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兩個選擇
修行從清理萬界垃圾場開始 作者:北岸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道修為越強,身體素質也快速增強,黃安消化異獸肉粥的速度,也有對應的加快。
他現在還剩下五斤左右的異獸肉,最多也就十天的量。
剩下的螳螂和狐,兩種鍛身法,就算沒有異獸肉輔助,黃安也能自信在十天之內,將其全部練會。
畢竟,在整個五髒境階段,單憑一種完全融會貫通的鍛身法,就能將一個武人的氣血之力,逐漸推動到一個比較不錯的階段。
黃安習練最多的龜字鍛身法,在大成後的那一天,就已經將他的武道境界,一舉推到五髒境後期。
當時他的身體強度,已經算是合格了,可以著手為突破六腑境做準備了。
後來黃安又陸續將趙家武館其餘五種鍛身法全部學會,這些鍛身法招式雖然有一定差異,但最終的最主要目的,都是繼續增強習練者的氣血。
黃安以寶藥和異獸肉輔助,加速這個過程。
隨著練成的鍛身法數量越多,他的氣血越強,身體狀態越好,武道根基越穩,體內病症愈輕。
而超強的氣血之力,又反過來反哺黃安習練新的鍛身法。
這就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一大,直至達到雪球的極限。
而黃安現在就隱隱感到了這種極限的存在,估計等他學會剩下的兩種鍛身法後,再繼續修習新的鍛身法後,就沒啥作用了。
除非他能再次得到異獸肉,打破自己身體的極限。
難怪當初師姐說,武者的極限是九種鍛身法,黃安當初還以為是因為武者天賦身體不同,或者悟性不足而導致的。
現在看來,是再修習下去,就不劃算了。
黃安趁著穿戴自動清洗服的功夫,隨意想著。
但突然,腦中又猛地冒出來一個很大的疑惑。
“那既然修習九種就沒用了,又為何創建三十六種?”
黃安手頓了頓,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兒,無果。
穿好防護服後,便走到一旁清理起垃圾了。
其中必然隱含著一定的秘密,但黃安知道,現在的自己是沒有資格知曉其中奧秘的。
自己現在最應該考慮的,是準備去哪裏當兵的問題。
趙顏師姐給黃安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消息。
黃安現在有兩條路可以選,第一就是以五髒境武者、原趙家武館弟子的身份,向豐安城主府報道。
等城主府的安排,統一和後來著一起,在豐安城官府的組織下,同去幽州。
不過,秋收後城主府才會組織人手,和他們一起去幽州從軍。
畢竟,農收乃是大事,大明朝的兵役和黃安了解過的古代王朝的服兵役時間是差不多的。
都是要等農人忙完田裏的事情,才會組織兵役。
而如今年關剛過,距離秋收還有八個多月呢。
這太久了!
黃安對此頗為無奈,心中其實對這個選擇,是有些猶豫的。
不過,黃安也不得不說,師傅給他的憑證,讓他省了很多事兒。
哪怕他被逐出武館,仍舊算是跟腳清白的有師承的武者,他仍舊能繼續頂著趙敦的名頭辦事。
第二條路,就是離開豐安城,直接去幽州從軍。
路線很簡單,黃安打聽過。
他需要從豐安城西門出去,沿著白龍江東岸和雲山山腳之間夾著的官道,一路北上,途徑汾縣,然後再轉道去幽州城找指揮使的府邸報道。
不過,這條路很難走,危險重重。
這種方式節省時間,能直接進入軍中,若是立了功,可能會非常快得就能得到六腑境的進階功法。
兩種情況,各有優劣。
趙師姐當初建議黃安向城主府報道,等待其餘武者,共同去幽州。
黃安考慮許久,決定先看看情況,他的身體雖然恢複了許多,但留給他的時間仍舊不足以讓他白白等待八個多月。
但是,直接去幽州的危險係數,實在是太大了。
黃安打聽路線時,每一個知情人都信誓旦旦地說,路上有異族山民充當的賊人攔路,動輒劫財殺人。
大明賊匪也不少。
甚至還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說,那些大明賊匪,其實是兵匪,是邊軍佯裝打扮的,這些人更狠,碰見就是九死一生。
打聽的越多,黃安越是害怕,他竟然有種熬時間,等待豐安城主組織人手秋後才去幽州的衝動。
不過,黃安哪裏會料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很快就不得不逃離豐安城。
參軍一事太過重要,不能莽撞。
黃安自覺,自己需要打聽到更多的消息,找個萬全之策,才能穩一點,最好問問兩位師姐的意見。
於是,黃安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在過幾天去豐安城內買歸元湯,以及配置采買五髒湯的藥材時,再找人,尤其是軍伍出身的人,打聽打聽幽州城的情況。
當然,在這之前,黃安需要為自己準備一把趁手的兵器。
冷兵器,而不是手槍。
手槍乃火器,是大明明令禁止的凶器,不容任何個人持有火器。
雖然他掏出手槍,其他人可能不認識,但是隻要用手槍殺了人,那必然會被歸類為火器的一種。
黃安需要一把趁手,且不會暴露身份的冷兵器。
這件事的優先級,被黃安提到了最高。
但首先,黃安需要確定武器的種類。
經過多重考量,參考老家那邊的曆史資料,兵器介紹,和一部分腦洞極大的網友們的言論。
並且結合自己在武館練武期間,和老兵李老伯閑聊時的聽聞,黃安決定,選擇一根合金鐵長槍作為自己的兵器。
黃安行事謹慎,選擇鐵槍作為護身之器,不是單純的興趣,而是自有其考究。
人人常說,劍乃百兵之王。
但對於黃安來說,劍對他來說,太過雞肋。
就在黃安的老家,劍在很久以前,也隻是一種普通的兵器,和刀槍棍棒並無什麽區別。
但後來,劍被賦予了禮器、配飾的概念,掛在了文人的腰間。
因此有了象征意義,地位高的大人物,尤其是文人,配劍!
