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師徒重逢,金之靈源
這個修仙界有點不太對勁 作者:愛吃納豆軍艦的古三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淩雲的眼神中滿是對眼前這位自稱是其弟子的李臨天的陌生與不解,但他內心深處那份與生俱來的溫厚與責任感促使他保持著耐心,仿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能夠幫助自己找回那些遺失的記憶片段。
隨著李臨天的話語緩緩流淌,一個個關於師徒情深、共同經曆風雨的畫麵,在淩雲的腦海中漸漸勾勒出一抹模糊卻溫暖的輪廓。
李臨天的講述中,充滿了對過往歲月的懷念與敬仰。
他提到,淩雲作為師父,不僅修為高深,更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時常教導他要心懷正義,勇於擔當。
特別是那次,淩雲鄭重其事地交給他第一個考驗,卻突然消失無蹤,這一變故讓年輕的李臨天既困惑又失落,但他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堅守在兩人曾共同生活的簡陋小屋旁,用種植樹木的方式來寄托對師父的思念與期盼,同時也默默修煉,誓要完成師父未竟的期望。
聽著這些,淩雲的心中被一股複雜的情感所填滿——有對過往自己行為的自責與愧疚,也有對李臨天堅持與忠誠的深深感動。
他意識到,盡管自己此刻記憶模糊,但那份作為師父的責任與擔當,卻是刻在骨子裏的本能。
他暗暗下定決心,不論過去發生了什麽,現在的他都要肩負起這份責任,不僅是為了彌補過去的遺憾,更是為了眼前這位滿懷期待與敬意的弟子。
淩雲深情而誠懇地看著李臨天,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他緩緩開口:“臨天,對於過去我那個突如其來的決定,給你帶來的困惑與不安,我深感抱歉。那時的我,或許有太多的無奈與未解之謎,但我向你保證,從這一刻起,我絕不會再讓你孤單一人。你就跟著我吧,我們一起麵對未來的風雨。”
李臨天聽到這番話,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湧動,眼眶不禁泛紅,淚花在其中閃爍,那是多年等待與期盼終於得到回應的激動與感激。
然而,淩雲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他輕笑著打斷了這份即將溢出的脆弱:“不準哭嗷,男子漢大丈夫,應當頂天立地,眼淚可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更不是表達情感的唯一途徑。”
李臨天聞言,努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嘴角勉強扯出一絲微笑,但那眼中的淚光卻怎麽也藏不住。
最終,他再也忍不住那份深深的思念與依賴,一個箭步上前,緊緊抱住了淩雲。這一刻,所有的委屈、疑惑與不安都化作了無聲的擁抱,傳遞著彼此間最真摯的情感。
淩雲沒有像往常那樣避開這份親密,反而溫柔地環住了李臨天的肩膀,輕輕撫摸著他的頭,像是在安撫一個受傷的孩子,也像是在給予他無盡的勇氣與力量。
待情緒稍微平複後,淩雲拉開了些許距離,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向李臨天講述了接下來他們將要麵對的挑戰與任務。
他詳細地規劃了行程,解釋了每一步的意義與目的,同時也不忘詢問李臨天的意見與想法:“臨天,接下來的路或許不會平坦,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我會一直在你身邊,引導你,保護你。你願意跟著我嗎?無論前路如何,都與我並肩作戰?”
