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事實勝於雄辯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 作者:北岸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個年代,修建一座像樣的屋子,所花費的代價,可是很高的。
一個農家,夫妻二人省吃儉用,加上一家老小,親戚幫襯,往往要攢上十幾二十幾年的財物,才會選擇修建房屋。
這裏的財物,指的大多數是糧食,還有原修建屋子的原材料。
房梁等木頭,都會提前十幾年,或者七八年的時候,提前砍下來陰幹存放好。
而修地基用的石頭,一般提前三四年,或者五六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家裏人在農忙空閑間隙,會像螞蟻一樣,一點一點將石頭從外麵運回來,堆在自家地界上,等待過些年修建房子用。
這其中,可能連五六歲的小孩子,都要貢獻一份力量。
對農夫家庭來說,修房子和攢錢一樣,都是精打細算,一點一滴,處處計較著攢下來的。
修建房子,對任何一個農家來說,都是一件比自家孩子娶妻嫁人,還要重要的事情。
當然,修建房子的難度大,隻是相對的。
對於黃安來說,在豐安城修建十棟屋子,都不及在老家的四五線小城市,修建一座二層小樓的代價,來得高。
在豐安城,或者說在整個大明,農人家居住的房子,其修建過程當中,材料錢占比百分之七八十。
除了可能必須要請的工匠之外,幹苦力活的人工費,是不要錢的。
人工,就是鄰裏親戚。
或者家裏人口多,全家一起動工,慢慢來,緩緩修。
花個三兩年,總能將屋子修建起來。
或者鄰裏親戚免費幫忙,隻需要管一頓飯就可以了。
而原材料,絕大多數也是免費的。
石頭、木頭等,都是可以從外麵往回來拉,這些都是不要錢的。
在豐安城三麵大山環繞,綠樹成蔭的條件下,用作房梁的木頭,是很容易獲得的。
石頭,滿山都是。
地主和世家門閥,雖然貪婪無度,但是在他們眼裏,石頭和木頭是不值錢的。
故而他們不會想著控製石頭和木頭。
起碼在豐安城,是這樣的。
農夫修建房子,隻要不明目張膽,大肆宣揚。
木料和石料,這兩個修建房子最大頭,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就能給解決了。
況且,其實大部分農家修的房子,是土房子。
用特質的土磚,代替石頭。
土壤,是不需要花銀子的,就地就能取材。
不過,黃安他們選擇的房子樣式,不是土房子,而是石頭和木頭修建的堅固屋子。
對於黃安來說,修建石頭屋子,才能讓他自己滿意。
相比較來說,石頭房子在安全性、耐久性和衛生條件方麵,都要遠遠優良於土房子。
反正,也多花不了多少銀子。
黃安壓根就不在乎這點小錢。
這些舉措,都是為了獲取民心。
幫助他在根據地,打下堅實的基本盤。
他能省這點銀子嗎?
明顯不可能。
五支工程隊,一萬五千人,基本上全部都在城外忙活。
但這麽多的人,對整個豐安城內各大街道、城內百姓的影響,可一點都不小。
在老家那裏,一個稍稍有點規模的工地,往往能帶動附近的至少兩三條街道的商業繁榮。
而在豐安城這裏,就更明顯了。
對於那些從城內招收出來的青壯勞力,黃安他們是不管住宿了。
這些人中午不回家,但在晚上吃過飯後,會成群結隊,往城裏各處走去。
整個豐安城內,現在是非常熱鬧的。
雖然他們很少沿街買商品,但百姓的精神麵貌,同樣是一個城市是否繁榮,是否和諧的重要指標。
光是工程隊一萬五千人日常所需要的蔬菜和肉類,甚至是柴火,就增加了城內至少三千個小商販的日常收入。
嚴格意義上來說,農民,不是一種固定的職業。
在一個農民身上,其實還有其他的職業特征,比如說,買菜的小商販、木工、苦力工、養殖業從業人員等。
這些農民所兼職的行業,在黃安管理的工程隊有意的幫助下,很快就繁榮了起來。
原本屬於李家的銀子,正源源不斷地通過這樣的方式,流入百姓的口袋當中。
尤其到了晚上,月光亮的時候,沿著街道兩側乘涼的百姓,可不要太多。
豐安城,在上一任城主在時,經常實行宵禁。
但自從趙顏上任後,可從來沒有管過宵禁這些事。
宵禁的重要目的,就是防止小偷小摸,和那些為非作歹的人,乘著夜色犯事。
但現在,由武者帶隊的治安隊,二十四小時在城內各處巡查。
普通小毛賊,哪裏能逃過武者的火眼金睛?
