下也不再多言,隻是笑笑不說話。
此時,營外傳來衛兵通報:“趙大人,李儒大人求見。”趙風與呂布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即起身相迎。
片刻之後,營帳之內,趙風、呂布、李儒三人圍坐,氣氛凝重而微妙。
李儒眼神看向呂布,遲疑了一瞬,隨後開口道:
“弘農王之母何氏,昔日逼死先帝之母董太後,乃逆姑婦之禮,無孝順之節也。今董公為太後族人,每念及此,無不痛心疾首啊。”
趙風一聽這話便明白了,這是到了毒殺何太後的情節,看這樣子,好像是想讓自己動手,他可是記得李儒毒殺何太後母子,最後官都沒得做。
李儒可是董卓的女婿,自己和董卓毛關係都沒有,要是動手了,哪裏還有命在。
索性也不接李儒的話茬:
“竟有此事,當真是氣煞我也,我等既奉董公為主,董公之憂,乃吾之所慮也。她既然逼死董公族中長輩,我也要殺了她族中長輩。”
說完便是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
李儒聽完不由一愣。
這趙風這麽忠心的麽,但看他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又不似作假。
本來還想讓趙風主動提出來殺何太後,但趙風好像有點氣憤過頭了。
隻能繼續稍加引導,畢竟他說出來和趙風自己提出來可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當今新帝初立,人心思變,何氏劣跡斑斑,正是立威的時候。”
說完目光灼灼的看著趙風。
趙風雖然知道裝傻充楞沒什麽用,但欺騙聰明人的方法,大概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一直裝實在人,給人留下刻板印象,方便以後行事。
所以趙風並不打算按他的話題上引。
於是道:“哦?董公莫非是想把何氏貶到邊陲之地,最後受盡折磨而死?桀桀桀,妙極,妙極。”
說到最後趙風甚至直接傻笑起來。
李儒見趙風這副憨樣,索性也不拐彎抹角了:
“倒也不必那麽麻煩,董公之意,乃令趙大人鳩殺何氏母子,事後定有重賞。”
未等趙風開口,呂布便把話題接了下來。
“此等小事,差一內侍足矣,何須我大哥動手?”
李儒道:“此事機密,須經信任之人之手。”
頓了頓又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趙風道:“趙大人,董公很看好你啊。”
說完也不等趙風回話便徑直離去。
趙風目送李儒遠去,心中五味雜陳,轉而向呂布低語:
“奉先,你素來敬畏漢室,今董卓如此行事,何不與我共謀反計?實則他麾下不過三千精兵,皆是夜間出城,晨間複歸,以此虛張聲勢。”
呂布聞言,沉思片刻:
“許是穩固新帝皇位而已,如此倒也情有可原,公義兄若是不願對婦孺下手,拒絕了便是。”
趙風急道:“你看李儒的樣子,我拒絕得了嗎?拒絕了此事,他還有其他方法來搞我,應當是我勸說你反董卓,被他知道了,借刀殺人呢。”
呂布笑慰道:“公義兄過慮了,若真有不測,我自會向董公陳情。”
見呂布態度堅決,趙風心知難以說服,遂不再多言。
與此同時,李儒回到董卓府邸,董卓急問:“他應下了?”
李儒點頭:“雖未明言應允,但亦未拒絕。”
董卓冷笑:“哼,狗東西,算他識相。若敢不從,待我大軍一到,定叫他好看。此人屢次挑唆呂布,我豈會不知?若非顧及他與呂布交情,早已除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