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合作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作者:我吃元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王爺神色平靜的看了眼少齊,問道:“如今你可滿意了。”
少齊在床頭坐下,說道:“兒子進宮見了皇爺爺。皇爺爺很高興,還說對於父王的舉措很是滿意。”
安王爺猛的漲紅了臉,似乎憋著一口氣出不來,死命的咳嗽。好半晌才將那口氣順了,問道:“皇上真的如此說?”
“自然,兒子即便有天大的膽子,在這上麵也不敢亂說。”少齊一本正經的樣子。
安王爺冷哼一聲,似乎對少齊這番表白根本就不相信,或者是從內心深處,他就不喜歡少齊這個兒子。太過強勢,強勢到他這個做老子的都要看兒子的臉色行事,實在是窩囊。要不是皇上護著,他一定會,一定會……會如何呢?難道他是真的被顧氏迷糊了雙眼,看不清事情了嗎?少齊好歹也是他的嫡長子,無論如何,少齊繼承了他的血脈。想到這裏,安王爺歎息一聲,然後說道:“如今你已經如願,少峰還有穎丫頭那裏,你就放了吧。一直這麽下去,像什麽話。”
少齊說道:“父王教訓的是,一會兒子就吩咐人去辦。隻是兒子擔心二弟和二妹心中不服,到時候若是鬧出點什麽事情來,兒子擔心父王會有不忍。”
安王吹胡子瞪眼睛,厲聲嗬斥道:“你,你放肆!莫非以為被立為世子,本王就奈何不了你了?”
“兒子不敢。”嘴上說著不敢,心裏頭卻是絲毫不在意。
安王氣得不行,結果又是長歎一聲,“罷了,罷了。此事你看著辦。他們好歹也都是你的兄弟姐妹,我相信你不是那種狼心狗肺之人。”
“兒子自然不是。兒子心中還念著血親,念著父王。隻是父王一直誤解了兒子。”少齊說完這話後,似乎是觸動了心中某處柔軟的部分,表情微微變幻,像是想起了過去某些事情。
“哼,你最好說到做到。”
“父王放心,兒子不會讓父王失望的。”
荷香院內,永芳笑吟吟的看著少齊。等到少齊走近了,才恭敬拜倒,“妾身拜見世子。恭祝世子心想事成。”
少齊笑了下,“你我夫妻,這麽多禮做什麽。快快起來。你如今在坐月子,就不必如此了。”
永芳笑了起來,“爺說的是。妾身是心裏頭高興,所以精神頭也足,想要沾沾爺的喜氣,這不特意說些吉利話討好爺。不過爺憐惜妾身,那妾身就勉為其難按照爺的吩咐,這禮嘛,咱們夫妻就不用守了。”
少齊好笑,“不過是一句話,就被你翻出這麽多道理。罷了,罷了,此事便依著你的意思來。”
“多謝爺。”
永芳親手伺候少齊換了衣服,少齊沒看到大寶,就問大寶去了哪裏?
永芳笑道,說是奶娘抱到隔壁去了。免得被兩人說話的聲音給吵著了。
永芳因為多日沒洗澡,又是大熱天的,生怕自己身上的味道熏著了少齊。因此幫著少齊換了衣服後,永芳便不曾近少齊的身。少齊對此也沒察覺,隻當平常。少齊將永芳打量一番,有點吃驚的說了句:“你這身形恢複的倒是快。”
永芳聽了,高興的不得了,“相公,你說的是真的嗎?這些日子妾身整日裏吃些大補的東西,都覺著身子重了好幾斤。”
少齊的目光上移,最後停留在傲立的部分,好像尺寸大了不少。若是握在手中定是另外一番感受。再仔細打量永芳的身段,雖然恢複了不少,但是相比以前,顯得很是豐盈。要不是此時永芳是在坐月子,少齊就要開動了。
永芳察覺到少齊目光有異,先是一笑,接著又有點隱隱的得意之色。一直很擔心自己對少齊沒吸引力了,不過看到少齊的目光,永芳又充滿了自信。
少齊收斂目光,然後一本正經的對永芳說道:“過個兩日,我便上奏本,請皇爺爺立你為世子妃!”
“多謝相公!”永芳盈盈拜倒,心中感念,如此一來,她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
“不用如此,這本就應當。我的世子妃自然隻能由你來做。”少齊理所當然的說道。
這話聽在永芳耳朵裏,很是順耳。兩人隨意閑聊著,永芳心裏頭惦記著顧氏的事情。如今少齊被封了世子,顧氏的盤算徹底落空。那王爺那裏會不會對顧氏另有安排。比如將顧氏接回府中?於是永芳小心的問道:“爺,這幾日常嬤嬤和甘嬤嬤都在弟妹那裏忙著。府中出了這麽多事情,一時間也是理不清的。如今我坐著月子,即便是想要幫忙也是有心無力。有不少人心裏頭都念著王妃還在得時候,都說那時候府中井井有條,不像現在似乎什麽事情都沒個章程。”
少齊聽罷,直接說道:“這些事情你不必操心。”
“妾身也是這麽想的,畢竟妾身是有心無力。隻是等妾身做完月子後,照著父王的吩咐,妾身也該盡一份責任。府中如今亂象橫生,妾身實在是擔心出亂子。”說到這裏永芳頓了頓,接著說道:“今日爺得了世子的封號,不知父王那裏可有說法?若是父王那裏另有安排,妾身也好早做準備。”
少齊盯著永芳,永芳的言下之意,少齊已然明了。“你我夫妻,這些話大可直接說,不用如此拐彎抹角的。”
永芳尷尬的笑了笑,少齊也不想想,她這麽拐彎抹角還不是因為考慮到少齊的感受。擔心說的太過直接了,讓少齊不喜歡。不過少齊開了口,永芳自然欣然接受,於是永芳直接說到:“爺,父王讓我以後打理家務,我倒是有心,想著也能為爺還有父王分擔一二。隻是擔心王妃那裏,畢竟王妃對咱們心結難解。父王對王妃也是有著感情的。若是父王改了主意,還望爺能夠實言相告。也好讓妾身能夠早日脫身,以免陷入那泥漿。”
“你擔心父王會出爾反爾?”少齊徑直問道。
永芳點頭,“若是父王改變了想法,妾身就打算及早抽身,趕緊將常嬤嬤和甘嬤嬤叫回來。”
少齊皺眉,有點不太理解永芳的打算,“你是世子妃,是長子長媳。按理說你出麵管家,是天經地義。如今機會就在眼前,為何你卻不爭取,反而還要往外推。難道你覺著自己沒那能力?”
“自然不是!”永芳苦笑道。
少齊不滿的對永芳說道:“那為何你要拒絕。先不說王妃會不會回府的話,即便真的回府,那又如何。該是你的你就該去爭取。這偌大一個王府,也隻有你能夠名正言順的管起來。”語氣中全是對永芳言行的不理解。
永芳苦笑搖頭,說道:“爺,請聽妾身一一道來。若是此事換做平常時候,妾身自然是義不容辭。但是如今妾身剛剛得了大寶,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大寶身上,希望每一天每一刻都能看著大寶,看著他一天天的長大。而若是管家,事情繁瑣,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實在折騰人。妾身不是想推卸責任,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想著如果有王妃在旁邊掣肘的話,那還不如不管家。”
永芳說完這番話,心裏頭有點擔心少齊的反應。永芳之所以有此打算,一方麵是真心這麽想。對於管理王府,永芳的興趣不大。就像那紅樓夢裏麵的王熙鳳,整日裏管著賈府,看著威風,其實內裏辛苦的很。人都累的流產了,還要強撐著。這既是性格原因,也是因為那權力的誘惑,腐蝕了人的本心。更重要的是,管家這事,在眾人眼裏做的好是本分,做不好那就是你不對了。大家看不到管家的辛苦,隻看到管家的好處,權力,金錢,高高在上。至於辛苦,得了那麽多好處,你還好意思說辛苦嗎?就像王熙鳳,累的半死,也得不到一句好話的。
再有就是永芳想要試探王爺還有少齊對待顧氏的態度。想要判斷出顧氏還有沒有翻身的可能。要是有,那就要另做準備,要是沒有,那倒是可以安枕無憂了。
聽了永芳這番真心話,少齊寬慰道:“放心,沒人掣肘。等你出了月子,你就安心管好府中事情。若是可能,王府在外得的產業,你也管起來。屆時,你可不能再任性,不可以再親自喂養大寶了。”
“啊……”永芳又是高興,又是失望。“難道父王對王妃真的失望呢?”