李臨天聞言,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決絕,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師父去哪兒我就去哪兒!無論前路多麽艱難,隻要師父在身邊,我就無所畏懼。因為,您不僅是我的師父,更是我心中的燈塔,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隨著師徒二人重逢的溫馨場景在空氣中緩緩鋪展,淩雲的心中仿佛被一股暖流輕輕拂過,這份久違的情感交織中,他意外地察覺到了一種微妙而獨特的韻律,在四周悄然升起,如同晨曦初照時林間的第一縷清風,輕柔卻又充滿生機。
這股韻律,不似凡間之音,它既不激昂也不低沉,而是以一種難以言喻的和諧,在空間中緩緩流淌,與周圍的自然萬物融為一體,仿佛是大自然最深處的呼吸,又似是天地間某種古老而神秘的法則在輕輕吟唱。
淩雲心中一動,連忙收斂心神,將外界的紛擾盡數隔絕,全身心地投入到這股韻律的感知之中。
他閉上眼睛,仿佛整個世界都隨之安靜下來,隻剩下自己與這股韻律之間那微妙而深刻的聯係。
然而,正當淩雲試圖更加深入地捕捉這股韻律的奧妙時,它卻似乎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就像是一隻狡猾的精靈,在淩雲即將觸及的那一刻,又輕盈地跳躍開去,留下一串串令人遐想的尾音。
淩雲不禁苦笑,靈源,這個傳說中蘊含著無盡奧秘與力量的存在,果然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既靈動又深邃,讓人既向往又敬畏。
麵對這樣的挑戰,淩雲並未感到沮喪或惱怒,反而更加堅定了探索的決心。
他深知,靈源之所以神秘莫測,正是因為它超越了凡人的認知範疇,是天地間最為純粹的能量與智慧的結晶。
因此,他選擇徹底放下心中的雜念,讓心靈回歸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空明狀態。
在這樣的狀態下,淩雲開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感受周圍的韻律。
他不再急於捕捉,而是讓自己成為這股韻律的一部分,隨著它的起伏而呼吸,隨著它的流轉而思考。
漸漸地,他發現自己仿佛融入了這股韻律之中,與之共鳴,與之共舞,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與洞察力油然而生。
而李臨天,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師父的變化,心中充滿了敬佩與感動。
他明白,師父此刻正在經曆一場靈魂的洗禮與升華,是他多年修行所積累的智慧與感悟在這一刻得到了最深刻的體現。
為了不打擾到師父,他特意走遠了一些,盤坐在地,閉目養神,同時也在心中默默地為師父祈禱與祝福。
不知過了多久,時間仿佛在這片空間失去了具體的概念,淩雲的心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專注。
突然間,一股難以言喻的衝動湧上心頭,他自然而然地喚出了聖器。
淩雲深吸一口氣,仿佛與天地間的靈氣融為一體,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麽自然流暢,劍也隨之起舞,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與他心意相通。
這不僅僅是一場劍舞的展示,更像是一位藝術家在用最純粹的方式,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美麗畫卷。
每一劍的揮出,都恰到好處地融入了周圍的景致,與風共舞,與雲同歌,將自然之美與劍道之韻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隨著淩雲的舞動,空氣中原本就濃鬱的金屬性靈氣仿佛被激活了一般,紛紛匯聚而來,圍繞著他的劍尖旋轉、跳躍,形成了一道道絢麗的靈氣旋渦。
這些金屬性的靈氣不僅增強了劍的威力,更讓整個場景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壯觀。
就在這時,一陣清脆而有力的金屬碰撞聲突然響起,打破了周圍的寧靜。
這聲音並不是雜亂無章的噪音,而是淩雲在舞動過程中,劍尖與空氣摩擦,或是劍身與某種無形之力相互碰撞所產生的獨特韻律。
