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楊家武館——楊亮輝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 作者:北岸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夜無話,第二日淩晨六點,天色還未亮,黃安便已經早起。
五髒呼吸法已經臻至化境,一夜過去,疲勞盡去。
黃安坐於床,手一伸,意念一動,掌中瞬間出現了一個瓷碗。
瓷碗中裝著黑乎乎的藥湯,正是煮好封存的開腎湯。
雖然黃安的武道修為已經到了五髒境後期,但按照趙師姐的吩咐,隻要沒有突破至六腑境,這五髒湯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用的。
黃安財大氣粗,自然聽了師姐之言,每七日輪換一次五髒湯,至今從未中斷過。
可惜沒了歸元湯,黃安隻能徒呼奈何。
加上這客棧人多眼雜,地方狹小施展不開,黃安也就熄了練武的心思,隻是一心運行五髒呼吸法,等待天明。
清晨六點半,天色微亮,黃安在店小二的吆喝叫床聲中,走出了房門。
吃過幾個大包子,黃安又在店家買了三枚生雞蛋,又在店內買了些用來充當偽裝的熟食,包好後放入包中。
手裏捧著生雞蛋,黃安隨著小兒去了客寨後院的馬廄。
拍了拍老黑馬的腦袋,讓小二喂了草料,最後黃安又在店小二豔羨的目光中,將三枚生雞蛋塞到了老黑馬的嘴裏,親自伺候其吃下去。
清晨七點半,天色徹底大亮,按照往日行程,便早就出了門。
還不過這汾縣到幽州城的路,很特殊,出發得晚,時間來得及。
一路走一路吃,一路打聽前路細節的黃安,終於牽著馬,排著隊出了城。
順著人流的方向,黃安辨明幽州城方向,跨上馬背,便徑直順著西南方向的大路上走去。
按照自己在豐安城內的聽聞、昨日問小二的說辭,和早晨在路邊商販處打聽到的消息,黃安今日無法直接到達幽州城。
除非他能舍下胯下老馬,玩命趕路。
黃安自然是舍不得的,這老馬雖醜,但好騎就是。
而且也是師姐送的,加之有救命之恩,黃安自然不想舍棄。
他在豐安城的時候,就打聽了一路上的情況,對基本路線很是了解。
昨夜又給了店小二兩文銅錢,又細細打聽了一番。
整個幽州處於大明西境,乃邊關之地,整個州地勢極其複雜,尤以大山密林最多。
出了這汾縣,一直往西南八十裏路,至落楊坡,路途之難,令人聞風喪膽。
一路皆是大山夾縫之後,溝壑遍地,常有落石堵路,溪澗洶湧。
豺狼虎豹不足懼,但那山匪賊人卻是難擋,更有異族山民劫道。
這趕路之艱難,連高高在上的武者大人們,都不敢獨自行走。
這也是為何如今都七點半了,黃安才隨著人流出了城門。
他們這些人可能互相不認識,但抱團取暖,共渡難關,還是可以做到的。
更有甚者,經常往來兩地之間,熟悉了路線,認了山頭。
逐漸也組成了固定的護送隊伍,沿途保護前去幽州的人或者商隊。
這幾乎成了一個職業,他們在城外有專門的莊子村寨,負責接收護送任務。
當然,這是收銀子的。
至於這中間有沒有什麽其他的齷齪,黃安沒問,店小二也沒說。
但黃安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定是有的。
這年頭,黑吃黑能給人留條狗命,就已經是祖宗保佑了。
從汾縣西城門出了門,黃安在人流中絲毫不起眼。
汾縣和豐安城一樣,皆是小縣城,交通極其鼻塞,一條官道直接連接兩縣一城。
這裏匯聚了兩個縣及其周邊所有村鎮,想要去幽州城中人。
身前身後,皆是人影,怕是有百二十人之多。
其中有商隊,有拖家帶口之人,也有聚在一起的武者。
獨行俠倒是沒有找到,但似黃安這般打扮的人,也不在少數。
