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許給百姓的承諾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 作者:北岸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著數萬雙,甚至是十幾萬百姓的眼睛,黃安開口了。
開口就是石破天驚。
他的聲音很大,幾乎破音了。
聲音傳得很遠。
百姓們騷亂了一瞬間。
尤其是圍在高台最近處的,能看清楚高台上他的人影的,將近一萬之數百姓群體,齊齊往前擠了一下,仿佛要看清楚黃安的臉一般。
這次公審大會的舉行,是破天荒的一次。
如此大的規模,審判的對象,還是以往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而不受任何懲罰的李家人。
這事放在以前,是不敢相信的。
他們想要看看,這個一手策劃公審大會的青天大老爺,到底長什麽樣子。
人群雖然在動,但並沒有亂,而且很快就恢複了剛才的寂靜。
黃安再次開口。
“爾等喜不喜歡?”
“......”
百姓眼睛亮了,但是沒人回答。
他們雖然初步認可了黃安。
但是,在過往的十年,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官員和百姓的隔閡,一直存在。
並且,在現在同樣影響著他們。
這種麻木的反應,讓黃安心髒都是一抖,麵上更是有了些許的不自然。
怎麽就沒人回答呢?
剛才不是鬧得都要翻天了嗎?
百姓當中,不是混入了安排好的自己人嗎?
怎麽現在他們不開口幫忙領導百姓回答,配合自己,提振百姓的士氣,維持場內秩序呢?
也幸好臉上即將凝固的血,遮住了他現在的表情,否則黃安肯定很難繃得住。
深吸一口氣,黃安繼續扯著嗓子問道:
“爾等喜不喜歡!”
不停氣,他再次嘶吼。
“喜不喜歡!”
這次是徹底破音了。
聲音大的,震得周圍最近處的百姓,耳朵都在瞬間失去了作用。
破音和人血,果然是有用的。
“喜歡!”
一聲嘶吼,打破了廣場內的死寂。
黃安可以肯定,這個聲音不是自己安排的那些兄弟們說的。
因為這道嘶吼聲,不是男人的聲音,而是婦女之音。
一個頭發花白的,眼眶泛紅的老婦,高聲嘶吼。
本來極為難聽的破鑼嗓子,在這一刻,如天籟之音般,點燃了百姓們的心中的怒火。
“喜歡!”
第二聲。
“喜歡!”
第三聲。
“喜歡!”
“......”
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其中。
混亂,得到了初步的緩解。
直至嘶吼聲連成了片,混成統一的聲音。
“喜歡!”
百姓們高聲呼喊,就連高台上有些稍稍年輕的銅皮境武者,此刻也是漲紅著臉,高舉雙手,不斷嘶吼迎合。
三顆腦袋,換來了暫時的平和。
黃安心中暫時舒了一口氣,微微彎腰,將兩顆腦袋,小心放在了腳下木板上。
免得兩顆腦袋不慎滾落下去。
隨後,他重新直起腰身,衝著百姓吼道:
“我知道你們想要他們死!”
黃安猛地側身,用被鮮血染紅的單手,指著聚攏在一起的李家罪人。
轟的一下,三百米範圍內的所有百姓們,不約而同地往前擠了一步。
雖然沒有再喊打喊殺,但是他們齊刷刷的動作,仍舊造成了很大的動靜。
雖然有很多後麵的百姓,聽不清黃安說話的聲音。
但是,他們能察覺到聚在高台前那上萬百姓們的反應。
他們也齊齊往前擠了一步。
就這一步,差點讓黃安腦袋上的冷汗,再次滲了出來。
太恐怖了。
壓力很大,難辦!
不過,局勢還算是比較可控的,最起碼沒有百姓直接帶頭起事。
黃安深吸一口氣,再次大吼道:
“既然父老鄉親們,想要李家人血債血償,那就讓他們血債血償!”
黃安一句話,重新點燃了百姓眼底的火熱。
但同樣的,身後的駱飛瑤他們,急了。
尤其是駱飛瑤和趙顏,兩人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難看,且凝重的臉色。
怎麽能輕易向百姓許諾,讓李家人血債血償呢?
小師弟(黃安)這是要大開殺戒嗎?
李家人死多少,她們兩個都不會心疼。
關鍵是,以什麽理由殺?
他們是官,不能當著這麽多同僚、百姓,而不參照《大明律》,無緣無故地殺人。
一次性殺這麽多人,幽州那邊怎麽交代?