它們如同天籟之音,與淩雲的劍舞相得益彰,構成了一曲動人心魄的樂章。
李臨天原本閉目養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但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所吸引,不禁睜開了雙眼。
當他看到淩雲那如癡如醉的劍舞時,眼中不禁閃過一絲震撼與敬佩。
隻見淩雲手中的劍,在他的操控下,時而輕盈如燕,時而沉重如山,每一次揮動都仿佛是在敲擊著無形的鼓麵,發出陣陣振奮人心的鼓點。
那劍,已不再僅僅是一件武器,更像是一把能夠震撼人心的重錘,每一次落下都能激起靈魂的共鳴。
隨著淩雲與周圍那神秘韻律的逐漸共鳴,天地間仿佛發生了一種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隻見地麵之下,仿佛有無數條金色的細流在緩緩湧動,它們交織、匯聚,最終化作一道道璀璨的金光,破土而出,如同晨曦初照時分,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向大地。
這些金光在空中交織成一張絢麗的網,緩緩地向淩雲籠罩而來,每一次觸碰都仿佛在為他的身軀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淩雲的身體,在這股金光的沐浴下,發生了驚人的蛻變。
原本普通的血肉之軀,此刻仿佛被賦予了鋼鐵般的堅硬與韌性,每一寸肌膚、每一塊肌肉都散發著淡淡的金屬光澤,宛如一尊由純金打造的神隻,屹立於天地之間,不可侵犯。
這種變化,不僅僅是外在的,更是內在的,淩雲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體內湧動的力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那是金屬性靈源的力量,純淨而強大。
然而,就在這一刻,所有的金光突然靜止了,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束縛,不再繼續湧現。
淩雲的身體也隨之停了下來,他閉目凝神,感受著體內那股澎湃的力量正在逐漸穩定下來,與自己的身體融為一體。
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隻有淩雲那沉穩的呼吸聲在靜謐中回響。
就在這沉靜至極的片刻之後,一股前所未有的龐大金光猛然從地底深處衝出,它無視了空間的限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衝雲霄,最終全部匯聚於淩雲的身體之中,仿佛是在進行一場莊嚴的儀式,將金屬性靈源的精髓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了他。
當最後一絲金光消散於無形,淩雲緩緩睜開了雙眼,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自信。
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吸收了這份代表金屬性的靈源,這不僅讓他的實力得到了質的飛躍,更讓他對劍道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這股力量的啟發下,淩雲的心中湧現出了一套全新的劍招。
這套劍招,既蘊含了金屬性靈源的剛猛與鋒利,又融入了淩雲對劍道獨特的理解與感悟。
他輕輕揮動手中的長劍,劍尖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金色的軌跡,宛如鼓點般密集而有力,每一擊都蘊含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於是,淩雲為這套新創的劍招命名為“金之鼓點”,寓意著它如同金屬敲擊鼓麵般,能夠激發出最震撼人心的力量與節奏。
隨著淩雲徹底融合了金之靈源,一股古老而深邃的力量在他體內激蕩,仿佛開啟了通往過往的秘徑,一段段模糊而又清晰的記憶碎片,如同潮水般從他的腦海深處湧現而出。
這些記憶碎片中,淩雲置身於一個陌生而血腥的戰場,四周是倒下的身影與飛濺的血花。
他手持長劍,身形矯健,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敵人的倒下,仿佛是在執行著某種不可抗拒的使命。
然而,令他困惑的是,自己為何會與這些人為敵?
