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退場的音律師戰戰兢兢地上了台,開始尚且有幾分緊張,不過都是爛熟於心的曲子,便也漸入佳境。
絲竹聲中,紅娥的聲音隨之響起。她唱戲的時候與平時說話完全是兩個聲線,不見尖銳,反倒頗具磁性,像是在娓娓講述一個悲傷的故事。
“......歲月別離天遠,恨湘煙縹渺,楚雲空闊。相逢相別,屈指光陰如電掣......”
連景尋了把椅子坐下,在胡椅的把手上輕輕打著拍子,把話說開之後,他好像卸下了什麽重負,整個人都放鬆下來,和旁邊的我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屈指光陰如電掣,多好的詞啊。”
我在他身旁隔著一個茶案的地方坐下,聞言下意識地往他那邊看——即便褪去了苦悶沉鬱的氣質,逝去的歲月也再不能回來。如今的連景兩鬢霜白,已初顯老態。
我不由自主地開始想象楚赦之老了時候會是什麽樣子:“人都是會老的,但記憶不會。隻要你不忘記,那個人最美的樣子就會永遠留在你心裏。”
“不會忘,怎麽會忘。”連景喟歎一聲:“有時午夜夢回,我也會問自己,一生唯一一次心動,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紅娥聽不見我們的談話,順著樂聲唱得淒婉:“風淅瀝月冷霜洌。悄摩娑傍回廊下躱凹滴滴金。猛然一見魂飛越。怪寒侵羅袂身似鐵......膽兒寒,心兒怯,恩深意切。”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心知肚明,以這二人的性格,就算中間沒有波折,今生依舊無法走到一起。畢羅衣選的是一條崎嶇黑暗,耗盡一生也難以等到黎明的道路,而連景長於江湖,直來直往,隨性自由。他不曾親身經曆畢羅衣一路走來的所聞所感,便無法根本地理解畢羅衣的選擇。就算一時妥協,也走不到終點。
連景接著說:“其實這次遇見楚赦之,我能感覺到,他也變了很多。”
我歪頭一笑:“你可別說都是因為我,你們都快十年沒見了,我和他認識了也不到一年呢。”
“不一樣,人心裏有了歸屬,是能看出來的。”連景猶豫片刻才道:“我第一次見楚赦之的時候,他還是同州馮翊郡的小楚捕快。”
我立刻明白了連景的言下之意:“你見過那個縣令。”
和楚赦之在一起後,我也從朝廷內衛的情報網裏找了些關於那個對楚赦之有再造之恩的縣令,然而結果寥寥——沒辦法,即便是掌控欲極強的洛書贇,最低的探查標準也得是七品往上的官員,再低的就要看位置的重要性和是否是肥差,而郡縣令這種芝麻官——抱歉,洛相看不上。
因此,雖然我有心幫忙,一時間也無能為力,更沒必要在毫無眉目的情況下扒他心裏的舊疤——蕭明德這根刺就已經夠痛了,再來一個楚縣令就過了。不過若能從連景這裏得到意外之喜也不錯。
連景點頭又搖頭:“見是見過,但並沒說過幾句話,他確認過我不是那種會肆意打鬥掀翻旁人攤子的江湖人後,就放任我在馮翊郡四處轉了。說來倒也有緣,雖然沒有血脈聯係,但那位縣令和楚赦之的長相倒還真有幾分相似。”
連景對楚惟眚印象最深的便是某一回馮翊郡衙門大牢不慎失火,那是他唯一一次見到楚赦之的臉勃然色變,幸好那次隻是虛驚一場。連景跟在楚赦之身後,見到一個胡子拉碴滿身屍臭味的中年人捂著鼻子身手矯健地從牢房門口竄出來,雖然從來沒好好修過的胡子遮住了大半麵容,但一對桃花眼卻極為醒目,也不怪他認下楚赦之是自家遠房侄兒之後,不知內情的外人也從未懷疑過真假。
而我從連景的描述中提取出了自己注意的地方:“身手矯健,看來,他並不是什麽文弱書生。”
看來這楚惟眚倒和張浦良不同,在被貶謫來到彷蘭之前,張浦良因常年伏案不事勞作,身上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一堆,快走幾步都得喘一會兒,哪怕來彷蘭之後增加了不少鍛煉,也當不得“身手矯健”四字。
“是,聽人說,那位楚縣令有幾分拳腳功夫。剛到同州之時,還曾帶人降服過幾夥攔路的山賊。”連景目光投向遠方:“這樣的人怎麽會悄無聲息地死在普通山賊之手?若我是楚赦之也不能不耿耿於懷。後來江湖再見,雖然他表麵上看不出什麽,行事也更成熟了,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心已經缺了一塊。”
我心中五味雜陳,可不是麽,繼被母親趕出家門後,再次失去亦師亦父的存在,哪怕後來江湖偌大並非沒有容身之所,心卻再也無處安放。而我......無論嘴上說的如何篤定,我卻依舊很懷疑自己,像我這樣的人,真的能夠成為旁人的寄托和歸宿嗎?
