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當時,遠在代州的鍾離翊,正在組建南下的水軍,張通海覺得這才是自己的機會,天下人都知道,齊王想要一統天下,南下攻打江寧,那是早晚的事,於是張通海毅然決定北上前往代州,他要在齊王麾下的水軍中謀得一席之地,將來才有希望親手殺了劉整複仇。
於是一路上隱姓埋名,張通海終於來到了代州。
初到代州之時,張通海一頭便鑽進了鍾離翊麾下的軍隊中。
不過我們先前曾說,不論任何人,他們看人的第一標準就是看這個人留給他們的第一印象。
什麽叫第一印象,通俗來說就是看這個人長得好不好看。
長得好看的人,無論什麽時候,都比長得醜得人機會更多些。
不過很遺憾的是,張通海並不是我們通俗來說那種長得比較帥氣的人,首先張通海身材並不協調。
常年打漁的人,總要麵對著海上的風浪,因此這些人的四肢,相對普通人來說會更長一些,而身體呢,又因為要符合能像魚一樣穿梭在浪潮中,又幾乎扁平,再加上張通海這個人長得不高,按當時來說算是不足五尺,整個人又曬得黢黑,所以當時負責在代州征兵的齊國將領,就完全沒把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人放在心上。
即便在得知了張通海是個熟悉水性的漁民以後,也隻是給他分派了夥夫這一職業。
為什麽是夥夫,其實主要也是看在入伍的時候,這個人會不會“來事”。
即便是在周同的軍隊裏,有著鍾離翊坐鎮的情況下,這種被大家心照不宣的慣例也是依然存在著的。
有錢的人家,即便把自家子孫送到軍隊裏,隻要稍微使些銀錢,那麽這個人也會被分在一個好的地方,比方說管一管後勤的糧草,既能得一個不大不小的職位,而且打起仗來風險也相對較小,像張通海這種身無分文的,招兵的將軍見在他身上撈不到什麽油水,於是各種既辛苦又沒有地位的地方就全隨他去。
於是初到軍隊的張通海,一上來就被分到了夥夫這個職業。
說起來是叫夥夫,可不單單隻管做飯,甚至於在船上士兵的吃喝拉撒,大到管著一船人的吃飯,小到負責倒夜桶,也全由他們負責。
所以到了後來,張通海得勢以後,乃至後來官拜正三品安南大將軍封通海侯之後,他對於軍中這些個不成文的規矩也是深惡痛絕的。
不過說來說去,現在的張通海還是要從一個小小的夥頭軍開始做起。
此時的張通海,其實還算不上一個有能力的將領,因為現在的他除了從小練就了一身鳧水的本事以及一顆滿懷血海深仇的心,並沒有展現出來什麽別樣的風采,包括那時候很多身邊的人,也不會認為這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的小小夥夫,日後會成為那個一戰定江山的狠人。
自打進了齊國的軍隊以後,張通海每天也隻是做著生火造飯提桶拎糞的粗活。
至於後來張通海是如何被鍾離翊發現並提拔起來,這就要牽扯到一個稱得上算是奇異的故事了。
為什麽說奇異,因為這件事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幾乎完全無法理解。
首先我們要說漢水這個地方,漢水又被稱為漢江,自古以來便是長江在北方最大的支流,古語有稱“滄浪之水”流於前朝荊楚之地,算得上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漢江也被稱為滄浪江,入長江口之地便在現今的代州,代州橫跨如今秦嶺以南到長江流域,幾乎把整個滄浪江囊括在內在北邊就毗鄰著鄴都,因此,當代州丟掉以後,王弼才馬上把江南防禦重心轉到了淮河一帶。