記憶中,沒有仇恨的火花,沒有恩怨的糾葛,隻有無盡的殺戮與冷漠。
在這場記憶中的戰鬥裏,淩雲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力量與速度,所有的攻擊似乎都無法穿透他那仿佛被金之靈源加固的肉身,而他則如同死神降臨,無情地收割著生命。
但更為詭異的是,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波動,無論是麵對敵人的絕望,還是勝利的喜悅,都未能觸動他內心的絲毫漣漪。
這種極端的冷靜與淡漠,與他記憶中自己的性格大相徑庭,也讓淩雲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與不安。
正當淩雲沉浸在這份不解與困惑中時,一個驚人的發現讓他猛然驚醒。
在那些被殺之人的眼眸深處,他捕捉到了一個細微卻關鍵的線索——那些人的目光中,所映射出的“淩雲”,並非他此刻的容貌。
這個發現如同晴天霹靂,讓淩雲意識到,這段記憶並非屬於他個人的經曆,而是某種外力強加於他腦海中的幻象,或者是他前世、分身,甚至是某種特殊狀態下的記憶殘留。
這個發現讓淩雲的心情複雜難言,他既驚訝於自己竟能擁有如此離奇的記憶,又困惑於這些記憶背後的真相。
隨著李臨天的話語緩緩流淌,一個個關於師徒情深、共同經曆風雨的畫麵,在淩雲的腦海中漸漸勾勒出一抹模糊卻溫暖的輪廓。
李臨天的講述中,充滿了對過往歲月的懷念與敬仰。
他提到,淩雲作為師父,不僅修為高深,更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時常教導他要心懷正義,勇於擔當。
特別是那次,淩雲鄭重其事地交給他第一個考驗,卻突然消失無蹤,這一變故讓年輕的李臨天既困惑又失落,但他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堅守在兩人曾共同生活的簡陋小屋旁,用種植樹木的方式來寄托對師父的思念與期盼,同時也默默修煉,誓要完成師父未竟的期望。
聽著這些,淩雲的心中被一股複雜的情感所填滿——有對過往自己行為的自責與愧疚,也有對李臨天堅持與忠誠的深深感動。
他意識到,盡管自己此刻記憶模糊,但那份作為師父的責任與擔當,卻是刻在骨子裏的本能。
他暗暗下定決心,不論過去發生了什麽,現在的他都要肩負起這份責任,不僅是為了彌補過去的遺憾,更是為了眼前這位滿懷期待與敬意的弟子。
淩雲深情而誠懇地看著李臨天,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他緩緩開口:“臨天,對於過去我那個突如其來的決定,給你帶來的困惑與不安,我深感抱歉。那時的我,或許有太多的無奈與未解之謎,但我向你保證,從這一刻起,我絕不會再讓你孤單一人。你就跟著我吧,我們一起麵對未來的風雨。”
李臨天聽到這番話,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湧動,眼眶不禁泛紅,淚花在其中閃爍,那是多年等待與期盼終於得到回應的激動與感激。
然而,淩雲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他輕笑著打斷了這份即將溢出的脆弱:“不準哭嗷,男子漢大丈夫,應當頂天立地,眼淚可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更不是表達情感的唯一途徑。”
李臨天聞言,努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嘴角勉強扯出一絲微笑,但那眼中的淚光卻怎麽也藏不住。
最終,他再也忍不住那份深深的思念與依賴,一個箭步上前,緊緊抱住了淩雲。這一刻,所有的委屈、疑惑與不安都化作了無聲的擁抱,傳遞著彼此間最真摯的情感。
淩雲沒有像往常那樣避開這份親密,反而溫柔地環住了李臨天的肩膀,輕輕撫摸著他的頭,像是在安撫一個受傷的孩子,也像是在給予他無盡的勇氣與力量。
待情緒稍微平複後,淩雲拉開了些許距離,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向李臨天講述了接下來他們將要麵對的挑戰與任務。
他詳細地規劃了行程,解釋了每一步的意義與目的,同時也不忘詢問李臨天的意見與想法:“臨天,接下來的路或許不會平坦,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我會一直在你身邊,引導你,保護你。你願意跟著我嗎?無論前路如何,都與我並肩作戰?”