“你告訴我這些,是怕我傷害楚赦之?”倒不是諷刺,隻是連景這個人渾身都寫滿了“矛盾”二字:“那你就不覺得自己的欺騙也會令朋友傷心麽?”
連景略顯尷尬地撇開頭:“傷心......我隻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即便是傷心也不會太久。何況我對費柟那邊的人武功如何心裏有數,他們能對付我,卻對付不了楚赦之,應該沒什麽大問題......吧?”
我右眼皮驀地一跳:“但願如此。”這種危機感......到底是什麽被我忽略了?按理說,青禾也應該已經派了人過來援手,難道真的是我關心則亂?
台上已經起了第二回:“喜香溫翠軟方寧貼。誓盟共說。剩得如今那些畫眉序。魂夢繞蝴蝶。窗外花陰影搖拽......眼中人無影無形。心上事難拋難撒。為他常是病兒惹。真個弄巧成拙。情牽掛,事磨折。”
情牽掛,事磨折?我的目光漸漸變得有些迷離,前世生活在物欲橫流的世界,以致我一向對慢節奏的戲曲不是很感興趣,如今方知,這些咿咿呀呀的唱段中訴說的情愛,非過來人不能明了。
“我這一生過的渾渾噩噩,想愛的人沒愛成,想做的事做不到,做我的朋友,隻會受到連累,不如早早斷絕交往,讓旁人死心才好。”連景的自暴自棄令我不禁皺眉,他卻抬手製止了我的話,輕聲道:“我與羅衣定情時,最愛一句‘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到頭來,我卻成了他人生所遇眾多‘難’之中的一個,隻希望你不要忘記對我的承諾。”
“我雖然是個滿嘴謊話的和尚,但向來一言九鼎,”忽而,我眉頭一蹙:“等等,你們的定情詩是......多難識君遲?”
連景不明所以:“怎麽了?”
仿佛一道閃電劃破夜空,我終於發現了那種讓人感到不協調、不和諧的感覺!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這首詩你可熟悉?”我眼睛一錯不錯地盯著連景,看的連景心裏發緊。
“我想起來了,”連景在我無聲的逼迫下極速在腦海裏搜尋,終於想起了一段被淡化的記憶:“這是羅衣與我斷交之前,我偶然在紙上瞟到的一句話。”
“對我使用他心通吧,”想到源鹿剛才的樣子,點滴恐懼在連景心頭蔓延,但他依舊毫無猶豫道:“無需負罪,我是自願的。”
————————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這句詩裏暗含你的名字,是那個桃林客寫給你的?”連景問這話時略帶酸意,畢羅衣有許多願意為他一擲千金的傾慕者,但連景最在意的一直是那個化名桃林客的青澀書生。他能感受到,對方和自己對羅衣的情感是不相上下的。
畢羅衣好笑地掃了他一眼,但很快笑容又淡下去:“不,這是......一位貴族小姐寫給她自己的。”
連景覺得他神色有異:“那位小姐可是有什麽問題?”
畢羅衣略微遲疑了一下,嘴唇輕顫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又有些猶豫不決。終於,經過一番內心掙紮後,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我可有告訴過你班主的身份?”
連景點頭:“你說過,他是皇宮裏放出來的太監,和江南一些世家可能也有聯係。”
“不是可能。”畢羅衣篤定道:“是已經確定。”
彼時身為江湖人的連景還不太明白這句話意味著什麽,隻是畢羅衣麵上的惆悵太過明顯,令他忍不住心疼:“你一直找繼承先楚王一部分勢力的人,現在找到些眉目了,不應該高興嗎?你們那個班主看起來不是什麽硬骨頭,不然我......”
“你也說他不是硬骨頭,所以機密的事他怎麽可能清楚,最多不過是個牽線人罷了。而且,若他真的知道很多東西,是活不到出宮的。”畢羅衣默默地坐在那裏,十指交叉著,仿佛在沉思著什麽重要的事情。下巴則輕輕地搭在手指間,形成了一個微妙而又和諧的姿勢。
“我隻是突然發現,我很有可能......早就已經見過我想找的那個人了。”
連景:“可你看起來好像並不十分激動。”
“或許是因為......她並不完全符合我想象中那個窮凶極惡的形象。她擁有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擁有的東西,而她的痛苦卻也與她擁有的東西數量等同。”畢羅衣沒有過多透露,連景卻注意到,他的目光中罕見地帶著疑惑和不解,仿佛有什麽秘密或者答案在困擾著他:“連景,我們是不是永遠無法完全知曉人心的複雜?”
連景隻能安撫地拍拍他的肩膀:“既然注定是立場不同的敵人,就不要想得太多,反而傷了自己。”
畢羅衣笑笑:“別擔心,我曉得的。不過也未必一定是她,但她,一定是我目前接觸到的離答案最近的人。”
連景道:“你可見過那個女子的真容?”