說到荊楚之地,自古以來都是兵家重鎮,曾經有人在汗水入江之處修建了一座“卻月城”,城深而牆厚,等到鍾離翊帶領齊軍占據這裏之後,卻月城就成為了南通長江囤積水師的不二之地。
雖說齊州境內多有江河湖泊,但是能夠容得下百丈巨船的,也隻有這裏。
依靠著原來代州為數不多的水軍,周同的南征大軍就借此組建。
相比於鐵索連舟如履平地的江南水師,能征善戰的北方步軍多以騎兵為最,但是騎兵若想渡過長江天塹,就要依靠巨艦送過河去,江南的土地上自有騎兵馳騁的沙場,可是這最初一戰還是要靠水軍打開門麵。
說到荊楚之地,自古以來就盛行著一種巫蠱文化,這要說起來,也與代州多水多川多林有關。
這樣的地方,想要種植麥粟之類高產的糧食很難,那麽這裏就盛行種植稷、黍一類的糧食,然而不同於耐得住幹旱的麥,代州人賴以為生的黍對於水的需求就很大。
因此,當天上沒有雨的時候,就會衍生出來一種向上天乞求風雨的職業,這種人一般就會被稱作巫祝。
相傳每一個能夠接連上天旨意的巫,都是天上神明降臨人間的化身,他們以一種特定的舞蹈或者咒語,就能請來天上的神仙下凡,無論風調雨順,還是消災禳福,巫祝的存在就給凡人們搭建起來溝通天地的橋梁。
然而當大量的北方齊軍湧入代州之後,他們第一個要麵對的問題,就是差異極大的幹濕氣候。
那些北方士兵,常年居住在幹燥的黃土之地,第一次到了臨水的南方,難免會感到不適應,隨著時間的推移,軍中就開始盛行一種濕病。
起初病症開始於齊州兵馬,他們在氣候濕熱的代州待久了之後,人和馬的身上就會出現一片片的紅疹,紅疹附著在皮膚上,就會瘙癢難忍,人和馬俱是如此,等到嚴重的時候,紅疹會逐漸擴散至全身,不但又疼又癢,而且長時間抓撓下去,不多時就會潰爛流膿,嚴重的全身上下幾乎被抓撓得不剩一塊好皮。
才進了卻月城沒有幾天,這種濕病就很快的在軍中流傳起來,恐怕要不了多久,這些遠道而來的齊軍便會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才幾個月的時間,就有上千人死於這種難言的病症。
於是一路上隱姓埋名,張通海終於來到了代州。
初到代州之時,張通海一頭便鑽進了鍾離翊麾下的軍隊中。
不過我們先前曾說,不論任何人,他們看人的第一標準就是看這個人留給他們的第一印象。
什麽叫第一印象,通俗來說就是看這個人長得好不好看。
長得好看的人,無論什麽時候,都比長得醜得人機會更多些。
不過很遺憾的是,張通海並不是我們通俗來說那種長得比較帥氣的人,首先張通海身材並不協調。
常年打漁的人,總要麵對著海上的風浪,因此這些人的四肢,相對普通人來說會更長一些,而身體呢,又因為要符合能像魚一樣穿梭在浪潮中,又幾乎扁平,再加上張通海這個人長得不高,按當時來說算是不足五尺,整個人又曬得黢黑,所以當時負責在代州征兵的齊國將領,就完全沒把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人放在心上。
即便在得知了張通海是個熟悉水性的漁民以後,也隻是給他分派了夥夫這一職業。
為什麽是夥夫,其實主要也是看在入伍的時候,這個人會不會“來事”。
即便是在周同的軍隊裏,有著鍾離翊坐鎮的情況下,這種被大家心照不宣的慣例也是依然存在著的。
有錢的人家,即便把自家子孫送到軍隊裏,隻要稍微使些銀錢,那麽這個人也會被分在一個好的地方,比方說管一管後勤的糧草,既能得一個不大不小的職位,而且打起仗來風險也相對較小,像張通海這種身無分文的,招兵的將軍見在他身上撈不到什麽油水,於是各種既辛苦又沒有地位的地方就全隨他去。
於是初到軍隊的張通海,一上來就被分到了夥夫這個職業。
說起來是叫夥夫,可不單單隻管做飯,甚至於在船上士兵的吃喝拉撒,大到管著一船人的吃飯,小到負責倒夜桶,也全由他們負責。