而且,豐安城內的百姓,可不是老家那些夜貓子。
在炎熱盛夏,這裏的百姓,一般最遲,也在晚上九點之前,就回家睡覺了。
而能在大半夜,還在路上轉悠的人,除了賊人和流民之眾,還有何人?
那可是一抓一個準?
小偷小摸之人,是扛不住武者審問的。
若是作奸犯科的賊人,簡單,直接關起來。
第二天審問完畢,記錄在冊後,送到城外農莊,去工程隊勞動改造去。
也能免費多個勞力不是?
若是流民,則直接交給趙家武館的孟雲和趙家二小姐趙樂,這兩人會安頓流民的。
可以說,自工程隊的任務正式開始後,整個豐安城,並沒有像有心人預料當中的,產生巨大的混亂。
反而在極短時間內,城內的治安等各種情況,都有了很明顯的好的提升。
小偷小摸之事,直接銷聲匿跡。
甚至就連小夫妻之間,鄰裏之間雞毛蒜皮的爭吵,都在極短時間內,少了許多。
貧賤夫妻百事哀,同樣的,閑著沒辦法掙錢的夫妻、鄰裏,或者家庭成員,也會通過爭吵,而發泄情緒。
這樣的情況,在工程隊正式運行後,就很明顯的少了許多。
這種情況,可讓一直在城內各地“調研”的駱飛瑤,給驚呆了。
黃安的一係列舉措,看似天馬行空,但她經曆其中,才發現其中一部分奧妙。
就這,已經讓她足夠驚懼了。
事實勝於雄辯。
心中的一切猜想,都不如親眼所見來得震撼人心。
豐安城內所展現給她的結果,是最能說服人的。
黃安太可怕了,這種辦事能力,她是聞所未聞呐。
到底出自頂尖大家族,見識不凡,心境也不差。
她痛定思痛,決定去基層走走,好好看一看,好好學一學。
光是一個工程隊出現,就讓城內治安,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壞。
這一個事實,就讓她徹底迷茫了。
她是真想不明白啊。
控製百姓的出行、言論等,不是才是最好的維持治安的方式嗎?
怎麽現在每天上萬青壯出城入城,大晚上百姓聚集在街道兩側,城裏的治安,沒有變混亂,反而變得更好了呢?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啊!
很明顯,駱飛瑤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了。
她若是和黃安一樣,讀過一些書,就能治安,提高就業率,是最好的維穩方式。
治安好壞,和就業率高低之間的關聯,聯係緊密!
一個農家,夫妻二人省吃儉用,加上一家老小,親戚幫襯,往往要攢上十幾二十幾年的財物,才會選擇修建房屋。
這裏的財物,指的大多數是糧食,還有原修建屋子的原材料。
房梁等木頭,都會提前十幾年,或者七八年的時候,提前砍下來陰幹存放好。
而修地基用的石頭,一般提前三四年,或者五六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家裏人在農忙空閑間隙,會像螞蟻一樣,一點一點將石頭從外麵運回來,堆在自家地界上,等待過些年修建房子用。
這其中,可能連五六歲的小孩子,都要貢獻一份力量。
對農夫家庭來說,修房子和攢錢一樣,都是精打細算,一點一滴,處處計較著攢下來的。
修建房子,對任何一個農家來說,都是一件比自家孩子娶妻嫁人,還要重要的事情。
當然,修建房子的難度大,隻是相對的。
對於黃安來說,在豐安城修建十棟屋子,都不及在老家的四五線小城市,修建一座二層小樓的代價,來得高。
在豐安城,或者說在整個大明,農人家居住的房子,其修建過程當中,材料錢占比百分之七八十。
除了可能必須要請的工匠之外,幹苦力活的人工費,是不要錢的。
人工,就是鄰裏親戚。
或者家裏人口多,全家一起動工,慢慢來,緩緩修。
花個三兩年,總能將屋子修建起來。
或者鄰裏親戚免費幫忙,隻需要管一頓飯就可以了。
而原材料,絕大多數也是免費的。
石頭、木頭等,都是可以從外麵往回來拉,這些都是不要錢的。
在豐安城三麵大山環繞,綠樹成蔭的條件下,用作房梁的木頭,是很容易獲得的。
石頭,滿山都是。
地主和世家門閥,雖然貪婪無度,但是在他們眼裏,石頭和木頭是不值錢的。
故而他們不會想著控製石頭和木頭。
起碼在豐安城,是這樣的。
農夫修建房子,隻要不明目張膽,大肆宣揚。
木料和石料,這兩個修建房子最大頭,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就能給解決了。
況且,其實大部分農家修的房子,是土房子。
用特質的土磚,代替石頭。
土壤,是不需要花銀子的,就地就能取材。
不過,黃安他們選擇的房子樣式,不是土房子,而是石頭和木頭修建的堅固屋子。
對於黃安來說,修建石頭屋子,才能讓他自己滿意。
相比較來說,石頭房子在安全性、耐久性和衛生條件方麵,都要遠遠優良於土房子。
反正,也多花不了多少銀子。
黃安壓根就不在乎這點小錢。
這些舉措,都是為了獲取民心。
幫助他在根據地,打下堅實的基本盤。
他能省這點銀子嗎?
