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妖”
“該死的妖”
“該死的妖”
李白衣憤怒地叫嚷著,發泄著,突然刮來一陣冷風,將李白衣耷拉在右肩的一塊衣布給掀翻了起來,一塊破洞赫然出現在他的右肩處。
雖然是入冬的風,可真要讓其碰到自己的身體,也隻能如同李白衣一般瞬間就冷得靜了下來,不再如同一隻瘋狗那般狂叫。
一路前行,終是找到了一棵大樹 ,樹前是充滿了歲月味道的多處蜿蜒裂縫。
李白衣晃了晃僵硬地脖子說:“萬一那妖一直不走,我豈不是得餓死在這裏,真是倒黴透頂了。”
頓聲望了望那已然沒了落葉的不知名巨樹又道:“算了,走這麽久了,先休息一會兒。”
李白衣也就這樣彎腰坐了下去,靠在了充滿裂痕的樹身上,然後他就把自己的身體給蜷縮了起來,閉眼想著就這樣睡上一覺。
就在閉眼快要入夢的時候,宋吸鬼的一句話突然映入了李白衣的腦海之中“想活命,就去白玉廣場。”
怎麽活命,此時身無分文的李白衣不知道,但要說到那白玉廣場,李白衣自然知曉,他曾經還打過那四根白玉石柱的算盤。
“白玉廣場能保命?”李白衣開始從頭想到尾,很快心中就拿定了主意,露出一絲微笑。
起身的同時,伸手搓了搓那破了洞的右肩,以此帶來些許暖意,就轉身向後沿著來時的路走去,白玉廣場就在那宋氏米鋪的方向。
李白衣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若是妖,那逐鹿城誰又能收服得了呢?
……
宋氏掌櫃門房響起了敲門聲。
“哪位又來討價了,你告訴他,宋氏米鋪的米是上等好米,城內的人來買都是這個價,想要還價讓他前往別家。”從聲音聽得出來,宋大商此時的心情很差,語氣中很是不耐煩。
李白衣嬉皮笑臉的聲音從門房外傳了進去“宋掌櫃,是我呀,李二。”
李白衣沒來逐鹿城之前,一直認為自己的名字隻是中規中矩,可到了逐鹿城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名字太過“貴氣”。
“貴氣”這兩字從逐鹿城那些店掌櫃的嘴裏吐出,讓李白衣每次都覺得晦氣。
“每次都因這村裏方先生起的名字,讓我找不到活幹。”
提起方先生,這人那可是李白衣的梅鹿鄉裏赫赫有名的一位教書先生,聽鄉裏的人說方先生曾經是個秀才,做過官,來到這窮鄉僻壤的邊疆謀生是因為得罪了貴人,為了保命迫不得已的來到了梅鹿鄉當上了一個普通的教書匠。
之所以這樣一位大人物,還為地痞流氓的李白衣起了名,是因為一個故事。
有年金秋十月,邊疆寒雪,饑荒蔓延,再加上亂世必有亂匪做惡,讓身處這場災難的人們更加的雪上加霜,梅鹿鄉有不少的人易子而食。
李白衣在梅鹿鄉也算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不是因為他是個地痞流氓,在這裏流氓地痞多了也不缺他一個,而是因為他有一個英雄父親——李刀。
梅鹿鄉的老人們直到今天依舊在傳唱著李白衣的父親:“小時候膽子小得很嘞,不經常說話,長大了也依舊受人欺負,也不吭聲,挨打了就挨打了,誰知道就是這樣的人卻拿起了刀,保護了我們,真是一個大好人。”
“大好人”這樣的詞眼從來沒在李白衣的心裏停留過,對那記憶裏已經日漸模糊的父親更是無話可說。
父子間無話可說往往是最可怕的關係。
李白衣之所以如此,其中的原因就源自於老人們說的他父親李刀的那件英雄故事。
