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借糧草
意外穿越?竟統一三國! 作者:懸空寺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也同樣滿臉期待,心裏比任何人都焦急。
然而,他的臉上並沒有顯示出這種焦慮,反而是一副從容淡定的樣子。
簡雍回答道:“三將軍,你知道曹操在兗州的糧草儲備非常充足。”
“這我怎麽可能知道!”張飛搖搖頭,接著說道:
“我哪裏管他有沒有糧草,反正他又不會借給我!”
說完,張飛直接走到一旁坐下,不再提及變賣家產回家的事。
劉備對簡雍說:“憲和,你就直接說吧,別跟三弟繞圈子,他可沒那個耐心。”
“沒錯,有話直說得了!”張飛撇了簡雍一眼,態度冷漠。
但心裏卻對簡雍充滿了感激之情,自家的祖業算是保住了,家裏的幾十口人不用再擔心餓肚子的問題。
簡雍收斂心神,繼續說道:“就算曹操未能完全占領豫州,他現在基本上也不缺糧了。我聽說曹操接收了許多黃巾軍,在兗州安置他們,並利用那些無人認領的土地進行軍事屯田。”
“他們在屯田中種植一種特別高產的農作物,據說這種作物一年能收獲兩次,每次產量高達四五十石!”
聽到這裏,劉備震驚不已!
關羽的眼睛瞪得像葡萄一般圓。
張飛則嘴巴張得老大,隨後重重地拍了一下簡雍:“憲和,你亂說什麽呢,這世上哪有畝產四五十石的農作物,你種草也收不到那麽多啊!”
劉備聽後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如果是每畝十石八石的產量,倒還能相信。
但四五十石的產量,未免太過誇張了。
簡雍回答道:“這件事可能是假的,但我更傾向於它是真實的。因為曹操依靠這種神奇的作物,讓麾下的大軍再也不缺糧了!”
“這樣才能養活十萬大軍,對抗袁術,並最終贏得勝利!”
這句話讓劉備眼前一亮,拓寬了他的思路。
無論真假,至少表明曹操手中掌握了高產的農作物,產量至少是原來的兩倍。
劉備動心了。
作為天底下最關心農業和百姓生活的諸侯之一,他深知百姓疾苦,因為他出身卑微,最了解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況。
他也更加明白現狀有多麽嚴峻。
“憲和,你是想引進這種神奇的作物!”劉備摸著自己的胡子,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但同時也流露出一絲擔憂:
“恐怕曹操不會把這種作物賣給別人,一定會嚴格管控起來!”
簡雍答道:“主公,您過去討伐董卓時和曹操的關係不錯,他還幫過您,現在何不寫一封信,向曹操借用一些高產作物種子。有了這些種子,我們也能夠種植,到時候就不會缺糧了!”
“如果曹操不肯同意,那我們再去找兗州的世家購買優質的種子好了,我不信曹操敢不讓兗州的世家出售種子!”
“哈哈,憲和果然有主意,就這樣做,向曹操借糧食,他不敢不給!”張飛再次重重地拍了拍簡雍的肩膀,笑著說:
“如果曹操不願意借,那就是不念舊情、虛偽,我們就告訴天下人,把這個消息傳出去,讓大家都知道他的名聲有多臭,看他以後還怎麽跟人打交道!”
“假如那樣還不肯借,我們就帶兵攻打濟北郡,直接搶過來!”
關羽狹長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默默不語,既沒有表示支持,也沒有明確反對。
劉備對此確實動了心,但他嘴上卻說:“孟德為人豪爽忠誠,肯定會借糧給我們的!”
“不過,即便我們得到了優良的種子,卻沒有地方種植啊。畢竟我們沒有曹操那樣的條件來進行軍事屯田。”
曹操擁有幾十萬黃巾軍壯丁,可以大規模地屯田。而且由於兗州經曆過黃巾之亂,許多世家都被清理掉,留下了大量的無主荒地。
而劉備自己這兩點都不具備,如何能效仿曹操的做法呢?
簡雍建議:“主公,平原雖沒有條件,但青州有啊!”
“青州!”劉備聽到這個詞,身體不由得顫抖了一下。
雖然平原郡也是屬於青州,但由於平原郡內的世家眾多,且經常受到袁紹的襲擾,即便有田地也不適合屯田。
再加上兵力需要用於防禦袁紹,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壯丁為自己從事屯田。
此外,平原名義上仍屬於公孫瓚的地盤。
一旦公孫瓚得知自己屯田的消息,恐怕他會把所有的農田產出都據為己有。
簡雍的回答讓張飛有些不解:“憲和,我們平原不就是青州的一部分嗎?”
“三將軍,平原的確屬於青州,但這裏是戰場前沿地帶,如果我們一直待在這裏,隻會不斷遭到袁紹的消耗,而公孫將軍也不會給予我們任何好處和支持!”簡雍解釋道:
“我聽說北海的孔融先生一直以仁德著稱,又是孔子的後代,如果我們去幫助處於困境中的他,也是為了大漢的利益!”
簡雍並未再多言,因為他清楚劉備此刻的想法。
劉備早就有意離開平原了,就如同當初從幽州公孫瓚所在的城池離開,來到平原一樣。
他從未想過要為公孫瓚效力,甚至未曾考慮過為任何一個諸侯效力。
張飛問道:“孔融,他不是在青州腹地嗎?什麽時候會遇到危險?”