“是否失望我不知道。不過你放心,以後王府內不會再有王妃,隻有一個世子妃。”少齊十分肯定的說道。
永芳低著頭,心裏頭還有點不敢相信。那麽厲害的顧氏,手段是一出接著一出,結果就這麽輕易的倒下去呢?隻因為王爺厭棄了她,王爺一句話,就將顧氏打入地獄。讓人大快人心的時候,卻也讓人害怕。會不會有一天少齊厭棄了自己,也會如王爺對待顧氏那般對待自己。想想都覺著可怕。永芳白著臉,抬起頭來看著少齊,“爺,妾身會不會……”
“別瞎想!”少齊感覺到永芳的不安,似乎是在害怕什麽。少齊急忙安慰永芳,“你是不同的,我也是不同的。別人是別人,你不用將別人身上的事情聯想到自己身上。放寬心,別胡思亂想。”
永芳點點頭,心裏頭鬆了口氣,或許真的是她多想了。
緊接著永芳的心思又轉到別的上麵來,永芳對少齊說道:“爺,既然妾身將來要盡到做長媳的責任。那在之前,還是先讓妾身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吧。妾身打算做滿一百天的月子,對此,爺不會有意見吧。”
少齊聽了,哭笑不得,然後說道:“此事隨你。不過你若是真的能在屋裏待足一百天不出房門,那倒是讓人佩服。”
永芳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她還沒辦法保證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連著一段時間,府中都是在議論少齊被立為世子的事情。有說早就知道這一天的,有的說王妃可真是白折騰了。折騰到最後,不僅什麽都沒得到,人還被送出了王府。看王爺那意思,怕是王妃回不來了。也有人為顧氏打抱不平,暗地裏說大少爺心狠手辣,王爺一定是被大少爺逼迫才會如此對待王妃。
種種謠言在安王府的上空流傳。緊接著又是永芳被立為世子妃。因為永芳還在月子裏頭,諸多不便,就一切從簡,沒讓永芳親自出麵接旨。至於進宮謝恩的事情,也推到出月子之後。
王府中看似很熱鬧,不過大體還算平靜。畢竟隻是少了一個王妃,王爺還在,世子也有了,想要鬧騰的,看看世子的手段,也都鬧騰不起來。
因為少齊被立為世子,永芳則成了世子妃,這些天裏,不少人上門恭賀。有派下人送禮物來的,也有親自上門的。伯爵府那邊自然沒有漏下,黃夫人和錢氏兩人親自來了一趟,既是恭喜永芳和少齊,也是為了看看大寶。黃夫人對永芳說,老太太得知消息後,很是高興。當天還多吃了半碗飯。老太太囑咐永芳,等出月子後,抽個時間回趟伯爵府。將孩子帶上,讓老太太也見見。
另外老太太還囑咐永芳,不要因為事情定了下來,便得意忘形。此時做事更應該謹慎小心,不要給人留下跋扈的把柄。至於王府的妯娌關係,也要好生處理,不能做的太過,免得失了人心。畢竟王府不是少齊一個人的王府,上麵還有個王爺,萬萬不能得意忘形。
永芳心裏頭很是感動,老太太還惦記著她,還讓黃夫人特意來提醒她,這讓永芳心裏頭對老太太又多了份感激。
送走了黃夫人和錢氏兩人,永芳就打算歇息一陣。畢竟身體還沒完全恢複,多睡覺對身體也有好處。不過永芳剛剛躺下,就聽到常嬤嬤在門口和人說話。聽聲音有限熟悉又有點陌生,隻是想不起來在那裏聽過。等到後麵才得知原來是顧嫣找來了。
永芳眨眼亂想,顧嫣找她來幹什麽?有什麽事大可去找孟二奶奶。即便孟二奶奶辦不了,還有少峰。不過聽說少峰這段日子很是消沉,整天借酒消愁,孟二奶奶不過是勸解了兩句,就要對孟二奶奶喊打喊殺的。孟二奶奶幹脆一狀告到安王爺那裏,安王爺將少峰狠狠的罵了一頓。說是再如此胡鬧,就將他關起來。
少峰說些瘋話,聽說將安王氣得差點又昏迷過去。幸好李全伺候在身邊,身上一直帶著救命的藥,這才撐著沒昏迷。盡管如此,安王也是傷了元氣。原本就沒養好的身子,這下子更是嚴重。對於此事永芳無力幹涉,唯獨少齊能夠出麵。隻是這樣一來,兩兄弟之間的關係越發的惡劣。
回過神來,永芳讓紫釵將常嬤嬤叫進來,然後問道:“可是顧妹妹來了?她可有說為何而來?”
常嬤嬤心裏頭不待見顧嫣,覺著她太不識趣。因此嘴上便說道:“顧小姐可沒說來幹什麽。隻說想要見大少奶奶一麵。奴婢跟她說了,大少奶奶已經睡下,讓她下次再來。可是她卻不聽,這還驚動了大少奶奶。大少奶奶,奴婢這就出去趕她走。”
永芳抬手製止了常嬤嬤,說道:“你去問問她,究竟為何而來。若是隻是想來說說話,看看大寶,那便算了。等出月子後,有的是時間。”
“大少奶奶說的是,奴婢這就去回了她。”常嬤嬤興衝衝的出去了。
沒過一會,常嬤嬤一臉奇怪表情的走了進來。猶猶豫豫的說道:“大少奶奶,那顧家小姐說有生意想和大少奶奶做。”
“生意?”永芳挑眉,這個顧嫣倒是有意思。
不待永芳發問,常嬤嬤就繼續說道:“顧家小姐還說,南邊的海貿大少奶奶若是有興趣,她們顧家二房願為大少奶奶驅使。”
海貿?永芳的氣息頓時急促了起來,睜大眼睛看著常嬤嬤,“這真是那顧妹妹說的?嬤嬤你沒記錯?”
“大少奶奶,奴婢是老了,可是還沒老到記不清話的地步。”常嬤嬤不高興了。
永芳笑了起來,抱歉的說道:“嬤嬤,我不是那意思。此事重大,你,讓顧妹妹進來說話。”
“大少奶奶真的要見她?”常嬤嬤不懂生意,覺著顧嫣隻是顧家二房的長女,一個姑娘家能做什麽事情。還想來和大少奶奶談生意,真是天方夜譚。“大少奶奶,那顧家小姐莫不是拿話哄著大少奶奶。”
永芳笑了起來,“沒關係,嬤嬤你讓她進來說話就是。”在永芳看來,顧嫣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顧家人中,難得的清醒,同時也是有決斷的人。隻是身份使然,讓人忽略了她其他方麵。隻看重了她做為女兒家的一部分。今日永芳就要看看顧嫣拋開女兒家的身份,如何和她談生意。永芳對此充滿了期待,甚至有點迫不及待了。
顧嫣走了進來,神情很是平靜。見到永芳,便笑了起來,“妹妹見過表嫂,恭喜表嫂喜得貴子。這些日子一直沒來看望表嫂,還望表嫂見諒。”
永芳點點頭,“顧妹妹請坐,咱們兩家是親戚,沒那麽多禮節。”永芳招呼顧嫣坐下,然後仔細將人打量一番。麵色平靜,但是緊緊握住的雙手還是顯示出內心的緊張。畢竟隻是十幾歲的姑娘家,這麽大的事情,緊張也是理所當然。
“聽說顧妹妹有生意要和我談,我心裏麵十分好奇,顧妹妹能否和我仔細說說。”永芳淡笑問道。
顧嫣渾身顫抖了一下,她原本以為永芳會和她先聊聊家常,說說孩子的話題,然後才會轉入正題。卻沒想到,剛剛坐下,永芳就直接問起來。這讓顧嫣之前做的準備,都顯得多餘了。
永芳看出顧嫣心頭不安,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從而失了主動,也因此顯得極為慌張。於是永芳笑了笑說道:“顧妹妹無需如此。無論如何,咱們也是親戚,即便做不成生意,親戚情分也是在的。顧妹妹放寬心,沒必要如此緊張。”
顧嫣臉色僵硬的點點頭,尷尬的笑了笑,說道:“表嫂說的是,倒是妹妹愚鈍了。”頓了頓,安定了一下內心緊張的情緒,顧嫣這才說道:“表搜也知妹妹家中事情。自從父親走後,家中就隻有母親一人撐著。弟弟還未成年立業,我這做女兒的見母親如此操勞,心中不忍,就想為母親分擔一二。咱們一家人上京,不瞞表嫂,其實多半原因就是為了避禍。若是還在南邊,隻怕家業都要被人搶了去。到了京城,有王妃娘娘眷顧,咱們一家也算是安頓下來。家業也能保全。隻是誰也沒想到王妃娘娘竟然一病不起,也不知何時才能好起來。如今母親也是失了主見,妹妹沒法,隻能來求表嫂。求表嫂能夠手下留情,容咱們一家過活。”說完,徑直的給永芳跪了下來。將屋中伺候的人都驚了一跳,這唱的是哪出戲?
