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懷山
莫玄臣一路追著父親小跑,恨不得現在就趕緊回通州。
“父親,帶你見識個人。”
老將軍剛到府門口,頭盔取下,還未踏進門檻,眼神就慎重起來。
“不要這麽緊張,一個姑娘。”
“你隨時隨地都能招惹姑娘……”
父親無奈的搖搖頭。
“這是咱家自己的姑娘。”
“越說我倒是越聽不懂了,咱家何時有的姑娘?”老將軍走進大院,確實看見一位素衣姑娘站在庭內。
“這……”老將軍還以為自己眼花。
“爹,姚家姑娘。”
“姚尋鳳拜見莫叔父。”姚娘跪下,她重重的磕頭。
“快快起身!”莫將軍大步向前,將她扶起。
姚娘站穩後,他看了許久,老淚縱橫。
“姚兄……定有苦楚。”
原來,他回皇城複命時,已經知道了這件事。隻是,傳言說是姚萬堂貪汙賑災銀兩,畏罪潛逃時,被暠王遇見。
而且暠王殿下在朝堂所說,姚萬堂是亂臣賊子,他拚命反抗,才下令擊殺,但家中仍有餘孽逃生。
現在,全城下令,對姚家人通緝。
隻是他們未曾注意到姚尋鳳的樣貌,稚子小兒更是一天一個樣,他們若是改名換姓,很難找到。
姚娘將此事細說一番,暠王殿下要拉攏姚萬堂,姚萬堂不肯結黨營私,暠王一不做二不休,趕盡殺絕。
“若是如此,暠王怕是要來找我了。”
莫將軍幾乎能猜到暠王接下來想要做什麽。
“他已經來過了……隻不過,來的是一條走狗,我未等他開口講明來意,直接射死。我估計已經有人逃回去向暠王複命了,我們這裏怕是不能久留。”
莫將軍抬起頭,想起了自己出皇城的時候,暠王追著他過來。
“莫將軍請留步。”
莫將軍看著和自己兒子一般大的金冠親王,恭恭敬敬的行抱拳禮。
“暠王殿下。”
“將軍此次凱旋,皇上也同意讓將軍回通州養老,此去疆州處理後事,要即刻返回才好啊!本王有事要與將軍詳談。與令郎多日不見,很是記掛,望將軍轉達本王的思念之意。”
“多謝殿下記掛,定會向犬子說明殿下用心。”
“莫將軍一路順風。”
原來,暠王攔住他所說的這番話,是另有深意。這次回通州,怕是被暠王纏上。
老將軍也犯愁,姚萬堂與自己關係匪淺,暠王會不會栽贓於他?
門外,是將士們熙熙攘攘的聲音,孫肅拿著花名冊,帶著新來的士兵去軍營。
疆州偏遠,各地兵將都不願意去苦楚之地。所以,宗鴻皇帝就想了個法子——所有武將,每人去疆州任滿三年。
朝會上,宗鴻皇帝讓大家抓鬮。
但是莫將軍一馬當先,放棄了抓鬮。
“末將願前往。”
“好!莫將軍給眾卿家做了一個表率,賞黃金百兩,待將軍歸來之日,還有一半。”
皇帝大喜,讓眾臣議論紛紛。
“若有誰不滿,朕可以讓他先去疆州,賞賜也可以先賞。”
此言一出,即刻鴉雀無聲。
那種苦寒之地,氣候幹燥不說,早晚溫差極大。誰都不願意多待。
莫將軍三年期限已到,抓鬮排第一的那位將軍,隨他一起來交接。
孫肅在營房帶新兵、點名、然後帶大家到城樓上、到烽火台上,到沙河邊……
他與新來的統領交接名單,眼看著就要離開這幹旱之地了,雖然很想離開,可真到了這日,還真有不舍。
晚上,莫將軍父子與新來的將軍一起吃飯。
“以後,要辛苦溫將軍了。”
“三年不長,莫將軍盡管放心,你所交代的事,末將記錄在冊。行軍打仗那麽苦的事都熬過來了,駐守疆州而已,好過忍饑挨餓。”
該說不說,武將是粗糙了些,但絕對忠心耿耿。反倒是那些文臣,整天唧唧歪歪的斤斤計較。
夜裏,莫將軍也披著鬥篷站到烽火台,再賞一賞這大漠的月色——此生終了,怕是不會再來此地了。
“父親。”莫玄臣走過來,身後跟著姚娘。
“夜裏涼,你們怎麽也出來了?”將軍關心的詢問。
“父親,姚娘,有話要對您說。我去一旁看守。”
四下無人,他依然警惕的到處看看。
姚娘在將軍麵前撲通一聲跪下,磕了三個頭。
“這是為何?快快請起。”
“將軍,請聽我講完。”姚娘拿出隨身攜帶的兩把劍舉起來。
“這是我的劍……”這是他多年不見的寶劍。既已經贈予姚家,就不能再收回。但看到熟悉的東西還是會淚目。
“這兩把劍,是姚尋鳳所贈予我,既見了將軍本人,那就物歸原主。”
“此言何意?你不是姚家姑娘?”
