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臣女要入東宮
良娣美豔無雙,病弱太子嬌寵上癮 作者:夏玖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淩澈輕咳一聲,以此來緩解內心的那絲尷尬,接著便不由自主地岔開了話題:“如今,你有了免死金牌,而宣王卻遭禁足三月,想必他定不會善罷甘休。”
葉凝雙淡淡一笑:“不錯,國公府和宣王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那你可曾想過,尋個可以倚仗的靠山?”君淩澈好看的眉微微蹙起。
葉凝雙淺笑吟吟:“如今,臣女有免死金牌在手,又怎會懼怕宣王呢?”
“免死金牌,僅能護住你一人之性命,卻護不住整個國公府。”君淩澈冷哼一聲。
葉凝雙頓時隻覺好似有一盆涼水從頭澆下,這狗太子是在與她玩欲擒故縱麽?
既然如此,那她便陪著他玩上一玩。
“所以,臣女要找的靠山,便是殿下呀!”葉凝雙輕眨她那清澈如水的眸子,臉上帶著一抹淺淺的笑意。
聽聞此言,君淩澈似乎對這個回答極為滿意:“如此說來,葉小姐當真願意為孤效力了?”
“那是自然。”葉凝雙毫不猶豫地頷首,老天爺給了她重新抉擇的機會,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權力。
唯有留在君淩澈身旁,她方可站在權力的巔峰,不被任何人所擺布與欺淩。
況且,君淩澈雖為太子,在都城之中卻樹敵甚多,再加上還有宣王一黨時常對其施壓,與之作對。
故而,他急切需要國公府的勢力,一旦葉凝雙投誠,他獲取葉家的支持,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便會堅如磐石,無可撼動,進而如日中天。
就連葉凝雙都明白的道理,君淩川卻不明白,也難怪他最終與皇位失之交臂,而讓君淩澈這個病弱太子坐穩了龍椅。
“說吧!你選擇站在孤這邊,究竟有何意圖?”君淩澈向來睿智,決然不會相信葉凝雙會如此輕易地幫他。
“倘若,臣女說,我要入東宮呢?”葉凝雙眉眼彎彎地看著他。
君淩澈心頭猛地一怔,她要入東宮?
“葉小姐的如意算盤怕是要落空了,孤已有太子妃,給不了你想要的榮華富貴。”君淩澈冷哼一聲,眼中滿是冷意和不屑。
本以為,她與旁的女子不同,現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恐怕,她要入東宮,亦是為了攀附權貴吧?
“臣女知曉,臣女別無所求,隻求能夠留在殿下身邊。”葉凝雙深知君淩澈已有太子妃,在夢中他便是為了他的太子妃,舍棄了她。
別看君淩澈年方二十五,他十五歲便被立為太子,二十歲便冊封了薑丞相之女薑雪瑤為太子妃,入主東宮。
這五年裏,東宮除了太子妃之外,便僅有兩名身份低微的侍妾,再無其他女子。
世人皆言,太子與太子妃琴瑟和鳴,太子獨寵太子妃一人,以致東宮仿若虛設。
而且,東宮一應事務,皆由太子妃打點,足見其受寵程度。
可整整五年,太子妃都無所出,坊間傳聞,道是他們這位病弱的太子,恐怕是有隱疾,才致使太子妃未能誕下一兒半女。
君淩澈有無隱疾,她並不知曉,夢中的她雖入了東宮,卻無實權,亦從未得到過君淩澈的寵愛,一切不過是穩住戰楚寒的權宜之計罷了。
君淩澈伸出手,輕輕挑起了她的下頜,嘴角噙著一抹戲謔:“哦?葉小姐莫非是要自薦枕席?”
葉凝雙麵色一紅,沒有言語,目光被迫與他對視。
君淩澈眸光深邃,臉上浮現出一抹寒意:“你為了君淩川,連名節都可不顧。如今,又在孤麵前說此等話語,葉小姐不覺得羞愧嗎?”