永芳眉眼都沒眨一下,看著顧嫣,問道:“顧妹妹這是做什麽?之前顧妹妹讓嬤嬤傳話,說是有生意要談,我這才答應見顧妹妹。顧妹妹進來後,不說生意,卻隻說讓我手下留情。這個我就不懂了,莫非顧妹妹覺著你們顧家有難,還是我這個正在坐月子的表嫂害的?顧妹妹,此話你可要斟酌著說明白才是。”
顧嫣臉色猛的變得慘白。“表嫂,是妹妹得了失心瘋,是妹妹糊塗,還望表嫂見諒。妹妹的確是有生意要和表嫂談。”
“既然是談生意,那麽咱們就隻說生意,別的暫時放在一邊可好?”永芳平靜的說道。
顧嫣嘴裏發苦,無奈隻能點頭。
永芳帶著善意的說道:“既然是談生意,那咱們就該平等相交。顧妹妹不必跪在地上,這可不是談生意該有的姿態。”
顧嫣點頭,“表嫂教訓的是,倒是妹妹一再犯糊塗。”
清瓶上前扶著顧嫣站了起來,顧嫣微微福了福身,然後再次坐下。斟酌了一番,小心的說道:“咱們顧家二房沒了當家的老爺,凡事都十分艱難。妹妹不求別的,隻求能夠保住家業,能夠在京城立足。”
“條件?不知妹妹家中能出什麽條件?”永芳淡淡的問道,完全是一副生意人的姿態。不談感情,不談交情,不談仇怨,隻說生意。
顧嫣緊張的臉色發白,撐著身體說道:“妹妹家中這幾年一直有在走海貿這條線。若是表嫂願意,妹妹家中可以讓出三成,不,讓出五成份子給表嫂。若是表嫂看不上妹妹家中這一點,妹妹家中可以為表嫂牽線搭橋,為表嫂開拓海貿生意。不知表嫂意下如何?”
永芳盯著顧嫣,眼神十分銳利。顧嫣有點承受不住,微微撇過頭,避開了永芳的視線。永芳最後笑道:“妹妹好大的誠意。隻是不知這是妹妹私自做主,還是舅母的意思?”
顧嫣臉色發白,說道:“若是表嫂能夠庇護顧家二房,顧嫣願為表嫂驅策,說服母親。”
“這麽說起來,這是顧妹妹的意思了。”永芳笑了起來,果真是了不起的一個姑娘。小小年紀有如此大決心,為一家謀得未來,當真讓人刮目相看。王妃顧氏一個,顧嫣一個,果真都是顧家人。看來這顧家得好基因都遺傳到了女兒家身上,男兒反倒是都是些草包。
永芳淡淡一笑,說道:“顧妹妹,此事重大。你一個姑娘家,說這些事情不過是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情。不過顧妹妹顯得如此有誠意,那這樣吧,你去和舅母商議,若是你能說動令堂,那麽這筆生意倒是可以繼續談下去。”
顧嫣猛的抬起頭來,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談成了,哆嗦著嘴唇問道:“表嫂答應呢?”
永芳搖頭,“顧妹妹可別先急著高興。我隻是答應談下去,至於能不能談成,就要看咱們兩家有沒有這個誠意了。”
“有的,有的,妹妹很有誠意。”顧嫣頻頻點頭,“表嫂放心,妹妹一定能讓母親答應此事。表嫂隻要等著好消息就行了。”顧嫣激動的站起來,就想現在回去找顧二太太談。站起來後,才意識到自己忘了一件事情。急忙讓丫頭將帶來的禮物奉上,“這是妹妹還有家母給哥兒的一點心意,還望表嫂不要嫌棄。”
那是幾件珠寶玉器,隻看粗粗看了眼,就看的出全是上品,其中有兩件還有異域風情,顯然是從海外來的。這些禮物,若是以市場價值來算,顧家二房出手可真夠大方的。“顧妹妹有心了。還請妹妹代我謝過舅母。就說等我出了月子,再去看望舅母。”
“表嫂客氣了,這是一點心意,不成敬意。大嫂不嫌棄就是我們的福氣了。”
顧嫣送完了禮物後就急匆匆的走了,永芳則吩咐清瓶將禮物都收起來。常嬤嬤在一旁說道:“大少奶奶,那顧家二房出手好生大方。果然是有求於人。”常嬤嬤接著又猶豫的說道:“大少奶奶難道真的答應和顧家二房一起做生意?”
永芳笑了笑,說道:“生意嘛,什麽時候都可以做。咱們不著急。”著急的該是顧家二房,沒了王妃顧氏幫襯,顧家二房就是被人魚肉的下場。隻怕等顧氏失了王爺寵愛,被送到別院的消息傳回南邊顧家的時候,顧家二房在南邊的產業,就要被族人吞吃了。誰讓顧家二房富足,偏偏沒個當家的男人。顧複梓年歲小不說,還是個紈絝,至少幾年內都無法擔起顧家二房的家業。這麽大塊肥肉放在旁邊,不去咬一口,真心對不起自己。顧家人這麽想,永芳自然也這麽想。不過既然顧家二房找上自己做靠山,永芳就不得不好生謀劃一番,算算這裏麵的利弊得失。
常嬤嬤笑了起來,“大少奶奶說的是,咱們不著急。著急的該是顧家才對。”常嬤嬤原本想說顧家人姓顧,和王妃顧氏一個姓,大意不得。就該趁著這個機會,將顧家二房趕出去才對。不過看大少奶奶的表情,分明是動心了。常嬤嬤長歎一聲,大少奶奶這心思,還真是鑽到錢眼裏去了。不過顧家二房沒了王妃當靠山,也就是普通人家。對大少奶奶來說沒有絲毫威懾力。合作也是可以的。
這麽大的事情永芳肯定要和少齊說。隻是當天永芳沒來得及說,也是因為沒想好怎麽開口。等過了幾天,永芳得知少齊辭了軍營的差事,轉到六部當差曆練,覺著時機差不多了,這才和少齊提起此事。
少齊挑眉,一臉奇怪的看著永芳,“和顧家二房合作海貿生意?”
永芳心裏頭忐忑,點點頭,“正是。爺可是有什麽想法?若是爺覺著不合適,那妾身就拒了顧家。”
“你怎麽想到和顧家一起做生意?你不恨顧家?”少齊滿腦子都是不明白。不明白永芳的想法。女人不都是小氣的人嗎?不都喜歡遷怒嗎?永芳那麽恨顧氏,按理說連帶顧家也該恨上了,可是看著樣子,似乎他想錯了永芳。
永芳一臉詫異,“恨顧家?我幹嘛要恨顧家?王妃是王妃,顧家是顧家,這是不同的。”
“這當然是一樣的。”少齊嚴肅的說道:“顧家靠什麽發家得?靠的就是顧氏,因為顧氏是王妃,所以隻要顧家在當地打出這個旗號來,當地官府便不敢為難,還要多開方便之門。至於顧家所從事的海貿,那也是因為顧氏是王妃,某些海商需要找個靠山,這才找到了顧家。由顧家來連通顧氏,由此顧家才做上了海貿生意,成為半個海商。”
“為什麽是半個?”永芳好奇的問道。
少齊瞪著永芳,這女人有沒有搞清楚主次。不過還是說道:“說顧家是半個海商,那是因為顧家的確做著海貿生意。但是顧家沒有自己的船隊,也沒有自己的夥計,隻是在船隊中占了份子而已。”
“哦!”原來是這樣。永芳點頭,明白了。
少齊看的火氣,“如此你該明白了顧家和顧氏的關係。你還想和顧家二房合作?”
