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提議辦學校
五零姑姑有農場,養娃搞事兩不誤 作者:用戶1099135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花嫂糾結道:“可是,孩子們都大了,可以幫著家裏幹點活了,要是真去讀書了,不僅每年要多花好幾塊錢,家裏的活也沒人幹了。”
一想到要花錢,大家心裏就直抽抽。
紅花嫂也很矛盾,“是呀是呀!我家娃都八歲了,可以幫著幹活了,這要是真的去讀書了,那家裏的柴火,野菜,誰去找呀!我們也騰不出手呀!”
……
聽著大家嘰嘰喳喳地訴苦難處,三梓晴舔了舔幹涸的唇。
“大家先安靜一下,聽我說好嗎?其實,大家說的事情也沒有那麽糟糕,現在的學校放學都比較早,孩子們去學校回來,也可以幫忙的。”
現在的孩子懂事能幹,學校上學,校外幫家裏幹點活,那是一點也不耽誤。
平嫂子扯了扯她的衣袖,憂愁道:“妹子,你剛回來,不懂!咱這沒有學校,最近的學校在紅荔村,距離家好十裏路呢,等放學回到家,天都黑了,哪裏有時間去幫著幹活呀!”
呃……這……
三梓晴看著大家憂愁的表情,麻木了,她才回這裏幾天,並不知道這溪山村沒有學校。
不過,沒有學校,就建一個唄!
反正這別苑給收拾出來了,好地方多的是,大領導不是說了嗎,沒有條件咱創造條件!
總之,上就完了。
而且,她既然要帶著倆孩子定居下來,就不會讓倆孩子沒有書讀。
至於建學校,反正,這別苑裏空房間多的是,都是現成的,就連學生也是現成的,現在隻需要書本和老師就可以了
至於書本,不怕,她農場裏有打印機,實在不行,最原始的抄書,反正總能解決。
而老師,這十裏八鄉,要找一個讀書人,應該不難吧?
她疑惑地看了一眼大家,“伯娘,嬸子,嫂子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在咱們村辦一個學校?”
所有人都驚呼起來,“辦學校?”
“對,辦學校!你們看,這別苑我也隻占了一個小院,剩下的空房間多的是,也都收拾出來了。咱們就在這別苑裏辦一間咱自己的學校,花不了幾個錢。說不準,學費都不用出了。”
看大家都在認真聽,三梓晴心裏有數了。
“至於書本,我雖然能力不大,但是也可以幫忙解決大部分。學生,咱溪山村的孩子不說幾百個,但是幾十個也是有的,學生也是現成有,現在隻差一個老師而已了。咱們隻需要給孩子們找兩個老師就可以了。咱們溪山村雖然小,但是也不至於付不起兩個老師的工資吧!”
“這……”
所有人都麵麵相覷,思考這個問題的可行性。
紅花嫂狐疑道:“這學校,是可以說辦就辦的嗎?”
三梓晴笑得意味深長,“嫂子!這就得看你們願不願意讓學校辦起來了!”
平嫂子性子急,不喜歡彎彎繞繞,“妹子,你有話直說,你這樣子,把我們都給搞糊塗了。”
三梓晴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笑容,“咱們女人最厲害的是什麽?不就是枕頭風?咱們回去,在男人耳邊多吹吹,他們自然會心動。心動了,要辦起來還不容易?”
“這倒是,隻是這上麵會允許嗎?”
“放心,這個我三梓晴給你們打包票,上麵如果聽說咱們要辦學校,絕對舉雙手讚成。”
按照現在的時局,這都是妥妥的政績,隻要腦子不是被屎糊住了,怎麽可能會不同意,說不準,還能支下來一些款項支持一下呢!
“像咱們這裏,一入冬就下大雪,一下大雪,不僅沒法去紅荔村上學,就連咱們,也沒事情做。窩在家裏也沒事幹,如果用來學習,你們覺得還能學不好?”
學校一建,掃文盲,那還遠嗎?
大家深感如此,“這倒是!”
三梓晴繼續添了把火,“大家回去都好好想想,如果學校辦在村裏,咱們的孩子不僅有學上,在下學時間還能幫襯家裏幹活,冬天了,咱們還能不浪費時間,多學東西,等出去了,咱們不也比其他人好太多了?咱們做父母的,一輩子辛苦勞碌,是為了啥,還不是為了幾個孩子出息,如今有機會,咱們不如去搏一搏。”
“有道理,咱們回去試試,反正也沒損失。”
“就是,就是,回去試試!”