拉著馬的,趕著牛的,騎著驢的,皆在其中,且各個隨身帶著凶器。
其中有武人風姿的,光是黃安認得出的,怕是也有十二三位。
想必他們也抱著和黃安一樣的目的。
更有商隊混在其中,趕車架牛,沿車而行。
黃安隨著人流,沿著大路一路而下,不多時,就到了一片熱鬧場地。
這是一片坐落在小山坡上的木質客寨。
大片低矮木屋,鱗次櫛比,看石階和木梁上的黑灰,黃安就知道這片寨子怕是有些年頭了。
這裏就是在此地營生,靠著山路生活的寨子,平常接一些護送任務。
當然,寨子裏也有耕種的農夫。
這片寨子名聲傳遍兩縣,叫下林寨。
寨主是大明人,是個銅皮境中期的大高手,早些年也是軍伍之人,不知為何,卸了甲,脫了軍籍,來到這裏建了這麽一座寨子。
手下以明人為主,也有羌族之人,就連匈奴人都有七八個。
整個寨子包括這些人的家小,怕是有好幾千人之多。
偌大一片基業,也難怪能占據這最好的位置,在此營生。
往後再走五裏,就是另外一個護送隊伍了。
黃安要想走過這段八十裏艱難路程,自然也要加入一個護送隊。
鼠有鼠道,蛇有蛇道,入鄉隨俗的道理,黃安還是明白的。
隨著大流走,能省很多麻煩。
下林寨的收費標準是公開的,單人一兩銀子,馬匹牲畜半兩銀子。
至於貨物,聽說是按照一定比例抽成的。
但有時也按照車數算得,店小二也不太清楚,黃安自然也不會多打聽。
這價格算是很高了,畢竟他們也不會保證一定能保護安危。
若是遭遇賊匪,或者出現意外,傷了人,損了貨物,他們也不會賠償。
“當真心黑,這種生意也就隻能在這裏做!”
黃安暗暗吐槽,也沒腦殘到爭取自己“消費者”的權益。
如此高昂的價格,讓一部分行人望而卻步,他們在寨子前等了一會兒後,集結了一批同樣嫌貴的行人,繼續沿著大路往下走。
後麵也有類似的寨子,護送的價格相對便宜。
黃安拉著老馬,排在交銀子的隊伍中,目送這些人吆喝著離開,腳下絲毫沒有挪動的意思。
這下林寨能在此地立足,又能占得先機,也能讓店小二都讚不絕口,必有過人之處。
些許銀子,花了也就花了。
隊伍要在八點半出發的,如今正在點人數,檢查行李貨物,據說會在十分鍾後出發。
黃安細數過,護送隊的成員應該在五十二人左右。
領頭的是個滿臉胡茬的中年漢子,體態壯碩似黑熊,手裏拖著一把大錘子。
錘子上有尖刺,似乎是經常染血的緣故,錘子縫隙之間,有暗紅色痕跡。
如此一柄凶器,看著就讓人不寒而栗。
“此人應該是寨子內的二當家,銅皮境初期高手!”
黃安目光閃動,踮起腳尖,打探整個隊伍。
他們這些行人數量,估摸著有八九十人,以三四人的小團體居多,還有兩個二十幾人組成的商隊。
預計整個隊伍的總人數,會在一百三十人左右。
馬匹數量超過三十,牛、驢數量也差不多在這個數量。
“這一趟,少說兩三百兩銀子!”
黃安暗暗咋舌,好高的斂財手段。
不過一想到那諾大的寨子,黃安又想通了。
這銀子似乎也不多。
全寨老小都靠著這山路吃飯,還有要供養武者練武,多賺點也在情理之中。
突然,黃安眼神一凝,踮起的腳立馬落下,整個人腦袋貼在老馬脖頸上,似乎在躲避什麽。
“他們怎麽會在這裏?”
黃安心中暗道詫異。
他竟然在其中一個商隊中,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麵孔。
楊家武館——楊亮輝。
那個在城東小院,搶了他銀子的楊家武館弟子,走的時候還踹了他一腳。
這人正低頭哈腰地和下林寨二當家餘茂說話,二人似乎認識。
或者說,楊亮輝好像在巴結餘茂。
因為黃安能猜出來,楊亮輝手裏那個看著沉甸甸的袋子裏,裝的應該是銀子。
黃安麵色微變,突然心中一動,暗道:
“我練武有成,麵容恢複很快,重了二十斤,就連個頭都長了三公分,又換了麻衣風格,他必認不得我!”