若是武道司新任司主孔正未來幽州城之前,即使全殺了。
以駱和大人和趙敦大人的權勢,給李家人安一個參與火器製造的罪名,也能瞞天過海,逃避朝廷那邊的問責。
但現在,孔正來了。
這就不行了。
孔正本就和他們不是一路人,現在來幽州,更是不含好意。
不遵守《大明律》殺人,就是一個很好的把柄啊。
她們兩個不想冒險。
不過,即使心中萬分憂心,兩女也沒有選擇在此時開口阻止黃安。
安撫百姓,比所謂的殺人,還要來得更重要。
兩者的後果,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她們隻能在心中暗暗祈禱,黃安說的血債血償,隻是按照《大明律》的懲罰,而不是真的流血殺人。
可是,她們注定要失望了。
要平息百姓們對李家人的怒火,三個人頭,是遠遠不夠的。
這幾乎是明擺著的事實。
民意,就是如此的操蛋。
它就像是水庫中深不見底的大水。
一旦失控,便會成為洶湧的洪水,任何人擋在前麵,都會粉身碎骨。
黃安眼神一冷,突然高舉右臂,麵向數萬百姓,嘶啞著嗓子,繼續吼道:
“今日之事,今日解決!還請諸位父老鄉親,給我十分鍾的時間,該殺的人,我們一個都不會放過!”
黃安一雙虎目,掃視高台下密密麻麻的百姓。
他用話術,拉進自己和百姓之間的關係,讓百姓認同,自己是個他們站在一起的。
麵臨這般危險的局麵,必須要使用一切能用得上的手段。
話語當中,自然有算計。
“該殺的人”,如何才能算該殺的人?
決定權可不在百姓們手裏,而在黃安自己的手裏。
隻是現在,百姓們還沒明白黃安說這句話的意思。
或許,這就是百姓們的愚昧之處。
當人群聚在一起的時候,會喪失基本的理智和道德。
情緒會變得極為亢奮,若是沒有正確的引導,大概率會直接失控。
那時,他們能做出任何一個瘋狂的事情。
打砸搶燒,隻是最基本的失控行為。
這點,是經過實踐驗證過的。
黃安可以肯定,隻要是個李家人,不論男女老幼,不論是善是惡,隻要交給廣場上的這群百姓審判。
隻能得到一個結果。
那就是死!
李家人中,雖然大惡人占比許多,但最大頭的,還是那些普通人。
沒有大奸大惡,也沒有大善大良。
是有小毛病,但無傷大雅的那些普通人。
即使這些人上台,台下的百姓們也能認出他們的為人,知曉他們的真正為人。
但在群體降智,和情緒高昂,理智喪失三大光環的籠罩下,這些李家人,也免不了一死。
開口就是石破天驚。
他的聲音很大,幾乎破音了。
聲音傳得很遠。
百姓們騷亂了一瞬間。
尤其是圍在高台最近處的,能看清楚高台上他的人影的,將近一萬之數百姓群體,齊齊往前擠了一下,仿佛要看清楚黃安的臉一般。
這次公審大會的舉行,是破天荒的一次。
如此大的規模,審判的對象,還是以往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而不受任何懲罰的李家人。
這事放在以前,是不敢相信的。
他們想要看看,這個一手策劃公審大會的青天大老爺,到底長什麽樣子。
人群雖然在動,但並沒有亂,而且很快就恢複了剛才的寂靜。
黃安再次開口。
“爾等喜不喜歡?”
“......”
百姓眼睛亮了,但是沒人回答。
他們雖然初步認可了黃安。
但是,在過往的十年,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官員和百姓的隔閡,一直存在。
並且,在現在同樣影響著他們。
這種麻木的反應,讓黃安心髒都是一抖,麵上更是有了些許的不自然。
怎麽就沒人回答呢?
剛才不是鬧得都要翻天了嗎?
百姓當中,不是混入了安排好的自己人嗎?
怎麽現在他們不開口幫忙領導百姓回答,配合自己,提振百姓的士氣,維持場內秩序呢?
也幸好臉上即將凝固的血,遮住了他現在的表情,否則黃安肯定很難繃得住。
深吸一口氣,黃安繼續扯著嗓子問道:
“爾等喜不喜歡!”
不停氣,他再次嘶吼。
“喜不喜歡!”
這次是徹底破音了。
聲音大的,震得周圍最近處的百姓,耳朵都在瞬間失去了作用。
破音和人血,果然是有用的。
“喜歡!”
一聲嘶吼,打破了廣場內的死寂。
黃安可以肯定,這個聲音不是自己安排的那些兄弟們說的。
因為這道嘶吼聲,不是男人的聲音,而是婦女之音。
一個頭發花白的,眼眶泛紅的老婦,高聲嘶吼。
本來極為難聽的破鑼嗓子,在這一刻,如天籟之音般,點燃了百姓們的心中的怒火。
“喜歡!”
第二聲。
“喜歡!”
第三聲。
“喜歡!”
“......”
