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淏陽若有所思,自己父親既然‘留’了這般作業,讓他心裏已經有了肯定的答案。
他確確實實犯了錯。
也是在這一刻,李淏陽堅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他們父子此行,父親李輝翔真正用意,絕對不是已經告訴他的那兩個。
基於這個原因,李淏陽內心對於李輝翔還尚未說出口的,此行第三個目的,更加好奇了起來。
他看著自己父親,他很想問,第三個目是什麽?
可話到嘴邊,卻是......
“爸爸,這學校的操場、跑道、教學樓......這些都比較新,你看起來,它的變化大嗎?”
李輝翔看了李淏陽一眼,接著環視這所學校,:“教學樓、辦公樓、食堂包括廁所,位置沒有變,結構也沒有變,操場、跑道也還是原來的主體。”
李淏陽的目光也是環視四周,李輝翔說完,他又問了句:“結構、主體都沒有變化,那以前這所學校是什麽樣子?”
李輝翔站直了起來,再次環視了一圈,“這所學校,曾經教過爸爸的一個老師,是這麽形容這所學校的,‘巴掌這麽大個地方,三棟房子,一棟教學樓,一棟宿舍,還有一棟是廁所。’”
“啊?”李淏陽有些難以置信,他也是站直了起來,環視四周。
對於自己兒子的難以置信,李輝翔並不意外。
前者出生的年代,成長學習的環境,超前這個小縣城太多太多年。
“以前,這操場,可不是現在這般,鋪的是塑膠,那時候,這操場就是水泥鋪的,跑道是瀝青。”
李淏陽環視著學校,“爸爸,你知道我們上開放課,我和同學最喜歡聊的話題是什麽嗎?”
李輝翔微微一笑,饒有興趣的看向李淏陽。
“你和媽媽不限製我玩手機,玩電子產品,所以,我看到了不少甚至都不能稱為學校的學校,這城關中學若是與我們學校相比,那自然是沒有可比性,可若是與那些不是‘學校’的學校相比,它的條件可是很優越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而且,在這裏讀書的學生,怎麽說也是在城裏,不用翻山越嶺,更不用卷起褲腿趟河。”
李輝翔點點頭:“你能說出這番話,說明,爸爸和媽媽,之前對你的教導,還是有收獲的。”
聽到李輝翔的話,李淏陽略顯茫然。
李輝翔又微微笑了笑,“你剛剛說可比性,說明,在你說這話的時候,你腦海裏麵至少有著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麵,但這兩個畫麵的意義、性質、概念是完全相同的物品,不然是無法做出對比的。”
李淏陽點頭,李輝翔接著說:“而爸爸所說,是因為,爸爸和媽媽對你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時段,對你的標準以及我們身為父母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你讀幼兒園之前,我和媽媽最主要是保證你身體健康,無憂無慮,到你上幼兒園,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你擁有自己的玩伴,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這個過程,就是讓你從接觸一個完全陌生的圈子,通過哭鬧、甚至是摩擦等方式,慢慢去熟悉它,了解它,在三年的幼兒園生涯中你所學到的一些粗略的文化知識,與這些相比,顯然,經曆要比‘文化知識’分量更重,因為,成長,就是經曆,當然,讀幼兒園的好處不止這些,也不是說,這便代表爸爸和媽媽不看重其它方麵的好處,隻是爸爸媽媽最在乎的是你有這個經曆,而通過這些經曆,爸爸和媽媽就能有針對性地、適當地做出一些引導,幫助你消化吸收這一場經曆,同時,為你步入小學之後做準備。”
李淏陽又茫然了,但又不是普通的茫然,是帶著某種思索的茫然。
作為父親,李輝翔當然是忽略掉自己孩子身上的任何變化的。
李淏陽在思索了片刻之後,轉頭看向了自己父親,“無論是我在玩手機還是其它電子產品的時候,出現一些看似很合理實則傳播的價值是不具備真正價值的情況的時候,你和媽媽就會給我講故事,這就是引導。”
李輝翔點頭,李淏陽又思索了一下,又說:“那爸爸你剛剛的說的,要為了步入小學做準備,這個準備,不是我,而是你和媽媽?”
李輝翔點頭,李淏陽又問道:“那我馬上就要讀完小學了,爸爸,你可不可以和我說了,六年小學,你和媽媽對我的標準到底是什麽?”