後來也就有了百兵之王的稱號。
其象征意義更大於實戰意義。
在黃安的老家,漫長的冷兵器戰爭時代,大刀能取代劍,成為軍中製式武器,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算是劍,在軍中應用時,也是改過的。
軍士們手中的軍劍,不同於常人印象中普通的劍。
最開始在軍中的劍,長一米五,用在戰車上,後來劍被大刀之類的兵器取代。
哪怕是戚繼光用來對付倭寇的劍,也是改過的重劍。
遍觀曆史,有實戰經曆,且在軍中威名遠揚的猛將,那些衝在最前方,親身入敵營的猛將,哪一個是使劍的?
再者說了,劍在大明同樣有禮器,裝飾品的作用,所以在天然上就比鐵槍貴重,更容易引起他人覬覦,也更容易持有者帶來殺生之禍。
黃安需要的鐵槍,材質和樣式,都決定了它不會讓人生出想要搶奪的心思。
一寸長,一寸強,放在哪裏都是適用的。
對於黃安這種武道第一境的武者來說,長槍、大刀、長棍等武器,都是極好的兵器。
而其中的鐵槍,是最簡單的,最容易上手掌握的,拿起來就能殺敵了。
長槍幾乎是所有五髒境武者入軍前的第一選擇。
武者在五髒境和六腑境兩個境界,幾乎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提高氣血之力的鍛身法上麵了。
對於武器技巧的習練,必然會忽略。
當然,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暫時,或者長久被困在六腑境後期的武者,會選擇專修一門兵器,作為護身之兵。
哪怕是有異獸肉和充足寶藥維持修行的黃安,至今也沒有習練過相關的兵器手段。
他忙著提升氣血之力,哪裏能兼顧冷兵器的習練呢?
刀、錘、斧之類的兵器,要想順利使出,且具備戰鬥力,必然要經曆一段相對比較長的時間的刻苦訓練。
而長槍不需要,它比長矛還要來得簡單,入門極其簡單,上手速度極快。
雖然要精深很難,但用來當做入軍中的殺敵護身武器,絕對是足夠了的。
鐵槍製作倒是簡單,黃安自己就能打造,不過他哪有那麽多時間?