“我乃一名江湖女子,去往中州的中途,遇見了姚家劫難,隻是我武功不濟,沒辦法救他們。我與姚家小姐一同進了姚家的機關密道,她帶有姚家兩子,沒辦法逃生,還請將軍想辦法營救。”
“人都還活著?”
“長子姚政有一兩歲女童,取名阿滿。次子姚勇有一幺兒,小女子不才,為其取名勿離。”
“有後就好,有後就好……”莫將軍老淚縱橫。
“我願將當天所見之事完整講一講……”
姚娘講了自己到了姚家,看見暠王進了院子,被禁衛軍把守,於是她就飛身爬樹,在姚家牆外的樹上看見了一切。
“我就知道姚兄正直無私,怎會貪汙賑災銀兩!我雖不知你是何人,但老夫謝過姑娘。這兩把劍就由姑娘保管吧。”
莫老將軍接過兩把劍,看了看,摸了摸,又放回她手上。曾經最愛之物,也是江湖上眾劍客爭搶的寶劍。
莫將軍喃喃自語叫這兩把劍的名字:觀星,錦月。因劍上分別有星狀寶石和月牙形狀寶石,特此取名。
兩顆寶石已經價值連城。
姚萬堂愛劍,隱秘珍藏多年,這兩把劍已經消失江湖多年。
姚娘雙手捧著劍,自己末流功夫,怕配不上這兩把劍。
雖說替姚尋風千裏傳信,接收一些銀兩也就罷了,奪人所愛,不合適。
莫玄臣一路追著父親小跑,恨不得現在就趕緊回通州。
“父親,帶你見識個人。”
老將軍剛到府門口,頭盔取下,還未踏進門檻,眼神就慎重起來。
“不要這麽緊張,一個姑娘。”
“你隨時隨地都能招惹姑娘……”
父親無奈的搖搖頭。
“這是咱家自己的姑娘。”
“越說我倒是越聽不懂了,咱家何時有的姑娘?”老將軍走進大院,確實看見一位素衣姑娘站在庭內。
“這……”老將軍還以為自己眼花。
“爹,姚家姑娘。”
“姚尋鳳拜見莫叔父。”姚娘跪下,她重重的磕頭。
“快快起身!”莫將軍大步向前,將她扶起。
姚娘站穩後,他看了許久,老淚縱橫。
“姚兄……定有苦楚。”
原來,他回皇城複命時,已經知道了這件事。隻是,傳言說是姚萬堂貪汙賑災銀兩,畏罪潛逃時,被暠王遇見。
而且暠王殿下在朝堂所說,姚萬堂是亂臣賊子,他拚命反抗,才下令擊殺,但家中仍有餘孽逃生。
現在,全城下令,對姚家人通緝。
隻是他們未曾注意到姚尋鳳的樣貌,稚子小兒更是一天一個樣,他們若是改名換姓,很難找到。
姚娘將此事細說一番,暠王殿下要拉攏姚萬堂,姚萬堂不肯結黨營私,暠王一不做二不休,趕盡殺絕。
“若是如此,暠王怕是要來找我了。”
莫將軍幾乎能猜到暠王接下來想要做什麽。
“他已經來過了……隻不過,來的是一條走狗,我未等他開口講明來意,直接射死。我估計已經有人逃回去向暠王複命了,我們這裏怕是不能久留。”
莫將軍抬起頭,想起了自己出皇城的時候,暠王追著他過來。
“莫將軍請留步。”
莫將軍看著和自己兒子一般大的金冠親王,恭恭敬敬的行抱拳禮。
“暠王殿下。”
“將軍此次凱旋,皇上也同意讓將軍回通州養老,此去疆州處理後事,要即刻返回才好啊!本王有事要與將軍詳談。與令郎多日不見,很是記掛,望將軍轉達本王的思念之意。”
“多謝殿下記掛,定會向犬子說明殿下用心。”
“莫將軍一路順風。”
原來,暠王攔住他所說的這番話,是另有深意。這次回通州,怕是被暠王纏上。
老將軍也犯愁,姚萬堂與自己關係匪淺,暠王會不會栽贓於他?