黃安心思急轉,盡量往好處想。
也不怪他如此思考。
他和楊亮輝的衝突,說到底是一場意外的遭遇。
誰會記得一個被自己隨意欺辱的人的長相?
黃安若是猜的沒錯,當日楊亮輝可能連他的麵容都沒看清楚,隻記得他的佝僂背影。
想到這裏,黃安心中稍安,轉而懷疑起楊家武館弟子,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難不成也是去幽州參軍的?
可是卻又不像,他們的行禮未免也太少了些。
而且那人也太多了,十一二個武館弟子,總不會他們一起去參軍吧?
黃安心中不解,但也裝作無事人的模樣,混在人群中。。
隊伍很快就整頓好了,黃安見其他人翻身上馬,自己也有樣學樣,跨上了馬背。
他倒是想保持低調,可是其他人都騎著馬,就他拉著馬,那不是更引人注意?
八點半剛到,時辰剛剛好。
“出發!”
二當家餘茂一聲大喝,隊伍按照順序,緩緩出了寨子廣場。
騎在馬上,視野頓時開拓了許多。
他現在就在隊伍後麵一些的位置,眼睛微微眯起,黃安打量整個隊伍。
隊伍中央是各類牛車驢車,還有馬車拉的貨物。
兩個商隊走在中間最安全的位置。
隊伍前頭是餘茂,他騎在高頭大馬上,鐵錘柄架在肩膀上,身後跟著五個騎馬的漢子,還有七八個步行的漢子。
這些人都是下林寨的護衛隊成員。
有一部分武藝傍身,大部分看著就是身強體壯的正常漢子。
讓黃安略微擔心的楊家武館眾人,也在隊伍略微靠前的位置。
隊伍中間有兩個商隊。
根據衣服判斷,楊家武館此行一共十二人。
他們就在第一個商隊的前後,楊亮輝帶著六個人在商隊前麵,另外有六個人在第一個商隊的後麵。
“他們是接了生意,從豐安縣護送商隊到幽州城?那商隊的旗幟,應該是雲山商會的。”
黃安心中了然。
眼睛微眯,仔細打量,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自趙家武館搬走後,整個豐安城內氣氛驟變,本來快要鬧翻的城內各大勢力,一夜之間友善和睦。
五髒呼吸法已經臻至化境,一夜過去,疲勞盡去。
黃安坐於床,手一伸,意念一動,掌中瞬間出現了一個瓷碗。
瓷碗中裝著黑乎乎的藥湯,正是煮好封存的開腎湯。
雖然黃安的武道修為已經到了五髒境後期,但按照趙師姐的吩咐,隻要沒有突破至六腑境,這五髒湯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用的。
黃安財大氣粗,自然聽了師姐之言,每七日輪換一次五髒湯,至今從未中斷過。
可惜沒了歸元湯,黃安隻能徒呼奈何。
加上這客棧人多眼雜,地方狹小施展不開,黃安也就熄了練武的心思,隻是一心運行五髒呼吸法,等待天明。
清晨六點半,天色微亮,黃安在店小二的吆喝叫床聲中,走出了房門。
吃過幾個大包子,黃安又在店家買了三枚生雞蛋,又在店內買了些用來充當偽裝的熟食,包好後放入包中。
手裏捧著生雞蛋,黃安隨著小兒去了客寨後院的馬廄。
拍了拍老黑馬的腦袋,讓小二喂了草料,最後黃安又在店小二豔羨的目光中,將三枚生雞蛋塞到了老黑馬的嘴裏,親自伺候其吃下去。
清晨七點半,天色徹底大亮,按照往日行程,便早就出了門。
還不過這汾縣到幽州城的路,很特殊,出發得晚,時間來得及。
一路走一路吃,一路打聽前路細節的黃安,終於牽著馬,排著隊出了城。
順著人流的方向,黃安辨明幽州城方向,跨上馬背,便徑直順著西南方向的大路上走去。