“不曾,我們隻是隔著屏風說了幾句話罷了。那時的我......說來好笑,那時的我甚至沒有想過自己還能活到今天。”畢羅衣倏而一笑,將自己寫的字一團:“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是不是又怎樣呢?總歸我們都停不下來,也不願意停下來了。”
這段記憶的末尾又是畢羅衣的背影,我也終於切實地看到了畢羅衣全盛時的容貌——手托芙蓉麵,背立梧桐影,不愧是男扮女裝半輩子的人,他原本的容貌或許沒有班莒那樣穠豔,但即便是臉上沒有笑容的靜坐在一處,依然有種靜謐的風情。
“......那天,我趁他不注意,把地上的紙團收了起來。”連景閉著眼睛回想,點滴淚珠淅出,潤濕了睫毛:“現在想來,也是從那天開始,他留給我的背影越來越多。思君此何極,寫的不是他,而是我。”
我沉默地坐在一旁,感性與理性在腦海裏碰撞,到底是疑點比嗟歎更值得思考。
連景抄寫這首詩是在慰藉自己的思念,可尤輝死的時候同樣出現了用這首詩改的歌謠,便與連景沒有關係了。唱歌的人是畢羅衣本人嗎?不,他的嗓子應該沒有好。冰茶兒?冰茶兒知道的事和紅娥比起來隻少不多,即便歌是他唱的,也不過是聽命行事。聽誰的命?冰茶兒臨死前並不知道畢羅衣還活著,所以教他的人既要滿足知情者的身份,還得是畢羅衣和冰茶兒都信任的人。
這個人能夠遊刃有餘地遊走在各種身份各異的人之間,貴族小姐、曾經的內宮太監、江南世家、象姑、戲子......甚至是防範心極重的朝廷內衛。他並不長袖善舞,甚至忠厚老實得有些軟懦,但也正因如此,沒有人會懷疑他,也沒人懷疑過他。但如果細究起來,他的影子又出現在每一個容易被忽略的角落中。
無論是“鼠兒”閆娃還是“起死回生”的畢羅衣,多少都帶了些鬼神之說的神秘色彩。然而一旦落於實際,就會發現,他們的存活背後都離不開四個字——“救援及時”。
首先,當年畢羅衣重刑加身又被投入湖中,如此嚴重的傷勢,多拖一刻就多一分危險,如果硬要說他是被“巧合路過”救起來,那這“巧合”就太“巧合”了。不是巧合,便是人為——若全然不知畢羅衣受刑內情,又如何能“恰好”地及時把人救下?
其次便是對吳葦兒的“剖屍取子”,屍生子聽著詭異,實際上也不難理解——若母體死了太久,嬰兒是怎麽都活不了的,除非前腳吳葦兒剛被拋屍,後腳待凶手們一離開就把屍體撈出,且撈屍體的人醫術又高明到能從閻王爺手下把嬰兒的命搶過來。如果這都能是“巧合”,我可以把自己的頭擰下來給死了的觀滄瀾當球踢。
一次是湊巧,次次都能恰逢其時的出現,隻能證明一件事:那個人,從頭到尾都是知情的。他知道一切的黑暗與不幸,他是拯救者,同時也是幫凶。
——範大夫,這個人身上有無數的謎團,除了上麵兩件事,他與祥雲班班主的關係也是一根隱藏的暗線,連景和畢羅衣相識之初,範大夫就和畢羅衣關係密切,知道他的秘密。祥雲班班主自己是閹人,又將自己的痛苦施加到畢羅衣身上,這件事在這個時代並不好判刑,但也不是可以隨意被外人得知的。而這樣的秘密卻可以在範大夫麵前展示,畢羅衣出事後,班主也沒有阻止範大夫離開婺城,光這一件事,便足以證明二人之間的交情。
交情,信任,都不是一時可以建立起來的東西。那麽,他們兩個到底是什麽時候建立的聯係,就是件耐人尋味的事情了。
最後一幕的前調響起,連景癡癡地看著台上,仿佛又回到了當年,此時他眼中看到的不是紅娥,而是他心裏一直珍藏的那個影子:“絞柔腸幾回寸裂,推不去懨煎。將愁怨賒驟心車還覆轍,看窗前不見山回折。枕邊淚似江濤?。咫尺江山將魚雁截。”
要把關於範大夫的疑點告訴連景嗎?我隻為難片刻便放下了這個念頭,範大夫已死,和連景不是楚赦之,告訴他這件事沒有絲毫意義,隻會令他多思多慮,繼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你該走了,”我提醒道:“放你離開也算是我一時心軟的決定,若你再耽擱下去,我可不保證自己會不會反悔。”
連景輕笑一聲:“我當真是看不懂,六皇子,你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我隱有預感,開玩笑般提醒道:“總歸不算什麽好人,所以你如果不活下去親眼看到我兌現諾言,說不定會死不瞑目。”
連景認真地看著我:“挺好的,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委屈身邊的人。這麽想來,還不如做個不算太好的人。自私護短一些,身邊的人也不會太辛苦。”
如果現在還看不出來他的意思,我和傻子也沒什麽區別了:“你是真的不想活了,是不是?”
