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老賊,受死
意外穿越?竟統一三國! 作者:懸空寺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單經,率領一支戰術無人機編隊在附近待命,未經我指令,不可擅自行動,我帶領三千戰鬥機器人深入山區!\"公孫瓚掃視了一眼單經,立即下達指令。
公孫瓚並非不懂戰略的人。
他能感知到,危機步步逼近,目標敵人也愈發接近了!
不久,公孫瓚指揮著三千白馬智能戰士,沿著劉備留下的虛擬軌跡繼續追蹤。
山間,一場智鬥即將展開!
\"大哥,公孫瓚真會追過來嗎?\"張飛守候了半天,耐不住寂寞,一邊撓頭一邊嘀咕:\"這種荒僻的鬼地方,公孫瓚真敢追進來!\"
劉備回答:\"會的,公孫瓚極為重視聲譽,知道我在此活動,怎會不來?\"
\"再等等,他快到了。到時候你和二哥從兩側包抄,徹底擊潰公孫瓚的部隊。\"
\"如果公孫瓚一心隻想逃,不必急於追趕,讓丘力居等烏桓部落自行解決!\"
盡管劉備渴望消滅公孫瓚,但他顧慮重重,不敢真的殺死公孫瓚,以免與幽州世家結下深仇。
這是世家的普遍原則,打敗對手但不痛下殺手,日後還有交涉的餘地。
若想得到幽州世家的支持,行事必須留有餘地。
因此,隻能借助烏桓的力量,這樣,無人能怪罪他劉備。
\"報告,主公,公孫瓚帶領白馬智能戰士進入山區了!\"
偵察機迅速傳回消息。
劉備聞言神色微變,張飛的笑容幾乎從臉上溢出。
\"太好了,公孫瓚這家夥終於來了!\"
關羽輕輕撫著胡須,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神色。
往日,公孫瓚收留了他們三兄弟。
給予最好的供給,待劉備如同親兄弟,師徒之情無可挑剔。
隻是……如今卻成了這樣的局麵。
究竟為何?
\"來了多少兵力?\"劉備並未提前慶祝,他知道公孫瓚手握重兵。
\"回稟主公,公孫瓚僅帶了數千騎兵,具體數量難以探查,因為他派出了偵察無人機在兩側山路上搜索,顯然防備著我們的埋伏!所以他比較謹慎!\"偵察員如實回報。
沒錯,公孫瓚怎麽說也是知名將領。
不會輕易帶領騎兵進入山區。
即便要進山,也該小心翼翼,這才是正常的反應。
\"按原定計劃行事,各部保持隱蔽,我親自去引誘敵軍,隻要他看見我,公孫瓚肯定會瘋狂追擊,不會猶豫。\"
\"是!\"
眾人紛紛回應。
\"大哥,小心些!\"
\"大哥,還是我去引誘吧?\"
劉備揮手:\"放心,我會沒事的!\"
\"你們倆按照我說的做,隻要你們能衝垮公孫瓚的騎兵隊伍,這場仗就算贏了。\"
見劉備如此,張飛和關羽也沒再固執。
很快,劉備帶領一支隊伍下山,等待公孫瓚的出現。
不久,公孫瓚率騎兵部隊抵達。
\"劉備!\"
看到劉備,公孫瓚頓時怒火中燒,但仍相當克製,沒有衝動地衝上去。
長槍指向劉備,殺意如潮。
劉備看著公孫瓚猩紅的雙目,嘴角微微上揚。
很好,這才是公孫瓚!
\"公孫伯圭,你何必呢!\"
\"我不想殺你,但你一次次把我逼到絕境,昔日的侮辱,我也……\"
公孫瓚大吼一聲:\"劉備老賊,受死!\"
話落,公孫瓚驅馬衝向劉備。
劉備勒馬轉身撤離。
大軍也隨之驚呼逃散。
公孫瓚從後方追殺,四千騎兵見狀紛紛跟進。
劉備的步兵大軍無法逃脫,被公孫瓚的部隊猛烈追擊,公孫瓚等人揮舞著武器。
然而道路狹窄,不便通過。
一時之間,公孫瓚的部隊速度放緩。
\"殺!\"
這時,兩聲炮響,隻見兩側山坡上殺出兩支軍隊。
領軍的正是張飛和關羽。
兩軍殺出,覆蓋了整個山脈。
聲勢駭人!