李輝翔眉頭微微凝了一下,“通過六年的小學生涯,引導你在你的內心塑立好‘是非’的標尺,這就是爸爸和媽媽對你的標準,同時也是我和你媽媽對自己的要求。”
李淏陽愣了一下,“爸爸,若是這一次我沒有經曆全校通報批評這個事,你是不是還不會與我說這些,也不會單獨帶我回來老家,來這所學校。”
李輝翔一愣,接著眉頭又凝了一下,“你說對了一半。”
“哪一半?是不會說還是不會回?”
“都不是。”李輝翔長長吸了口氣,然後緩緩吐出:“有沒有這件事,爸爸都會與你說這些,也都會帶你回來老家,但是......不會選在這個時間。”
“那是什麽時候?”
“在你開始反應過來你內心有一把是非標尺的時候。”
“那為什麽內心這把尺子,是是非;不是善惡、不是好壞?”
李輝翔笑了,他摸了摸李淏陽的頭,然後轉身,朝著學校食堂後方那處彩鋼瓦房子慢慢走去。
“可比性,說的是比較,既然是比較,自然要有參照物。”站在彩鋼瓦房門前,李輝翔忽然回頭,看著李淏陽,“如果說,是,就是善與好,非就是惡和壞,那麽,作為唯一的判定當事人,判定的標準是依據什麽而來?如何保證這個標準的合理性?”
“這......”李淏陽一怔,張嘴想要說話,卻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李輝翔笑了笑,“不著急,爸爸留給你的作業,你可以結合著好好想想。”
“嗯。”李淏陽點了點頭,“爸爸,我們是要進去嗎?”
“進不去,爸爸沒有鑰匙,就是帶你來認認門。”
李淏陽看著李輝翔,想起昨晚在‘舅爺爺’家,李輝翔與‘舅舅’喝茶時候說的話,他不由問道:“爸爸,你和爺爺,到底是因為什麽,才會吵這麽嚴重的架?你十幾年沒有回來,是不是就是因為......”
李輝翔看著李淏陽,“好奇?”
李淏陽點頭,李輝翔笑著說:“走吧,爸爸帶你去小草壩,你好奇的這些啊,爸爸慢慢跟你講。”
小草壩,一個原始森林景區,植被茂密,野生動物也不少。
從縣城到小草壩景區,大約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景區外麵,有個停車場,十幾年前,李輝翔來過兩次,一次坐公共汽車,一次開車,十幾年過去,也不知道如今這裏的停車費漲了多少。
“那是朝天馬。”下了車,李輝翔指著景區外麵用石頭雕刻而成的一匹石馬對李淏陽說道。
“什麽是朝天馬?”
李輝翔微笑解釋說:“帶了諧音的意思,這裏是天麻之鄉嘛,天麻、天馬。”
“原來是這個原因。”李淏陽輕聲念了一句,接著便四處打量了起來。
雖說沿海也不是沒有山、沒有林,但是沿海地區的山還有林,與雲貴高原的山、林,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線。
而對於一出生便在沿海地區的李淏陽來說,此時,完完全全被眼前這些茂密無比且五顏六色的森林給吸引住了,目光四眺的同時,開始在自己口袋裏摸索了起來。
李輝翔笑了笑,說:“進景區再拍照吧,這麽多年過去,也不知道這景區的規矩有沒有變。”
“什麽規矩。”
“本縣人不用門票。”說著,李輝翔邁步朝前走去,回頭朝李淏陽招了招手,待李淏陽跟上來之後,他開口說:“你是不是該回答爸爸,將軍的故鄉,是什麽將軍了。”
李淏陽點頭,“是羅炳輝將軍。”
“對。”父子二人並排朝前走著,李輝翔右手放在了李淏陽後腦的位置:“從這裏回去之後,明天,明天我們去羅炳輝紀念館,之後,再爬一下天梯,然後......我們就回昆明。”
“爸爸。”李淏陽忽然停下腳步看向李輝翔:“這是昨晚你和舅爺爺喝茶的時候,我問舅奶奶,舅奶奶告訴我的,但是,舅奶奶並沒有告訴我,關於羅炳輝將軍的一些事跡,隻是告訴我,他是阿(e一聲)都人,和舅奶奶聊天的時候,用手機查資料,也不禮貌,到了睡覺的時候,我又......”
“沒關係,但是,既然現在已經醒悟到有自己想了解又沒有了解清楚的東西,那就現在解決。”
“嗯。”李淏陽點頭,拿出手機便開始查詢了起來。
“羅炳輝,漢族,出生於雲南xx,1915年入滇軍當兵,因作戰英勇升至營長,參加了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領導靖衛大隊士兵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曆任團長、旅長、軍長等職......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領導棗莊戰役,同年6月在山東臨沂病逝。”
......
