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夠短期也就算了,過3-5年緩好了還得從基礎考慮。


    作為人:


    長期不可能這樣,人到55左右差不多各種病就來了,身體有心勁去跑,去玩的時間都快沒了。


    65以上基本就是與病搏鬥,很少出去,70以上就公園穩住,80以上就是更沒的說,別摔就行,還能有多少好時光啊。


    大體上:


    這錢一般都不能挪,養老金循環體係,被其他的事,借走了於是給不出來。


    感覺就像我這一樣,拆東牆補西牆,最後感覺還是不折騰,就紅線不準動,可能還好點,輕鬆點。


    退休金有時侯可能他自己花不了,給孩子促進消費各種,實在想辦法收回來,


    就是轉化一部分錢到社區食堂包吃飯,國有的退休旅行社。


    大部分人錢留著肯定要花,不是給孩子就是吃穿,再就是去出玩旅遊,從這些點上再收回來,稅盯緊各種,養老金產生到收回,從發出去,到回國家回流社會各種,從頭到尾每個部分研究下總體循環,不斷完善規則後,那個錢按比例發,不咋動,基本不會有大變化和問題。


    (社區食堂,該收錢還是得收,他不賺錢沒動力做好飯,隻是比市場便宜點在於統籌規劃,機器代替人工。大農場專屬保障,從種種子生長監控,運輸監控,到社區食堂做飯流程記錄各種。必須把基礎錢收到,在這之上基礎利潤也得有。總體調控比市場便宜多,味道差不多,社區包送家各種。閑餘了有條件的小區還可以,點菜,外送各種,擴充各種。)


    潛在方麵:時間長了,人員不流通,下麵人上不去。


    上麵人想退也不行,就隻能培養自己的人,時間長反而促進了一些地區權利固化各種。


    因為大部分人,他把握不住,本職工作熟練了,做完了,眼看著升也升不上去了,閑的沒事了,他就可能懈怠,或者與上麵產生矛盾,或者培養新人自己勢力等,動其他腦子,人可能就這樣。


    總體可能不利於循環演替發展。


    估計現階段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人55-58歲頂天了。


    賣貨的時候998和1001就差3,感覺卻很不一樣。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但也要注重後輩培養,繼承不好,秦始皇統一六國很厲害,第二代沒了。


    有時候就像木板一樣,缺一塊水就流出來了。


    想幹的事很多,有時候越想抓住越抓不住,所以盡人事後隻能寄托希望與未來,後輩培養不能忘了。


    每代人完善一套規則,循環,不怎麽動他多想防禦措施,日積月累,總會慢慢好起來的。


    就像養老金這套,稅收從頭到尾捋順了。


    (噠噠噠噠各種響,反正僅供參考,實在不行就量子世界,預測未來,判斷每個決策的總體發展方向是否符合世界發展。但我這突破太慢了,之前想靠這能力解決一切問題,彌補知識不足,但我這進展太慢了)


    雖然我窮,但我可能寧願每頓飯錢漲1-2塊,衣服漲10-20塊左右,該家裏老人退休讓他們真正能休息。


    也就是說可能還不如直接印點錢,都不折磨了


    暢想一下,具體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吧。


    順帶一提,經濟不景氣的同時,剛好可以調節結構了,把規劃好能長久循環發展的產業模式拿出來,這時候有說法。


    以前不舍的割肉的,現在社會發展整得強行割,該破後立的時候就可能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24歲,寫完開始失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百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百千並收藏24歲,寫完開始失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