公孫瓚找不到劉備的蹤影,又看到張飛和關羽殺出來。
深知兩位將領勇猛,立刻調轉馬頭。
\"撤退!\"
白馬智能戰士原本就高度警覺,接到公孫瓚的指令。
此刻,看到山上衝下來無數劉備的士兵,後隊變為前隊,紛紛沿原路撤退。
\"追!\"
張飛見公孫瓚逃跑,氣得大叫:
\"公孫瓚小子,往哪跑,留下來和你爺爺大戰三百回合!\"
張飛急著追趕,邊走邊追。
結果被滯後的白馬軍攔截,疲於應對,反而落在了後麵。
關羽帶領部隊朝山外追去。
劉備走在最後,先是幫助了張飛,然後說道:\"三弟,走,看看公孫瓚會死在誰手裏!\"
\"好的,大哥!\"張飛立即帶領部下跟進。
他們離開山路,向山外望去,隻見公孫瓚正被一群穿著異族服飾的騎兵圍住,兩軍在山界地帶激戰。
\"真他娘的多!\"
張飛被山下的景象震驚了。
平原上,全是異族蠻夷。
\"大哥,烏桓至少來了十萬大軍!\"關羽全程臉色陰沉,眼中閃過忌憚之色。
十萬蠻夷騎兵,若在平時,早就應該消滅了。
畢竟,這裏是漁陽內長城之地,是實實在在的大漢領土。
劉備深吸一口氣,說道:\"丘力居等人果然對公孫瓚懷恨在心,三分之二的烏桓兵力都來了!\"
\"應該能殺了公孫瓚!\"
十萬人如果都殺不了公孫瓚,那這個烏桓也太弱了。
\"大哥,萬一烏桓人殺了公孫瓚,又來攻打我們怎麽辦?\"關羽問,雙目微眯,殺機閃現。
張飛罵道:\"如果烏桓雜碎敢進攻,一定讓他們有去無回,一個也別想逃出長城!\"
劉備笑道:\"不會,丘力居等人隻是為了報仇,殺了公孫瓚自然會撤退!\"
\"況且,我這裏還有兩萬大軍,他們占不到便宜。\"
\"甚至,他們會來請求見我,一是感謝,二是尋求合作!\"
合作!
關羽心中升起不悅。
身為大漢將領,他實在不願與異族蠻夷混在一起。
除非對方俯首稱臣,接受大漢的統轄。
對我漢軍言聽計從,那樣的話,他們才能勉強留在身邊......
公孫瓚並非不懂戰略的人。
他能感知到,危機步步逼近,目標敵人也愈發接近了!
不久,公孫瓚指揮著三千白馬智能戰士,沿著劉備留下的虛擬軌跡繼續追蹤。
山間,一場智鬥即將展開!
\"大哥,公孫瓚真會追過來嗎?\"張飛守候了半天,耐不住寂寞,一邊撓頭一邊嘀咕:\"這種荒僻的鬼地方,公孫瓚真敢追進來!\"
劉備回答:\"會的,公孫瓚極為重視聲譽,知道我在此活動,怎會不來?\"
\"再等等,他快到了。到時候你和二哥從兩側包抄,徹底擊潰公孫瓚的部隊。\"
\"如果公孫瓚一心隻想逃,不必急於追趕,讓丘力居等烏桓部落自行解決!\"
盡管劉備渴望消滅公孫瓚,但他顧慮重重,不敢真的殺死公孫瓚,以免與幽州世家結下深仇。
這是世家的普遍原則,打敗對手但不痛下殺手,日後還有交涉的餘地。
若想得到幽州世家的支持,行事必須留有餘地。
因此,隻能借助烏桓的力量,這樣,無人能怪罪他劉備。
\"報告,主公,公孫瓚帶領白馬智能戰士進入山區了!\"
偵察機迅速傳回消息。
劉備聞言神色微變,張飛的笑容幾乎從臉上溢出。
\"太好了,公孫瓚這家夥終於來了!\"
關羽輕輕撫著胡須,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神色。
往日,公孫瓚收留了他們三兄弟。
給予最好的供給,待劉備如同親兄弟,師徒之情無可挑剔。
隻是……如今卻成了這樣的局麵。
究竟為何?