連景沒有回答,而是跟著紅娥輕輕哼唱起來:
“當初見月待黃昏情意熱。如今見月怕黃昏形影孑。繡衣郎,因他去也。一般風景還分別。兩邊愁各自空掙拽。甚日得有圓無缺。”
“迢迢夢,迢迢夢,心帆幾折;悠悠恨,悠悠恨,愛河巳決。天上香車七葉,一年一度秋星橋接,偏我和他今生斷絕。”
眼眶微微濕潤,我喉頭一陣哽塞:“連景,你真是個懦夫。”
連景不以為意:“抱歉,我實在是......撐不住了。”
他將自己的雙手舉到眼前細細端詳:“我年輕的時候,曾因劍術心法自認高普通人一籌,走了不知多少年彎路方才明白,這樣的我不過是個略強些的武夫,我的心,遠不如羅衣堅強。”
“我不害怕以命相搏的敵人,卻害怕見到他的怨恨......不,若是恨倒還罷了,我最怕的是相逢陌路,他的眼中早已沒有我。”連景閉眼:“若他先我一步而去,大抵是不會在下麵等我的。所以,還是我先走一步吧。至少......可以遠遠地,再看一眼。”
臨近尾聲,鼓點漸漸急促,紅娥手揮綢扇,裙擺旋轉,似一朵穠豔的石榴花盛放:“下小樓空接魚書雁帖,歎佳期成永訣。祆神火戮鴛鴦牒,泣春風枝上,簫聲已徹,彩雲散處琉璃劫。”
為了平日方便聽戲,客滿宅的牆壁做了特殊的處理,綿綿不絕的回聲中,連景懷念地望著台上的人影,透過紅娥,看到了另一個人,和那段難以忘懷的過往。他突然出手,一根斷裂的筷子飛出,從紅紗攢成的簾幕上割了一截,紗幔隨著帶起的風飄了過來,將他整個上半身完全蓋住。
“噗嗤。”
明明還有其他聲音,我卻隻能聽見清晰的、鈍器刺入皮肉,剌開血管的聲音,血液從不大的傷口中噴湧而出,溫熱的血柱呲透紗幔,濺到我的臉上,霎時天地皆失色,唯有的臉上的血,是紅的。
一曲舞畢,紅娥停了下來,她疑惑地去瞧台下唯二兩個觀眾,卻隻看到了一個捂麵不語的和尚,和紅紗下的一攤迅速蔓延的血液。
紅娥再笨也看得出來發生了什麽,她本該害怕的,不知為何,卻入了魔一般緩步上前,想要踏過一地鮮血去接近那個被死亡環繞的人,因為......因為此時的他,好像就快要碎了。
“就停在那兒吧,姑娘。”
充滿肅殺氣的聲音從身後響起,紅娥這才發現,之前還覺得規模不小的客滿宅早已擠得滿滿當當,出聲阻止她的男人一張國字臉,身材精壯,胳膊有她小腿粗。所有人都著墨綠色軍裝,氣質完全不同於紅娥平日在街上看到的衙役,令人一看就......心生畏懼。
紅娥的心不由自主地顫了起來,她用了全部的勇氣開口,卻發現自己連聲音都是哆嗦的:“淨......淨月是被牽連的,你,你們不要對他,對他......”
“紅娥姑娘,去休息吧,不用擔心我。”
紅娥驀地轉身,卻發現剛才那個破碎的人已經不見蹤影,難道一切都是她的錯覺?
我舔了一下嘴唇,一滴凝固的血黏在唇角,鹹腥而苦澀。
——我都幹了些什麽啊?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俯身,最後看了一眼連景被紅紗覆蓋的麵容,他的眼睛半睜著,直直望著遠方。
“人事從來無處定,世途多舛踐言難。”我伸手合上他的眼皮:“我依舊不喜歡你,但我答應你的,一定會做到。”
“少主人,我等已恭候多時了。”為首的國字臉單膝下跪,他的動作好像一個信號,不過一眨眼的功夫,客滿宅裏所有的空地都被墨綠色的軍衣填滿了。
紅娥站在原地,呆呆地看著被環繞在中間,氣質陡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人。魁梧的人群中央,他的肩膀顯得如此孱弱,但紅娥的心卻在震驚中逐漸安穩下來。
看似清雋易碎的人,在孤立無援的時候尚且願意為她這樣的人撐起一堵牆,縱然他比地上跪著的所有人看起來都單薄,卻沒有一個人比他更令人心安。既然如此,還有什麽好怕的?她隻需知道一件事——無論他是誰,有怎樣複雜的身份,都不會令自己受到不應有的傷害。如此,足矣。
我眨了眨幹澀的眼睛,將所有的疲憊和歎息留在上一秒:“諸位,平身。”
絲竹聲中,紅娥的聲音隨之響起。她唱戲的時候與平時說話完全是兩個聲線,不見尖銳,反倒頗具磁性,像是在娓娓講述一個悲傷的故事。
“......歲月別離天遠,恨湘煙縹渺,楚雲空闊。相逢相別,屈指光陰如電掣......”