李臨天聞言,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決絕,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師父去哪兒我就去哪兒!無論前路多麽艱難,隻要師父在身邊,我就無所畏懼。因為,您不僅是我的師父,更是我心中的燈塔,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隨著師徒二人重逢的溫馨場景在空氣中緩緩鋪展,淩雲的心中仿佛被一股暖流輕輕拂過,這份久違的情感交織中,他意外地察覺到了一種微妙而獨特的韻律,在四周悄然升起,如同晨曦初照時林間的第一縷清風,輕柔卻又充滿生機。
這股韻律,不似凡間之音,它既不激昂也不低沉,而是以一種難以言喻的和諧,在空間中緩緩流淌,與周圍的自然萬物融為一體,仿佛是大自然最深處的呼吸,又似是天地間某種古老而神秘的法則在輕輕吟唱。
淩雲心中一動,連忙收斂心神,將外界的紛擾盡數隔絕,全身心地投入到這股韻律的感知之中。
他閉上眼睛,仿佛整個世界都隨之安靜下來,隻剩下自己與這股韻律之間那微妙而深刻的聯係。
然而,正當淩雲試圖更加深入地捕捉這股韻律的奧妙時,它卻似乎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就像是一隻狡猾的精靈,在淩雲即將觸及的那一刻,又輕盈地跳躍開去,留下一串串令人遐想的尾音。
淩雲不禁苦笑,靈源,這個傳說中蘊含著無盡奧秘與力量的存在,果然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既靈動又深邃,讓人既向往又敬畏。
麵對這樣的挑戰,淩雲並未感到沮喪或惱怒,反而更加堅定了探索的決心。
他深知,靈源之所以神秘莫測,正是因為它超越了凡人的認知範疇,是天地間最為純粹的能量與智慧的結晶。
因此,他選擇徹底放下心中的雜念,讓心靈回歸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空明狀態。
在這樣的狀態下,淩雲開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感受周圍的韻律。
他不再急於捕捉,而是讓自己成為這股韻律的一部分,隨著它的起伏而呼吸,隨著它的流轉而思考。
漸漸地,他發現自己仿佛融入了這股韻律之中,與之共鳴,與之共舞,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與洞察力油然而生。
而李臨天,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師父的變化,心中充滿了敬佩與感動。
他明白,師父此刻正在經曆一場靈魂的洗禮與升華,是他多年修行所積累的智慧與感悟在這一刻得到了最深刻的體現。
為了不打擾到師父,他特意走遠了一些,盤坐在地,閉目養神,同時也在心中默默地為師父祈禱與祝福。
不知過了多久,時間仿佛在這片空間失去了具體的概念,淩雲的心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專注。
突然間,一股難以言喻的衝動湧上心頭,他自然而然地喚出了聖器。
淩雲深吸一口氣,仿佛與天地間的靈氣融為一體,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麽自然流暢,劍也隨之起舞,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與他心意相通。
這不僅僅是一場劍舞的展示,更像是一位藝術家在用最純粹的方式,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美麗畫卷。
每一劍的揮出,都恰到好處地融入了周圍的景致,與風共舞,與雲同歌,將自然之美與劍道之韻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隨著淩雲的舞動,空氣中原本就濃鬱的金屬性靈氣仿佛被激活了一般,紛紛匯聚而來,圍繞著他的劍尖旋轉、跳躍,形成了一道道絢麗的靈氣旋渦。
這些金屬性的靈氣不僅增強了劍的威力,更讓整個場景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壯觀。
就在這時,一陣清脆而有力的金屬碰撞聲突然響起,打破了周圍的寧靜。
這聲音並不是雜亂無章的噪音,而是淩雲在舞動過程中,劍尖與空氣摩擦,或是劍身與某種無形之力相互碰撞所產生的獨特韻律。
它們如同天籟之音,與淩雲的劍舞相得益彰,構成了一曲動人心魄的樂章。
李臨天原本閉目養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但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所吸引,不禁睜開了雙眼。
當他看到淩雲那如癡如醉的劍舞時,眼中不禁閃過一絲震撼與敬佩。
隻見淩雲手中的劍,在他的操控下,時而輕盈如燕,時而沉重如山,每一次揮動都仿佛是在敲擊著無形的鼓麵,發出陣陣振奮人心的鼓點。
那劍,已不再僅僅是一件武器,更像是一把能夠震撼人心的重錘,每一次落下都能激起靈魂的共鳴。