他確確實實犯了錯。
也是在這一刻,李淏陽堅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他們父子此行,父親李輝翔真正用意,絕對不是已經告訴他的那兩個。
基於這個原因,李淏陽內心對於李輝翔還尚未說出口的,此行第三個目的,更加好奇了起來。
他看著自己父親,他很想問,第三個目是什麽?
可話到嘴邊,卻是......
“爸爸,這學校的操場、跑道、教學樓......這些都比較新,你看起來,它的變化大嗎?”
李輝翔看了李淏陽一眼,接著環視這所學校,:“教學樓、辦公樓、食堂包括廁所,位置沒有變,結構也沒有變,操場、跑道也還是原來的主體。”
李淏陽的目光也是環視四周,李輝翔說完,他又問了句:“結構、主體都沒有變化,那以前這所學校是什麽樣子?”
李輝翔站直了起來,再次環視了一圈,“這所學校,曾經教過爸爸的一個老師,是這麽形容這所學校的,‘巴掌這麽大個地方,三棟房子,一棟教學樓,一棟宿舍,還有一棟是廁所。’”
“啊?”李淏陽有些難以置信,他也是站直了起來,環視四周。
對於自己兒子的難以置信,李輝翔並不意外。
前者出生的年代,成長學習的環境,超前這個小縣城太多太多年。
“以前,這操場,可不是現在這般,鋪的是塑膠,那時候,這操場就是水泥鋪的,跑道是瀝青。”
李淏陽環視著學校,“爸爸,你知道我們上開放課,我和同學最喜歡聊的話題是什麽嗎?”
李輝翔微微一笑,饒有興趣的看向李淏陽。
“你和媽媽不限製我玩手機,玩電子產品,所以,我看到了不少甚至都不能稱為學校的學校,這城關中學若是與我們學校相比,那自然是沒有可比性,可若是與那些不是‘學校’的學校相比,它的條件可是很優越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而且,在這裏讀書的學生,怎麽說也是在城裏,不用翻山越嶺,更不用卷起褲腿趟河。”
李輝翔點點頭:“你能說出這番話,說明,爸爸和媽媽,之前對你的教導,還是有收獲的。”
聽到李輝翔的話,李淏陽略顯茫然。
李輝翔又微微笑了笑,“你剛剛說可比性,說明,在你說這話的時候,你腦海裏麵至少有著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麵,但這兩個畫麵的意義、性質、概念是完全相同的物品,不然是無法做出對比的。”
李淏陽點頭,李輝翔接著說:“而爸爸所說,是因為,爸爸和媽媽對你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時段,對你的標準以及我們身為父母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你讀幼兒園之前,我和媽媽最主要是保證你身體健康,無憂無慮,到你上幼兒園,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你擁有自己的玩伴,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這個過程,就是讓你從接觸一個完全陌生的圈子,通過哭鬧、甚至是摩擦等方式,慢慢去熟悉它,了解它,在三年的幼兒園生涯中你所學到的一些粗略的文化知識,與這些相比,顯然,經曆要比‘文化知識’分量更重,因為,成長,就是經曆,當然,讀幼兒園的好處不止這些,也不是說,這便代表爸爸和媽媽不看重其它方麵的好處,隻是爸爸媽媽最在乎的是你有這個經曆,而通過這些經曆,爸爸和媽媽就能有針對性地、適當地做出一些引導,幫助你消化吸收這一場經曆,同時,為你步入小學之後做準備。”
李淏陽又茫然了,但又不是普通的茫然,是帶著某種思索的茫然。
作為父親,李輝翔當然是忽略掉自己孩子身上的任何變化的。
李淏陽在思索了片刻之後,轉頭看向了自己父親,“無論是我在玩手機還是其它電子產品的時候,出現一些看似很合理實則傳播的價值是不具備真正價值的情況的時候,你和媽媽就會給我講故事,這就是引導。”
李輝翔點頭,李淏陽又思索了一下,又說:“那爸爸你剛剛的說的,要為了步入小學做準備,這個準備,不是我,而是你和媽媽?”
李輝翔點頭,李淏陽又問道:“那我馬上就要讀完小學了,爸爸,你可不可以和我說了,六年小學,你和媽媽對我的標準到底是什麽?”