連景尋了把椅子坐下,在胡椅的把手上輕輕打著拍子,把話說開之後,他好像卸下了什麽重負,整個人都放鬆下來,和旁邊的我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屈指光陰如電掣,多好的詞啊。”
我在他身旁隔著一個茶案的地方坐下,聞言下意識地往他那邊看——即便褪去了苦悶沉鬱的氣質,逝去的歲月也再不能回來。如今的連景兩鬢霜白,已初顯老態。
我不由自主地開始想象楚赦之老了時候會是什麽樣子:“人都是會老的,但記憶不會。隻要你不忘記,那個人最美的樣子就會永遠留在你心裏。”
“不會忘,怎麽會忘。”連景喟歎一聲:“有時午夜夢回,我也會問自己,一生唯一一次心動,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紅娥聽不見我們的談話,順著樂聲唱得淒婉:“風淅瀝月冷霜洌。悄摩娑傍回廊下躱凹滴滴金。猛然一見魂飛越。怪寒侵羅袂身似鐵......膽兒寒,心兒怯,恩深意切。”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心知肚明,以這二人的性格,就算中間沒有波折,今生依舊無法走到一起。畢羅衣選的是一條崎嶇黑暗,耗盡一生也難以等到黎明的道路,而連景長於江湖,直來直往,隨性自由。他不曾親身經曆畢羅衣一路走來的所聞所感,便無法根本地理解畢羅衣的選擇。就算一時妥協,也走不到終點。
連景接著說:“其實這次遇見楚赦之,我能感覺到,他也變了很多。”
我歪頭一笑:“你可別說都是因為我,你們都快十年沒見了,我和他認識了也不到一年呢。”
“不一樣,人心裏有了歸屬,是能看出來的。”連景猶豫片刻才道:“我第一次見楚赦之的時候,他還是同州馮翊郡的小楚捕快。”
我立刻明白了連景的言下之意:“你見過那個縣令。”
和楚赦之在一起後,我也從朝廷內衛的情報網裏找了些關於那個對楚赦之有再造之恩的縣令,然而結果寥寥——沒辦法,即便是掌控欲極強的洛書贇,最低的探查標準也得是七品往上的官員,再低的就要看位置的重要性和是否是肥差,而郡縣令這種芝麻官——抱歉,洛相看不上。
因此,雖然我有心幫忙,一時間也無能為力,更沒必要在毫無眉目的情況下扒他心裏的舊疤——蕭明德這根刺就已經夠痛了,再來一個楚縣令就過了。不過若能從連景這裏得到意外之喜也不錯。
連景點頭又搖頭:“見是見過,但並沒說過幾句話,他確認過我不是那種會肆意打鬥掀翻旁人攤子的江湖人後,就放任我在馮翊郡四處轉了。說來倒也有緣,雖然沒有血脈聯係,但那位縣令和楚赦之的長相倒還真有幾分相似。”
連景對楚惟眚印象最深的便是某一回馮翊郡衙門大牢不慎失火,那是他唯一一次見到楚赦之的臉勃然色變,幸好那次隻是虛驚一場。連景跟在楚赦之身後,見到一個胡子拉碴滿身屍臭味的中年人捂著鼻子身手矯健地從牢房門口竄出來,雖然從來沒好好修過的胡子遮住了大半麵容,但一對桃花眼卻極為醒目,也不怪他認下楚赦之是自家遠房侄兒之後,不知內情的外人也從未懷疑過真假。
而我從連景的描述中提取出了自己注意的地方:“身手矯健,看來,他並不是什麽文弱書生。”
看來這楚惟眚倒和張浦良不同,在被貶謫來到彷蘭之前,張浦良因常年伏案不事勞作,身上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一堆,快走幾步都得喘一會兒,哪怕來彷蘭之後增加了不少鍛煉,也當不得“身手矯健”四字。
“是,聽人說,那位楚縣令有幾分拳腳功夫。剛到同州之時,還曾帶人降服過幾夥攔路的山賊。”連景目光投向遠方:“這樣的人怎麽會悄無聲息地死在普通山賊之手?若我是楚赦之也不能不耿耿於懷。後來江湖再見,雖然他表麵上看不出什麽,行事也更成熟了,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心已經缺了一塊。”
我心中五味雜陳,可不是麽,繼被母親趕出家門後,再次失去亦師亦父的存在,哪怕後來江湖偌大並非沒有容身之所,心卻再也無處安放。而我......無論嘴上說的如何篤定,我卻依舊很懷疑自己,像我這樣的人,真的能夠成為旁人的寄托和歸宿嗎?