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其中。
混亂,得到了初步的緩解。
直至嘶吼聲連成了片,混成統一的聲音。
“喜歡!”
百姓們高聲呼喊,就連高台上有些稍稍年輕的銅皮境武者,此刻也是漲紅著臉,高舉雙手,不斷嘶吼迎合。
三顆腦袋,換來了暫時的平和。
黃安心中暫時舒了一口氣,微微彎腰,將兩顆腦袋,小心放在了腳下木板上。
免得兩顆腦袋不慎滾落下去。
隨後,他重新直起腰身,衝著百姓吼道:
“我知道你們想要他們死!”
黃安猛地側身,用被鮮血染紅的單手,指著聚攏在一起的李家罪人。
轟的一下,三百米範圍內的所有百姓們,不約而同地往前擠了一步。
雖然沒有再喊打喊殺,但是他們齊刷刷的動作,仍舊造成了很大的動靜。
雖然有很多後麵的百姓,聽不清黃安說話的聲音。
但是,他們能察覺到聚在高台前那上萬百姓們的反應。
他們也齊齊往前擠了一步。
就這一步,差點讓黃安腦袋上的冷汗,再次滲了出來。
太恐怖了。
壓力很大,難辦!
不過,局勢還算是比較可控的,最起碼沒有百姓直接帶頭起事。
黃安深吸一口氣,再次大吼道:
“既然父老鄉親們,想要李家人血債血償,那就讓他們血債血償!”
黃安一句話,重新點燃了百姓眼底的火熱。
但同樣的,身後的駱飛瑤他們,急了。
尤其是駱飛瑤和趙顏,兩人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難看,且凝重的臉色。
怎麽能輕易向百姓許諾,讓李家人血債血償呢?
小師弟(黃安)這是要大開殺戒嗎?
李家人死多少,她們兩個都不會心疼。
關鍵是,以什麽理由殺?
他們是官,不能當著這麽多同僚、百姓,而不參照《大明律》,無緣無故地殺人。
一次性殺這麽多人,幽州那邊怎麽交代?
若是武道司新任司主孔正未來幽州城之前,即使全殺了。
以駱和大人和趙敦大人的權勢,給李家人安一個參與火器製造的罪名,也能瞞天過海,逃避朝廷那邊的問責。
但現在,孔正來了。
這就不行了。
孔正本就和他們不是一路人,現在來幽州,更是不含好意。
不遵守《大明律》殺人,就是一個很好的把柄啊。
她們兩個不想冒險。
不過,即使心中萬分憂心,兩女也沒有選擇在此時開口阻止黃安。
安撫百姓,比所謂的殺人,還要來得更重要。
兩者的後果,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她們隻能在心中暗暗祈禱,黃安說的血債血償,隻是按照《大明律》的懲罰,而不是真的流血殺人。
可是,她們注定要失望了。
要平息百姓們對李家人的怒火,三個人頭,是遠遠不夠的。
這幾乎是明擺著的事實。
民意,就是如此的操蛋。
它就像是水庫中深不見底的大水。
一旦失控,便會成為洶湧的洪水,任何人擋在前麵,都會粉身碎骨。
黃安眼神一冷,突然高舉右臂,麵向數萬百姓,嘶啞著嗓子,繼續吼道:
“今日之事,今日解決!還請諸位父老鄉親,給我十分鍾的時間,該殺的人,我們一個都不會放過!”
黃安一雙虎目,掃視高台下密密麻麻的百姓。
他用話術,拉進自己和百姓之間的關係,讓百姓認同,自己是個他們站在一起的。
麵臨這般危險的局麵,必須要使用一切能用得上的手段。
話語當中,自然有算計。
“該殺的人”,如何才能算該殺的人?
決定權可不在百姓們手裏,而在黃安自己的手裏。
隻是現在,百姓們還沒明白黃安說這句話的意思。
或許,這就是百姓們的愚昧之處。
當人群聚在一起的時候,會喪失基本的理智和道德。
情緒會變得極為亢奮,若是沒有正確的引導,大概率會直接失控。
那時,他們能做出任何一個瘋狂的事情。
打砸搶燒,隻是最基本的失控行為。
這點,是經過實踐驗證過的。
黃安可以肯定,隻要是個李家人,不論男女老幼,不論是善是惡,隻要交給廣場上的這群百姓審判。
隻能得到一個結果。
那就是死!
李家人中,雖然大惡人占比許多,但最大頭的,還是那些普通人。
沒有大奸大惡,也沒有大善大良。
是有小毛病,但無傷大雅的那些普通人。
即使這些人上台,台下的百姓們也能認出他們的為人,知曉他們的真正為人。
但在群體降智,和情緒高昂,理智喪失三大光環的籠罩下,這些李家人,也免不了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