……
聽到大家的話,三梓晴覺得,這事指定成了五分,接下來,能不能弄成,就得看溪山村的大老爺們兒有沒有這個勁了。
如果溪山村沒有辦成學校,她為了倆孩子的前途,絕對會尋找門路搬到城裏,讓孩子們有學上,是不會在溪山村定下來的,最多就是當做一個休假點停足。
(? ??_??)?加油
晚上,三梓晴和平嫂子把鬧騰了一天的雙胞胎哄睡著後,安靜地躺在暖烘烘的火炕上。
不知道是不是時間太早,兩人都沒有睡意。
平嫂子舊話重提,“妹子,你說你咋這麽倔呢,先住嫂子家不好嗎?你帶著倆孩子住這裏,啥也沒有,你跟孩子這日子咋過,要是住嫂子家,嫂子還能幫你搭把手。”
三梓晴剛想朝她笑,意識到現在是晚上,看不見,就作罷了,“嫂子,我知道你們是好心,但是真的不方便。這以後的路還長,要是什麽事都靠你們,那我跟附骨之疽有什麽區別。而且,我得給倆孩子做榜樣。”
“唉!你總是這麽多理由!”
“嫂子,不知道這附近有沒有集市?我想給家裏添置一點東西。順便買點糧食青菜過冬。總不能一直吃你倆的。”
“大集剛過去,下次得等冬至,小集倒是五天有一次,後天就是個小集。但是這兩天一直在下雪,天冷,估摸著也沒有多少多少人出來擺攤。糧食這塊,就先跟嫂子家一起吃,等集市開了,再分開來也行,不用太著急。”
三梓晴臉上不禁泛起了苦笑。
這不急不行呀,再不分開就要她可真堅持不住了。
每天麵對著寶山,卻不能動,隻能吃著寡淡的飯菜,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她的最大限度了。
而且,雙胞胎的奶粉也快要吃完了,得找個由頭從農場裏弄點出來。
不然,天天讓不到一歲大的小家夥們吃米湯,也不是個事。
好在搬出來了。
一想到要花錢,大家心裏就直抽抽。
紅花嫂也很矛盾,“是呀是呀!我家娃都八歲了,可以幫著幹活了,這要是真的去讀書了,那家裏的柴火,野菜,誰去找呀!我們也騰不出手呀!”
……
聽著大家嘰嘰喳喳地訴苦難處,三梓晴舔了舔幹涸的唇。
“大家先安靜一下,聽我說好嗎?其實,大家說的事情也沒有那麽糟糕,現在的學校放學都比較早,孩子們去學校回來,也可以幫忙的。”
現在的孩子懂事能幹,學校上學,校外幫家裏幹點活,那是一點也不耽誤。
平嫂子扯了扯她的衣袖,憂愁道:“妹子,你剛回來,不懂!咱這沒有學校,最近的學校在紅荔村,距離家好十裏路呢,等放學回到家,天都黑了,哪裏有時間去幫著幹活呀!”
呃……這……
三梓晴看著大家憂愁的表情,麻木了,她才回這裏幾天,並不知道這溪山村沒有學校。
不過,沒有學校,就建一個唄!
反正這別苑給收拾出來了,好地方多的是,大領導不是說了嗎,沒有條件咱創造條件!
總之,上就完了。
而且,她既然要帶著倆孩子定居下來,就不會讓倆孩子沒有書讀。
至於建學校,反正,這別苑裏空房間多的是,都是現成的,就連學生也是現成的,現在隻需要書本和老師就可以了
至於書本,不怕,她農場裏有打印機,實在不行,最原始的抄書,反正總能解決。
而老師,這十裏八鄉,要找一個讀書人,應該不難吧?
她疑惑地看了一眼大家,“伯娘,嬸子,嫂子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在咱們村辦一個學校?”
所有人都驚呼起來,“辦學校?”
