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第二日淩晨六點,天色還未亮,黃安便已經早起。


    五髒呼吸法已經臻至化境,一夜過去,疲勞盡去。


    黃安坐於床,手一伸,意念一動,掌中瞬間出現了一個瓷碗。


    瓷碗中裝著黑乎乎的藥湯,正是煮好封存的開腎湯。


    雖然黃安的武道修為已經到了五髒境後期,但按照趙師姐的吩咐,隻要沒有突破至六腑境,這五髒湯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用的。


    黃安財大氣粗,自然聽了師姐之言,每七日輪換一次五髒湯,至今從未中斷過。


    可惜沒了歸元湯,黃安隻能徒呼奈何。


    加上這客棧人多眼雜,地方狹小施展不開,黃安也就熄了練武的心思,隻是一心運行五髒呼吸法,等待天明。


    清晨六點半,天色微亮,黃安在店小二的吆喝叫床聲中,走出了房門。


    吃過幾個大包子,黃安又在店家買了三枚生雞蛋,又在店內買了些用來充當偽裝的熟食,包好後放入包中。


    手裏捧著生雞蛋,黃安隨著小兒去了客寨後院的馬廄。


    拍了拍老黑馬的腦袋,讓小二喂了草料,最後黃安又在店小二豔羨的目光中,將三枚生雞蛋塞到了老黑馬的嘴裏,親自伺候其吃下去。


    清晨七點半,天色徹底大亮,按照往日行程,便早就出了門。


    還不過這汾縣到幽州城的路,很特殊,出發得晚,時間來得及。


    一路走一路吃,一路打聽前路細節的黃安,終於牽著馬,排著隊出了城。


    順著人流的方向,黃安辨明幽州城方向,跨上馬背,便徑直順著西南方向的大路上走去。


    按照自己在豐安城內的聽聞、昨日問小二的說辭,和早晨在路邊商販處打聽到的消息,黃安今日無法直接到達幽州城。


    除非他能舍下胯下老馬,玩命趕路。


    黃安自然是舍不得的,這老馬雖醜,但好騎就是。


    而且也是師姐送的,加之有救命之恩,黃安自然不想舍棄。


    他在豐安城的時候,就打聽了一路上的情況,對基本路線很是了解。


    昨夜又給了店小二兩文銅錢,又細細打聽了一番。


    整個幽州處於大明西境,乃邊關之地,整個州地勢極其複雜,尤以大山密林最多。


    出了這汾縣,一直往西南八十裏路,至落楊坡,路途之難,令人聞風喪膽。


    一路皆是大山夾縫之後,溝壑遍地,常有落石堵路,溪澗洶湧。


    豺狼虎豹不足懼,但那山匪賊人卻是難擋,更有異族山民劫道。


    這趕路之艱難,連高高在上的武者大人們,都不敢獨自行走。


    這也是為何如今都七點半了,黃安才隨著人流出了城門。


    他們這些人可能互相不認識,但抱團取暖,共渡難關,還是可以做到的。


    更有甚者,經常往來兩地之間,熟悉了路線,認了山頭。


    逐漸也組成了固定的護送隊伍,沿途保護前去幽州的人或者商隊。


    這幾乎成了一個職業,他們在城外有專門的莊子村寨,負責接收護送任務。


    當然,這是收銀子的。


    至於這中間有沒有什麽其他的齷齪,黃安沒問,店小二也沒說。


    但黃安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定是有的。


    這年頭,黑吃黑能給人留條狗命,就已經是祖宗保佑了。


    從汾縣西城門出了門,黃安在人流中絲毫不起眼。


    汾縣和豐安城一樣,皆是小縣城,交通極其鼻塞,一條官道直接連接兩縣一城。


    這裏匯聚了兩個縣及其周邊所有村鎮,想要去幽州城中人。


    身前身後,皆是人影,怕是有百二十人之多。


    其中有商隊,有拖家帶口之人,也有聚在一起的武者。


    獨行俠倒是沒有找到,但似黃安這般打扮的人,也不在少數。


    拉著馬的,趕著牛的,騎著驢的,皆在其中,且各個隨身帶著凶器。


    其中有武人風姿的,光是黃安認得出的,怕是也有十二三位。


    想必他們也抱著和黃安一樣的目的。


    更有商隊混在其中,趕車架牛,沿車而行。


    黃安隨著人流,沿著大路一路而下,不多時,就到了一片熱鬧場地。


    這是一片坐落在小山坡上的木質客寨。


    大片低矮木屋,鱗次櫛比,看石階和木梁上的黑灰,黃安就知道這片寨子怕是有些年頭了。


    這裏就是在此地營生,靠著山路生活的寨子,平常接一些護送任務。


    當然,寨子裏也有耕種的農夫。


    這片寨子名聲傳遍兩縣,叫下林寨。


    寨主是大明人,是個銅皮境中期的大高手,早些年也是軍伍之人,不知為何,卸了甲,脫了軍籍,來到這裏建了這麽一座寨子。


    手下以明人為主,也有羌族之人,就連匈奴人都有七八個。


    整個寨子包括這些人的家小,怕是有好幾千人之多。


    偌大一片基業,也難怪能占據這最好的位置,在此營生。


    往後再走五裏,就是另外一個護送隊伍了。


    黃安要想走過這段八十裏艱難路程,自然也要加入一個護送隊。


    鼠有鼠道,蛇有蛇道,入鄉隨俗的道理,黃安還是明白的。


    隨著大流走,能省很多麻煩。


    下林寨的收費標準是公開的,單人一兩銀子,馬匹牲畜半兩銀子。


    至於貨物,聽說是按照一定比例抽成的。


    但有時也按照車數算得,店小二也不太清楚,黃安自然也不會多打聽。


    這價格算是很高了,畢竟他們也不會保證一定能保護安危。


    若是遭遇賊匪,或者出現意外,傷了人,損了貨物,他們也不會賠償。


    “當真心黑,這種生意也就隻能在這裏做!”