按照自己在豐安城內的聽聞、昨日問小二的說辭,和早晨在路邊商販處打聽到的消息,黃安今日無法直接到達幽州城。
除非他能舍下胯下老馬,玩命趕路。
黃安自然是舍不得的,這老馬雖醜,但好騎就是。
而且也是師姐送的,加之有救命之恩,黃安自然不想舍棄。
他在豐安城的時候,就打聽了一路上的情況,對基本路線很是了解。
昨夜又給了店小二兩文銅錢,又細細打聽了一番。
整個幽州處於大明西境,乃邊關之地,整個州地勢極其複雜,尤以大山密林最多。
出了這汾縣,一直往西南八十裏路,至落楊坡,路途之難,令人聞風喪膽。
一路皆是大山夾縫之後,溝壑遍地,常有落石堵路,溪澗洶湧。
豺狼虎豹不足懼,但那山匪賊人卻是難擋,更有異族山民劫道。
這趕路之艱難,連高高在上的武者大人們,都不敢獨自行走。
這也是為何如今都七點半了,黃安才隨著人流出了城門。
他們這些人可能互相不認識,但抱團取暖,共渡難關,還是可以做到的。
更有甚者,經常往來兩地之間,熟悉了路線,認了山頭。
逐漸也組成了固定的護送隊伍,沿途保護前去幽州的人或者商隊。
這幾乎成了一個職業,他們在城外有專門的莊子村寨,負責接收護送任務。
當然,這是收銀子的。
至於這中間有沒有什麽其他的齷齪,黃安沒問,店小二也沒說。
但黃安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定是有的。
這年頭,黑吃黑能給人留條狗命,就已經是祖宗保佑了。
從汾縣西城門出了門,黃安在人流中絲毫不起眼。
汾縣和豐安城一樣,皆是小縣城,交通極其鼻塞,一條官道直接連接兩縣一城。
這裏匯聚了兩個縣及其周邊所有村鎮,想要去幽州城中人。
身前身後,皆是人影,怕是有百二十人之多。
其中有商隊,有拖家帶口之人,也有聚在一起的武者。
獨行俠倒是沒有找到,但似黃安這般打扮的人,也不在少數。
拉著馬的,趕著牛的,騎著驢的,皆在其中,且各個隨身帶著凶器。
其中有武人風姿的,光是黃安認得出的,怕是也有十二三位。
想必他們也抱著和黃安一樣的目的。
更有商隊混在其中,趕車架牛,沿車而行。
黃安隨著人流,沿著大路一路而下,不多時,就到了一片熱鬧場地。
這是一片坐落在小山坡上的木質客寨。
大片低矮木屋,鱗次櫛比,看石階和木梁上的黑灰,黃安就知道這片寨子怕是有些年頭了。
這裏就是在此地營生,靠著山路生活的寨子,平常接一些護送任務。
當然,寨子裏也有耕種的農夫。
這片寨子名聲傳遍兩縣,叫下林寨。
寨主是大明人,是個銅皮境中期的大高手,早些年也是軍伍之人,不知為何,卸了甲,脫了軍籍,來到這裏建了這麽一座寨子。
手下以明人為主,也有羌族之人,就連匈奴人都有七八個。
整個寨子包括這些人的家小,怕是有好幾千人之多。
偌大一片基業,也難怪能占據這最好的位置,在此營生。
往後再走五裏,就是另外一個護送隊伍了。
黃安要想走過這段八十裏艱難路程,自然也要加入一個護送隊。
鼠有鼠道,蛇有蛇道,入鄉隨俗的道理,黃安還是明白的。
隨著大流走,能省很多麻煩。
下林寨的收費標準是公開的,單人一兩銀子,馬匹牲畜半兩銀子。
至於貨物,聽說是按照一定比例抽成的。
但有時也按照車數算得,店小二也不太清楚,黃安自然也不會多打聽。
這價格算是很高了,畢竟他們也不會保證一定能保護安危。
若是遭遇賊匪,或者出現意外,傷了人,損了貨物,他們也不會賠償。
“當真心黑,這種生意也就隻能在這裏做!”