“你告訴我這些,是怕我傷害楚赦之?”倒不是諷刺,隻是連景這個人渾身都寫滿了“矛盾”二字:“那你就不覺得自己的欺騙也會令朋友傷心麽?”
連景略顯尷尬地撇開頭:“傷心......我隻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即便是傷心也不會太久。何況我對費柟那邊的人武功如何心裏有數,他們能對付我,卻對付不了楚赦之,應該沒什麽大問題......吧?”
我右眼皮驀地一跳:“但願如此。”這種危機感......到底是什麽被我忽略了?按理說,青禾也應該已經派了人過來援手,難道真的是我關心則亂?
台上已經起了第二回:“喜香溫翠軟方寧貼。誓盟共說。剩得如今那些畫眉序。魂夢繞蝴蝶。窗外花陰影搖拽......眼中人無影無形。心上事難拋難撒。為他常是病兒惹。真個弄巧成拙。情牽掛,事磨折。”
情牽掛,事磨折?我的目光漸漸變得有些迷離,前世生活在物欲橫流的世界,以致我一向對慢節奏的戲曲不是很感興趣,如今方知,這些咿咿呀呀的唱段中訴說的情愛,非過來人不能明了。
“我這一生過的渾渾噩噩,想愛的人沒愛成,想做的事做不到,做我的朋友,隻會受到連累,不如早早斷絕交往,讓旁人死心才好。”連景的自暴自棄令我不禁皺眉,他卻抬手製止了我的話,輕聲道:“我與羅衣定情時,最愛一句‘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到頭來,我卻成了他人生所遇眾多‘難’之中的一個,隻希望你不要忘記對我的承諾。”
“我雖然是個滿嘴謊話的和尚,但向來一言九鼎,”忽而,我眉頭一蹙:“等等,你們的定情詩是......多難識君遲?”
連景不明所以:“怎麽了?”
仿佛一道閃電劃破夜空,我終於發現了那種讓人感到不協調、不和諧的感覺!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這首詩你可熟悉?”我眼睛一錯不錯地盯著連景,看的連景心裏發緊。
“我想起來了,”連景在我無聲的逼迫下極速在腦海裏搜尋,終於想起了一段被淡化的記憶:“這是羅衣與我斷交之前,我偶然在紙上瞟到的一句話。”
“對我使用他心通吧,”想到源鹿剛才的樣子,點滴恐懼在連景心頭蔓延,但他依舊毫無猶豫道:“無需負罪,我是自願的。”
————————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這句詩裏暗含你的名字,是那個桃林客寫給你的?”連景問這話時略帶酸意,畢羅衣有許多願意為他一擲千金的傾慕者,但連景最在意的一直是那個化名桃林客的青澀書生。他能感受到,對方和自己對羅衣的情感是不相上下的。
畢羅衣好笑地掃了他一眼,但很快笑容又淡下去:“不,這是......一位貴族小姐寫給她自己的。”
連景覺得他神色有異:“那位小姐可是有什麽問題?”
畢羅衣略微遲疑了一下,嘴唇輕顫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又有些猶豫不決。終於,經過一番內心掙紮後,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我可有告訴過你班主的身份?”
連景點頭:“你說過,他是皇宮裏放出來的太監,和江南一些世家可能也有聯係。”
“不是可能。”畢羅衣篤定道:“是已經確定。”
彼時身為江湖人的連景還不太明白這句話意味著什麽,隻是畢羅衣麵上的惆悵太過明顯,令他忍不住心疼:“你一直找繼承先楚王一部分勢力的人,現在找到些眉目了,不應該高興嗎?你們那個班主看起來不是什麽硬骨頭,不然我......”
“你也說他不是硬骨頭,所以機密的事他怎麽可能清楚,最多不過是個牽線人罷了。而且,若他真的知道很多東西,是活不到出宮的。”畢羅衣默默地坐在那裏,十指交叉著,仿佛在沉思著什麽重要的事情。下巴則輕輕地搭在手指間,形成了一個微妙而又和諧的姿勢。
“我隻是突然發現,我很有可能......早就已經見過我想找的那個人了。”
連景:“可你看起來好像並不十分激動。”
“或許是因為......她並不完全符合我想象中那個窮凶極惡的形象。她擁有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擁有的東西,而她的痛苦卻也與她擁有的東西數量等同。”畢羅衣沒有過多透露,連景卻注意到,他的目光中罕見地帶著疑惑和不解,仿佛有什麽秘密或者答案在困擾著他:“連景,我們是不是永遠無法完全知曉人心的複雜?”
連景隻能安撫地拍拍他的肩膀:“既然注定是立場不同的敵人,就不要想得太多,反而傷了自己。”
畢羅衣笑笑:“別擔心,我曉得的。不過也未必一定是她,但她,一定是我目前接觸到的離答案最近的人。”
連景道:“你可見過那個女子的真容?”