“宣王棄我辱我,我當棄之。那日在醉仙樓,臣女見到太子殿下,方才知曉何為天人。”葉凝雙對上君淩澈審視的目光,用最誠懇的聲音,一字一句道:“太子殿下,臣女有心投誠,我葉家亦可助殿下成事。隻求殿下,讓臣女入東宮。”
“孤一介病弱太子,父皇不喜母後不愛,葉小姐如何能斷定,孤就一定成?”君淩澈冷冷地看著葉凝雙。
葉凝雙侃侃而談:“太子雖是病弱之軀,卻雄才武略,一直暗中培養勢力,隻為有朝一日一展宏圖。宣王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比不上太子殿下睿智和洞察一切的能力,無非就是仗著有皇上的恩寵和信任,才會如此囂張跋扈。”
言至此,葉凝雙輕笑一聲,“說到底,還是太子殿下更懂權謀之術。”
可謂是,韜光養晦,步步為營。
君淩澈眼中滿是震驚和詫異,她居然連這個都知道?
“葉小姐倒是看得透徹。”
葉凝雙微微一笑,“太子殿下,這下總該相信臣女的忠心了吧?”
“孤向來喜歡跟勢均力敵的人打交道,葉小姐聰慧過人,又有洞察一切的能力,孤很欣賞你。”
這句話,君淩澈是發自肺腑的欣賞葉凝雙。
“多謝殿下誇獎,既如此,那臣女可有資格留在殿下身邊?”
“孤要麵對的是一場永無休止的爭鬥,葉小姐不怕嗎?”君淩澈反問。
葉凝雙搖了搖頭,毫不猶豫的回答:“臣女不怕,臣女願與殿下同生死,共進退。”
聞此,君淩澈俊臉上總算露出了一絲笑意,“下月初,便到了一年一度選秀的日子,屆時,父皇與皇後必定會為孤和幾位皇子選妃,還請葉小姐,準時參加。”
聽到這話,葉凝雙雙眸露出一絲喜悅,故意問道:“到那時,殿下會選臣女嗎?”
君淩澈並未回答,而是伸手,輕輕刮了一下她的筆尖,“到那時,你自會知曉。”
話音一落,君淩澈便轉身離開,他的聲音,輕飄飄傳來:“天色已晚,孤就不送葉小姐了。”
葉凝雙望著他的背影,又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由麵露疑惑,狗太子到底什麽意思?
選亦或不選,好歹給句話呀?對她還這般賣關子,弄得好似極為神秘一般。
葉凝雙不禁撇了撇嘴,恰在她暗自腹誹之時,前方已然走遠的君淩澈停下了腳步,繼而轉過頭來朝她望了一眼,順帶補上一句:“對了,孤替邊疆的十萬將士,謝過葉小姐的傾囊相助。”
葉凝雙淡淡一笑:“不錯,國公府和宣王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那你可曾想過,尋個可以倚仗的靠山?”君淩澈好看的眉微微蹙起。
葉凝雙淺笑吟吟:“如今,臣女有免死金牌在手,又怎會懼怕宣王呢?”
“免死金牌,僅能護住你一人之性命,卻護不住整個國公府。”君淩澈冷哼一聲。
葉凝雙頓時隻覺好似有一盆涼水從頭澆下,這狗太子是在與她玩欲擒故縱麽?
既然如此,那她便陪著他玩上一玩。
“所以,臣女要找的靠山,便是殿下呀!”葉凝雙輕眨她那清澈如水的眸子,臉上帶著一抹淺淺的笑意。
聽聞此言,君淩澈似乎對這個回答極為滿意:“如此說來,葉小姐當真願意為孤效力了?”
“那是自然。”葉凝雙毫不猶豫地頷首,老天爺給了她重新抉擇的機會,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權力。
唯有留在君淩澈身旁,她方可站在權力的巔峰,不被任何人所擺布與欺淩。
況且,君淩澈雖為太子,在都城之中卻樹敵甚多,再加上還有宣王一黨時常對其施壓,與之作對。
故而,他急切需要國公府的勢力,一旦葉凝雙投誠,他獲取葉家的支持,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便會堅如磐石,無可撼動,進而如日中天。
就連葉凝雙都明白的道理,君淩川卻不明白,也難怪他最終與皇位失之交臂,而讓君淩澈這個病弱太子坐穩了龍椅。
“說吧!你選擇站在孤這邊,究竟有何意圖?”君淩澈向來睿智,決然不會相信葉凝雙會如此輕易地幫他。
“倘若,臣女說,我要入東宮呢?”葉凝雙眉眼彎彎地看著他。
君淩澈心頭猛地一怔,她要入東宮?