他直接在老家的狗東商城,下單定製,並要求商家將鐵槍做舊。
這根鐵槍的槍杆不是木頭的,也不是空心的鋼管,而是實心的鋼鐵合金。
整根長槍,通體合金鋼製成,重量高達三十斤。
這種通體合金的長槍,若是在正常的軍隊,正常的軍人當中,當然會引起他人主意。
但是大明軍中武者無數,這些武者氣力異於常人,就連初入武道的武者,使用的兵刃也是通體鐵質的。
而且為了避免暴露自身秘密,以及掩蓋鐵槍本身材質的不凡。
黃安不僅僅暗中加了錢讓商家開刃,還要求商家將花裏胡哨的裝飾和花紋去掉,就連鍛造鐵槍的材料,也一並做了要求。
鐵槍的外層最好不能用好鋼,用普通的就好了,一砸一個痕跡的那種。
到時候長槍外表破破爛爛的,既能掩飾自身秘密,也能迷惑對手。
當然,槍頭一定要足夠鋒利,不能折斷,韌性也不能太大。
黃安老家這邊的鋼鐵性質,遠超大明朝,至少以黃安目前所接觸的兵器看,就是如此。
就算是一把用來收藏鍛煉用的武器,其材質放在整個大明朝,也是非常優秀的存在。
黃安在武館練武,那練武場旁邊的院子,就有一個放置兵器的院子。
其內的兵器材質,黃安還專門試過,確實不如自己隨身藏著的匕首。
他現在還剩下五斤左右的異獸肉,最多也就十天的量。
剩下的螳螂和狐,兩種鍛身法,就算沒有異獸肉輔助,黃安也能自信在十天之內,將其全部練會。
畢竟,在整個五髒境階段,單憑一種完全融會貫通的鍛身法,就能將一個武人的氣血之力,逐漸推動到一個比較不錯的階段。
黃安習練最多的龜字鍛身法,在大成後的那一天,就已經將他的武道境界,一舉推到五髒境後期。
當時他的身體強度,已經算是合格了,可以著手為突破六腑境做準備了。
後來黃安又陸續將趙家武館其餘五種鍛身法全部學會,這些鍛身法招式雖然有一定差異,但最終的最主要目的,都是繼續增強習練者的氣血。
黃安以寶藥和異獸肉輔助,加速這個過程。
隨著練成的鍛身法數量越多,他的氣血越強,身體狀態越好,武道根基越穩,體內病症愈輕。
而超強的氣血之力,又反過來反哺黃安習練新的鍛身法。
這就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一大,直至達到雪球的極限。
而黃安現在就隱隱感到了這種極限的存在,估計等他學會剩下的兩種鍛身法後,再繼續修習新的鍛身法後,就沒啥作用了。
除非他能再次得到異獸肉,打破自己身體的極限。
難怪當初師姐說,武者的極限是九種鍛身法,黃安當初還以為是因為武者天賦身體不同,或者悟性不足而導致的。
現在看來,是再修習下去,就不劃算了。
黃安趁著穿戴自動清洗服的功夫,隨意想著。
但突然,腦中又猛地冒出來一個很大的疑惑。
“那既然修習九種就沒用了,又為何創建三十六種?”
黃安手頓了頓,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兒,無果。
穿好防護服後,便走到一旁清理起垃圾了。
其中必然隱含著一定的秘密,但黃安知道,現在的自己是沒有資格知曉其中奧秘的。
自己現在最應該考慮的,是準備去哪裏當兵的問題。
趙顏師姐給黃安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消息。
黃安現在有兩條路可以選,第一就是以五髒境武者、原趙家武館弟子的身份,向豐安城主府報道。
等城主府的安排,統一和後來著一起,在豐安城官府的組織下,同去幽州。
不過,秋收後城主府才會組織人手,和他們一起去幽州從軍。
畢竟,農收乃是大事,大明朝的兵役和黃安了解過的古代王朝的服兵役時間是差不多的。
都是要等農人忙完田裏的事情,才會組織兵役。
而如今年關剛過,距離秋收還有八個多月呢。
這太久了!
黃安對此頗為無奈,心中其實對這個選擇,是有些猶豫的。
不過,黃安也不得不說,師傅給他的憑證,讓他省了很多事兒。
哪怕他被逐出武館,仍舊算是跟腳清白的有師承的武者,他仍舊能繼續頂著趙敦的名頭辦事。
第二條路,就是離開豐安城,直接去幽州從軍。
路線很簡單,黃安打聽過。
他需要從豐安城西門出去,沿著白龍江東岸和雲山山腳之間夾著的官道,一路北上,途徑汾縣,然後再轉道去幽州城找指揮使的府邸報道。
不過,這條路很難走,危險重重。
這種方式節省時間,能直接進入軍中,若是立了功,可能會非常快得就能得到六腑境的進階功法。
兩種情況,各有優劣。
趙師姐當初建議黃安向城主府報道,等待其餘武者,共同去幽州。
黃安考慮許久,決定先看看情況,他的身體雖然恢複了許多,但留給他的時間仍舊不足以讓他白白等待八個多月。
但是,直接去幽州的危險係數,實在是太大了。
黃安打聽路線時,每一個知情人都信誓旦旦地說,路上有異族山民充當的賊人攔路,動輒劫財殺人。
大明賊匪也不少。
甚至還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說,那些大明賊匪,其實是兵匪,是邊軍佯裝打扮的,這些人更狠,碰見就是九死一生。
打聽的越多,黃安越是害怕,他竟然有種熬時間,等待豐安城主組織人手秋後才去幽州的衝動。
不過,黃安哪裏會料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很快就不得不逃離豐安城。
參軍一事太過重要,不能莽撞。
黃安自覺,自己需要打聽到更多的消息,找個萬全之策,才能穩一點,最好問問兩位師姐的意見。
於是,黃安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在過幾天去豐安城內買歸元湯,以及配置采買五髒湯的藥材時,再找人,尤其是軍伍出身的人,打聽打聽幽州城的情況。
當然,在這之前,黃安需要為自己準備一把趁手的兵器。
冷兵器,而不是手槍。
手槍乃火器,是大明明令禁止的凶器,不容任何個人持有火器。
雖然他掏出手槍,其他人可能不認識,但是隻要用手槍殺了人,那必然會被歸類為火器的一種。
黃安需要一把趁手,且不會暴露身份的冷兵器。
這件事的優先級,被黃安提到了最高。
但首先,黃安需要確定武器的種類。
經過多重考量,參考老家那邊的曆史資料,兵器介紹,和一部分腦洞極大的網友們的言論。
並且結合自己在武館練武期間,和老兵李老伯閑聊時的聽聞,黃安決定,選擇一根合金鐵長槍作為自己的兵器。
黃安行事謹慎,選擇鐵槍作為護身之器,不是單純的興趣,而是自有其考究。
人人常說,劍乃百兵之王。
但對於黃安來說,劍對他來說,太過雞肋。
就在黃安的老家,劍在很久以前,也隻是一種普通的兵器,和刀槍棍棒並無什麽區別。
但後來,劍被賦予了禮器、配飾的概念,掛在了文人的腰間。
因此有了象征意義,地位高的大人物,尤其是文人,配劍!