永芳奇怪的看著少齊,“為什麽不想。如今王妃不行了,顧家要是沒有靠山,海商這條路子也就跟著沒了。但是那是海貿誒,海貿那意味著什麽,爺,你懂嗎?那意味著銀子,大把的銀子,海量的銀子。爺,你先安靜,別用這種眼神看著我。那不光是海商的銀子,也是朝廷的銀子。朝廷設置關稅衙門,不就是為了收稅。海貿越加繁榮,收的稅也就越多。嫌棄稅少?爺,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稅少那就加稅啊!對於海商來說,那點稅不算什麽,提點價就賺回來了。而且朝廷還可以派海軍,哦,是水師給海商船隊護航,然後海商船隊給水師護航銀子。朝廷可以讓水師擬定一個價目表,上麵列明按照目的地每條船給多少錢。海上那麽多海盜,有了水師的船隊護航,即便每條船都要交一份銀子,我想海商們還是非常樂意的。這樣就可以以海商養水師,不用朝廷花一分錢,水師就可以逐漸壯大。而起海上貿易繁榮,不光是收稅多了,造船廠得生意也跟著多起來。朝廷還可以去造船廠收稅。這樣一來,一方麵是稅收多了,一方麵用工方麵也多了。那些沒了生計的人可以到船廠做活,養活家人。”
“稅收不上來?爺,朝廷戶部的人都該切腹自殺。那些人的腦子都是豆腐渣做的。可以用海關稅收補貼造船廠。比如每條船補貼船價一成到兩成不等,但是不是直接給銀子,也不是給造船廠,而是給買船的人。但是前提條件是船廠必須先到海關辦理繳稅憑證。我們可以叫做發票,對,發票。船廠將船賣給海商,同樣要給海商開發票。海商拿著發票然後到海關衙門領取那一到兩成不等的補貼。這補貼不用給銀子,可以用稅抵消。減免相應金額的稅就可以了。對,如此一來,船廠想要做生意,就必須繳稅。不繳稅,就沒人買他的船。賣不出船,就生存不下去。想要生存,就必須繳稅。”
“等這個製度實行幾年之後,到時候如果稅收還收不上來的話,那隻能說衙門用人不當,個個都是廢物飯桶。要麽就是用的人沒執行好製度,生了貪墨。總歸就是人出了問題,不是製度出了問題。而且因為這一連串,稅收衙門也能清楚的掌握住海商究竟有多少條船。有水師的協助,也能大致清楚船上貨物價值,從而收起稅來也方便多了。即便有逃稅的……那也是隻是……嗯,小部分,大頭還是能掌握在衙門手裏……爺,妾身可是說錯了什麽?妾身不是要幹涉政事,而隻是有感而發而已。”
永芳越說越小聲,到最後已經不敢再繼續說下去了。
少齊的眼睛瞪的賊亮,神情顯得很是不可思議,似乎是聽到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隻聽少齊用著略顯顫抖的嗓音問道:“還有呢?你說了海商這塊,你提出了幾條倒是還算有據可循,不過畢竟是紙上談兵,隻能聽聽而已。像是鹽鐵之類的,你也知道本朝鹽鐵尤其是鹽政,弊政叢生,卻苦於無法解決。對這個,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就是,在商言商,你不是想要做海商嗎?想要和顧家合作嗎?那好,你把你心裏頭能想到說出來,我就答應讓你做海商!”
永芳不太相信少齊,總覺得這男人是在哄她。可是看著少齊那賊亮的眼睛,永芳一咬牙,豁出去了,幹脆的說道:“對鹽政,妾身從商業角度來看,也有點想法。隻是妾身是內宅婦人,說這些國政,爺會不會秋後算賬?”永芳可是知道少齊的脾氣,最是討厭別人插手差事。尤其是女人插手差事。如今讓永芳談論一國製度,這對少齊來說,絕對是犯忌。所以永芳想醜話說在前麵,別等事後少齊又生出什麽幺蛾子來。
少齊很不客氣的瞪了眼永芳,一本正經的說道:“本世子氣勢出爾反爾的人。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聽聽。即便說的不對,我也不會拿你如何。”最多就是等你出了月子後,在床上多折騰幾次。好給他多生幾個兒子。
永芳鼓足勇氣,說道:“爺,那妾身就說了,真的說了。”
“少說廢話。”少齊不耐,這女人有時候未免太過羅嗦了一點。
永芳笑了起來,然後將她還不成熟的想法說了出來。“其實鹽政這塊,照著我的想法,首先就是要取消轉賣,取消固定供應。還是用發票那個法子,隻要在鹽政衙門交了稅錢,就能賣鹽。當然這裏麵有些細節要朝廷要把握好。首先隻能由商行來賣鹽,而不是私人。隻要把握好了商行,就能把握鹽業。嗯,辦法就是朝廷設立一個票行,凡事想從鹽場買鹽的商行,首先要在工商衙門注冊,其次要在票行開設戶頭,存入一定數量的銀子,一百兩還是一千兩,朝廷自己安排。拿著這些執照然後就可以去鹽政衙門領取發票。領取發票後就可以去鹽場領鹽。鹽場收了發票,另外給一份單據給鹽商。至於鹽商領了鹽究竟要到哪裏去賣,那就隨便。同時,也不限製具體在哪個鹽場領鹽。這樣一來,賣鹽的人多了,競爭大了,自然那鹽價就下來了。而且這些稅都由中央,也就是朝廷收取。至於地方,就收市稅就好。隻要開了鋪子做買賣的,按照經營項目,朝廷出具一份收稅細則,每個月固定收取稅金。不限製地方,會生亂子?爺,這也好解決啊!打個比方一家商行在西南領的發票,結果到江南鹽場領鹽,然後打算在江南賣。那江南鹽場再收他一份稅就行了。這樣一來,這家商行的本錢就比別家商行高,自然利潤就少了。反正妾身的意思就是不要限製買賣地。要是某家商行從江南領了鹽,然後運到西北去賣,隻要他能賣的出去,競爭得過當地商人,就隨他去。商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之所以鹽政生出這麽多事情來,就是因為專賣,還有就是衙門盤剝。那些鹽商想要握住轉賣權,自然就要依附權貴,官府。而權貴和官府則又成了銀子的奴仆。鹽商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會允許私鹽的存在。但是對老百姓來說,有私鹽吃肯定不吃鹽商的鹽。為什麽?因為私鹽便宜啊!隻要打破了專賣,隻要有一定實力的人都有機會做鹽業生意,那麽這鹽業也就沒了厚利。沒了厚利自然也就沒了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這樣一來,朝廷隻需要出力管好鹽政衙門收稅,管好鹽場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的,就讓商人們自己搞定。”
永芳說完後,心裏麵很是忐忑,補充道:“爺,這隻是我的初步想法,很不成熟。爺你可別當真啊!要是真的想要做好這事,就要建立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製度,打破專賣,打破地域限製,沒了這些,權錢交易自然就沒了市場。隻有如此,鹽政弊端也少了許多。而朝廷的稅收卻多了不少。當然,這隻是妾身的婦人之見,當不得真的。爺,你聽聽就行了,可別放在心裏。”
少齊笑了,那眼睛賊亮,看的永芳心裏撲通撲通的跳。心想要是少齊問自己為什麽知道這麽多,就說是瞎琢磨的。本身這想法就有很多漏洞,說是瞎琢磨的也說的過去。
少齊突然伸手摸上永芳的臉頰,永芳都不敢動了。接著少齊哈哈大笑起來,“好,很不錯。你果然是個福將。為夫這今日要忙差事,就先走了。你好生歇息。”
啊?就是這麽個反應?太出乎意料了。永芳傻眼。難不成她還有做師爺,出謀劃策的本事?
見少齊出了房門,永芳才回過神來,大聲叫道:“爺,你還沒說要不要答應和顧家一起做生意的事情?”