\"來了多少兵力?\"劉備並未提前慶祝,他知道公孫瓚手握重兵。
\"回稟主公,公孫瓚僅帶了數千騎兵,具體數量難以探查,因為他派出了偵察無人機在兩側山路上搜索,顯然防備著我們的埋伏!所以他比較謹慎!\"偵察員如實回報。
沒錯,公孫瓚怎麽說也是知名將領。
不會輕易帶領騎兵進入山區。
即便要進山,也該小心翼翼,這才是正常的反應。
\"按原定計劃行事,各部保持隱蔽,我親自去引誘敵軍,隻要他看見我,公孫瓚肯定會瘋狂追擊,不會猶豫。\"
\"是!\"
眾人紛紛回應。
\"大哥,小心些!\"
\"大哥,還是我去引誘吧?\"
劉備揮手:\"放心,我會沒事的!\"
\"你們倆按照我說的做,隻要你們能衝垮公孫瓚的騎兵隊伍,這場仗就算贏了。\"
見劉備如此,張飛和關羽也沒再固執。
很快,劉備帶領一支隊伍下山,等待公孫瓚的出現。
不久,公孫瓚率騎兵部隊抵達。
\"劉備!\"
看到劉備,公孫瓚頓時怒火中燒,但仍相當克製,沒有衝動地衝上去。
長槍指向劉備,殺意如潮。
劉備看著公孫瓚猩紅的雙目,嘴角微微上揚。
很好,這才是公孫瓚!
\"公孫伯圭,你何必呢!\"
\"我不想殺你,但你一次次把我逼到絕境,昔日的侮辱,我也……\"
公孫瓚大吼一聲:\"劉備老賊,受死!\"
話落,公孫瓚驅馬衝向劉備。
劉備勒馬轉身撤離。
大軍也隨之驚呼逃散。
公孫瓚從後方追殺,四千騎兵見狀紛紛跟進。
劉備的步兵大軍無法逃脫,被公孫瓚的部隊猛烈追擊,公孫瓚等人揮舞著武器。
然而道路狹窄,不便通過。
一時之間,公孫瓚的部隊速度放緩。
\"殺!\"
這時,兩聲炮響,隻見兩側山坡上殺出兩支軍隊。
領軍的正是張飛和關羽。
兩軍殺出,覆蓋了整個山脈。
聲勢駭人!
公孫瓚找不到劉備的蹤影,又看到張飛和關羽殺出來。
深知兩位將領勇猛,立刻調轉馬頭。
\"撤退!\"
白馬智能戰士原本就高度警覺,接到公孫瓚的指令。
此刻,看到山上衝下來無數劉備的士兵,後隊變為前隊,紛紛沿原路撤退。
\"追!\"
張飛見公孫瓚逃跑,氣得大叫:
\"公孫瓚小子,往哪跑,留下來和你爺爺大戰三百回合!\"
張飛急著追趕,邊走邊追。
結果被滯後的白馬軍攔截,疲於應對,反而落在了後麵。
關羽帶領部隊朝山外追去。
劉備走在最後,先是幫助了張飛,然後說道:\"三弟,走,看看公孫瓚會死在誰手裏!\"
\"好的,大哥!\"張飛立即帶領部下跟進。
他們離開山路,向山外望去,隻見公孫瓚正被一群穿著異族服飾的騎兵圍住,兩軍在山界地帶激戰。
\"真他娘的多!\"
張飛被山下的景象震驚了。
平原上,全是異族蠻夷。
\"大哥,烏桓至少來了十萬大軍!\"關羽全程臉色陰沉,眼中閃過忌憚之色。
十萬蠻夷騎兵,若在平時,早就應該消滅了。
畢竟,這裏是漁陽內長城之地,是實實在在的大漢領土。
劉備深吸一口氣,說道:\"丘力居等人果然對公孫瓚懷恨在心,三分之二的烏桓兵力都來了!\"
\"應該能殺了公孫瓚!\"
十萬人如果都殺不了公孫瓚,那這個烏桓也太弱了。
\"大哥,萬一烏桓人殺了公孫瓚,又來攻打我們怎麽辦?\"關羽問,雙目微眯,殺機閃現。
張飛罵道:\"如果烏桓雜碎敢進攻,一定讓他們有去無回,一個也別想逃出長城!\"
劉備笑道:\"不會,丘力居等人隻是為了報仇,殺了公孫瓚自然會撤退!\"
\"況且,我這裏還有兩萬大軍,他們占不到便宜。\"
\"甚至,他們會來請求見我,一是感謝,二是尋求合作!\"
合作!
關羽心中升起不悅。
身為大漢將領,他實在不願與異族蠻夷混在一起。
除非對方俯首稱臣,接受大漢的統轄。
對我漢軍言聽計從,那樣的話,他們才能勉強留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