後來也就有了百兵之王的稱號。
其象征意義更大於實戰意義。
在黃安的老家,漫長的冷兵器戰爭時代,大刀能取代劍,成為軍中製式武器,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算是劍,在軍中應用時,也是改過的。
軍士們手中的軍劍,不同於常人印象中普通的劍。
最開始在軍中的劍,長一米五,用在戰車上,後來劍被大刀之類的兵器取代。
哪怕是戚繼光用來對付倭寇的劍,也是改過的重劍。
遍觀曆史,有實戰經曆,且在軍中威名遠揚的猛將,那些衝在最前方,親身入敵營的猛將,哪一個是使劍的?
再者說了,劍在大明同樣有禮器,裝飾品的作用,所以在天然上就比鐵槍貴重,更容易引起他人覬覦,也更容易持有者帶來殺生之禍。
黃安需要的鐵槍,材質和樣式,都決定了它不會讓人生出想要搶奪的心思。
一寸長,一寸強,放在哪裏都是適用的。
對於黃安這種武道第一境的武者來說,長槍、大刀、長棍等武器,都是極好的兵器。
而其中的鐵槍,是最簡單的,最容易上手掌握的,拿起來就能殺敵了。
長槍幾乎是所有五髒境武者入軍前的第一選擇。
武者在五髒境和六腑境兩個境界,幾乎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提高氣血之力的鍛身法上麵了。
對於武器技巧的習練,必然會忽略。
當然,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暫時,或者長久被困在六腑境後期的武者,會選擇專修一門兵器,作為護身之兵。
哪怕是有異獸肉和充足寶藥維持修行的黃安,至今也沒有習練過相關的兵器手段。
他忙著提升氣血之力,哪裏能兼顧冷兵器的習練呢?
刀、錘、斧之類的兵器,要想順利使出,且具備戰鬥力,必然要經曆一段相對比較長的時間的刻苦訓練。
而長槍不需要,它比長矛還要來得簡單,入門極其簡單,上手速度極快。
雖然要精深很難,但用來當做入軍中的殺敵護身武器,絕對是足夠了的。
鐵槍製作倒是簡單,黃安自己就能打造,不過他哪有那麽多時間?
他直接在老家的狗東商城,下單定製,並要求商家將鐵槍做舊。
這根鐵槍的槍杆不是木頭的,也不是空心的鋼管,而是實心的鋼鐵合金。
整根長槍,通體合金鋼製成,重量高達三十斤。
這種通體合金的長槍,若是在正常的軍隊,正常的軍人當中,當然會引起他人主意。
但是大明軍中武者無數,這些武者氣力異於常人,就連初入武道的武者,使用的兵刃也是通體鐵質的。
而且為了避免暴露自身秘密,以及掩蓋鐵槍本身材質的不凡。
黃安不僅僅暗中加了錢讓商家開刃,還要求商家將花裏胡哨的裝飾和花紋去掉,就連鍛造鐵槍的材料,也一並做了要求。
鐵槍的外層最好不能用好鋼,用普通的就好了,一砸一個痕跡的那種。
到時候長槍外表破破爛爛的,既能掩飾自身秘密,也能迷惑對手。
當然,槍頭一定要足夠鋒利,不能折斷,韌性也不能太大。
黃安老家這邊的鋼鐵性質,遠超大明朝,至少以黃安目前所接觸的兵器看,就是如此。
就算是一把用來收藏鍛煉用的武器,其材質放在整個大明朝,也是非常優秀的存在。
黃安在武館練武,那練武場旁邊的院子,就有一個放置兵器的院子。
其內的兵器材質,黃安還專門試過,確實不如自己隨身藏著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