少齊在床頭坐下,說道:“兒子進宮見了皇爺爺。皇爺爺很高興,還說對於父王的舉措很是滿意。”
安王爺猛的漲紅了臉,似乎憋著一口氣出不來,死命的咳嗽。好半晌才將那口氣順了,問道:“皇上真的如此說?”
“自然,兒子即便有天大的膽子,在這上麵也不敢亂說。”少齊一本正經的樣子。
安王爺冷哼一聲,似乎對少齊這番表白根本就不相信,或者是從內心深處,他就不喜歡少齊這個兒子。太過強勢,強勢到他這個做老子的都要看兒子的臉色行事,實在是窩囊。要不是皇上護著,他一定會,一定會……會如何呢?難道他是真的被顧氏迷糊了雙眼,看不清事情了嗎?少齊好歹也是他的嫡長子,無論如何,少齊繼承了他的血脈。想到這裏,安王爺歎息一聲,然後說道:“如今你已經如願,少峰還有穎丫頭那裏,你就放了吧。一直這麽下去,像什麽話。”
少齊說道:“父王教訓的是,一會兒子就吩咐人去辦。隻是兒子擔心二弟和二妹心中不服,到時候若是鬧出點什麽事情來,兒子擔心父王會有不忍。”
安王吹胡子瞪眼睛,厲聲嗬斥道:“你,你放肆!莫非以為被立為世子,本王就奈何不了你了?”
“兒子不敢。”嘴上說著不敢,心裏頭卻是絲毫不在意。
安王氣得不行,結果又是長歎一聲,“罷了,罷了。此事你看著辦。他們好歹也都是你的兄弟姐妹,我相信你不是那種狼心狗肺之人。”
“兒子自然不是。兒子心中還念著血親,念著父王。隻是父王一直誤解了兒子。”少齊說完這話後,似乎是觸動了心中某處柔軟的部分,表情微微變幻,像是想起了過去某些事情。
“哼,你最好說到做到。”
“父王放心,兒子不會讓父王失望的。”
荷香院內,永芳笑吟吟的看著少齊。等到少齊走近了,才恭敬拜倒,“妾身拜見世子。恭祝世子心想事成。”
少齊笑了下,“你我夫妻,這麽多禮做什麽。快快起來。你如今在坐月子,就不必如此了。”
永芳笑了起來,“爺說的是。妾身是心裏頭高興,所以精神頭也足,想要沾沾爺的喜氣,這不特意說些吉利話討好爺。不過爺憐惜妾身,那妾身就勉為其難按照爺的吩咐,這禮嘛,咱們夫妻就不用守了。”
少齊好笑,“不過是一句話,就被你翻出這麽多道理。罷了,罷了,此事便依著你的意思來。”
“多謝爺。”
永芳親手伺候少齊換了衣服,少齊沒看到大寶,就問大寶去了哪裏?
永芳笑道,說是奶娘抱到隔壁去了。免得被兩人說話的聲音給吵著了。
永芳因為多日沒洗澡,又是大熱天的,生怕自己身上的味道熏著了少齊。因此幫著少齊換了衣服後,永芳便不曾近少齊的身。少齊對此也沒察覺,隻當平常。少齊將永芳打量一番,有點吃驚的說了句:“你這身形恢複的倒是快。”
永芳聽了,高興的不得了,“相公,你說的是真的嗎?這些日子妾身整日裏吃些大補的東西,都覺著身子重了好幾斤。”
少齊的目光上移,最後停留在傲立的部分,好像尺寸大了不少。若是握在手中定是另外一番感受。再仔細打量永芳的身段,雖然恢複了不少,但是相比以前,顯得很是豐盈。要不是此時永芳是在坐月子,少齊就要開動了。
永芳察覺到少齊目光有異,先是一笑,接著又有點隱隱的得意之色。一直很擔心自己對少齊沒吸引力了,不過看到少齊的目光,永芳又充滿了自信。
少齊收斂目光,然後一本正經的對永芳說道:“過個兩日,我便上奏本,請皇爺爺立你為世子妃!”
“多謝相公!”永芳盈盈拜倒,心中感念,如此一來,她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
“不用如此,這本就應當。我的世子妃自然隻能由你來做。”少齊理所當然的說道。
這話聽在永芳耳朵裏,很是順耳。兩人隨意閑聊著,永芳心裏頭惦記著顧氏的事情。如今少齊被封了世子,顧氏的盤算徹底落空。那王爺那裏會不會對顧氏另有安排。比如將顧氏接回府中?於是永芳小心的問道:“爺,這幾日常嬤嬤和甘嬤嬤都在弟妹那裏忙著。府中出了這麽多事情,一時間也是理不清的。如今我坐著月子,即便是想要幫忙也是有心無力。有不少人心裏頭都念著王妃還在得時候,都說那時候府中井井有條,不像現在似乎什麽事情都沒個章程。”
少齊聽罷,直接說道:“這些事情你不必操心。”
“妾身也是這麽想的,畢竟妾身是有心無力。隻是等妾身做完月子後,照著父王的吩咐,妾身也該盡一份責任。府中如今亂象橫生,妾身實在是擔心出亂子。”說到這裏永芳頓了頓,接著說道:“今日爺得了世子的封號,不知父王那裏可有說法?若是父王那裏另有安排,妾身也好早做準備。”
少齊盯著永芳,永芳的言下之意,少齊已然明了。“你我夫妻,這些話大可直接說,不用如此拐彎抹角的。”
永芳尷尬的笑了笑,少齊也不想想,她這麽拐彎抹角還不是因為考慮到少齊的感受。擔心說的太過直接了,讓少齊不喜歡。不過少齊開了口,永芳自然欣然接受,於是永芳直接說到:“爺,父王讓我以後打理家務,我倒是有心,想著也能為爺還有父王分擔一二。隻是擔心王妃那裏,畢竟王妃對咱們心結難解。父王對王妃也是有著感情的。若是父王改了主意,還望爺能夠實言相告。也好讓妾身能夠早日脫身,以免陷入那泥漿。”
“你擔心父王會出爾反爾?”少齊徑直問道。
永芳點頭,“若是父王改變了想法,妾身就打算及早抽身,趕緊將常嬤嬤和甘嬤嬤叫回來。”
少齊皺眉,有點不太理解永芳的打算,“你是世子妃,是長子長媳。按理說你出麵管家,是天經地義。如今機會就在眼前,為何你卻不爭取,反而還要往外推。難道你覺著自己沒那能力?”
“自然不是!”永芳苦笑道。
少齊不滿的對永芳說道:“那為何你要拒絕。先不說王妃會不會回府的話,即便真的回府,那又如何。該是你的你就該去爭取。這偌大一個王府,也隻有你能夠名正言順的管起來。”語氣中全是對永芳言行的不理解。
永芳苦笑搖頭,說道:“爺,請聽妾身一一道來。若是此事換做平常時候,妾身自然是義不容辭。但是如今妾身剛剛得了大寶,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大寶身上,希望每一天每一刻都能看著大寶,看著他一天天的長大。而若是管家,事情繁瑣,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實在折騰人。妾身不是想推卸責任,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想著如果有王妃在旁邊掣肘的話,那還不如不管家。”
永芳說完這番話,心裏頭有點擔心少齊的反應。永芳之所以有此打算,一方麵是真心這麽想。對於管理王府,永芳的興趣不大。就像那紅樓夢裏麵的王熙鳳,整日裏管著賈府,看著威風,其實內裏辛苦的很。人都累的流產了,還要強撐著。這既是性格原因,也是因為那權力的誘惑,腐蝕了人的本心。更重要的是,管家這事,在眾人眼裏做的好是本分,做不好那就是你不對了。大家看不到管家的辛苦,隻看到管家的好處,權力,金錢,高高在上。至於辛苦,得了那麽多好處,你還好意思說辛苦嗎?就像王熙鳳,累的半死,也得不到一句好話的。
再有就是永芳想要試探王爺還有少齊對待顧氏的態度。想要判斷出顧氏還有沒有翻身的可能。要是有,那就要另做準備,要是沒有,那倒是可以安枕無憂了。
聽了永芳這番真心話,少齊寬慰道:“放心,沒人掣肘。等你出了月子,你就安心管好府中事情。若是可能,王府在外得的產業,你也管起來。屆時,你可不能再任性,不可以再親自喂養大寶了。”
“啊……”永芳又是高興,又是失望。“難道父王對王妃真的失望呢?”