李輝翔眉頭微微凝了一下,“通過六年的小學生涯,引導你在你的內心塑立好‘是非’的標尺,這就是爸爸和媽媽對你的標準,同時也是我和你媽媽對自己的要求。”
李淏陽愣了一下,“爸爸,若是這一次我沒有經曆全校通報批評這個事,你是不是還不會與我說這些,也不會單獨帶我回來老家,來這所學校。”
李輝翔一愣,接著眉頭又凝了一下,“你說對了一半。”
“哪一半?是不會說還是不會回?”
“都不是。”李輝翔長長吸了口氣,然後緩緩吐出:“有沒有這件事,爸爸都會與你說這些,也都會帶你回來老家,但是......不會選在這個時間。”
“那是什麽時候?”
“在你開始反應過來你內心有一把是非標尺的時候。”
“那為什麽內心這把尺子,是是非;不是善惡、不是好壞?”
李輝翔笑了,他摸了摸李淏陽的頭,然後轉身,朝著學校食堂後方那處彩鋼瓦房子慢慢走去。
“可比性,說的是比較,既然是比較,自然要有參照物。”站在彩鋼瓦房門前,李輝翔忽然回頭,看著李淏陽,“如果說,是,就是善與好,非就是惡和壞,那麽,作為唯一的判定當事人,判定的標準是依據什麽而來?如何保證這個標準的合理性?”
“這......”李淏陽一怔,張嘴想要說話,卻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李輝翔笑了笑,“不著急,爸爸留給你的作業,你可以結合著好好想想。”
“嗯。”李淏陽點了點頭,“爸爸,我們是要進去嗎?”
“進不去,爸爸沒有鑰匙,就是帶你來認認門。”
李淏陽看著李輝翔,想起昨晚在‘舅爺爺’家,李輝翔與‘舅舅’喝茶時候說的話,他不由問道:“爸爸,你和爺爺,到底是因為什麽,才會吵這麽嚴重的架?你十幾年沒有回來,是不是就是因為......”
李輝翔看著李淏陽,“好奇?”
李淏陽點頭,李輝翔笑著說:“走吧,爸爸帶你去小草壩,你好奇的這些啊,爸爸慢慢跟你講。”
小草壩,一個原始森林景區,植被茂密,野生動物也不少。
從縣城到小草壩景區,大約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景區外麵,有個停車場,十幾年前,李輝翔來過兩次,一次坐公共汽車,一次開車,十幾年過去,也不知道如今這裏的停車費漲了多少。
“那是朝天馬。”下了車,李輝翔指著景區外麵用石頭雕刻而成的一匹石馬對李淏陽說道。
“什麽是朝天馬?”
李輝翔微笑解釋說:“帶了諧音的意思,這裏是天麻之鄉嘛,天麻、天馬。”
“原來是這個原因。”李淏陽輕聲念了一句,接著便四處打量了起來。
雖說沿海也不是沒有山、沒有林,但是沿海地區的山還有林,與雲貴高原的山、林,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線。
而對於一出生便在沿海地區的李淏陽來說,此時,完完全全被眼前這些茂密無比且五顏六色的森林給吸引住了,目光四眺的同時,開始在自己口袋裏摸索了起來。
李輝翔笑了笑,說:“進景區再拍照吧,這麽多年過去,也不知道這景區的規矩有沒有變。”
“什麽規矩。”
“本縣人不用門票。”說著,李輝翔邁步朝前走去,回頭朝李淏陽招了招手,待李淏陽跟上來之後,他開口說:“你是不是該回答爸爸,將軍的故鄉,是什麽將軍了。”
李淏陽點頭,“是羅炳輝將軍。”
“對。”父子二人並排朝前走著,李輝翔右手放在了李淏陽後腦的位置:“從這裏回去之後,明天,明天我們去羅炳輝紀念館,之後,再爬一下天梯,然後......我們就回昆明。”
“爸爸。”李淏陽忽然停下腳步看向李輝翔:“這是昨晚你和舅爺爺喝茶的時候,我問舅奶奶,舅奶奶告訴我的,但是,舅奶奶並沒有告訴我,關於羅炳輝將軍的一些事跡,隻是告訴我,他是阿(e一聲)都人,和舅奶奶聊天的時候,用手機查資料,也不禮貌,到了睡覺的時候,我又......”
“沒關係,但是,既然現在已經醒悟到有自己想了解又沒有了解清楚的東西,那就現在解決。”
“嗯。”李淏陽點頭,拿出手機便開始查詢了起來。
“羅炳輝,漢族,出生於雲南xx,1915年入滇軍當兵,因作戰英勇升至營長,參加了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領導靖衛大隊士兵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曆任團長、旅長、軍長等職......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領導棗莊戰役,同年6月在山東臨沂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