明顯不可能。
五支工程隊,一萬五千人,基本上全部都在城外忙活。
但這麽多的人,對整個豐安城內各大街道、城內百姓的影響,可一點都不小。
在老家那裏,一個稍稍有點規模的工地,往往能帶動附近的至少兩三條街道的商業繁榮。
而在豐安城這裏,就更明顯了。
對於那些從城內招收出來的青壯勞力,黃安他們是不管住宿了。
這些人中午不回家,但在晚上吃過飯後,會成群結隊,往城裏各處走去。
整個豐安城內,現在是非常熱鬧的。
雖然他們很少沿街買商品,但百姓的精神麵貌,同樣是一個城市是否繁榮,是否和諧的重要指標。
光是工程隊一萬五千人日常所需要的蔬菜和肉類,甚至是柴火,就增加了城內至少三千個小商販的日常收入。
嚴格意義上來說,農民,不是一種固定的職業。
在一個農民身上,其實還有其他的職業特征,比如說,買菜的小商販、木工、苦力工、養殖業從業人員等。
這些農民所兼職的行業,在黃安管理的工程隊有意的幫助下,很快就繁榮了起來。
原本屬於李家的銀子,正源源不斷地通過這樣的方式,流入百姓的口袋當中。
尤其到了晚上,月光亮的時候,沿著街道兩側乘涼的百姓,可不要太多。
豐安城,在上一任城主在時,經常實行宵禁。
但自從趙顏上任後,可從來沒有管過宵禁這些事。
宵禁的重要目的,就是防止小偷小摸,和那些為非作歹的人,乘著夜色犯事。
但現在,由武者帶隊的治安隊,二十四小時在城內各處巡查。
普通小毛賊,哪裏能逃過武者的火眼金睛?
而且,豐安城內的百姓,可不是老家那些夜貓子。
在炎熱盛夏,這裏的百姓,一般最遲,也在晚上九點之前,就回家睡覺了。
而能在大半夜,還在路上轉悠的人,除了賊人和流民之眾,還有何人?
那可是一抓一個準?
小偷小摸之人,是扛不住武者審問的。
若是作奸犯科的賊人,簡單,直接關起來。
第二天審問完畢,記錄在冊後,送到城外農莊,去工程隊勞動改造去。
也能免費多個勞力不是?
若是流民,則直接交給趙家武館的孟雲和趙家二小姐趙樂,這兩人會安頓流民的。
可以說,自工程隊的任務正式開始後,整個豐安城,並沒有像有心人預料當中的,產生巨大的混亂。
反而在極短時間內,城內的治安等各種情況,都有了很明顯的好的提升。
小偷小摸之事,直接銷聲匿跡。
甚至就連小夫妻之間,鄰裏之間雞毛蒜皮的爭吵,都在極短時間內,少了許多。
貧賤夫妻百事哀,同樣的,閑著沒辦法掙錢的夫妻、鄰裏,或者家庭成員,也會通過爭吵,而發泄情緒。
這樣的情況,在工程隊正式運行後,就很明顯的少了許多。
這種情況,可讓一直在城內各地“調研”的駱飛瑤,給驚呆了。
黃安的一係列舉措,看似天馬行空,但她經曆其中,才發現其中一部分奧妙。
就這,已經讓她足夠驚懼了。
事實勝於雄辯。
心中的一切猜想,都不如親眼所見來得震撼人心。
豐安城內所展現給她的結果,是最能說服人的。
黃安太可怕了,這種辦事能力,她是聞所未聞呐。
到底出自頂尖大家族,見識不凡,心境也不差。
她痛定思痛,決定去基層走走,好好看一看,好好學一學。
光是一個工程隊出現,就讓城內治安,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壞。
這一個事實,就讓她徹底迷茫了。
她是真想不明白啊。
控製百姓的出行、言論等,不是才是最好的維持治安的方式嗎?
怎麽現在每天上萬青壯出城入城,大晚上百姓聚集在街道兩側,城裏的治安,沒有變混亂,反而變得更好了呢?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啊!
很明顯,駱飛瑤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了。
她若是和黃安一樣,讀過一些書,就能治安,提高就業率,是最好的維穩方式。
治安好壞,和就業率高低之間的關聯,聯係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