南朝人對北莽人是恨之入骨的,因為北莽人總是在入侵著南朝的疆域。
李白衣小的時候,南朝的邊疆就因為那些該死的北莽人的入侵,邊疆線一直退到了如今的梅鹿鄉,這讓梅鹿鄉的所有人都很是恐懼,因為如果讓北莽人那群蠻子入了鄉裏,那可真是會流血成渠。
血夜終歸是來了,那是一個滿天傾盆大雨的夏夜。
梅鹿鄉的人們大多靜靜地睡著,隻有一陣陣狗叫聲不停地響起,像是在提醒那每一間屋子裏的人們:大災來了,快醒來。
野狗的叫聲與那遠處的喊殺聲相比,顯得太沒有力量了。
梅鹿鄉得夜燈一盞皆一盞地亮了起來,人們終於從夢裏醒了過來,有的人打開門一看,立馬向著逐鹿城的方向跑去,連家裏的財產,乃至自己的妻子兒女也不管不顧了。
至於那些平日裏作威作福的地痞官差大老爺們此時都像極了一個個縮頭烏龜,彎腰俯身地向著逐鹿城奔逃而去,再也沒有了欺負諸如李刀這樣的人的威風。
這一夜李白衣的家裏也不平靜,年幼地他拉著自己父親李刀那破舊的衣衣服,靜靜聆聽著身旁的一隻小狗的狂吠。
“父親,能不能別去,你死了我怎麽辦?”李白衣稚嫩的臉龐上露出了一陣驚慌。
中年李刀從柴火堆裏扒拉的手,停頓一下,轉身笑著對李白衣講道:“別怕,待會父親將你藏在自家的地窖裏,那裏麵有足夠的食物。等過三日以後,父親就回來接你,送你去方先生那上學,爭取中個秀才。”
那是李白衣第一次見自己的父親笑,當然也是最後一次。
年幼的李白衣衣袖抓得更緊了,微潤著眼睛,說道:“父親,你就別去了好不好,跟晝兒一起躲在地窖裏,等這群壞人走了再出來好不好。”
李白衣起初的名字為李晝,因為李刀是一位粗人,名字也就沒什麽特殊的說法。
李刀又恢複了一絲不苟的嚴肅模樣,對著李白衣嗬斥道:“晝兒,男子漢大丈夫,人生在世,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年幼李白衣聽完自然哭腔了起來。
見自己的親生兒子哭了起來,作為父親的李刀心就是一軟,輕聲說道:“晝兒你以後好好讀書,到時帶著你父親我去和你娘團聚。這次沒多大的事,其實父親一直以來都是身懷絕技,一定會回來找你的。”
“該死的妖”
“該死的妖”
李白衣憤怒地叫嚷著,發泄著,突然刮來一陣冷風,將李白衣耷拉在右肩的一塊衣布給掀翻了起來,一塊破洞赫然出現在他的右肩處。
雖然是入冬的風,可真要讓其碰到自己的身體,也隻能如同李白衣一般瞬間就冷得靜了下來,不再如同一隻瘋狗那般狂叫。
一路前行,終是找到了一棵大樹 ,樹前是充滿了歲月味道的多處蜿蜒裂縫。
李白衣晃了晃僵硬地脖子說:“萬一那妖一直不走,我豈不是得餓死在這裏,真是倒黴透頂了。”
頓聲望了望那已然沒了落葉的不知名巨樹又道:“算了,走這麽久了,先休息一會兒。”
李白衣也就這樣彎腰坐了下去,靠在了充滿裂痕的樹身上,然後他就把自己的身體給蜷縮了起來,閉眼想著就這樣睡上一覺。
就在閉眼快要入夢的時候,宋吸鬼的一句話突然映入了李白衣的腦海之中“想活命,就去白玉廣場。”
怎麽活命,此時身無分文的李白衣不知道,但要說到那白玉廣場,李白衣自然知曉,他曾經還打過那四根白玉石柱的算盤。
“白玉廣場能保命?”李白衣開始從頭想到尾,很快心中就拿定了主意,露出一絲微笑。
起身的同時,伸手搓了搓那破了洞的右肩,以此帶來些許暖意,就轉身向後沿著來時的路走去,白玉廣場就在那宋氏米鋪的方向。
李白衣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若是妖,那逐鹿城誰又能收服得了呢?
