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這才擦擦額頭上的汗,還好他聽小文知青的,先讓村民試吃,如果不是恐怕大家真的不會挖。


    文文教大家如何在不傷根的情況下留種,宇勳廷跟李建國也認真聽著,然後就開始分散開來教。


    最後李建國一聲吼:“如果想來年不用再翻地播種,想來年的產量還是這麽高,就得聽我們的,這叫農民科學種植;這就是知識,就像這木薯一樣,以前我們隻知道有毒不能吃,現在小文知青來了,知道怎麽把毒去了,這就是知識,就是科學。”


    本來覺得無所謂的村民覺得有理,就都重視起來了。


    就這樣山上木薯挖得熱火朝天,男人們看著這怎麽都挖不完的木薯,心裏更是火熱,餓肚子的感覺太難受了。


    挖好了就往山下背,當婦女們看到樹根根的木薯時,反應跟山上的男人一樣,好在有老村長在,最後也都熱情澎湃的做活。


    山上挖下來的木薯都要過稱,用本子記錄,這樣就能算出畝產量多少了。


    一百斤的另外放一個地方,到時候算一百斤的出粉率,然後再算總的出粉率。


    文驍跟村裏的大娘大嫂們說讓削皮時注意,手會癢,誰知大娘大嫂們都說不要緊,這是讓他們能吃飽的糧食,隻是手癢她們不怕。


    才幾天時間,大河邊上都泡滿了已經削了皮的木薯。


    山上的木薯才挖了不到一半,晚上李建國等人商量是繼續挖,還是等來年再挖。


    文文看著記錄重量的本子:“大隊長,你看山上已經挖了多少畝了?”


    李建國回憶了一下:“挖了大概有五畝地的樣子。”


    文文看著記錄重量的本子問文驍:“四哥,這裏的數字你複盤過了嗎?”


    “複盤了三遍,總數字都對的。”


    “這裏的總數是斤,挖了5畝地,一畝地的產量是4276.4斤。”


    文文話音剛落,眾人都不可置信。


    老村長更是顫著聲音問:“畝產是多少?”


    文文提高了點聲音道:“大家都沒有聽錯,畝產量是4276.4斤。木薯是高產的農作物,隻要管理得當,最低的畝產量是1000~~到9000多斤的畝產量。”


    後世的木薯最平常是1000~2000斤畝產,在南方最高產量是畝產9000多斤。這都是真實的記錄。


    這麽高的畝產量真的是把在場的人都震驚了。


    就連宇家爺孫倆都覺得驚心,這麽高的畝產量,如果種上了這得解決了全國的難題啊。


    “丫頭,你說的都是真的嗎?真有這麽高的畝產量?”宇柏天難以平複心中的激動。


    “爺爺,這是真實的,而且這還是多年生的植物,在挖的時候注意不要傷根留一兩個種,來年就能繼續有收成。”文文很肯定的說。


    這是經過全球的實踐得來的經驗。


    宇柏天激動的站起來,這事要上報,來年就能種上。


    宇勳廷扶著激動的老爺子:“爺爺,你不要急,這事沒那麽簡單的,現在時局又不穩定。”他們是想著老百姓,但現在老鼠屎太多了。


    李建國看到他們爺孫倆這樣,大概也想到一些,他說:“這樣吧,就先不挖了,等來年再說吧。”


    文文也讚同:“現在數量也夠多了,留著也好,明年別的山頭要種也要留種。”她頓了頓:“其實現在的畝產是不能做為真實數據的,現在有這樣的畝產量,是因為好多年沒有人挖,所以才這麽高產。


    其實木薯是熱帶地區的植物,並不適合北方的天氣,我也搞不懂李家灣怎麽會有木薯。


    如果明年種植,畝產量能達到1000斤就算不錯了。”文文要解釋清楚,不能讓他們以為北方有那麽高產,其實現在的北方能不能種活都是問題,畢竟不是李家灣。


    “有1000斤的畝產量已經很不錯了。”老村長滿意。


    “就是說,南方還是會有高產量是嗎?”宇柏天問。


    文文點點頭:“應該問題不大,木薯畢竟適合南方的天氣。”


    “這就好,這就好。”宇柏天喃喃自語。


    文文看著宇柏天,這就是一心為民的老革命家,自己都身陷囹圄,但還是心係百姓。


    “我們現在還有事情要解決的,村裏隻有一個石磨肯定是不夠用的,還有就是曬粉的場地不能有沙子,曬好後用什麽來盛放保存,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文文覺得自己真的是夠操心的。


    李建國聽了覺得是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前麵的還好,就是曬好後要保存好這一點難辦。”那麽多木薯粉,用什麽來裝呢。


    “我覺得讓木匠做一些大木桶,很大的那種。”文文用手比劃了一下,比泡澡桶還大:“裏麵用油紙或油布隔一層,油紙或油布一定要大,把桶裏的木薯粉都包裹住,再蓋上蓋子。”


    李建國聽完一拍手:“對呀,這真的是一個好辦法,小文知青懂得真多,畢竟是文化人啊!”


    這時宇勳廷想到一個問題:“這木薯產量是高,就是出粉率不知道怎麽樣。”剛剛文文提到出粉率。


    文文心想問到點子上了:“沒錯,木薯關鍵還是木薯粉,木薯產量再高,出粉率低的話也是白搭。


    但是我那天洗粉就發現了,咱們李家灣的木薯出粉率應該會有一半,最好的木薯出粉率是在80\/左右,最低的就說不好了。”


    文文在想,如果用李家灣的木薯留種,最低也有一半的出粉率。


    宇勳廷也跟文文想法一樣的。


    “這就是高產啊,現在一畝地產兩百多斤小麥,小麥出粉還不到七成,一畝還收不到兩百斤麵。”老村長一換算就更高興了,以後村民就能吃飽飯了。


    文文摸摸鼻子,她還真沒想到現在的糧食畝產量這麽低,難怪木薯的產量都把他們嚇懵了。


    “小文知青,木薯還要泡幾天能磨粉?”李建國問。


    “還有兩天就能磨粉了,”文文看向文驍“四哥,那另外放的一百斤,你明天要仔細看著,先看看這一百斤的出粉率。”


    文驍趕忙應是,他覺得現在小妹不得了,把事情跟人都安排得妥妥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六零恰嫩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枝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枝蔭並收藏穿越六零恰嫩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