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王,您可回來了。”皇上身邊的第一大太監殷勤地把衛明玦引入內殿,熱情又不失風度地低聲道:“快隨老奴進來,皇上等您許久了。”
將近一年沒有回到這個巍峨的黃金牢籠裏,衛明玦輕輕吸氣,跟上太監的腳步,走入金磚鋪設的內殿,禮數周全地拜倒在地:“臣衛明玦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唉,是不是孩子都是這樣,越大就越禮數周全,也越生分了呢?”龍椅上的人笑著歎了口氣,和藹道:“明玦啊,前段時日發生的事朕都聽說了,你受苦了,過來讓朕看看你。”
還是那個熟悉的略帶寵溺的語調,衛明玦緊張的心微微放鬆,兩名侍女將皇帝麵前的簾子拉開,露出一張蒼老而疲憊的麵容。這張臉衛明玦以前也見過不少次,可是不知為何,這次卻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皇叔的臉我怎麽好像在哪裏見過?”衛明玦一時想不起來怪異在哪裏,倒是皇上先發現了他眼中的疑惑,笑著拍拍身邊的位置:“怎麽,一年不見,想朕想的都不會走路了?”
衛明玦決定暫時將莫名其妙的感覺拋之腦後,坐在皇帝下首的位置:“明玦的確很想您,皇叔,明玦......有一事相求。”
皇帝欣然道:“就知道你這小子一回上京就來見朕沒什麽好事,說吧,正好朕的內庫剛填了不少好東西,你想要什麽寶貝?”
衛明玦鄭重地單膝下跪:“明玦想請命帶兵攻打匈奴,請皇叔允準!”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大太監第一個反應過來:“郡王殿下,您在說什麽呀!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啊!”
衛明玦抬頭直視著皇帝:“臣沒有開玩笑。陛下,明玦不想再荒廢時光,做一個對什麽都無知無覺的宗室米蟲,明玦腦子不靈光,唯有一身武藝還算說得過去,願意像父親那樣為您征戰沙場,馬革裹屍!”
“啪——”清脆的掌摑聲傳遍整個內殿,衛明玦震驚地捂著被打偏的半張臉,所有人鴉雀無聲,跪倒了一片。
“你們都下去。”皇帝遣散了一眾內侍女官,居高臨下地看著衛明玦:“你想說的不是像你父親,而是像你師父和靖黎女將軍那樣吧?”
他頓了頓,沉聲道:“明玦,你是在戳朕的心啊!”
衛明玦垂頭,眼淚大滴大滴地落在地上,哽咽道:“臣......不明白,師父有錯,可靖柔她是無辜的,她本來是能活下來的,為什麽......”
布滿斑紋的手撫上衛明玦火辣辣的臉頰,皇帝抹去衛明玦臉上的淚痕:“疼嗎?”
衛明玦搖搖頭,皇帝淡淡道:“先起來吧。”
“你應該知道,朕年輕時與你父親和趙無極是至交好友,那段最艱難的歲月,是我們三人共同走過來的,這份情誼,朕從未忘懷。”皇帝扔給衛明玦一塊明黃色的手帕,讓他擦擦眼淚鼻涕:“當年朝臣選拔幾乎全部都被世家把控著,為了讓趙無極走的更遠,我們二人商議,讓他加入嘉定趙氏,與其虛與委蛇,也算各取所需。但是朕不是聖人,朕太急於擺脫世家,廢去郭後,引來了反噬。”
元皇後郭氏被廢向來是宗室中眾所周知的“不可說”,衛明玦七歲才來到上京,自然沒什麽人同他講那段往事,所以他聽的極為認真。
“那時你父親帶著你在南越平亂,朕常召趙無極進宮商談要事,便被逆賊抓到了機會,在湯羹中給小六下了毒,不巧趙無極的妻子誤食湯羹,太醫院著急救小六,忽視了他夫人,導致她傷身殞命。朕一直覺得有愧於趙家,所以這麽多年,朕對他多有忍讓。無論是侯府逾製,還是他在西北弄權,又或是那個趙懷憫對朕時常出言不遜,朕都將那些密折壓下不發,可直到前些年,朕才知道他竟因此懷恨對小六下手。明玦,朕是皇帝,這不止是兄弟朋友間的背叛,更是對朕的信任的背叛,無論是作為父親還是作為皇帝,朕都無法容忍,你明白嗎?”
衛明玦驟然知道這許多,有些發懵:“六皇子......還活著嗎?”
