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之人,是不能開采鐵礦的。


    這是帝國鐵律。


    黃安自然不會以自己,或者師姐個人的名義去開礦。


    他需要學師傅,以及幽州城那些大世家一樣,給這個鐵礦,套一層官皮。


    在師傅上任成為火器司主後的一個月內,師傅就收到了城內世家送來的一些礦山。


    整個幽州,甚至整個大明帝國,疆域內的礦山,明麵上雖然是朝廷的。


    但實際持有人,大部分其實都是私人的。


    礦山上的收益,除了一小部分交給朝廷之外,大部分都進入了私人,或者私人勢力的腰包。


    這種情況,在幽州這種邊疆地區,最為明顯。


    幾乎就是一種潛規則。


    當官發財,可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


    黃安同樣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這個江盤村鐵礦廠,給它套一層合法的皮。


    然後,將它納入囊中,成為自己的私有之物。


    很快,三個神態惶恐,衣衫襤褸的壯年漢子,便戰戰兢兢地被帶到了黃安麵前。


    他們根本不敢抬頭看黃安,從靠過來的時候,就一直低著腦袋。


    衣衫很爛,走路時一瘸一拐的。


    時不時顫抖一下,顯然是走動間扯到傷口,疼的。


    很顯然,他們被抓的這些天,吃了很多苦頭。


    黃安沒有管這些的事情,眉眼一抬,直接問道:


    “說說鐵礦廠的人員構成!”


    “.......”


    鐵廠的情況,比簡通描述的還要寒磣。


    原先一共有一百二十餘人,在鐵廠內工作。


    僅僅隻有這一百二十餘人。


    更讓黃安感到震撼和無語的是,這一百二十餘人的隊伍,沒有細致的劃分工作內容和任務區間。


    你能想象一個早上燒爐子打農具的鐵匠,下午竟然要親自下鐵礦挖礦嗎?


    很難想象,但在黃安這裏,他就真的見到了。


    現實果然是比小說還要魔幻。


    李家果然是上不了台麵啊,連最基本的提升工作效率的分工製度,都搞不明白。


    也活該他們覆滅在自己手上。


    這就是天命!


    他們的能力,隻能占據一個小小的豐安城,而且抵禦不了任何外來的入侵。


    談何自己這種超越時空的降維打擊?


    “這處鐵礦,運行多少年了?”


    一時間,黃安有些意興闌珊,忍著性子繼續問了一句。


    “兩,兩年半了。”


    其中一個灰頭土臉的漢子,戰戰兢兢說出了準確的時限。


    “鐵礦產量如何?儲量又如何?”


    黃安稍稍起了點心思。


    然後,等待眼前三人的回答。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


    “小,小人不知!”


    “小人,小人也不知道。”


    三個管理層,腰都要彎到地上去了。


    他們就是小嘍囉,哪裏會懂得這裏麵的道理?


    別說他們了,連那些煉鐵挖礦的鐵匠,都不知道此處鐵礦的具體儲量。


    產量倒是可能知道一些,但絕對不多。


    整個李家,就沒有這方麵的人才,甚至,連整個大明都很稀少。


    科技樹才發芽,還未點亮的情況下,任何一種在老家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事情,放在大明這裏,都是不可思議,處處受限的。


    “果然,這屁大點地方,怎麽可能有這種人才?”


    黃安在心底暗暗歎息,隨後揮手打發他們離去。


    “去,給我帶上一些此處常見的鐵礦石來,我回去好好看看。”


    黃安對著一旁等候的手下兄弟,吩咐了一句。


    “兩三塊就行了,多了沒必要!”


    他又補充了一句。


    很快,黃安就拿到了想要的鐵礦石樣本。


    鐵礦石產量和儲量具體如何,他很難去判斷。


    但借助晁穆他們,黃安可以輕鬆得到此處鐵礦當中,鐵礦石的含鐵量等一係列同樣重要的數據。


    這些數據,對這個鐵礦石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黃安所求不多,小型鐵礦就行,能掩人耳目就行。


    畢竟,比起在這裏苦哈哈的煉鐵,從老家那裏大規模地帶著成品鐵錠,更方便不是?


    這處鐵礦,隻需要正常生產,能做個掩護就可以了。


    在他還不能放開手腳,大肆發展自己的勢力之前,鋼鐵的產量,需求確實不會多到哪裏去。


    在江盤村鐵礦廠待了大概一個半小時,然後黃安帶著陳於一眾人,直接離開。


    “大哥,我們現在去哪裏?”


    眼看出了鐵廠,帶頭的黃安騎馬前行的方向,卻不是豐安城西城門,不是回城的方向。


    陳於頓感驚疑,直接問出了口。


    “去李家藥田,好好看看!”


    黃安也不瞞著,回頭解釋了一句,騎馬的速度更快了。


    陳於等人愣了愣,隨後麵色一喜,也連忙跟了上來。


    其中的陳於,表現得也尤為高興。


    他已經和豐安城武道司管事丁治丁大人約好了,等任期結束,他會從軍中直接退出來,然後在豐安城內安家立業。


    以後,他也能有自己的一份藥田。


    那可都是銀子啊。


    至於黃安,就更不用說了。


    他來豐安城,有一個終極目的,那就是收攏百姓的民心,然後建立自己的勢力。


    而其中一項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獲得寶藥的藥材種子。


    晁穆他們對自己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


    他們的力量,能大大加快黃安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速度。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老家的政府,他都需要將藥田的優先級,提到最高的一批檔次中去。


    藥田,是他的必得之物!


    據丁治說,李家藥田當中,就種植了十三種藥材。


    黃安今日,就想著將一部分藥材,直接轉移到萬界垃圾場中。


    再從管理藥田的李家下人手裏,盡可能多的拿上一些種子,交給晁穆他們培養,擴散種植。


    李家耕田極多,達到了六千畝。


    但是,藥田的數量卻是很少。


    據統計,隻有區區一百畝地。


    倒不是土地不夠了,也不是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來當做藥田了。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相關藥材方麵的人,來養殖和炮製這些藥材。


    而且,由於各種藥材對土壤、水質、光線等外界環境的需求不一樣,故而藥田的分布很分散。


    黃安帶著人東奔西走,足足用了三個小時,才將所有藥田一一視察完畢。


    藥田基本上都分布在李家農田的中央區域的某個位置區域當中。


    而且,旁邊都專門有修建土房子,以供那些種田的農夫,長時期地保護和伺候草藥。


    這些農夫,都是專門看守藥田的李家佃農,手上還是有些本領的。


    其中很多人都能熟練地炮製收獲後的藥材。


    數量不多,也就不到三十個人。


    以前,這些人是李家的寶,但現在,全部都是黃安的了。


    雖然黃安並不太看重他們,但也給了他們足夠的尊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岸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岸河並收藏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