隨著淩雲與周圍那神秘韻律的逐漸共鳴,天地間仿佛發生了一種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隻見地麵之下,仿佛有無數條金色的細流在緩緩湧動,它們交織、匯聚,最終化作一道道璀璨的金光,破土而出,如同晨曦初照時分,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向大地。
這些金光在空中交織成一張絢麗的網,緩緩地向淩雲籠罩而來,每一次觸碰都仿佛在為他的身軀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淩雲的身體,在這股金光的沐浴下,發生了驚人的蛻變。
原本普通的血肉之軀,此刻仿佛被賦予了鋼鐵般的堅硬與韌性,每一寸肌膚、每一塊肌肉都散發著淡淡的金屬光澤,宛如一尊由純金打造的神隻,屹立於天地之間,不可侵犯。
這種變化,不僅僅是外在的,更是內在的,淩雲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體內湧動的力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那是金屬性靈源的力量,純淨而強大。
然而,就在這一刻,所有的金光突然靜止了,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束縛,不再繼續湧現。
淩雲的身體也隨之停了下來,他閉目凝神,感受著體內那股澎湃的力量正在逐漸穩定下來,與自己的身體融為一體。
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隻有淩雲那沉穩的呼吸聲在靜謐中回響。
就在這沉靜至極的片刻之後,一股前所未有的龐大金光猛然從地底深處衝出,它無視了空間的限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衝雲霄,最終全部匯聚於淩雲的身體之中,仿佛是在進行一場莊嚴的儀式,將金屬性靈源的精髓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了他。
當最後一絲金光消散於無形,淩雲緩緩睜開了雙眼,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自信。
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吸收了這份代表金屬性的靈源,這不僅讓他的實力得到了質的飛躍,更讓他對劍道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這股力量的啟發下,淩雲的心中湧現出了一套全新的劍招。
這套劍招,既蘊含了金屬性靈源的剛猛與鋒利,又融入了淩雲對劍道獨特的理解與感悟。
他輕輕揮動手中的長劍,劍尖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金色的軌跡,宛如鼓點般密集而有力,每一擊都蘊含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於是,淩雲為這套新創的劍招命名為“金之鼓點”,寓意著它如同金屬敲擊鼓麵般,能夠激發出最震撼人心的力量與節奏。
隨著淩雲徹底融合了金之靈源,一股古老而深邃的力量在他體內激蕩,仿佛開啟了通往過往的秘徑,一段段模糊而又清晰的記憶碎片,如同潮水般從他的腦海深處湧現而出。
這些記憶碎片中,淩雲置身於一個陌生而血腥的戰場,四周是倒下的身影與飛濺的血花。
他手持長劍,身形矯健,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敵人的倒下,仿佛是在執行著某種不可抗拒的使命。
然而,令他困惑的是,自己為何會與這些人為敵?
記憶中,沒有仇恨的火花,沒有恩怨的糾葛,隻有無盡的殺戮與冷漠。
在這場記憶中的戰鬥裏,淩雲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力量與速度,所有的攻擊似乎都無法穿透他那仿佛被金之靈源加固的肉身,而他則如同死神降臨,無情地收割著生命。
但更為詭異的是,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波動,無論是麵對敵人的絕望,還是勝利的喜悅,都未能觸動他內心的絲毫漣漪。
這種極端的冷靜與淡漠,與他記憶中自己的性格大相徑庭,也讓淩雲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與不安。
正當淩雲沉浸在這份不解與困惑中時,一個驚人的發現讓他猛然驚醒。
在那些被殺之人的眼眸深處,他捕捉到了一個細微卻關鍵的線索——那些人的目光中,所映射出的“淩雲”,並非他此刻的容貌。
這個發現如同晴天霹靂,讓淩雲意識到,這段記憶並非屬於他個人的經曆,而是某種外力強加於他腦海中的幻象,或者是他前世、分身,甚至是某種特殊狀態下的記憶殘留。
這個發現讓淩雲的心情複雜難言,他既驚訝於自己竟能擁有如此離奇的記憶,又困惑於這些記憶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