    黃安暗暗吐槽,也沒腦殘到爭取自己“消費者”的權益。


    如此高昂的價格,讓一部分行人望而卻步,他們在寨子前等了一會兒後,集結了一批同樣嫌貴的行人,繼續沿著大路往下走。


    後麵也有類似的寨子,護送的價格相對便宜。


    黃安拉著老馬,排在交銀子的隊伍中,目送這些人吆喝著離開,腳下絲毫沒有挪動的意思。


    這下林寨能在此地立足,又能占得先機,也能讓店小二都讚不絕口,必有過人之處。


    些許銀子,花了也就花了。


    隊伍要在八點半出發的,如今正在點人數,檢查行李貨物,據說會在十分鍾後出發。


    黃安細數過,護送隊的成員應該在五十二人左右。


    領頭的是個滿臉胡茬的中年漢子,體態壯碩似黑熊,手裏拖著一把大錘子。


    錘子上有尖刺,似乎是經常染血的緣故,錘子縫隙之間,有暗紅色痕跡。


    如此一柄凶器,看著就讓人不寒而栗。


    “此人應該是寨子內的二當家,銅皮境初期高手!”


    黃安目光閃動,踮起腳尖,打探整個隊伍。


    他們這些行人數量,估摸著有八九十人,以三四人的小團體居多,還有兩個二十幾人組成的商隊。


    預計整個隊伍的總人數,會在一百三十人左右。


    馬匹數量超過三十,牛、驢數量也差不多在這個數量。


    “這一趟,少說兩三百兩銀子!”


    黃安暗暗咋舌,好高的斂財手段。


    不過一想到那諾大的寨子,黃安又想通了。


    這銀子似乎也不多。


    全寨老小都靠著這山路吃飯,還有要供養武者練武,多賺點也在情理之中。


    突然,黃安眼神一凝,踮起的腳立馬落下,整個人腦袋貼在老馬脖頸上,似乎在躲避什麽。


    “他們怎麽會在這裏?”


    黃安心中暗道詫異。


    他竟然在其中一個商隊中,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麵孔。


    楊家武館——楊亮輝。


    那個在城東小院,搶了他銀子的楊家武館弟子,走的時候還踹了他一腳。


    這人正低頭哈腰地和下林寨二當家餘茂說話,二人似乎認識。


    或者說,楊亮輝好像在巴結餘茂。


    因為黃安能猜出來,楊亮輝手裏那個看著沉甸甸的袋子裏,裝的應該是銀子。


    黃安麵色微變,突然心中一動,暗道:


    “我練武有成,麵容恢複很快,重了二十斤,就連個頭都長了三公分,又換了麻衣風格,他必認不得我!”


    黃安心思急轉,盡量往好處想。


    也不怪他如此思考。


    他和楊亮輝的衝突,說到底是一場意外的遭遇。


    誰會記得一個被自己隨意欺辱的人的長相?


    黃安若是猜的沒錯,當日楊亮輝可能連他的麵容都沒看清楚,隻記得他的佝僂背影。


    想到這裏,黃安心中稍安,轉而懷疑起楊家武館弟子,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難不成也是去幽州參軍的?


    可是卻又不像,他們的行禮未免也太少了些。


    而且那人也太多了,十一二個武館弟子,總不會他們一起去參軍吧?


    黃安心中不解,但也裝作無事人的模樣,混在人群中。。


    隊伍很快就整頓好了,黃安見其他人翻身上馬,自己也有樣學樣,跨上了馬背。


    他倒是想保持低調,可是其他人都騎著馬,就他拉著馬,那不是更引人注意?


    八點半剛到,時辰剛剛好。


    “出發!”


    二當家餘茂一聲大喝,隊伍按照順序,緩緩出了寨子廣場。


    騎在馬上,視野頓時開拓了許多。


    他現在就在隊伍後麵一些的位置,眼睛微微眯起,黃安打量整個隊伍。


    隊伍中央是各類牛車驢車,還有馬車拉的貨物。


    兩個商隊走在中間最安全的位置。


    隊伍前頭是餘茂,他騎在高頭大馬上,鐵錘柄架在肩膀上,身後跟著五個騎馬的漢子,還有七八個步行的漢子。


    這些人都是下林寨的護衛隊成員。


    有一部分武藝傍身,大部分看著就是身強體壯的正常漢子。


    讓黃安略微擔心的楊家武館眾人,也在隊伍略微靠前的位置。


    隊伍中間有兩個商隊。


    根據衣服判斷,楊家武館此行一共十二人。


    他們就在第一個商隊的前後,楊亮輝帶著六個人在商隊前麵,另外有六個人在第一個商隊的後麵。


    “他們是接了生意,從豐安縣護送商隊到幽州城?那商隊的旗幟,應該是雲山商會的。”


    黃安心中了然。


    眼睛微眯,仔細打量,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自趙家武館搬走後,整個豐安城內氣氛驟變,本來快要鬧翻的城內各大勢力,一夜之間友善和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岸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岸河並收藏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