“不曾,我們隻是隔著屏風說了幾句話罷了。那時的我......說來好笑,那時的我甚至沒有想過自己還能活到今天。”畢羅衣倏而一笑,將自己寫的字一團:“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是不是又怎樣呢?總歸我們都停不下來,也不願意停下來了。”
這段記憶的末尾又是畢羅衣的背影,我也終於切實地看到了畢羅衣全盛時的容貌——手托芙蓉麵,背立梧桐影,不愧是男扮女裝半輩子的人,他原本的容貌或許沒有班莒那樣穠豔,但即便是臉上沒有笑容的靜坐在一處,依然有種靜謐的風情。
“......那天,我趁他不注意,把地上的紙團收了起來。”連景閉著眼睛回想,點滴淚珠淅出,潤濕了睫毛:“現在想來,也是從那天開始,他留給我的背影越來越多。思君此何極,寫的不是他,而是我。”
我沉默地坐在一旁,感性與理性在腦海裏碰撞,到底是疑點比嗟歎更值得思考。
連景抄寫這首詩是在慰藉自己的思念,可尤輝死的時候同樣出現了用這首詩改的歌謠,便與連景沒有關係了。唱歌的人是畢羅衣本人嗎?不,他的嗓子應該沒有好。冰茶兒?冰茶兒知道的事和紅娥比起來隻少不多,即便歌是他唱的,也不過是聽命行事。聽誰的命?冰茶兒臨死前並不知道畢羅衣還活著,所以教他的人既要滿足知情者的身份,還得是畢羅衣和冰茶兒都信任的人。
這個人能夠遊刃有餘地遊走在各種身份各異的人之間,貴族小姐、曾經的內宮太監、江南世家、象姑、戲子......甚至是防範心極重的朝廷內衛。他並不長袖善舞,甚至忠厚老實得有些軟懦,但也正因如此,沒有人會懷疑他,也沒人懷疑過他。但如果細究起來,他的影子又出現在每一個容易被忽略的角落中。
無論是“鼠兒”閆娃還是“起死回生”的畢羅衣,多少都帶了些鬼神之說的神秘色彩。然而一旦落於實際,就會發現,他們的存活背後都離不開四個字——“救援及時”。
首先,當年畢羅衣重刑加身又被投入湖中,如此嚴重的傷勢,多拖一刻就多一分危險,如果硬要說他是被“巧合路過”救起來,那這“巧合”就太“巧合”了。不是巧合,便是人為——若全然不知畢羅衣受刑內情,又如何能“恰好”地及時把人救下?
其次便是對吳葦兒的“剖屍取子”,屍生子聽著詭異,實際上也不難理解——若母體死了太久,嬰兒是怎麽都活不了的,除非前腳吳葦兒剛被拋屍,後腳待凶手們一離開就把屍體撈出,且撈屍體的人醫術又高明到能從閻王爺手下把嬰兒的命搶過來。如果這都能是“巧合”,我可以把自己的頭擰下來給死了的觀滄瀾當球踢。
一次是湊巧,次次都能恰逢其時的出現,隻能證明一件事:那個人,從頭到尾都是知情的。他知道一切的黑暗與不幸,他是拯救者,同時也是幫凶。
——範大夫,這個人身上有無數的謎團,除了上麵兩件事,他與祥雲班班主的關係也是一根隱藏的暗線,連景和畢羅衣相識之初,範大夫就和畢羅衣關係密切,知道他的秘密。祥雲班班主自己是閹人,又將自己的痛苦施加到畢羅衣身上,這件事在這個時代並不好判刑,但也不是可以隨意被外人得知的。而這樣的秘密卻可以在範大夫麵前展示,畢羅衣出事後,班主也沒有阻止範大夫離開婺城,光這一件事,便足以證明二人之間的交情。
交情,信任,都不是一時可以建立起來的東西。那麽,他們兩個到底是什麽時候建立的聯係,就是件耐人尋味的事情了。
最後一幕的前調響起,連景癡癡地看著台上,仿佛又回到了當年,此時他眼中看到的不是紅娥,而是他心裏一直珍藏的那個影子:“絞柔腸幾回寸裂,推不去懨煎。將愁怨賒驟心車還覆轍,看窗前不見山回折。枕邊淚似江濤?。咫尺江山將魚雁截。”
要把關於範大夫的疑點告訴連景嗎?我隻為難片刻便放下了這個念頭,範大夫已死,和連景不是楚赦之,告訴他這件事沒有絲毫意義,隻會令他多思多慮,繼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你該走了,”我提醒道:“放你離開也算是我一時心軟的決定,若你再耽擱下去,我可不保證自己會不會反悔。”
連景輕笑一聲:“我當真是看不懂,六皇子,你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我隱有預感,開玩笑般提醒道:“總歸不算什麽好人,所以你如果不活下去親眼看到我兌現諾言,說不定會死不瞑目。”
連景認真地看著我:“挺好的,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委屈身邊的人。這麽想來,還不如做個不算太好的人。自私護短一些,身邊的人也不會太辛苦。”
如果現在還看不出來他的意思,我和傻子也沒什麽區別了:“你是真的不想活了,是不是?”