“是否失望我不知道。不過你放心,以後王府內不會再有王妃,隻有一個世子妃。”少齊十分肯定的說道。
永芳低著頭,心裏頭還有點不敢相信。那麽厲害的顧氏,手段是一出接著一出,結果就這麽輕易的倒下去呢?隻因為王爺厭棄了她,王爺一句話,就將顧氏打入地獄。讓人大快人心的時候,卻也讓人害怕。會不會有一天少齊厭棄了自己,也會如王爺對待顧氏那般對待自己。想想都覺著可怕。永芳白著臉,抬起頭來看著少齊,“爺,妾身會不會……”
“別瞎想!”少齊感覺到永芳的不安,似乎是在害怕什麽。少齊急忙安慰永芳,“你是不同的,我也是不同的。別人是別人,你不用將別人身上的事情聯想到自己身上。放寬心,別胡思亂想。”
永芳點點頭,心裏頭鬆了口氣,或許真的是她多想了。
緊接著永芳的心思又轉到別的上麵來,永芳對少齊說道:“爺,既然妾身將來要盡到做長媳的責任。那在之前,還是先讓妾身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吧。妾身打算做滿一百天的月子,對此,爺不會有意見吧。”
少齊聽了,哭笑不得,然後說道:“此事隨你。不過你若是真的能在屋裏待足一百天不出房門,那倒是讓人佩服。”
永芳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她還沒辦法保證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連著一段時間,府中都是在議論少齊被立為世子的事情。有說早就知道這一天的,有的說王妃可真是白折騰了。折騰到最後,不僅什麽都沒得到,人還被送出了王府。看王爺那意思,怕是王妃回不來了。也有人為顧氏打抱不平,暗地裏說大少爺心狠手辣,王爺一定是被大少爺逼迫才會如此對待王妃。
種種謠言在安王府的上空流傳。緊接著又是永芳被立為世子妃。因為永芳還在月子裏頭,諸多不便,就一切從簡,沒讓永芳親自出麵接旨。至於進宮謝恩的事情,也推到出月子之後。
王府中看似很熱鬧,不過大體還算平靜。畢竟隻是少了一個王妃,王爺還在,世子也有了,想要鬧騰的,看看世子的手段,也都鬧騰不起來。
因為少齊被立為世子,永芳則成了世子妃,這些天裏,不少人上門恭賀。有派下人送禮物來的,也有親自上門的。伯爵府那邊自然沒有漏下,黃夫人和錢氏兩人親自來了一趟,既是恭喜永芳和少齊,也是為了看看大寶。黃夫人對永芳說,老太太得知消息後,很是高興。當天還多吃了半碗飯。老太太囑咐永芳,等出月子後,抽個時間回趟伯爵府。將孩子帶上,讓老太太也見見。
另外老太太還囑咐永芳,不要因為事情定了下來,便得意忘形。此時做事更應該謹慎小心,不要給人留下跋扈的把柄。至於王府的妯娌關係,也要好生處理,不能做的太過,免得失了人心。畢竟王府不是少齊一個人的王府,上麵還有個王爺,萬萬不能得意忘形。
永芳心裏頭很是感動,老太太還惦記著她,還讓黃夫人特意來提醒她,這讓永芳心裏頭對老太太又多了份感激。
送走了黃夫人和錢氏兩人,永芳就打算歇息一陣。畢竟身體還沒完全恢複,多睡覺對身體也有好處。不過永芳剛剛躺下,就聽到常嬤嬤在門口和人說話。聽聲音有限熟悉又有點陌生,隻是想不起來在那裏聽過。等到後麵才得知原來是顧嫣找來了。
永芳眨眼亂想,顧嫣找她來幹什麽?有什麽事大可去找孟二奶奶。即便孟二奶奶辦不了,還有少峰。不過聽說少峰這段日子很是消沉,整天借酒消愁,孟二奶奶不過是勸解了兩句,就要對孟二奶奶喊打喊殺的。孟二奶奶幹脆一狀告到安王爺那裏,安王爺將少峰狠狠的罵了一頓。說是再如此胡鬧,就將他關起來。
少峰說些瘋話,聽說將安王氣得差點又昏迷過去。幸好李全伺候在身邊,身上一直帶著救命的藥,這才撐著沒昏迷。盡管如此,安王也是傷了元氣。原本就沒養好的身子,這下子更是嚴重。對於此事永芳無力幹涉,唯獨少齊能夠出麵。隻是這樣一來,兩兄弟之間的關係越發的惡劣。
回過神來,永芳讓紫釵將常嬤嬤叫進來,然後問道:“可是顧妹妹來了?她可有說為何而來?”
常嬤嬤心裏頭不待見顧嫣,覺著她太不識趣。因此嘴上便說道:“顧小姐可沒說來幹什麽。隻說想要見大少奶奶一麵。奴婢跟她說了,大少奶奶已經睡下,讓她下次再來。可是她卻不聽,這還驚動了大少奶奶。大少奶奶,奴婢這就出去趕她走。”
永芳抬手製止了常嬤嬤,說道:“你去問問她,究竟為何而來。若是隻是想來說說話,看看大寶,那便算了。等出月子後,有的是時間。”
“大少奶奶說的是,奴婢這就去回了她。”常嬤嬤興衝衝的出去了。
沒過一會,常嬤嬤一臉奇怪表情的走了進來。猶猶豫豫的說道:“大少奶奶,那顧家小姐說有生意想和大少奶奶做。”
“生意?”永芳挑眉,這個顧嫣倒是有意思。
不待永芳發問,常嬤嬤就繼續說道:“顧家小姐還說,南邊的海貿大少奶奶若是有興趣,她們顧家二房願為大少奶奶驅使。”
海貿?永芳的氣息頓時急促了起來,睜大眼睛看著常嬤嬤,“這真是那顧妹妹說的?嬤嬤你沒記錯?”
“大少奶奶,奴婢是老了,可是還沒老到記不清話的地步。”常嬤嬤不高興了。
永芳笑了起來,抱歉的說道:“嬤嬤,我不是那意思。此事重大,你,讓顧妹妹進來說話。”
“大少奶奶真的要見她?”常嬤嬤不懂生意,覺著顧嫣隻是顧家二房的長女,一個姑娘家能做什麽事情。還想來和大少奶奶談生意,真是天方夜譚。“大少奶奶,那顧家小姐莫不是拿話哄著大少奶奶。”
永芳笑了起來,“沒關係,嬤嬤你讓她進來說話就是。”在永芳看來,顧嫣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顧家人中,難得的清醒,同時也是有決斷的人。隻是身份使然,讓人忽略了她其他方麵。隻看重了她做為女兒家的一部分。今日永芳就要看看顧嫣拋開女兒家的身份,如何和她談生意。永芳對此充滿了期待,甚至有點迫不及待了。
顧嫣走了進來,神情很是平靜。見到永芳,便笑了起來,“妹妹見過表嫂,恭喜表嫂喜得貴子。這些日子一直沒來看望表嫂,還望表嫂見諒。”
永芳點點頭,“顧妹妹請坐,咱們兩家是親戚,沒那麽多禮節。”永芳招呼顧嫣坐下,然後仔細將人打量一番。麵色平靜,但是緊緊握住的雙手還是顯示出內心的緊張。畢竟隻是十幾歲的姑娘家,這麽大的事情,緊張也是理所當然。
“聽說顧妹妹有生意要和我談,我心裏麵十分好奇,顧妹妹能否和我仔細說說。”永芳淡笑問道。
顧嫣渾身顫抖了一下,她原本以為永芳會和她先聊聊家常,說說孩子的話題,然後才會轉入正題。卻沒想到,剛剛坐下,永芳就直接問起來。這讓顧嫣之前做的準備,都顯得多餘了。
永芳看出顧嫣心頭不安,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從而失了主動,也因此顯得極為慌張。於是永芳笑了笑說道:“顧妹妹無需如此。無論如何,咱們也是親戚,即便做不成生意,親戚情分也是在的。顧妹妹放寬心,沒必要如此緊張。”
顧嫣臉色僵硬的點點頭,尷尬的笑了笑,說道:“表嫂說的是,倒是妹妹愚鈍了。”頓了頓,安定了一下內心緊張的情緒,顧嫣這才說道:“表搜也知妹妹家中事情。自從父親走後,家中就隻有母親一人撐著。弟弟還未成年立業,我這做女兒的見母親如此操勞,心中不忍,就想為母親分擔一二。咱們一家人上京,不瞞表嫂,其實多半原因就是為了避禍。若是還在南邊,隻怕家業都要被人搶了去。到了京城,有王妃娘娘眷顧,咱們一家也算是安頓下來。家業也能保全。隻是誰也沒想到王妃娘娘竟然一病不起,也不知何時才能好起來。如今母親也是失了主見,妹妹沒法,隻能來求表嫂。求表嫂能夠手下留情,容咱們一家過活。”說完,徑直的給永芳跪了下來。將屋中伺候的人都驚了一跳,這唱的是哪出戲?