皇帝略帶憐憫地看了衛明玦紅著鼻子傻嗬嗬的樣子:“你以後會見到他的。”
“阿柔是個好孩子,巾幗英雄,女中豪傑,可正因如此,隻要她還活著,效忠趙家的西北軍就無法從朕與世家的爭鬥中脫離出來。明玦,你可以覺得朕冷血,可朕乃一國之君,為了更多人的利益,朕不得不摒棄一些私情。可你不同,明玦,你是朕養大的啊!”皇帝痛心疾首:“你父親早逝,朕親自把你接進宮和皇子們一同培養;你剛入宮時睡不著害怕,朕把你哄睡著了才回到紫宸殿批折子;你十四歲那年說自己不喜勾心鬥角沾染是非,想去江湖闖蕩,過快意恩仇的日子,朕便破例封你為郡王,從不曾逼過你什麽,你拿自己和趙無極的女兒作比,說也想死在戰場上,有沒有想過朕的心情?這些年朕待你的心意,難道在你心中隻是因為你父親留下的兵權嗎!明玦啊,你太讓朕寒心了!”
衛明玦再也忍不住了,跪在地上抱著皇帝的腿大哭:“皇叔,對不起,我不是......我沒有那樣想!我隻是、隻是......”
皇帝看著他哭得直打嗝,還是心軟了,將他從地上扶起:“朕明白,朕不怪你。你出去這麽多年,直到這一次才真正碰了釘子,感覺到自己的無力和不足,迫切地想抓住什麽實際的東西,對嗎?明玦,你長大了啊。”
“匈奴這邊朕早有安排,你還需要曆練,就不要去添亂了。”皇帝拍了拍衛明玦的肩:“既然你這麽想幫皇叔的忙,那朕就交給你一個任務,一個最適合你的任務。”
衛明玦本以為被罵一頓就是拒絕了,沒想到還有轉折,眼睛一亮,也顧不上哭了:“什麽任務?”
“除去洛書贇後,朕一直在想繳到國庫裏的這筆錢該怎麽用,想來想去,既然開了海禁,那麽組建一直可用的海軍便迫在眉睫。這事需要一個可信的人做,李匡儒被朕安排到了西北,便由你來添這個缺吧。”皇帝在桌上翻找了一會兒,找出一張地圖:“這是沿海的幾個重要港口附近的地圖,正式在朝中提出此事之前,朕希望你能先在民間尋找一些武功高、水性好的人組成班底,用成績來打敗朝中的質疑。”
衛明玦珍而重之地把地圖塞進懷中:“明玦定不負皇叔期望!”他想了想:“武功高,水性好......皇叔,我可以收編一些江湖人士嗎?”
皇帝滿意他的上道兒:“朕要的是班底,人由你自己選擇便是,隻要不出岔子,朕就不會過問。不過你在江湖上野慣了,少了些威望。恰巧半月後有一場血月食,道門會在平羅山龍台觀舉辦道法大會,朕已派老七前去代朕為皇室祈福,你便同他一起,學一學真正的皇室該如何與那些江湖人相處。”
將近一年沒有回到這個巍峨的黃金牢籠裏,衛明玦輕輕吸氣,跟上太監的腳步,走入金磚鋪設的內殿,禮數周全地拜倒在地:“臣衛明玦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唉,是不是孩子都是這樣,越大就越禮數周全,也越生分了呢?”龍椅上的人笑著歎了口氣,和藹道:“明玦啊,前段時日發生的事朕都聽說了,你受苦了,過來讓朕看看你。”
還是那個熟悉的略帶寵溺的語調,衛明玦緊張的心微微放鬆,兩名侍女將皇帝麵前的簾子拉開,露出一張蒼老而疲憊的麵容。這張臉衛明玦以前也見過不少次,可是不知為何,這次卻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皇叔的臉我怎麽好像在哪裏見過?”衛明玦一時想不起來怪異在哪裏,倒是皇上先發現了他眼中的疑惑,笑著拍拍身邊的位置:“怎麽,一年不見,想朕想的都不會走路了?”
衛明玦決定暫時將莫名其妙的感覺拋之腦後,坐在皇帝下首的位置:“明玦的確很想您,皇叔,明玦......有一事相求。”
皇帝欣然道:“就知道你這小子一回上京就來見朕沒什麽好事,說吧,正好朕的內庫剛填了不少好東西,你想要什麽寶貝?”
衛明玦鄭重地單膝下跪:“明玦想請命帶兵攻打匈奴,請皇叔允準!”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大太監第一個反應過來:“郡王殿下,您在說什麽呀!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啊!”
衛明玦抬頭直視著皇帝:“臣沒有開玩笑。陛下,明玦不想再荒廢時光,做一個對什麽都無知無覺的宗室米蟲,明玦腦子不靈光,唯有一身武藝還算說得過去,願意像父親那樣為您征戰沙場,馬革裹屍!”
“啪——”清脆的掌摑聲傳遍整個內殿,衛明玦震驚地捂著被打偏的半張臉,所有人鴉雀無聲,跪倒了一片。
“你們都下去。”皇帝遣散了一眾內侍女官,居高臨下地看著衛明玦:“你想說的不是像你父親,而是像你師父和靖黎女將軍那樣吧?”
他頓了頓,沉聲道:“明玦,你是在戳朕的心啊!”
衛明玦垂頭,眼淚大滴大滴地落在地上,哽咽道:“臣......不明白,師父有錯,可靖柔她是無辜的,她本來是能活下來的,為什麽......”