……
宋氏掌櫃門房響起了敲門聲。
“哪位又來討價了,你告訴他,宋氏米鋪的米是上等好米,城內的人來買都是這個價,想要還價讓他前往別家。”從聲音聽得出來,宋大商此時的心情很差,語氣中很是不耐煩。
李白衣嬉皮笑臉的聲音從門房外傳了進去“宋掌櫃,是我呀,李二。”
李白衣沒來逐鹿城之前,一直認為自己的名字隻是中規中矩,可到了逐鹿城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名字太過“貴氣”。
“貴氣”這兩字從逐鹿城那些店掌櫃的嘴裏吐出,讓李白衣每次都覺得晦氣。
“每次都因這村裏方先生起的名字,讓我找不到活幹。”
提起方先生,這人那可是李白衣的梅鹿鄉裏赫赫有名的一位教書先生,聽鄉裏的人說方先生曾經是個秀才,做過官,來到這窮鄉僻壤的邊疆謀生是因為得罪了貴人,為了保命迫不得已的來到了梅鹿鄉當上了一個普通的教書匠。
之所以這樣一位大人物,還為地痞流氓的李白衣起了名,是因為一個故事。
有年金秋十月,邊疆寒雪,饑荒蔓延,再加上亂世必有亂匪做惡,讓身處這場災難的人們更加的雪上加霜,梅鹿鄉有不少的人易子而食。
李白衣在梅鹿鄉也算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不是因為他是個地痞流氓,在這裏流氓地痞多了也不缺他一個,而是因為他有一個英雄父親——李刀。
梅鹿鄉的老人們直到今天依舊在傳唱著李白衣的父親:“小時候膽子小得很嘞,不經常說話,長大了也依舊受人欺負,也不吭聲,挨打了就挨打了,誰知道就是這樣的人卻拿起了刀,保護了我們,真是一個大好人。”
“大好人”這樣的詞眼從來沒在李白衣的心裏停留過,對那記憶裏已經日漸模糊的父親更是無話可說。
父子間無話可說往往是最可怕的關係。
李白衣之所以如此,其中的原因就源自於老人們說的他父親李刀的那件英雄故事。
南朝人對北莽人是恨之入骨的,因為北莽人總是在入侵著南朝的疆域。
李白衣小的時候,南朝的邊疆就因為那些該死的北莽人的入侵,邊疆線一直退到了如今的梅鹿鄉,這讓梅鹿鄉的所有人都很是恐懼,因為如果讓北莽人那群蠻子入了鄉裏,那可真是會流血成渠。
血夜終歸是來了,那是一個滿天傾盆大雨的夏夜。
梅鹿鄉的人們大多靜靜地睡著,隻有一陣陣狗叫聲不停地響起,像是在提醒那每一間屋子裏的人們:大災來了,快醒來。
野狗的叫聲與那遠處的喊殺聲相比,顯得太沒有力量了。
梅鹿鄉得夜燈一盞皆一盞地亮了起來,人們終於從夢裏醒了過來,有的人打開門一看,立馬向著逐鹿城的方向跑去,連家裏的財產,乃至自己的妻子兒女也不管不顧了。
至於那些平日裏作威作福的地痞官差大老爺們此時都像極了一個個縮頭烏龜,彎腰俯身地向著逐鹿城奔逃而去,再也沒有了欺負諸如李刀這樣的人的威風。
這一夜李白衣的家裏也不平靜,年幼地他拉著自己父親李刀那破舊的衣衣服,靜靜聆聽著身旁的一隻小狗的狂吠。
“父親,能不能別去,你死了我怎麽辦?”李白衣稚嫩的臉龐上露出了一陣驚慌。
中年李刀從柴火堆裏扒拉的手,停頓一下,轉身笑著對李白衣講道:“別怕,待會父親將你藏在自家的地窖裏,那裏麵有足夠的食物。等過三日以後,父親就回來接你,送你去方先生那上學,爭取中個秀才。”
那是李白衣第一次見自己的父親笑,當然也是最後一次。
年幼的李白衣衣袖抓得更緊了,微潤著眼睛,說道:“父親,你就別去了好不好,跟晝兒一起躲在地窖裏,等這群壞人走了再出來好不好。”
李白衣起初的名字為李晝,因為李刀是一位粗人,名字也就沒什麽特殊的說法。
李刀又恢複了一絲不苟的嚴肅模樣,對著李白衣嗬斥道:“晝兒,男子漢大丈夫,人生在世,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年幼李白衣聽完自然哭腔了起來。
見自己的親生兒子哭了起來,作為父親的李刀心就是一軟,輕聲說道:“晝兒你以後好好讀書,到時帶著你父親我去和你娘團聚。這次沒多大的事,其實父親一直以來都是身懷絕技,一定會回來找你的。”