“他又為什麽會需要我們的幫助呢?”
然而,他的臉上並沒有顯示出這種焦慮,反而是一副從容淡定的樣子。
簡雍回答道:“三將軍,你知道曹操在兗州的糧草儲備非常充足。”
“這我怎麽可能知道!”張飛搖搖頭,接著說道:
“我哪裏管他有沒有糧草,反正他又不會借給我!”
說完,張飛直接走到一旁坐下,不再提及變賣家產回家的事。
劉備對簡雍說:“憲和,你就直接說吧,別跟三弟繞圈子,他可沒那個耐心。”
“沒錯,有話直說得了!”張飛撇了簡雍一眼,態度冷漠。
但心裏卻對簡雍充滿了感激之情,自家的祖業算是保住了,家裏的幾十口人不用再擔心餓肚子的問題。
簡雍收斂心神,繼續說道:“就算曹操未能完全占領豫州,他現在基本上也不缺糧了。我聽說曹操接收了許多黃巾軍,在兗州安置他們,並利用那些無人認領的土地進行軍事屯田。”
“他們在屯田中種植一種特別高產的農作物,據說這種作物一年能收獲兩次,每次產量高達四五十石!”
聽到這裏,劉備震驚不已!
關羽的眼睛瞪得像葡萄一般圓。
張飛則嘴巴張得老大,隨後重重地拍了一下簡雍:“憲和,你亂說什麽呢,這世上哪有畝產四五十石的農作物,你種草也收不到那麽多啊!”
劉備聽後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如果是每畝十石八石的產量,倒還能相信。
但四五十石的產量,未免太過誇張了。
簡雍回答道:“這件事可能是假的,但我更傾向於它是真實的。因為曹操依靠這種神奇的作物,讓麾下的大軍再也不缺糧了!”
“這樣才能養活十萬大軍,對抗袁術,並最終贏得勝利!”
這句話讓劉備眼前一亮,拓寬了他的思路。
無論真假,至少表明曹操手中掌握了高產的農作物,產量至少是原來的兩倍。
劉備動心了。
作為天底下最關心農業和百姓生活的諸侯之一,他深知百姓疾苦,因為他出身卑微,最了解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況。
他也更加明白現狀有多麽嚴峻。
“憲和,你是想引進這種神奇的作物!”劉備摸著自己的胡子,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但同時也流露出一絲擔憂:
“恐怕曹操不會把這種作物賣給別人,一定會嚴格管控起來!”
簡雍答道:“主公,您過去討伐董卓時和曹操的關係不錯,他還幫過您,現在何不寫一封信,向曹操借用一些高產作物種子。有了這些種子,我們也能夠種植,到時候就不會缺糧了!”
“如果曹操不肯同意,那我們再去找兗州的世家購買優質的種子好了,我不信曹操敢不讓兗州的世家出售種子!”
“哈哈,憲和果然有主意,就這樣做,向曹操借糧食,他不敢不給!”張飛再次重重地拍了拍簡雍的肩膀,笑著說:
“如果曹操不願意借,那就是不念舊情、虛偽,我們就告訴天下人,把這個消息傳出去,讓大家都知道他的名聲有多臭,看他以後還怎麽跟人打交道!”
“假如那樣還不肯借,我們就帶兵攻打濟北郡,直接搶過來!”
關羽狹長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默默不語,既沒有表示支持,也沒有明確反對。
劉備對此確實動了心,但他嘴上卻說:“孟德為人豪爽忠誠,肯定會借糧給我們的!”
“不過,即便我們得到了優良的種子,卻沒有地方種植啊。畢竟我們沒有曹操那樣的條件來進行軍事屯田。”
曹操擁有幾十萬黃巾軍壯丁,可以大規模地屯田。而且由於兗州經曆過黃巾之亂,許多世家都被清理掉,留下了大量的無主荒地。
而劉備自己這兩點都不具備,如何能效仿曹操的做法呢?
簡雍建議:“主公,平原雖沒有條件,但青州有啊!”
“青州!”劉備聽到這個詞,身體不由得顫抖了一下。
雖然平原郡也是屬於青州,但由於平原郡內的世家眾多,且經常受到袁紹的襲擾,即便有田地也不適合屯田。
再加上兵力需要用於防禦袁紹,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壯丁為自己從事屯田。
此外,平原名義上仍屬於公孫瓚的地盤。
一旦公孫瓚得知自己屯田的消息,恐怕他會把所有的農田產出都據為己有。
簡雍的回答讓張飛有些不解:“憲和,我們平原不就是青州的一部分嗎?”
“三將軍,平原的確屬於青州,但這裏是戰場前沿地帶,如果我們一直待在這裏,隻會不斷遭到袁紹的消耗,而公孫將軍也不會給予我們任何好處和支持!”簡雍解釋道:
“我聽說北海的孔融先生一直以仁德著稱,又是孔子的後代,如果我們去幫助處於困境中的他,也是為了大漢的利益!”
簡雍並未再多言,因為他清楚劉備此刻的想法。
劉備早就有意離開平原了,就如同當初從幽州公孫瓚所在的城池離開,來到平原一樣。
他從未想過要為公孫瓚效力,甚至未曾考慮過為任何一個諸侯效力。
張飛問道:“孔融,他不是在青州腹地嗎?什麽時候會遇到危險?”
“他又為什麽會需要我們的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