連景沒有回答,而是跟著紅娥輕輕哼唱起來:
“當初見月待黃昏情意熱。如今見月怕黃昏形影孑。繡衣郎,因他去也。一般風景還分別。兩邊愁各自空掙拽。甚日得有圓無缺。”
“迢迢夢,迢迢夢,心帆幾折;悠悠恨,悠悠恨,愛河巳決。天上香車七葉,一年一度秋星橋接,偏我和他今生斷絕。”
眼眶微微濕潤,我喉頭一陣哽塞:“連景,你真是個懦夫。”
連景不以為意:“抱歉,我實在是......撐不住了。”
他將自己的雙手舉到眼前細細端詳:“我年輕的時候,曾因劍術心法自認高普通人一籌,走了不知多少年彎路方才明白,這樣的我不過是個略強些的武夫,我的心,遠不如羅衣堅強。”
“我不害怕以命相搏的敵人,卻害怕見到他的怨恨......不,若是恨倒還罷了,我最怕的是相逢陌路,他的眼中早已沒有我。”連景閉眼:“若他先我一步而去,大抵是不會在下麵等我的。所以,還是我先走一步吧。至少......可以遠遠地,再看一眼。”
臨近尾聲,鼓點漸漸急促,紅娥手揮綢扇,裙擺旋轉,似一朵穠豔的石榴花盛放:“下小樓空接魚書雁帖,歎佳期成永訣。祆神火戮鴛鴦牒,泣春風枝上,簫聲已徹,彩雲散處琉璃劫。”
為了平日方便聽戲,客滿宅的牆壁做了特殊的處理,綿綿不絕的回聲中,連景懷念地望著台上的人影,透過紅娥,看到了另一個人,和那段難以忘懷的過往。他突然出手,一根斷裂的筷子飛出,從紅紗攢成的簾幕上割了一截,紗幔隨著帶起的風飄了過來,將他整個上半身完全蓋住。
“噗嗤。”
明明還有其他聲音,我卻隻能聽見清晰的、鈍器刺入皮肉,剌開血管的聲音,血液從不大的傷口中噴湧而出,溫熱的血柱呲透紗幔,濺到我的臉上,霎時天地皆失色,唯有的臉上的血,是紅的。
一曲舞畢,紅娥停了下來,她疑惑地去瞧台下唯二兩個觀眾,卻隻看到了一個捂麵不語的和尚,和紅紗下的一攤迅速蔓延的血液。
紅娥再笨也看得出來發生了什麽,她本該害怕的,不知為何,卻入了魔一般緩步上前,想要踏過一地鮮血去接近那個被死亡環繞的人,因為......因為此時的他,好像就快要碎了。
“就停在那兒吧,姑娘。”
充滿肅殺氣的聲音從身後響起,紅娥這才發現,之前還覺得規模不小的客滿宅早已擠得滿滿當當,出聲阻止她的男人一張國字臉,身材精壯,胳膊有她小腿粗。所有人都著墨綠色軍裝,氣質完全不同於紅娥平日在街上看到的衙役,令人一看就......心生畏懼。
紅娥的心不由自主地顫了起來,她用了全部的勇氣開口,卻發現自己連聲音都是哆嗦的:“淨......淨月是被牽連的,你,你們不要對他,對他......”
“紅娥姑娘,去休息吧,不用擔心我。”
紅娥驀地轉身,卻發現剛才那個破碎的人已經不見蹤影,難道一切都是她的錯覺?
我舔了一下嘴唇,一滴凝固的血黏在唇角,鹹腥而苦澀。
——我都幹了些什麽啊?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俯身,最後看了一眼連景被紅紗覆蓋的麵容,他的眼睛半睜著,直直望著遠方。
“人事從來無處定,世途多舛踐言難。”我伸手合上他的眼皮:“我依舊不喜歡你,但我答應你的,一定會做到。”
“少主人,我等已恭候多時了。”為首的國字臉單膝下跪,他的動作好像一個信號,不過一眨眼的功夫,客滿宅裏所有的空地都被墨綠色的軍衣填滿了。
紅娥站在原地,呆呆地看著被環繞在中間,氣質陡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人。魁梧的人群中央,他的肩膀顯得如此孱弱,但紅娥的心卻在震驚中逐漸安穩下來。
看似清雋易碎的人,在孤立無援的時候尚且願意為她這樣的人撐起一堵牆,縱然他比地上跪著的所有人看起來都單薄,卻沒有一個人比他更令人心安。既然如此,還有什麽好怕的?她隻需知道一件事——無論他是誰,有怎樣複雜的身份,都不會令自己受到不應有的傷害。如此,足矣。
我眨了眨幹澀的眼睛,將所有的疲憊和歎息留在上一秒:“諸位,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