永芳眉眼都沒眨一下,看著顧嫣,問道:“顧妹妹這是做什麽?之前顧妹妹讓嬤嬤傳話,說是有生意要談,我這才答應見顧妹妹。顧妹妹進來後,不說生意,卻隻說讓我手下留情。這個我就不懂了,莫非顧妹妹覺著你們顧家有難,還是我這個正在坐月子的表嫂害的?顧妹妹,此話你可要斟酌著說明白才是。”
顧嫣臉色猛的變得慘白。“表嫂,是妹妹得了失心瘋,是妹妹糊塗,還望表嫂見諒。妹妹的確是有生意要和表嫂談。”
“既然是談生意,那麽咱們就隻說生意,別的暫時放在一邊可好?”永芳平靜的說道。
顧嫣嘴裏發苦,無奈隻能點頭。
永芳帶著善意的說道:“既然是談生意,那咱們就該平等相交。顧妹妹不必跪在地上,這可不是談生意該有的姿態。”
顧嫣點頭,“表嫂教訓的是,倒是妹妹一再犯糊塗。”
清瓶上前扶著顧嫣站了起來,顧嫣微微福了福身,然後再次坐下。斟酌了一番,小心的說道:“咱們顧家二房沒了當家的老爺,凡事都十分艱難。妹妹不求別的,隻求能夠保住家業,能夠在京城立足。”
“條件?不知妹妹家中能出什麽條件?”永芳淡淡的問道,完全是一副生意人的姿態。不談感情,不談交情,不談仇怨,隻說生意。
顧嫣緊張的臉色發白,撐著身體說道:“妹妹家中這幾年一直有在走海貿這條線。若是表嫂願意,妹妹家中可以讓出三成,不,讓出五成份子給表嫂。若是表嫂看不上妹妹家中這一點,妹妹家中可以為表嫂牽線搭橋,為表嫂開拓海貿生意。不知表嫂意下如何?”
永芳盯著顧嫣,眼神十分銳利。顧嫣有點承受不住,微微撇過頭,避開了永芳的視線。永芳最後笑道:“妹妹好大的誠意。隻是不知這是妹妹私自做主,還是舅母的意思?”
顧嫣臉色發白,說道:“若是表嫂能夠庇護顧家二房,顧嫣願為表嫂驅策,說服母親。”
“這麽說起來,這是顧妹妹的意思了。”永芳笑了起來,果真是了不起的一個姑娘。小小年紀有如此大決心,為一家謀得未來,當真讓人刮目相看。王妃顧氏一個,顧嫣一個,果真都是顧家人。看來這顧家得好基因都遺傳到了女兒家身上,男兒反倒是都是些草包。
永芳淡淡一笑,說道:“顧妹妹,此事重大。你一個姑娘家,說這些事情不過是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情。不過顧妹妹顯得如此有誠意,那這樣吧,你去和舅母商議,若是你能說動令堂,那麽這筆生意倒是可以繼續談下去。”
顧嫣猛的抬起頭來,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談成了,哆嗦著嘴唇問道:“表嫂答應呢?”
永芳搖頭,“顧妹妹可別先急著高興。我隻是答應談下去,至於能不能談成,就要看咱們兩家有沒有這個誠意了。”
“有的,有的,妹妹很有誠意。”顧嫣頻頻點頭,“表嫂放心,妹妹一定能讓母親答應此事。表嫂隻要等著好消息就行了。”顧嫣激動的站起來,就想現在回去找顧二太太談。站起來後,才意識到自己忘了一件事情。急忙讓丫頭將帶來的禮物奉上,“這是妹妹還有家母給哥兒的一點心意,還望表嫂不要嫌棄。”
那是幾件珠寶玉器,隻看粗粗看了眼,就看的出全是上品,其中有兩件還有異域風情,顯然是從海外來的。這些禮物,若是以市場價值來算,顧家二房出手可真夠大方的。“顧妹妹有心了。還請妹妹代我謝過舅母。就說等我出了月子,再去看望舅母。”
“表嫂客氣了,這是一點心意,不成敬意。大嫂不嫌棄就是我們的福氣了。”
顧嫣送完了禮物後就急匆匆的走了,永芳則吩咐清瓶將禮物都收起來。常嬤嬤在一旁說道:“大少奶奶,那顧家二房出手好生大方。果然是有求於人。”常嬤嬤接著又猶豫的說道:“大少奶奶難道真的答應和顧家二房一起做生意?”
永芳笑了笑,說道:“生意嘛,什麽時候都可以做。咱們不著急。”著急的該是顧家二房,沒了王妃顧氏幫襯,顧家二房就是被人魚肉的下場。隻怕等顧氏失了王爺寵愛,被送到別院的消息傳回南邊顧家的時候,顧家二房在南邊的產業,就要被族人吞吃了。誰讓顧家二房富足,偏偏沒個當家的男人。顧複梓年歲小不說,還是個紈絝,至少幾年內都無法擔起顧家二房的家業。這麽大塊肥肉放在旁邊,不去咬一口,真心對不起自己。顧家人這麽想,永芳自然也這麽想。不過既然顧家二房找上自己做靠山,永芳就不得不好生謀劃一番,算算這裏麵的利弊得失。
常嬤嬤笑了起來,“大少奶奶說的是,咱們不著急。著急的該是顧家才對。”常嬤嬤原本想說顧家人姓顧,和王妃顧氏一個姓,大意不得。就該趁著這個機會,將顧家二房趕出去才對。不過看大少奶奶的表情,分明是動心了。常嬤嬤長歎一聲,大少奶奶這心思,還真是鑽到錢眼裏去了。不過顧家二房沒了王妃當靠山,也就是普通人家。對大少奶奶來說沒有絲毫威懾力。合作也是可以的。
這麽大的事情永芳肯定要和少齊說。隻是當天永芳沒來得及說,也是因為沒想好怎麽開口。等過了幾天,永芳得知少齊辭了軍營的差事,轉到六部當差曆練,覺著時機差不多了,這才和少齊提起此事。
少齊挑眉,一臉奇怪的看著永芳,“和顧家二房合作海貿生意?”
永芳心裏頭忐忑,點點頭,“正是。爺可是有什麽想法?若是爺覺著不合適,那妾身就拒了顧家。”
“你怎麽想到和顧家一起做生意?你不恨顧家?”少齊滿腦子都是不明白。不明白永芳的想法。女人不都是小氣的人嗎?不都喜歡遷怒嗎?永芳那麽恨顧氏,按理說連帶顧家也該恨上了,可是看著樣子,似乎他想錯了永芳。
永芳一臉詫異,“恨顧家?我幹嘛要恨顧家?王妃是王妃,顧家是顧家,這是不同的。”
“這當然是一樣的。”少齊嚴肅的說道:“顧家靠什麽發家得?靠的就是顧氏,因為顧氏是王妃,所以隻要顧家在當地打出這個旗號來,當地官府便不敢為難,還要多開方便之門。至於顧家所從事的海貿,那也是因為顧氏是王妃,某些海商需要找個靠山,這才找到了顧家。由顧家來連通顧氏,由此顧家才做上了海貿生意,成為半個海商。”
“為什麽是半個?”永芳好奇的問道。
少齊瞪著永芳,這女人有沒有搞清楚主次。不過還是說道:“說顧家是半個海商,那是因為顧家的確做著海貿生意。但是顧家沒有自己的船隊,也沒有自己的夥計,隻是在船隊中占了份子而已。”
“哦!”原來是這樣。永芳點頭,明白了。
少齊看的火氣,“如此你該明白了顧家和顧氏的關係。你還想和顧家二房合作?”