“葉小姐的如意算盤怕是要落空了,孤已有太子妃,給不了你想要的榮華富貴。”君淩澈冷哼一聲,眼中滿是冷意和不屑。
本以為,她與旁的女子不同,現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恐怕,她要入東宮,亦是為了攀附權貴吧?
“臣女知曉,臣女別無所求,隻求能夠留在殿下身邊。”葉凝雙深知君淩澈已有太子妃,在夢中他便是為了他的太子妃,舍棄了她。
別看君淩澈年方二十五,他十五歲便被立為太子,二十歲便冊封了薑丞相之女薑雪瑤為太子妃,入主東宮。
這五年裏,東宮除了太子妃之外,便僅有兩名身份低微的侍妾,再無其他女子。
世人皆言,太子與太子妃琴瑟和鳴,太子獨寵太子妃一人,以致東宮仿若虛設。
而且,東宮一應事務,皆由太子妃打點,足見其受寵程度。
可整整五年,太子妃都無所出,坊間傳聞,道是他們這位病弱的太子,恐怕是有隱疾,才致使太子妃未能誕下一兒半女。
君淩澈有無隱疾,她並不知曉,夢中的她雖入了東宮,卻無實權,亦從未得到過君淩澈的寵愛,一切不過是穩住戰楚寒的權宜之計罷了。
君淩澈伸出手,輕輕挑起了她的下頜,嘴角噙著一抹戲謔:“哦?葉小姐莫非是要自薦枕席?”
葉凝雙麵色一紅,沒有言語,目光被迫與他對視。
君淩澈眸光深邃,臉上浮現出一抹寒意:“你為了君淩川,連名節都可不顧。如今,又在孤麵前說此等話語,葉小姐不覺得羞愧嗎?”
“宣王棄我辱我,我當棄之。那日在醉仙樓,臣女見到太子殿下,方才知曉何為天人。”葉凝雙對上君淩澈審視的目光,用最誠懇的聲音,一字一句道:“太子殿下,臣女有心投誠,我葉家亦可助殿下成事。隻求殿下,讓臣女入東宮。”
“孤一介病弱太子,父皇不喜母後不愛,葉小姐如何能斷定,孤就一定成?”君淩澈冷冷地看著葉凝雙。
葉凝雙侃侃而談:“太子雖是病弱之軀,卻雄才武略,一直暗中培養勢力,隻為有朝一日一展宏圖。宣王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比不上太子殿下睿智和洞察一切的能力,無非就是仗著有皇上的恩寵和信任,才會如此囂張跋扈。”
言至此,葉凝雙輕笑一聲,“說到底,還是太子殿下更懂權謀之術。”
可謂是,韜光養晦,步步為營。
君淩澈眼中滿是震驚和詫異,她居然連這個都知道?
“葉小姐倒是看得透徹。”
葉凝雙微微一笑,“太子殿下,這下總該相信臣女的忠心了吧?”
“孤向來喜歡跟勢均力敵的人打交道,葉小姐聰慧過人,又有洞察一切的能力,孤很欣賞你。”
這句話,君淩澈是發自肺腑的欣賞葉凝雙。
“多謝殿下誇獎,既如此,那臣女可有資格留在殿下身邊?”
“孤要麵對的是一場永無休止的爭鬥,葉小姐不怕嗎?”君淩澈反問。
葉凝雙搖了搖頭,毫不猶豫的回答:“臣女不怕,臣女願與殿下同生死,共進退。”
聞此,君淩澈俊臉上總算露出了一絲笑意,“下月初,便到了一年一度選秀的日子,屆時,父皇與皇後必定會為孤和幾位皇子選妃,還請葉小姐,準時參加。”
聽到這話,葉凝雙雙眸露出一絲喜悅,故意問道:“到那時,殿下會選臣女嗎?”
君淩澈並未回答,而是伸手,輕輕刮了一下她的筆尖,“到那時,你自會知曉。”
話音一落,君淩澈便轉身離開,他的聲音,輕飄飄傳來:“天色已晚,孤就不送葉小姐了。”
葉凝雙望著他的背影,又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由麵露疑惑,狗太子到底什麽意思?
選亦或不選,好歹給句話呀?對她還這般賣關子,弄得好似極為神秘一般。
葉凝雙不禁撇了撇嘴,恰在她暗自腹誹之時,前方已然走遠的君淩澈停下了腳步,繼而轉過頭來朝她望了一眼,順帶補上一句:“對了,孤替邊疆的十萬將士,謝過葉小姐的傾囊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