“對,辦學校!你們看,這別苑我也隻占了一個小院,剩下的空房間多的是,也都收拾出來了。咱們就在這別苑裏辦一間咱自己的學校,花不了幾個錢。說不準,學費都不用出了。”
看大家都在認真聽,三梓晴心裏有數了。
“至於書本,我雖然能力不大,但是也可以幫忙解決大部分。學生,咱溪山村的孩子不說幾百個,但是幾十個也是有的,學生也是現成有,現在隻差一個老師而已了。咱們隻需要給孩子們找兩個老師就可以了。咱們溪山村雖然小,但是也不至於付不起兩個老師的工資吧!”
“這……”
所有人都麵麵相覷,思考這個問題的可行性。
紅花嫂狐疑道:“這學校,是可以說辦就辦的嗎?”
三梓晴笑得意味深長,“嫂子!這就得看你們願不願意讓學校辦起來了!”
平嫂子性子急,不喜歡彎彎繞繞,“妹子,你有話直說,你這樣子,把我們都給搞糊塗了。”
三梓晴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笑容,“咱們女人最厲害的是什麽?不就是枕頭風?咱們回去,在男人耳邊多吹吹,他們自然會心動。心動了,要辦起來還不容易?”
“這倒是,隻是這上麵會允許嗎?”
“放心,這個我三梓晴給你們打包票,上麵如果聽說咱們要辦學校,絕對舉雙手讚成。”
按照現在的時局,這都是妥妥的政績,隻要腦子不是被屎糊住了,怎麽可能會不同意,說不準,還能支下來一些款項支持一下呢!
“像咱們這裏,一入冬就下大雪,一下大雪,不僅沒法去紅荔村上學,就連咱們,也沒事情做。窩在家裏也沒事幹,如果用來學習,你們覺得還能學不好?”
學校一建,掃文盲,那還遠嗎?
大家深感如此,“這倒是!”
三梓晴繼續添了把火,“大家回去都好好想想,如果學校辦在村裏,咱們的孩子不僅有學上,在下學時間還能幫襯家裏幹活,冬天了,咱們還能不浪費時間,多學東西,等出去了,咱們不也比其他人好太多了?咱們做父母的,一輩子辛苦勞碌,是為了啥,還不是為了幾個孩子出息,如今有機會,咱們不如去搏一搏。”
“有道理,咱們回去試試,反正也沒損失。”
“就是,就是,回去試試!”
……
聽到大家的話,三梓晴覺得,這事指定成了五分,接下來,能不能弄成,就得看溪山村的大老爺們兒有沒有這個勁了。
如果溪山村沒有辦成學校,她為了倆孩子的前途,絕對會尋找門路搬到城裏,讓孩子們有學上,是不會在溪山村定下來的,最多就是當做一個休假點停足。
(? ??_??)?加油
晚上,三梓晴和平嫂子把鬧騰了一天的雙胞胎哄睡著後,安靜地躺在暖烘烘的火炕上。
不知道是不是時間太早,兩人都沒有睡意。
平嫂子舊話重提,“妹子,你說你咋這麽倔呢,先住嫂子家不好嗎?你帶著倆孩子住這裏,啥也沒有,你跟孩子這日子咋過,要是住嫂子家,嫂子還能幫你搭把手。”
三梓晴剛想朝她笑,意識到現在是晚上,看不見,就作罷了,“嫂子,我知道你們是好心,但是真的不方便。這以後的路還長,要是什麽事都靠你們,那我跟附骨之疽有什麽區別。而且,我得給倆孩子做榜樣。”
“唉!你總是這麽多理由!”
“嫂子,不知道這附近有沒有集市?我想給家裏添置一點東西。順便買點糧食青菜過冬。總不能一直吃你倆的。”
“大集剛過去,下次得等冬至,小集倒是五天有一次,後天就是個小集。但是這兩天一直在下雪,天冷,估摸著也沒有多少多少人出來擺攤。糧食這塊,就先跟嫂子家一起吃,等集市開了,再分開來也行,不用太著急。”
三梓晴臉上不禁泛起了苦笑。
這不急不行呀,再不分開就要她可真堅持不住了。
每天麵對著寶山,卻不能動,隻能吃著寡淡的飯菜,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她的最大限度了。
而且,雙胞胎的奶粉也快要吃完了,得找個由頭從農場裏弄點出來。
不然,天天讓不到一歲大的小家夥們吃米湯,也不是個事。
好在搬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