永芳奇怪的看著少齊,“為什麽不想。如今王妃不行了,顧家要是沒有靠山,海商這條路子也就跟著沒了。但是那是海貿誒,海貿那意味著什麽,爺,你懂嗎?那意味著銀子,大把的銀子,海量的銀子。爺,你先安靜,別用這種眼神看著我。那不光是海商的銀子,也是朝廷的銀子。朝廷設置關稅衙門,不就是為了收稅。海貿越加繁榮,收的稅也就越多。嫌棄稅少?爺,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稅少那就加稅啊!對於海商來說,那點稅不算什麽,提點價就賺回來了。而且朝廷還可以派海軍,哦,是水師給海商船隊護航,然後海商船隊給水師護航銀子。朝廷可以讓水師擬定一個價目表,上麵列明按照目的地每條船給多少錢。海上那麽多海盜,有了水師的船隊護航,即便每條船都要交一份銀子,我想海商們還是非常樂意的。這樣就可以以海商養水師,不用朝廷花一分錢,水師就可以逐漸壯大。而起海上貿易繁榮,不光是收稅多了,造船廠得生意也跟著多起來。朝廷還可以去造船廠收稅。這樣一來,一方麵是稅收多了,一方麵用工方麵也多了。那些沒了生計的人可以到船廠做活,養活家人。”
“稅收不上來?爺,朝廷戶部的人都該切腹自殺。那些人的腦子都是豆腐渣做的。可以用海關稅收補貼造船廠。比如每條船補貼船價一成到兩成不等,但是不是直接給銀子,也不是給造船廠,而是給買船的人。但是前提條件是船廠必須先到海關辦理繳稅憑證。我們可以叫做發票,對,發票。船廠將船賣給海商,同樣要給海商開發票。海商拿著發票然後到海關衙門領取那一到兩成不等的補貼。這補貼不用給銀子,可以用稅抵消。減免相應金額的稅就可以了。對,如此一來,船廠想要做生意,就必須繳稅。不繳稅,就沒人買他的船。賣不出船,就生存不下去。想要生存,就必須繳稅。”
“等這個製度實行幾年之後,到時候如果稅收還收不上來的話,那隻能說衙門用人不當,個個都是廢物飯桶。要麽就是用的人沒執行好製度,生了貪墨。總歸就是人出了問題,不是製度出了問題。而且因為這一連串,稅收衙門也能清楚的掌握住海商究竟有多少條船。有水師的協助,也能大致清楚船上貨物價值,從而收起稅來也方便多了。即便有逃稅的……那也是隻是……嗯,小部分,大頭還是能掌握在衙門手裏……爺,妾身可是說錯了什麽?妾身不是要幹涉政事,而隻是有感而發而已。”
永芳越說越小聲,到最後已經不敢再繼續說下去了。
少齊的眼睛瞪的賊亮,神情顯得很是不可思議,似乎是聽到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隻聽少齊用著略顯顫抖的嗓音問道:“還有呢?你說了海商這塊,你提出了幾條倒是還算有據可循,不過畢竟是紙上談兵,隻能聽聽而已。像是鹽鐵之類的,你也知道本朝鹽鐵尤其是鹽政,弊政叢生,卻苦於無法解決。對這個,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就是,在商言商,你不是想要做海商嗎?想要和顧家合作嗎?那好,你把你心裏頭能想到說出來,我就答應讓你做海商!”
永芳不太相信少齊,總覺得這男人是在哄她。可是看著少齊那賊亮的眼睛,永芳一咬牙,豁出去了,幹脆的說道:“對鹽政,妾身從商業角度來看,也有點想法。隻是妾身是內宅婦人,說這些國政,爺會不會秋後算賬?”永芳可是知道少齊的脾氣,最是討厭別人插手差事。尤其是女人插手差事。如今讓永芳談論一國製度,這對少齊來說,絕對是犯忌。所以永芳想醜話說在前麵,別等事後少齊又生出什麽幺蛾子來。
少齊很不客氣的瞪了眼永芳,一本正經的說道:“本世子氣勢出爾反爾的人。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聽聽。即便說的不對,我也不會拿你如何。”最多就是等你出了月子後,在床上多折騰幾次。好給他多生幾個兒子。
永芳鼓足勇氣,說道:“爺,那妾身就說了,真的說了。”
“少說廢話。”少齊不耐,這女人有時候未免太過羅嗦了一點。
永芳笑了起來,然後將她還不成熟的想法說了出來。“其實鹽政這塊,照著我的想法,首先就是要取消轉賣,取消固定供應。還是用發票那個法子,隻要在鹽政衙門交了稅錢,就能賣鹽。當然這裏麵有些細節要朝廷要把握好。首先隻能由商行來賣鹽,而不是私人。隻要把握好了商行,就能把握鹽業。嗯,辦法就是朝廷設立一個票行,凡事想從鹽場買鹽的商行,首先要在工商衙門注冊,其次要在票行開設戶頭,存入一定數量的銀子,一百兩還是一千兩,朝廷自己安排。拿著這些執照然後就可以去鹽政衙門領取發票。領取發票後就可以去鹽場領鹽。鹽場收了發票,另外給一份單據給鹽商。至於鹽商領了鹽究竟要到哪裏去賣,那就隨便。同時,也不限製具體在哪個鹽場領鹽。這樣一來,賣鹽的人多了,競爭大了,自然那鹽價就下來了。而且這些稅都由中央,也就是朝廷收取。至於地方,就收市稅就好。隻要開了鋪子做買賣的,按照經營項目,朝廷出具一份收稅細則,每個月固定收取稅金。不限製地方,會生亂子?爺,這也好解決啊!打個比方一家商行在西南領的發票,結果到江南鹽場領鹽,然後打算在江南賣。那江南鹽場再收他一份稅就行了。這樣一來,這家商行的本錢就比別家商行高,自然利潤就少了。反正妾身的意思就是不要限製買賣地。要是某家商行從江南領了鹽,然後運到西北去賣,隻要他能賣的出去,競爭得過當地商人,就隨他去。商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之所以鹽政生出這麽多事情來,就是因為專賣,還有就是衙門盤剝。那些鹽商想要握住轉賣權,自然就要依附權貴,官府。而權貴和官府則又成了銀子的奴仆。鹽商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會允許私鹽的存在。但是對老百姓來說,有私鹽吃肯定不吃鹽商的鹽。為什麽?因為私鹽便宜啊!隻要打破了專賣,隻要有一定實力的人都有機會做鹽業生意,那麽這鹽業也就沒了厚利。沒了厚利自然也就沒了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這樣一來,朝廷隻需要出力管好鹽政衙門收稅,管好鹽場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的,就讓商人們自己搞定。”
永芳說完後,心裏麵很是忐忑,補充道:“爺,這隻是我的初步想法,很不成熟。爺你可別當真啊!要是真的想要做好這事,就要建立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製度,打破專賣,打破地域限製,沒了這些,權錢交易自然就沒了市場。隻有如此,鹽政弊端也少了許多。而朝廷的稅收卻多了不少。當然,這隻是妾身的婦人之見,當不得真的。爺,你聽聽就行了,可別放在心裏。”
少齊笑了,那眼睛賊亮,看的永芳心裏撲通撲通的跳。心想要是少齊問自己為什麽知道這麽多,就說是瞎琢磨的。本身這想法就有很多漏洞,說是瞎琢磨的也說的過去。
少齊突然伸手摸上永芳的臉頰,永芳都不敢動了。接著少齊哈哈大笑起來,“好,很不錯。你果然是個福將。為夫這今日要忙差事,就先走了。你好生歇息。”
啊?就是這麽個反應?太出乎意料了。永芳傻眼。難不成她還有做師爺,出謀劃策的本事?
見少齊出了房門,永芳才回過神來,大聲叫道:“爺,你還沒說要不要答應和顧家一起做生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