門外,是將士們熙熙攘攘的聲音,孫肅拿著花名冊,帶著新來的士兵去軍營。
疆州偏遠,各地兵將都不願意去苦楚之地。所以,宗鴻皇帝就想了個法子——所有武將,每人去疆州任滿三年。
朝會上,宗鴻皇帝讓大家抓鬮。
但是莫將軍一馬當先,放棄了抓鬮。
“末將願前往。”
“好!莫將軍給眾卿家做了一個表率,賞黃金百兩,待將軍歸來之日,還有一半。”
皇帝大喜,讓眾臣議論紛紛。
“若有誰不滿,朕可以讓他先去疆州,賞賜也可以先賞。”
此言一出,即刻鴉雀無聲。
那種苦寒之地,氣候幹燥不說,早晚溫差極大。誰都不願意多待。
莫將軍三年期限已到,抓鬮排第一的那位將軍,隨他一起來交接。
孫肅在營房帶新兵、點名、然後帶大家到城樓上、到烽火台上,到沙河邊……
他與新來的統領交接名單,眼看著就要離開這幹旱之地了,雖然很想離開,可真到了這日,還真有不舍。
晚上,莫將軍父子與新來的將軍一起吃飯。
“以後,要辛苦溫將軍了。”
“三年不長,莫將軍盡管放心,你所交代的事,末將記錄在冊。行軍打仗那麽苦的事都熬過來了,駐守疆州而已,好過忍饑挨餓。”
該說不說,武將是粗糙了些,但絕對忠心耿耿。反倒是那些文臣,整天唧唧歪歪的斤斤計較。
夜裏,莫將軍也披著鬥篷站到烽火台,再賞一賞這大漠的月色——此生終了,怕是不會再來此地了。
“父親。”莫玄臣走過來,身後跟著姚娘。
“夜裏涼,你們怎麽也出來了?”將軍關心的詢問。
“父親,姚娘,有話要對您說。我去一旁看守。”
四下無人,他依然警惕的到處看看。
姚娘在將軍麵前撲通一聲跪下,磕了三個頭。
“這是為何?快快請起。”
“將軍,請聽我講完。”姚娘拿出隨身攜帶的兩把劍舉起來。
“這是我的劍……”這是他多年不見的寶劍。既已經贈予姚家,就不能再收回。但看到熟悉的東西還是會淚目。
“這兩把劍,是姚尋鳳所贈予我,既見了將軍本人,那就物歸原主。”
“此言何意?你不是姚家姑娘?”
“我乃一名江湖女子,去往中州的中途,遇見了姚家劫難,隻是我武功不濟,沒辦法救他們。我與姚家小姐一同進了姚家的機關密道,她帶有姚家兩子,沒辦法逃生,還請將軍想辦法營救。”
“人都還活著?”
“長子姚政有一兩歲女童,取名阿滿。次子姚勇有一幺兒,小女子不才,為其取名勿離。”
“有後就好,有後就好……”莫將軍老淚縱橫。
“我願將當天所見之事完整講一講……”
姚娘講了自己到了姚家,看見暠王進了院子,被禁衛軍把守,於是她就飛身爬樹,在姚家牆外的樹上看見了一切。
“我就知道姚兄正直無私,怎會貪汙賑災銀兩!我雖不知你是何人,但老夫謝過姑娘。這兩把劍就由姑娘保管吧。”
莫老將軍接過兩把劍,看了看,摸了摸,又放回她手上。曾經最愛之物,也是江湖上眾劍客爭搶的寶劍。
莫將軍喃喃自語叫這兩把劍的名字:觀星,錦月。因劍上分別有星狀寶石和月牙形狀寶石,特此取名。
兩顆寶石已經價值連城。
姚萬堂愛劍,隱秘珍藏多年,這兩把劍已經消失江湖多年。
姚娘雙手捧著劍,自己末流功夫,怕配不上這兩把劍。
雖說替姚尋風千裏傳信,接收一些銀兩也就罷了,奪人所愛,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