黃安暗暗吐槽,也沒腦殘到爭取自己“消費者”的權益。
如此高昂的價格,讓一部分行人望而卻步,他們在寨子前等了一會兒後,集結了一批同樣嫌貴的行人,繼續沿著大路往下走。
後麵也有類似的寨子,護送的價格相對便宜。
黃安拉著老馬,排在交銀子的隊伍中,目送這些人吆喝著離開,腳下絲毫沒有挪動的意思。
這下林寨能在此地立足,又能占得先機,也能讓店小二都讚不絕口,必有過人之處。
些許銀子,花了也就花了。
隊伍要在八點半出發的,如今正在點人數,檢查行李貨物,據說會在十分鍾後出發。
黃安細數過,護送隊的成員應該在五十二人左右。
領頭的是個滿臉胡茬的中年漢子,體態壯碩似黑熊,手裏拖著一把大錘子。
錘子上有尖刺,似乎是經常染血的緣故,錘子縫隙之間,有暗紅色痕跡。
如此一柄凶器,看著就讓人不寒而栗。
“此人應該是寨子內的二當家,銅皮境初期高手!”
黃安目光閃動,踮起腳尖,打探整個隊伍。
他們這些行人數量,估摸著有八九十人,以三四人的小團體居多,還有兩個二十幾人組成的商隊。
預計整個隊伍的總人數,會在一百三十人左右。
馬匹數量超過三十,牛、驢數量也差不多在這個數量。
“這一趟,少說兩三百兩銀子!”
黃安暗暗咋舌,好高的斂財手段。
不過一想到那諾大的寨子,黃安又想通了。
這銀子似乎也不多。
全寨老小都靠著這山路吃飯,還有要供養武者練武,多賺點也在情理之中。
突然,黃安眼神一凝,踮起的腳立馬落下,整個人腦袋貼在老馬脖頸上,似乎在躲避什麽。
“他們怎麽會在這裏?”
黃安心中暗道詫異。
他竟然在其中一個商隊中,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麵孔。
楊家武館——楊亮輝。
那個在城東小院,搶了他銀子的楊家武館弟子,走的時候還踹了他一腳。
這人正低頭哈腰地和下林寨二當家餘茂說話,二人似乎認識。
或者說,楊亮輝好像在巴結餘茂。
因為黃安能猜出來,楊亮輝手裏那個看著沉甸甸的袋子裏,裝的應該是銀子。
黃安麵色微變,突然心中一動,暗道:
“我練武有成,麵容恢複很快,重了二十斤,就連個頭都長了三公分,又換了麻衣風格,他必認不得我!”
黃安心思急轉,盡量往好處想。
也不怪他如此思考。
他和楊亮輝的衝突,說到底是一場意外的遭遇。
誰會記得一個被自己隨意欺辱的人的長相?
黃安若是猜的沒錯,當日楊亮輝可能連他的麵容都沒看清楚,隻記得他的佝僂背影。
想到這裏,黃安心中稍安,轉而懷疑起楊家武館弟子,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難不成也是去幽州參軍的?
可是卻又不像,他們的行禮未免也太少了些。
而且那人也太多了,十一二個武館弟子,總不會他們一起去參軍吧?
黃安心中不解,但也裝作無事人的模樣,混在人群中。。
隊伍很快就整頓好了,黃安見其他人翻身上馬,自己也有樣學樣,跨上了馬背。
他倒是想保持低調,可是其他人都騎著馬,就他拉著馬,那不是更引人注意?
八點半剛到,時辰剛剛好。
“出發!”
二當家餘茂一聲大喝,隊伍按照順序,緩緩出了寨子廣場。
騎在馬上,視野頓時開拓了許多。
他現在就在隊伍後麵一些的位置,眼睛微微眯起,黃安打量整個隊伍。
隊伍中央是各類牛車驢車,還有馬車拉的貨物。
兩個商隊走在中間最安全的位置。
隊伍前頭是餘茂,他騎在高頭大馬上,鐵錘柄架在肩膀上,身後跟著五個騎馬的漢子,還有七八個步行的漢子。
這些人都是下林寨的護衛隊成員。
有一部分武藝傍身,大部分看著就是身強體壯的正常漢子。
讓黃安略微擔心的楊家武館眾人,也在隊伍略微靠前的位置。
隊伍中間有兩個商隊。
根據衣服判斷,楊家武館此行一共十二人。
他們就在第一個商隊的前後,楊亮輝帶著六個人在商隊前麵,另外有六個人在第一個商隊的後麵。
“他們是接了生意,從豐安縣護送商隊到幽州城?那商隊的旗幟,應該是雲山商會的。”
黃安心中了然。
眼睛微眯,仔細打量,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自趙家武館搬走後,整個豐安城內氣氛驟變,本來快要鬧翻的城內各大勢力,一夜之間友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