布滿斑紋的手撫上衛明玦火辣辣的臉頰,皇帝抹去衛明玦臉上的淚痕:“疼嗎?”
衛明玦搖搖頭,皇帝淡淡道:“先起來吧。”
“你應該知道,朕年輕時與你父親和趙無極是至交好友,那段最艱難的歲月,是我們三人共同走過來的,這份情誼,朕從未忘懷。”皇帝扔給衛明玦一塊明黃色的手帕,讓他擦擦眼淚鼻涕:“當年朝臣選拔幾乎全部都被世家把控著,為了讓趙無極走的更遠,我們二人商議,讓他加入嘉定趙氏,與其虛與委蛇,也算各取所需。但是朕不是聖人,朕太急於擺脫世家,廢去郭後,引來了反噬。”
元皇後郭氏被廢向來是宗室中眾所周知的“不可說”,衛明玦七歲才來到上京,自然沒什麽人同他講那段往事,所以他聽的極為認真。
“那時你父親帶著你在南越平亂,朕常召趙無極進宮商談要事,便被逆賊抓到了機會,在湯羹中給小六下了毒,不巧趙無極的妻子誤食湯羹,太醫院著急救小六,忽視了他夫人,導致她傷身殞命。朕一直覺得有愧於趙家,所以這麽多年,朕對他多有忍讓。無論是侯府逾製,還是他在西北弄權,又或是那個趙懷憫對朕時常出言不遜,朕都將那些密折壓下不發,可直到前些年,朕才知道他竟因此懷恨對小六下手。明玦,朕是皇帝,這不止是兄弟朋友間的背叛,更是對朕的信任的背叛,無論是作為父親還是作為皇帝,朕都無法容忍,你明白嗎?”
衛明玦驟然知道這許多,有些發懵:“六皇子......還活著嗎?”
皇帝略帶憐憫地看了衛明玦紅著鼻子傻嗬嗬的樣子:“你以後會見到他的。”
“阿柔是個好孩子,巾幗英雄,女中豪傑,可正因如此,隻要她還活著,效忠趙家的西北軍就無法從朕與世家的爭鬥中脫離出來。明玦,你可以覺得朕冷血,可朕乃一國之君,為了更多人的利益,朕不得不摒棄一些私情。可你不同,明玦,你是朕養大的啊!”皇帝痛心疾首:“你父親早逝,朕親自把你接進宮和皇子們一同培養;你剛入宮時睡不著害怕,朕把你哄睡著了才回到紫宸殿批折子;你十四歲那年說自己不喜勾心鬥角沾染是非,想去江湖闖蕩,過快意恩仇的日子,朕便破例封你為郡王,從不曾逼過你什麽,你拿自己和趙無極的女兒作比,說也想死在戰場上,有沒有想過朕的心情?這些年朕待你的心意,難道在你心中隻是因為你父親留下的兵權嗎!明玦啊,你太讓朕寒心了!”
衛明玦再也忍不住了,跪在地上抱著皇帝的腿大哭:“皇叔,對不起,我不是......我沒有那樣想!我隻是、隻是......”
皇帝看著他哭得直打嗝,還是心軟了,將他從地上扶起:“朕明白,朕不怪你。你出去這麽多年,直到這一次才真正碰了釘子,感覺到自己的無力和不足,迫切地想抓住什麽實際的東西,對嗎?明玦,你長大了啊。”
“匈奴這邊朕早有安排,你還需要曆練,就不要去添亂了。”皇帝拍了拍衛明玦的肩:“既然你這麽想幫皇叔的忙,那朕就交給你一個任務,一個最適合你的任務。”
衛明玦本以為被罵一頓就是拒絕了,沒想到還有轉折,眼睛一亮,也顧不上哭了:“什麽任務?”
“除去洛書贇後,朕一直在想繳到國庫裏的這筆錢該怎麽用,想來想去,既然開了海禁,那麽組建一直可用的海軍便迫在眉睫。這事需要一個可信的人做,李匡儒被朕安排到了西北,便由你來添這個缺吧。”皇帝在桌上翻找了一會兒,找出一張地圖:“這是沿海的幾個重要港口附近的地圖,正式在朝中提出此事之前,朕希望你能先在民間尋找一些武功高、水性好的人組成班底,用成績來打敗朝中的質疑。”
衛明玦珍而重之地把地圖塞進懷中:“明玦定不負皇叔期望!”他想了想:“武功高,水性好......皇叔,我可以收編一些江湖人士嗎?”
皇帝滿意他的上道兒:“朕要的是班底,人由你自己選擇便是,隻要不出岔子,朕就不會過問。不過你在江湖上野慣了,少了些威望。恰巧半月後有一場血月食,道門會在平羅山龍台觀舉辦道法大會,朕已派老七前去代朕為皇室祈福,你便同他一起,學一學真正的皇室該如何與那些江湖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