所以到了後來,張通海得勢以後,乃至後來官拜正三品安南大將軍封通海侯之後,他對於軍中這些個不成文的規矩也是深惡痛絕的。
不過說來說去,現在的張通海還是要從一個小小的夥頭軍開始做起。
此時的張通海,其實還算不上一個有能力的將領,因為現在的他除了從小練就了一身鳧水的本事以及一顆滿懷血海深仇的心,並沒有展現出來什麽別樣的風采,包括那時候很多身邊的人,也不會認為這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的小小夥夫,日後會成為那個一戰定江山的狠人。
自打進了齊國的軍隊以後,張通海每天也隻是做著生火造飯提桶拎糞的粗活。
至於後來張通海是如何被鍾離翊發現並提拔起來,這就要牽扯到一個稱得上算是奇異的故事了。
為什麽說奇異,因為這件事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幾乎完全無法理解。
首先我們要說漢水這個地方,漢水又被稱為漢江,自古以來便是長江在北方最大的支流,古語有稱“滄浪之水”流於前朝荊楚之地,算得上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漢江也被稱為滄浪江,入長江口之地便在現今的代州,代州橫跨如今秦嶺以南到長江流域,幾乎把整個滄浪江囊括在內在北邊就毗鄰著鄴都,因此,當代州丟掉以後,王弼才馬上把江南防禦重心轉到了淮河一帶。
說到荊楚之地,自古以來都是兵家重鎮,曾經有人在汗水入江之處修建了一座“卻月城”,城深而牆厚,等到鍾離翊帶領齊軍占據這裏之後,卻月城就成為了南通長江囤積水師的不二之地。
雖說齊州境內多有江河湖泊,但是能夠容得下百丈巨船的,也隻有這裏。
依靠著原來代州為數不多的水軍,周同的南征大軍就借此組建。
相比於鐵索連舟如履平地的江南水師,能征善戰的北方步軍多以騎兵為最,但是騎兵若想渡過長江天塹,就要依靠巨艦送過河去,江南的土地上自有騎兵馳騁的沙場,可是這最初一戰還是要靠水軍打開門麵。
說到荊楚之地,自古以來就盛行著一種巫蠱文化,這要說起來,也與代州多水多川多林有關。
這樣的地方,想要種植麥粟之類高產的糧食很難,那麽這裏就盛行種植稷、黍一類的糧食,然而不同於耐得住幹旱的麥,代州人賴以為生的黍對於水的需求就很大。
因此,當天上沒有雨的時候,就會衍生出來一種向上天乞求風雨的職業,這種人一般就會被稱作巫祝。
相傳每一個能夠接連上天旨意的巫,都是天上神明降臨人間的化身,他們以一種特定的舞蹈或者咒語,就能請來天上的神仙下凡,無論風調雨順,還是消災禳福,巫祝的存在就給凡人們搭建起來溝通天地的橋梁。
然而當大量的北方齊軍湧入代州之後,他們第一個要麵對的問題,就是差異極大的幹濕氣候。
那些北方士兵,常年居住在幹燥的黃土之地,第一次到了臨水的南方,難免會感到不適應,隨著時間的推移,軍中就開始盛行一種濕病。
起初病症開始於齊州兵馬,他們在氣候濕熱的代州待久了之後,人和馬的身上就會出現一片片的紅疹,紅疹附著在皮膚上,就會瘙癢難忍,人和馬俱是如此,等到嚴重的時候,紅疹會逐漸擴散至全身,不但又疼又癢,而且長時間抓撓下去,不多時就會潰爛流膿,嚴重的全身上下幾乎被抓撓得不剩一塊好皮。
才進了卻月城沒有幾天,這種濕病就很快的在軍中流傳起來,恐怕要不了多久,這些遠道而來的齊軍便會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才幾個月的時間,就有上千人死於這種難言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